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干就对了》读后感(共5篇)

《干就对了》读后感(共5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6:31:16

第1篇:《干就对了》读后感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候,我以为是类似灌溉心灵鸡汤的书籍,翻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管理类书籍。这与平时所读的教育类书籍还真的不一样。说实话,我对这类书籍不怎么感兴趣。我更期待读些和专业有关的书。犹豫再三后还是决定挤时间读一读试试。这本书讲的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我试图在书中找到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地方。或许可以在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尤其是读到视人为人这一章节时,里面提到管理者就是要帮助员工找到点燃心力的导火索,扣动员工的心灵扳机。人只有在自己努力时,才能发挥最大能动性。所以尤其强调管理者要识人心,懂人性。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班级管理工作。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里有一些由全班推选出来的小干部们参与团体的管理,而管理这些团体,需要老师真正读懂团队的“意见领袖”。借由他们来管理整个团体。比如当我们在选择班干部的时候,是否真正听取了学生的心声,还是更看重孩子的成绩;又或者是听个别学生竞选时的“一面之词”;有的学生成绩拔尖,也很负责,但就是不会与同学相处;还有的学生特别积极乐于管理班级团体,但是能力不够,管不下来。现在的学生思想很活跃,见多识广,这对他们的“领导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时候“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懂”不是单一层面的理解,而是当学生有想努力向上的想法时,我们是否有更加具体和切实的方法去指导他们。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怎么对学生做激励。让学生的成长变成一种主动发生的状态。学生毕竟是学生,经验相对不足。班主任要结合具体工作过程,通过解剖实例,总结经验教训等方法,向他们传授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常说教育是等花开,可是在等花开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为花施肥,为花除草,为花提供阳光和雨露。教师除了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有教授他们一些处事之道。怎么与同学相处,如何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当我们能学会“读心”,学会“激励”之后,就可以培育自己的小助手了。

当然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应当时时反思,寻找适合学生的培养方式。育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是艰辛的。班主任要学会管理,一是管理小干部,通过小干部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提高班级工作效率。二是学会管理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

第2篇:干就对了读书笔记

拜读了《干就对了》是老阿里人,中供铁军的领导俞朝翎写的。一读就知道,这个人有料。讲的知识全部来自系统的管理。

乍看这本书,感觉跟金融有关,看着看着发现这本书也适用于教育。它用九个逻辑来讲解企业发展的关键,这也正好适合班级管理的建设。比如他们内容是“学心法、定目标、搭班子、选人才、做激励、出业绩、育强将、建团队、炼文化”。这九个逻辑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管理,彼此协助,共同实现一个目标——业绩的增长!任何一个有志于成为企业中上层的人都应该掌握这九个方面的能力,创造企业所需的增长业绩。

学心法这一段作者用了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即“视人为人”、“管理要义”、“管理进阶”。很多时候,你发现企业做不起来的一个核心因素是没有尊重人,这个底层的逻辑看似和企业成功无关,但其实是企业成长的基石。想象一下,一个迅速成长的企业如何快速衰落?必定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造成的。管理者很多时候的言行举止决定了很多可以做好的事情被歪曲的执行了,结果必定不理想。管理要义在德鲁克的《管理的本质》被首次提出,即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劳动体现管理者的成果。俞朝翎则把这一点格外强调了一遍,为什么呢?因为你认真思考并践行这一理念的时候,你才能明白这是基于“视人为人”的直接结果。如果忽视,就会片面或错误的理解为:管理者自己综合能力强,所以出成果是自己的能力。明白了上述两个基础逻辑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别人努力工作、干出成绩,你的管理才有价值,才能出成果。

看似跟管理息息相关,却也给了我—一个被管理者管理的人的反思。哦,原来领导们的计策都是这个意图,那我平时做的着实不恰当。以后还需细细品味各种意义,体味工作生活带来的人情味,所以这真是一本有温度,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书籍。

第3篇:《干就对了》读后感600字

这是一本讲企业管理的书,书中以阿里铁军的打造为原型,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仔细讲诉了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如何激励员工、如何确定战略部署……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需要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对象发生变化,但知识都是互通的。文中提到的每个策略和案例都很有启发,或许不经意之间,又能用到,以下说说我的感悟。

每个班级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被忽视过的一些人,他们聪明,需要信任。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我们有时该经常带着放大镜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就要求我们推着、压着、劝着他们往前走,使他们不那么畏惧学习,使他们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确定他们离开学校的时候都能拥有前进道路上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技能,拥有完善的人格和过硬的品行。也就要求自己时刻牢记生命之美正存在于它的对立和复杂,让工作的每一天都成为一个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选择教书是因为想给我的学生一个受教育的体验,让他们对自己和对未来都感觉良好就像我的老师给过我的那样。我一直在教书是因为每天我都会觉得自己又更接近我理想中的教师了。作为一名职业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会具有些社会道德观念,拥有对多样性和生命的欣赏态度,还有对学习的渴望,并能理解知识能在怎样的程度上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也想让他们带着美好的记忆离开,因为教师是深入生活的人,我们想成为学生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第4篇:干就对了读书笔记2000字

读阿里铁军原主帅俞朝翎《干就对了》一书,首先吸引我的就是这个简单直接的书名。作者在自序中告诉了我们这个书名所表达的两个意思:一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团队成员的心态,心态建设好了,很多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二是管理者要有“干”的精神,做到躬身入局,因为管理者在蹲下来时最有力量。细细品读书中的案例,让我常常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班级和自己的学生。原来,管理一个企业和管理一个班级有着如此多的共通之处。只有从“心”出发,才能激发无限可能,拿到最好的结果。

寻找心动点,激发原动力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事例:一个很优秀的女员工,加入阿里巴巴之前是自己做生意的,21世纪初每年就能赚到100万元。然而,正是因为她太优秀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于是就想加入阿里,希望能找到一个优秀的男性。经过很长时间的考查,她终于加入了阿里,但是不到两个月,她就提出了辞职,因为在阿里内部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男朋友。对于这样的员工,作者没有放弃,而是为她做了人生规划,说“你看我们的客户基本以男性为主,其中不乏年轻有为的老板,都很优秀。你之所以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是因为你现在拜访的客户太少了。如果你每天多拜访几个客户,是不是找到男朋友的几率就更大了?”后来,只要她一懈怠,作者就会提醒她:“还想不想找到男朋友了?”她立马就有精神了。一年后,这位优秀的员工终于找到了心仪的男朋友,自己的业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了解员工的心动点,才能激发他们的原动力。不管她是为了给自己找男朋友还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只要那个生活是他想要的,他就会为此努力。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应该是如此。开学之初,认真地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状况,细心地挖掘学生心里的小动机,就找到了与他们相通的语言,不断发掘学生心中的原动力。

事实上,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经历中,我的确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孩子。祥就是其中一位。祥的学习成绩很差,差到除了照着课本写生字,其他的题几乎全是空白。然而,一次偶然的家访,让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异,母亲带着他和刚刚两岁的小妹妹一起生活。母亲说,祥虽然不爱学习,但是在家里却十分懂事。母亲外出工作,小妹妹全靠着祥来照顾。得知这一情况,我找到了祥,给他讲了榜样的力量,然后问他:“你想给你妹妹做个好榜样吗?”祥坚定地点了点头。从此,他的作业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找到与孩子共同的语言,就是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有了它,很多问题也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寻找成就点,突破“天花板”

在我们的班级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总是能够看到别的同学身上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谦虚一点儿,多看看别人的优点?”这些孩子很多时候的表现会让我们感到头疼,应该拿他们怎么办呢?作者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个原本做销售的员工,业绩做得还可以,但是始终不算突出。每次公司颁布新的销售政策或制度时,他总能发现其中的漏洞,并利用这些漏洞获得结果,甚至还经常跑到老板面前炫耀。于是,作者把他调到了销售策划部,让他专门制定销售政策和制度。没想到他到了这个部门以后,原本在销售队伍中不起眼的他,一下子就变成了部门之星。总是找制度漏洞的人,在我们看来应该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员工,但正是因为作者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为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就点,帮他突破了业绩平平的“天花板”,让他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个事例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杰。

杰也是一个成绩极差的学生。不仅成绩差,他还经常打架、骂人,应该怎么对帮助这样的杰呢?一个偶然的发现让我找到了机会。杰喜欢萨克斯。于是,我和杰的妈妈商量,帮助他回家好好准备一首曲子在学校艺术节上表演。杰果然不负众望,表现非常出色。自那之后,杰好像变了个人,极少违纪了。后来,我又发现,杰喜欢看历史小说,就和历史老师商量,偶尔让他给同学们讲个历史故事。慢慢地,杰对学习有了热情,违纪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发光点,就看我们能不能有一双发现它们的慧眼。用心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成就感,就一定可以帮他突破成长的“天花板”,引领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凝聚情感,激发无限可能

祥和杰的例子,告诉要善于发掘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也告诉了我们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而书中谈到的公司团建的例子,又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集体只要足够团结,也可以激发无限的可能。书中提到,团队建设的真正目的有三个:情感上的凝聚,思想上的统一和目标上的一致。一场大汗淋漓的户外越野,一次触动人心的电影会,都容易让大家产生情感的共频,从而放下自己的心理防备,愿意展现自己和接纳他人。当感性的力量迸发,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也是变得强大起来。

在学校工作中,合唱比赛、拔河比赛等都是经常开展的活动。很多老师都会认为这样的活动是耽误了学习,而事实上正是这样的活动才让班级更有凝聚力,从而带领学生创造无限的可能。我曾经带过一个特殊的班级。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极具个性,但却各有各的小聪明。学校艺术节表演,需要每个班出一个节目。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意报名。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当即决定全班同学一起上,来一个班级大合唱。于是,在其他班级同学都在家里单打独斗练习节目的同时,我们班的孩子们却利用中午、课间、活动课一切的时间在一起练习。由于人数众多,为了使一个动作整齐划一,大家练习无数遍。终于比赛的这一天,我们强大的阵仗感染了评委和观众,我们班的大合唱在一众节目中脱颖而出得了一等奖。同学们拿着奖状轮番着传看,眼睛里都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从那之后,班级同学变得团结起来,学习成绩和各类评比都开始变得一路领先。

书的第一章就告诉我们:管理方法不管用,是因为没有管到“心”。不管是一个团队,还是一个班级,我们要面对的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只有扣动心灵成长的扳机,才能打开通往每一颗心灵的大门,才能让每一个人在我们的集体中得到最好的成长。而如何管好“心”,则要我们不断重复、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第5篇:干就对了读后感

特别喜欢这个书名《干就对了》,每当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遭遇挫折,迷茫困惑的时候,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提醒自己,但问耕耘、莫问前程——干就对了。

俞头的《干就对了》可不是蛮干、硬干、死干,而是会干、巧干、有理念有方法的智慧之干。

万事万物,当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在基本理念和方法上是相通的。俞头的这本书虽然是介绍企业管理的,但我却从中学到了很多班级管理之道。

一、管理方法不管用,是因为没有管到“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师和家长普遍反映,学生是越来越难管了。为什么难管?是因为没有管到学生的心里。很多老师和家长还在用十年、二十年前的老方法来管理现在的学生,要是管用,那才怪了呢!

有老师反映,自己也参加过不少的教育教学培训,可是真正管用的不多。有一个教师培训的段子,说是:培训前心动,培训时激动,回到单位一动不动。很多老师也是满肚子的委屈,回到单位自己也想动一动,可是不动还好,越动越乱,越动效果越差。专家、教授在台上说的那么好,可是放到自己班级怎么就不行呢?

在学习方法论时,要与自己的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也就是要考虑学情。不能致学情于不顾,生搬硬套。橘生南则为橘,橘生北则为栀。

在学习方法论时,要做到点面结合。每一个管理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背后都有强大的教育理念和相应的配套制度。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用下象棋的术语来说,就是下一步棋要看三步五步才行。你看的步数越多,想的越远,赢棋的几率才会越高。

教育不是把篮子填满,而是要把心灯点燃。学生不是工具,他们是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作为人,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喜好和诉求,所以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来理解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学生认可、信任教师时,教师的管理方法才能管用。

二、教育要通过学生来看效果

我干班主任已经接近二十年了,大多数时候都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这种勤奋和付出让自己在最初的教学生涯中收获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精力的下降,效果是越来越差了。

作为班主任要注意班干部的培养,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班主任看到班干部在工作中出了点错或者是效率低,不能直接一撸袖子就顶了上去。更不能批评学生:“你真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这会让班干部倍受打击,慢慢就会产生挫败感和依赖感,以后遇到难题就会第一时间交给班主任处理或者是不闻不问。于是所有的事情就会集中到班主任手上。最终,班主任每天累的要死,但管理效果却上不去。

教育是慢的艺术。班主任要把控好短期快感和延迟满足的关系。短期快感,容易提振士气;延迟满足,更有利于学生长久的发展。班主任很重要的是让班干部和学生成长起来,让他们都能站在最耀眼的舞台上。班主任平时要跟学生多交流沟通,及时发现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引导、训练、赋能帮学生解决问题。

有一种爱叫放手。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经历,在经历中不断碰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老师和家长的话,他不一定认为你说的是对的,只有实践之后,他才会知道这件事的深刻意义在哪儿。

三、班级要形成良好的氛围

俞头认为:管理有三重境界,其中最差的就是凡事自己承担,优秀的管理者会通过别人获得成果,最高级的管理者则是使众人行。其实,班级管理也可以这样划分,使众人行就是要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任何一个班级都会有自己的氛围,没有氛围的班级是不存在的。只不过,班级氛围有好坏之分。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班级的健康发展;不良的班级氛围,则有害于班级发展。

班主任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级氛围。心中有爱,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安全感、信任感、幸福感。人是感性的,人心是相通的,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以心换心,自然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和拥护。

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敬业态度。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先看见再相信,需要看见结果才选择信任我们。当学生看到老师高超的教学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敬业态度,自然会向老师学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要有班级远景规划。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要让学生心中充满梦想,有梦想才有动力。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分数,唯分是图。

班级管理方法和策略是我的短板,看了俞头的《干就对了》感觉收益颇丰。在教育专家那里没有学到的班级管理方法,居然在经济专家手里学到了。幸甚!

推荐信息

  •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8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0:58:08

    暑假里,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我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看到了华夏文明的璀璨、民族精神的可贵,从而激发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如今,这是一个民族的传承,也是一个民族的延续。即使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有过辉煌、荣耀,也有过低谷

  •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1:36:38

    《巨人的陨落2》读完,两个地方让我感触。一个是德国的战场,一个是二月革命。德国战场的内容作者以三个视角去写。底层士兵,上层统治者,美国。底层士兵的部分,让我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无论是沙俄,还是德国,法国,英国,底层士兵都是统治者们的炮灰,是战争燃料。书里面每个人都在问战争的目的,说真的,往往

  • 有关《圆明园的毁灭》的读后感400字大全(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2:13:08

    圆明园,一座多么繁华的宫廷,可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圆明园昔日是多么辉煌: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漫步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以说,它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我国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中还珍藏着

  • 《凡卡》读后感5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2:54:38

    “凡卡,可怜的孩子!这仅仅九岁的孩子!”读了《凡卡》后,我不禁发出这由衷的感叹。凡卡是个懂事的男孩,一个幼小的心灵竟要承受如此大的伤痛!“老板的百般折磨,老板娘的百般羞辱!伙计的百般捉弄!这是一个孩子能承受的吗?”读了《凡卡》后,我不禁发出这由衷的感叹。“凡卡本指望在这里学做鞋,将来可以谋生,可他受

  • 《青铜葵花》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3:25:08

    这周我阅读了小说《青铜葵花》,它写了一个小女孩葵花的故事。她的爸爸妈妈在一次火灾中烧死了,她被乡下一户人家领养,她有了新的爸爸妈妈和一个哑巴哥哥。虽然养父母很穷,但每天都努力赚钱供她上学,因此为了报答养父母她学习很努力。有一年她奶奶生病了,她家没钱给奶奶治病,于是她就独自一人坐船到很远的地方摘银杏,

  • 有关《西游记》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4:01:38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记载了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的困难,他们为了取到真经,挑战了八十一种的困难,还受了许多伤呢……师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实,一心想取到真经,令我感叹不已。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难时,只

  • 关于《余华活着》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4:47:08

    【第1篇】《活着》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讲述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他的人生就像翻倒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千滋百味;又像六月的天,风云突变,反复无常。使得我在读书的同时,不自禁的也幻化成了书中的福贵,仿佛正是我前世经历的一生。“活着”是一种责任。当福贵的父母去世时,全家的重担便落到了福贵一个

  • 关于《我不是完美女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5:17:38

    问你一个问题,面对一个堪称完美的女生,你会嫉妒甚至自卑吗?先别急着给我答案,听我说完了以后,再告诉好奇的我吧!这本《我不是完美女生》讲的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不完美女生如何找回自我、超越自我的美妙故事。站在穿衣镜面前,观察自己的面孔和全身,你可能喜欢某个部位,或者不喜欢某个部位;有些地方可能不怎么耐看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6:02:08

    前几天,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这一本书,每每想起小豆豆就想起了儿时的我。小豆豆在一年级时因为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就这样聪明活泼、顽皮淘气的小豆豆,在巴学园——电车教室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活。小林校长,用他的爱心、耐心和童心,把巴学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小豆豆就在巴学园里一天天长大了。那里有小

  • 关于《故乡》的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26 16:38:38

    “橫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许多中国人心中的鲁迅。然而,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鲁迅绝不是短短一句诗就能概括的了的。小时候,我对这些“所谓大作家”是很不感兴趣的。记得最“害怕”的两位作家,一是朱自清,再就是鲁迅,写了那么多好长的课文还要背全篇,何况这些课文一点也不“好玩”,简直是受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