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把时间当作朋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关于《把时间当作朋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0:00:44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今年四月份参加成都的关于坪山区骨干教师培养的培训,会上培训的老师推荐了一批书,其中就有这么一本。其实在老师推荐书目的当堂我就买了这本书,而只到半年后才开启。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示,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122页)书中很多观点我很认同,所以决定一一列出来。

一、提早学习,终有一天会用上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学编程,学盲打,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而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很顺利的用上了。

作者这样写到: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为了表述方便,让我们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

在更多的时候,甲更可能想都没有想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他从来都不问用途,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了这项技能用处,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同样策略管它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这东西对他有什么用,因为他从未拥有过这项技能,更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凭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是:”我没学也没什么“。……最终,当他再次面临同样的机会时,他还会与过去一样,作出同样的选择。

在学习生涯中,我当了很多次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读研究生的经历。我的导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人,常常强调读研究生时要学会怎么写论文。当时的我一心想去中小学做老师,心想着论文写得再好,课题做得再好又怎么样呢。从而对于写论文和做课题的事情,敷衍了事。现在发现没有好好学习本领,在中小学中同样要写论文,做课题。更讽刺的是现在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去实践。以为没有用的知识,也许就在不远处等着你用。

二、交换才是硬道理

书籍中指出,速成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想拿到“想要的……”,则需要与我们已经有的东西去交换。

书中这样说:偶尔会有一些"我要的"无法用现在”我有的“换得,却又是必须、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这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再积累一些”我有的“,从而有足够的资本换取那些”暂时换不到但极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奋,或投机取巧。

其实对于某些事情,我们用”时间、努力、勤奋“来换取,对于亲情、友情、爱情又何尝不是去换呢?以真心换真心,以友善换友善……无一例外。

三、预留充足的时间

文章中提到: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由于对事件的熟悉程序不同,会使人我们没有留更多的时间给”意外“,给不可预知的事情。

这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犯的错误。看来不是我没有留够,而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某些事件大概会花费多长的时间,因为我们对某些事件的不熟悉,很难判断做这些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因而当再次面对这些的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提前完成工作。不要把期限压到要上交任务的最后期限去完成。

四、单位时间内做有效的事情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番茄工作法“。例如,你需要专注于这件事情2小时,即120分钟,那你就可以把当天的任务分解成6块,每一块用20分钟去完成,再把20分钟当作专注的基本时间单位,在每个时间单位过后休息5分钟,想办法犒劳一下自己。

在本书中作者还”事件日志“,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即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同时他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该日志是基于过程的记录,他把每一天完成事件和所花的时间都记录下来。

这些方法都”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应该学习这种方法,感觉自己好多计划都无法完成,很多时候并没有利用零碎的时间高效工作。

五、兴趣怎样来的

”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

”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这样的三段话真是刷新了我的认识,但是回顾来看一看,又很有道理。如果不是很厌恶现在手头的事情,尽量把它做好,就会喜欢这些活。

六、方法与努力

一位从45岁开始学习英语,一年后成为高级翻译的教授钟道隆学习英语的故事。书中这样写到:”从1980年1月31日到1983年2月我调离沈阳为止,3年内写了一柜子的听写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电子管收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2本“

看了这些数据我还能说什么呢?有的人说用词根记忆法好,有的人用听写,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有一个前提是努力。”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七、小知识

除了对以上的六点认识以外,在本书中还有一些小知识也让我耳目一新。比如”双盲实验“:有的药物也许并没有效果,只是心里疗法的功效;”谁主张,谁举证“:提出观点的人,要自己来证明观点正确,而不是让旁人反证;在倾听别人讲话时,多用”那你的意思是不是……呢“,去回顾别人的讲话内容,有利于自己的倾听效果。

再次引用前面的那句话”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但是,有时候轻轻留下的痕迹也许会不容易看见,而积累总会让后面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不一样。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800字

一直有句话说“时间就是金钱”,简单而深刻,我们的时间在每天的生活中渐渐流逝,或者将时间过得充实,或者让其淡淡而过,这本书可以说是对平日里无所事事的人的一个打击,通过作者本人对时间的管理,从心智成长的角度讲述了时间管理师成功的关键所在,更让人印象深刻。

在文中,作者主要是通过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事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心智的开启是从意识到可以自律开始的,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则是克服懒惰的过程,只有心智好的人才能把时间当作朋友。因此便要求我们必须在把握好每一分中的时间上来得到最大的启发,而对时间的利用不见的是要如何的多作为,而是更多地感受,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了解“推迟满足感”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是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只有拥有不断地追求,才能获得更大的动力区追逐。

一个人不能过分的苛求自己,同时也不能过分的放纵自己,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应该定有一定的短期目标,并为其努力。或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犯错,甚至偶尔感受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须知,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这是必经的过程,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学习的同时,往往也是心智得到锻炼的过程。为了获取通行证,我们能做的就是消灭我们可能的错误。所以,反复的次数越多,错误存在的可能性就越少,而最终达到目的的可能便越大。

然而,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努力往往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运气,而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因此,我们便不得不努力地推迟自己那些自以为是的满足感,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专心的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在幸运降临的时候才能将其抓住,从而开始自己的成功之旅。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600字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这是《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相比前两版,增加了一些内容,对我的触动也更多。

这是一本讲时间的书,讲的不仅仅是时间管理,而是围绕开启心智,做大脑的主人,从学习、思考、兴趣等方面向读者展开讲述。

如何重构思维,走出自身思维的局限。不仅仅是管理时间;更该管理的,是你自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很浮躁,什么都想速成。

渴望自己尽快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有看家本领;渴望自己快点成为领域精英,成功、成名,让家人、自己过上好日子……

原因有二:

1

天性: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望能马上实现

老虎机是小赌徒们的最爱,因为一拉手柄,5秒内就出结果;而赌王则不玩,他们觉得在这纯粹的赌博没意思,也不能保证一定的受益。

各种减肥广告和你说,不用节制饮食,不用运动,他家的药效奇特,一吃就灵;不少驾校也打着45天包过拿证……

2

没醒悟:有些阶段是不能省略、跳过、快进的。

人生像场马拉松,要的不是一时的快,而是以自己期待的方式到达终点!

每天忙忙碌碌,忙着回信息,看资讯,不断刷题、刷网课、听讲座……为什么越学越迷茫,发现越来越多自己以前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感叹:为什么感觉自己学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

为此,你开始觉得自己有强迫症,每样东西都追求完美,因此,要找到合适的时间,让自己准备好,再开始,时间滴答滴答,合适的时机还是没找到,事情也始终没有开始……

细想,找到合适的时间,你就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做到100%完美?怎样才算找到合适的时间?怎样才是自己准备好了?

是你真的越努力学习,越发现自己在倒退?还是知道了自己一直都没发现的漏洞?

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

都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连《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都说:自己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鲁迅先生“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相信大家也不陌生。

一切都靠积累,速成就别想了,前几年爆出的速成鸡事件,你还会像以前那样追崇KFC的炸鸡?

目前的状况没办法马上摆脱,不是你不努力,更不是你智商问题,大多数人的智商都相差无几,那不同在哪?

为什么骆驼能在沙漠走几天,而马却不行?

“骆驼有驼峰!”

驼峰的作用是什么?

相信大家都知道储存!

拿破仑成功离不开积累

墨迹晕染分割线

当年叱咤疆场,横扫欧洲大陆的拿破仑,那个给法兰西人民带来无限荣耀,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的“自信家”。

早年在巴黎军校攻读炮兵攻略,学习海军知识,室友们吃午餐时,拿破仑依旧潜心于对地理、历史和数学的研究,且乐此不疲。

终于,拿破仑成就了法兰西帝国,而长期的积累则成就了拿破仑……可见,成功离不开积累;时间亦是积累不可缺少的“支出”。

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不是一天两天。

时间越长,复利的效果越明显。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600字

这个暑假,我在图书馆意外发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名字叫《把时间当朋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教我们是如何学会管理时间,合理运用时间,把时间当朋友的方法,以及一些有用的时间小故事。

一开始我觉得这本书很枯燥乏味,根本看不懂,就在我想要停止阅读的时候,一句话突然映入我眼帘,深深的吸引了我: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呢?书上说:“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相反,如果做的事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他是否现实。”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练字。一开始,我只想快点完成任务,所以急匆匆,胡乱写一通,这样的字当然不好看,字迹潦草,书面邋遢,总是遭到老师批评,罚我重写,往往得不偿失。这大概就是,朝着错误的方向做事,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吧!

知道了这个道理,回到家,我不急不慢重新拿出格子纸,静下心,慢慢的写起字来。一笔一划,一字一字,先临摹,再仿写,这次我没有把它当任务,而是把练字这件事当成朋友,把它当成正确的事,我们一起与时间散步。没想到,越是不在意,时间过得越快,爸爸妈妈看到我改头换面的字迹,都惊叹不已,感叹我像变了一个人。

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事,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消极行为都来自于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认清现实,正确对待,总有一天会成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600字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虎夹尾

我是上个月第一次听说本书的作者:李笑来的,因为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使得有一位叫:李笑来的人登上了新闻媒体,因为他被斥责为骗子,以及因为持有大量比特币被聚焦。

本书是我一位老友推荐给我的,所以我不想评论他,我只是就书论书。

看这类鸡汤书,我有个技巧,这个技巧来自简单的统计学: 一共翻10次,并且从后往前翻。

300页的书,就从最后一页看起,然后第270,第240页。。。

如果我翻了10次,全部都在我意料之中或者看过的观点,这书我就不看了。现在世面上的鸡汤书,我基本用这种方法5-10分钟可看一本。

这本书我看了1小时,并且认为本书的精髓就在书名。所以,我判断,本书作者也应该是一个挺直的性子。

我想,我老友推荐给我的原因,是本书大部分的观点,对于平凡大众或者没有开悟之人,会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

而对于时间的那章,推荐各位特别看一看。

------------------------------------------------------------------------------------------------------------------------

本书的读后感就是它的书名:

把时间当作朋友。

很多人会想,时间怎么会是朋友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会老去,会带来死亡。时间老人似乎很公平,但又很残忍,让人又敬又畏,可是如何会是朋友呢,是敌人还差不多吧?

然后市面上也有很多书,上面写: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控制时间。

可事实是,你只能管理你自己的动作,时间从来就在那,不紧也不慢的走着。

其实我的观点很简单:

当你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当你想过所有情况的时候,你才会开始把时间当作朋友,并且时间依然不会因为你把它当作朋友,而对你有什么感情。

电影《让子弹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当你做好一切准备的时候,按下扳机,然后其它的交给时间,此时,时间是你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弹会命中目标。

和爱因斯坦齐名的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普朗克对自己的弟子说:“你知道吗?新科学的兴起,不是因为多少人改变了保守的思想,而是时间老人把这帮拥有保守思想的人带走了,所以我的孩子们,你们已经够努力了,其他的交给时间。”

而在投资或者简单点做股票的价值投资的核心也是如此:

你买下一支股票,之前你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准备和调查,想完了所有的情况,然后其他的交给时间吧,此时时间是你的朋友,巴菲特和芒格就是这么干的。

而当比如,你借钱弄股票或者投资的时候,说明你在金钱上没有准备好,那么此时时间就必定是你的敌人,随着时间推移,你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你全力以赴,如果你努力参悟天地,如果你把一切都做到了极致,剩下的,交给时间,时间老人是公正的,它会还给你一切你想要的。相反,时间便会成为你的敌人,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一事无成,而此时的你就会更加恐惧自己的年龄。因为你还没明白,把时间当作朋友是多么重要,而为了让时间成为你心中的朋友,寻常人要为此付出多少代价。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_大学读后感700字

一直有句话说“时间就是金钱”,简单而深刻,我们的时间在每天的生活中渐渐流逝,或者将时间过得充实,或者让其淡淡而过,这本书可以说是对平日里无所事事的人的一个打击,通过作者本人对时间的管理,从心智成长的角度讲述了时间管理师成功的关键所在,更让人印象深刻。

在文中,作者主要是通过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事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心智的开启是从意识到可以自律开始的,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则是克服懒惰的过程,只有心智好的人才能把时间当作朋友。因此便要求我们必须在把握好每一分中的时间上来得到最大的启发,而对时间的利用不见的是要如何的多作为,而是更多地感受,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了解“推迟满足感”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是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只有拥有不断地追求,才能获得更大的动力区追逐。

一个人不能过分的苛求自己,同时也不能过分的放纵自己,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应该定有一定的短期目标,并为其努力。或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犯错,甚至偶尔感受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须知,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这是必经的过程,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学习的同时,往往也是心智得到锻炼的过程。为了获取通行证,我们能做的就是消灭我们可能的错误。所以,反复的次数越多,错误存在的可能性就越少,而最终达到目的的可能便越大。

然而,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努力往往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运气,而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因此,我们便不得不努力地推迟自己那些自以为是的满足感,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专心的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在幸运降临的时候才能将其抓住,从而开始自己的成功之旅。

推荐信息

  •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10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8:54:06

    走在新华书店的长廊上,看着两旁高大的书架,“外国名著”、“外国当代小说”、“中国当代小说”、“中国古典小说”……这么多的书,我挑哪一本好?正想着,隐约听见不远处两个小女生在谈话,“你看过吗?”“没有诶,好看吗?”“那当然!很逼真,很自然,就好像在听故事一样,去看看吧.”“好啊,走!”……《麦田里的守

  • 《草船借箭》读后感(共3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8:55:36

    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想了一个计谋。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说三天就能造好,还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让鲁肃借他二十条船,船要遮起来,每条船上有三十名军士,而且要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回来后绝口不提诸葛亮借船之事。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齐去取箭。到了曹军大营边际,诸葛亮让军士

  • 关于《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8:58:06

    两百年前,简在明亮的碳白色窗台旁,用沾着黑色墨水的羽毛笔写下了当时伦敦以北德比郡的风光:太阳在低低的云层里穿行,风卷着北大西洋空气中的寒意,那些浮着落叶的溪水,湿润的草场,零落的树木和丘陵,被雨水冲刷之后,微微泛着清新的亮绿。两百年之后,作为一个身处英伦三岛的东方人,面对着这些原本明信片上的风景,我

  • 关于《科学家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8:55:36

    《科学家的故事》里许许多多古代和现代的科学家,他们的故事令我佩服,他们甚至都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献给科学。这里有富兰克林、居里夫人、牛顿、爱因斯坦、华佗、蔡伦等等。他们都热爱科学,不迷信,遇到困难不退缩,正因为他们有这些精神才使他们成为杰出的科学家。读了这些故事,我感到很惭愧,比如高斯他小时候连买灯的钱

  • 关于《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8:58:06

    【第1篇】电一影《隐形的翅膀》讲述了主人公志华失去双臂后艰苦,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主人公志华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不幸被高一压电击中,经医院奋力抢救,保住了一性一命,却失去了双臂。志华的母亲经受不住这惨剧的打击,患上了间歇一性一精一神分裂症。面对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艰难处境,她用自己的的毅力和坚定

  • 《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大全(精选1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03:36

    寒假中,我读了《福尔摩斯探案集》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私人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与他的助手华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主要有这几件大案:血字研究、四签名、最后一案、空屋历险记、巴斯克维尔魔犬、红圈会等。我们就来讲讲这血字研究。我们先认识一下作者吧,他的名字叫阿瑟。柯南道尔,是19世纪末的一个英国侦探小

  • 关于《为自己加油》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10:06

    暑假到了,我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去读我喜欢的书。我从智慧树租阅馆借来了许多书,有《碧婆婆贝婆婆》、《淘气包马小跳》、还有《小间谍哈瑞特》等等,其中,《为自己加油》这本书感触最深。这本书的主人公吴志飞原本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小男孩。又一次,他意外中选了学校铃鼓旗队的队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校长的女儿林小

  • 读后感900字(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09:36

    这部片其实很早就知道了,一直没有看到,实在遗憾,剧情是一个辣妹逆袭成为学霸,考上日本非常有名的庆应大学。我知道着了你片子肯定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而且里面会有非常大的反差,逆袭总是一种新鲜的词语,但是逆袭有时候又好比是跃龙门,不是谁都可以,因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庆应大学,从片中可以看出是日本非常有

  • 《繁星春水》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11:06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这篇文章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字——冰心写的。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诗词的韵

  • 关于《小猴子找幸福》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18:36

    《小猴子找幸福》是本寓言故事,浅显易懂的故事讲述着一个个的生活哲理,在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皮鞭下的小毛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磨坊里拉磨的小毛驴,因突然厌倦了日复一日单调枯燥无味的拉磨工作,于是选择“罢工”,却惹怒了主人,在主人的眼里,小毛驴生来就是拉磨的,没有权利去拒绝,于是主人抡起皮鞭朝着小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