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小红军》读后感350字
读完《倔强的小红军》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
《倔强的小红军》讲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红军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掉队了,为了让陈赓放心而机智地说自己有干粮还让陈赓先走,而自己却昏倒的故事。
文中的小红军本就因为自己长期饥饿而瘦得皮包骨了,每天却只能啃又黑又硬的牛膝骨,而在陈赓给他青稞面时,他为了不让陈赓挨饿而机智地将硬邦邦的牛膝骨装进包里,还让陈赓先走,小红军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十分感动,他宁愿让自己挨饿,也不愿意去吃别人的粮食。
小红军本应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本应中午吃着营养健康的饭菜,而他却在小小年纪里就踏上了长征的道路,这使我更加地崇拜那些为了我们幸福生活而战斗的革命先烈们。长征途中,有多少革命先烈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为别人着想,这舍己为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才能克服困难,今后,我要向小红军学习,做个坚强的人!
《倔强的小红军》读后感200字读后感
这篇课文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一个本应该坐在教室里读书的孩子,却勇敢地走在长征途,一个本应该生活在大人"羽翼"下的孩子,却坚强地选择了保护大人。赞扬了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和宁可牺牲自己,决不拖累别人的高尚品质。你小小的身躯虽然留在了草地上,可精神却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将是你精神上的传承者。
《倔强的小红军》读后感300字
看了《倔强的小红军》后知道,在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福建、江西等地出发,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 陕西北部的革命根据地,陈庚在那里回顾了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谈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由于长时间在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一个小红军也掉队了,那个小红军不过十一二岁,陈庚走到他前面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小鬼说:“不用,我能走。”陈庚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小红军说:“我跟你的马比赛吧!”陈庚无可奈何,就从身上拿出一小包青稞递给小红军说:“你吃了吧。”小红军拿出干粮袋拍了拍说:“鼓鼓的嘛。”陈庚说不过小红军就牵着马走了,在骑马前进的路上,从上海、广州到香港的码头跟他打交道的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眼前,不对我受骗了,陈庚立刻掉转方向跑到刚才跟小红军讲话的地方,看到小红军已经倒在地上,陈庚明白了,就打自己的嘴巴说:“陈庚,你怎么对的起这位小兄弟啊!”
读了这则故事,使我感到,没有红军艰苦斗争和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认真读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