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萤火虫小巷读后感1000字
她从小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她的母亲把她生下后,就把她扔给了外婆,自己在外鬼混,好在外公外婆很宠爱她。
她10岁那年,母亲时隔6年后第二次来看她,那天正是妈妈生日,她激动地把自己做的手工项链送给妈妈,可妈妈却毫不在意,那天妈妈喝醉了。
妈妈执意要带她走,外婆也阻挡不了,她和妈妈上了几个不三不四人的车上,妈妈根本不顾及她的感受,抽烟和朋友聊天。
后来妈妈带她下车,加入了一群游行的队伍,这些人拥挤不堪,她和妈妈走丢了,被警察送回了外婆家,妈妈即便没有找她,她也没有恨妈妈,反而自责是自己做的不够好。
十一岁生日时,她渴望妈妈能回来给她过生日,可妈妈依然没有回来,为了下次妈妈回来让她开心,她搜集生活中值得纪念的东西,写下来,保存下来,等着给妈妈看,直到她14岁。
也许是攒够了对妈妈的失望,也许是她进入了青春期,她厌倦了记录,也似乎不在乎妈妈了,她尽量不去想她,她告诉大家,她妈妈出意外过世了。
放下心中的包袱,她自由了,她开始打扮自己,标新立异,她学会了抽烟,她本来漂亮,因此成了初中人气最高的女生,但她表面风光,内心还是寂寞的。
初二时,妈妈又把她接走了,带她到了一个乡下陌生的地方,和对面邻居家的女孩成了同学。邻居是一家四囗,家庭和睦温馨,是她渴望的家庭。
她漂亮又会打扮,而且与众不同,在新学校她又成了最亮的那一个,成为瞩目焦点,人人都愿意和她做朋友。
邻居的女孩就没她幸运了,她没有朋友,妈妈也多次劝她多交朋友,她对新搬来的女孩充满好奇,她想和她做朋友,又没有勇气。
这一天,邻居太太做了好吃的让女儿送过去,她的妈妈很失态,她不想让人知道她妈妈吸大麻,她撒了个谎,说她妈妈得了癌症,两个女孩就这样有了第一次接触。
到了新学校,她成了争抢约会的对象,那一天足球队最帅的男生约她参加派对,她是初中部唯一一个被邀请的女生。那天,她打扮性感去约会,妈妈只是告诉她晚上回来别吵醒她。
那一晚,她被逼着喝了酒,失去了自己的第一次,那个男孩强迫了她,她为她的爱玩付出了代价。
她伤心独自回家,看到了对面邻居家的女孩,那个女孩发现了她的异常,她以为她为妈妈得病的事伤心,她拥抱了她,这个拥抱给了她倾诉的愿望。
她告诉邻居女孩她受侵犯的事儿,这成了她们之间的秘密,那晚拉进了她们的距离,她们成了好朋友。
她教那个女孩化妆,帮那个女孩染头发,带她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这是那个女孩之前妈妈不让做的事情。
那个女孩以为妈妈会说她,但她没有,只是告诉她做之前要和她说一声,在她的指导下,那个女孩也变得漂亮了,自信了,也成为了酷女生。
邻居太太发现了她的一些恶习,告诫女儿和她在一起时小心些,别给自己惹麻烦,那个女孩忍不住告诉她妈妈得癌症的事。
邻居太太对她产生了同情,但在一次给她们母女送饭时,意外发现她妈妈吸食大麻,她认为她欺骗了自己的女儿,枉费她每天替她妈妈祈祷的真心。
她说她不会伤害她的女儿,她以为邻居太太会讨厌她,会让女儿远离她,她没想到得到的却是理解。
邻居太太告诉她“你的妈妈是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并不代表你也一样,你可以自己选择,而且不必感到可耻,可是,你必须拥有远大的梦想。”
邻居太太的信任给了她无限动力,让她脱胎换骨,重新找回了自信,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这是美国作家克莉丝汀·汉娜的小说《营火虫小巷》的开头部分,女主人公塔莉是不幸的,摊上那么一个不着调的母亲,但她又是幸运的,遇上了明事理的邻居太太,一句良言三冬暖,如果没有邻居太太的理解和鼓励,也许她就是那条街上的小混混,而不可能成为出色的记者。
反观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的女儿遇到像主人公那样的朋友,作为家长,我们会怎么做?会避之千里,还是去理解包容她?我想我自己也许真做不到像邻居太太那样豁达,你呢?
第2篇:萤火虫小巷读后感2000字
《萤火虫小巷》是美国作家克莉丝汀.汉娜的作品。它讲述了两个小女孩塔莉和凯蒂的成长故事,她们经历了嫉妒、愤怒、伤害、怨恨,最终重归于好。虽然她们是一生的好朋友,但她们的生活境遇和命运却截然不同。
《萤火虫小巷》里凯蒂和塔莉的第一次相遇是在班车站。塔莉的美丽深深吸引了凯蒂,“她美呆了!”塔莉长得很高,一头红色的长卷发,脸长得像摩洛哥公主卡罗琳,打扮的就更没话说了。第二次见面是源于凯蒂的母亲想让她结交更多的朋友,让她送盘菜去新来的邻居家。结果开门的是一个打扮奇怪却很美的女人,没想到塔莉从走廊出现了,她姿态潇洒,一把抓住凯蒂到了厨房,塔莉说那是她母亲,暂时叫白云,得了癌症。当凯蒂回家的时候,就帮塔莉祈祷她母亲的病快好。这次事件,让彼此都产生了好感。第三次相遇是高中生帕特邀请塔莉去一个高中生派对,想让塔莉来当他的女伴。尽管当时塔莉只是一个初中生,但她还是同意了。在派对上帕特对塔莉做了难以置信的事情。这些事情让塔莉受到了深深的打击。她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派对外的草坪上。碰巧凯蒂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了塔莉,毫不犹豫地走向了草坪。当凯蒂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就开始安慰塔莉。这也是塔莉有史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别人带给她的温暖。就这样她们成为了好朋友,漫长的友谊就此开始。
塔莉,一个美丽、聪明、自由的少女。但她一直渴望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一直希望有人可以真正为她负责,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她挺身而出。她特别羡慕她的好友凯蒂所拥有的完整家庭。
凯蒂,一个看起来懂礼貌的乖乖女,一个看起来拥有美满家庭的少女,却因为不想受母亲的拘束和管教,特别羡慕塔莉的自由。(她的家庭成员有父亲母亲,外公外婆和一个弟弟。等长大后,又跟一个男人结婚,并生了两男一女。)
她们都互相羡慕,但是她们从来没有想过羡慕的那个人是不是也有不为人知的地方?还有,自己有没有值得别人去来羡慕的地方?
塔莉自由是因为她的母亲抛弃了她,她从小就跟外婆住在一起,就算后来她和母亲住在一起了,但她的母亲却对她一点也不负责,塔莉想干什么她都不会管。塔莉从小就缺少母爱父爱。塔莉都从来没有见过她的父亲,可能她的父亲在得知有了塔莉之后就跑了吧。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心疼她的,对她负责的只有外婆和外公,但是他们却在塔莉最需要安慰和支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当然,塔莉也有值得别人去羡慕的地方,比如长得很漂亮,很自由不会被拘束。
凯蒂只是看似有个幸福温馨的家庭,但是她的母亲管束她确实有些严格,整天限制她的行动自由,总是用比较善意的方式催着凯蒂交朋友,交到了之后又嫌弃,接受塔莉也只是因为女儿只有这一个朋友了。长大了之后,凯蒂还生了一个叛逆的女儿。当然凯蒂也是有优点的,那就是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虽然母亲老是多管闲事,但是她还是对凯蒂很负责的。比起凯蒂的母亲,她的爸爸更了解凯蒂的心情也更相信和支持凯蒂。凯蒂还有一个弟弟,虽然有些烦人,但可能有的时候可以缓解她的不开心吧。总体来讲还是挺幸福的。
其实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明明自己也拥有很多但还是会去羡慕别人。永远都不会想到其实别人也会羡慕你。但塔莉和凯蒂有一点是值得让别人羡慕的。那就是她们的友情。从打开这本书开始,我就一直在想我的一位朋友。我们从一个夏令营开始认识。当时,夏令营的那些小孩我都不认识,而且难以沟通。因为大部分都是外国小孩。虽然我懂英文,但按照常理,不都是外国小孩一起玩,中国小孩一起玩吗?我试着交一个朋友,但结果可想而知,她给我介绍了一个中国小孩。之后,在夏令营我就失去了交朋友的信心和期待。就在这个时候,我想,不一定就得交一个女生朋友吧。也不是不可以跟男生玩。于是,我就看到了一个混血的男生。他长得特别好看。但因为不爱跟人说话所以也跟其他人处不来。我就想,这不就是跟我一样的处境吗?后来,因为一次小组活动,其他人都找到了一个伙伴来做这个活动,就我和那个男生除外。所以老师就把我们俩分到一组了。当时真的特别尴尬,其他人都是女跟女,男跟男。就我们这组特别。渐渐的,我们就习惯了这种分组。我和那个男生也成为了好朋友。但是,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快的。一转眼暑假就过完了,我得回中国,他也得回美国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他,或者永远都不会遇见了。就算遇见了,他还能记得我吗?这些我都不知道。所以我就想,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吧。希望他也能交到新的好朋友。其实我真的很羡慕萤火虫姐妹花的友情。她们在一起三十年。尽管凯蒂在中途因为癌症而去世,但是她们彼此之间深厚的友情从来没有变过。读过这本书的人应该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萤火虫小巷没有萤火虫?因为她们的友情就像萤火虫闪烁的微光一样。虽然很微弱,但也足以温暖彼此一生。
——“她知道,只要说“我需要你”,好朋友就永远在。“
第3篇:萤火虫小巷读后感
在当前,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下,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积极在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利用假期的期间我将之前买的叫做《萤火虫小巷》的这本书看完了。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生是一段孤独旅程,但我遇见了你。你不是我,却又像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了,单这句话深深的感染了我。书中的塔莉与凯蒂,她们一个是美丽叛逆,一个是乖巧可爱,两个人在冥冥之中在没有萤火虫的小巷中相遇了,从此开始了属于她们两个人的世界,属于两个人的友情。
从那一年14岁,她们开始经历青春期、叛逆期直到最后拥有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书中的塔莉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新闻主播,而凯蒂却成为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和曾经一样,她们依旧拥有迥异的人生轨迹,但在彼此心里都明了“你不是我,却又像世上的另一个我。”我想塔莉与凯蒂真的很幸运很幸运,在年少时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朋友,一生的知己,在她们成长中,她们经历过快乐、误会、吵架、和好。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能向对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读完这本书,最深刻的体会便是友情的伟大,我渴望拥有这样的友情,无论我变成怎么样,都可以在你面前保持最真实的自我。因为你是世界上另一个我,你填补我生命中的遗憾、空缺。
同时这本书具有强烈的青春期的色彩,凯蒂在青春期对妈妈很坏,并且也会发脾气摔门。而在三十年后她的女儿也到了青春期时,那一系列的行为都报复到她身上了。“你要等上三十年才能听到女儿的道歉”,“不过至少还有一件好事,她还不晓得道歉的时候,你就明白她知错了”。
这使我想起了十三四岁得我,以前我也经常跟老妈吵架,每次吵架都能把我气哭,那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年代,会固执地坚持自己是对的,会在生气的时候飙狠话,后来才明白那就叫青春期,而家人之间的狠话往往是最伤人的。
我非常喜欢书中的塔莉,因为她所到达的高度,是好多人都无法到达的。因为她的执着,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也许你还在为眼前的问题烦恼时,他人便已经在想办法了;当你还在抱怨今天天气不好时,他人早已出发前行;而当你还在睡懒觉时,他人早已经奋斗了好久。而我,也会努力,像塔莉一样,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去付出自己应该付出的一切。(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