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孝顺作文450字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有很多孝顺的人。
汉朝时期,有一个叫王祥的人,他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后来,他的父亲给他娶了一个继母。继母对他很不好,但王祥丝毫没有记恨她,始终拿她当亲生母亲对待。
有一年冬天,王祥的继母生病了,什么也吃不下,就想吃鲤鱼。王祥到处买,可是哪里也没有卖的。实在没有办法了,王祥来到己经结冰的河边,脱下衣服,趴在了冰上。过了好久,融化出了一个洞。王祥看准时机,从水里捞出一条鲤鱼。
回到家后,他将鲤鱼炖给继母吃。继母得知鲤鱼的来历后,很感动。从此以后,继母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了。
生活中,有像王祥这样孝顺的人,也有一点都不孝顺的人。例如《一只木碗》里的儿媳妇。老人岁数大了,手抖得厉害,吃饭的时候,总是将碗打碎。他的儿媳妇嫌弃他,就给了他一只木碗,让他去角落吃饭。有一天,这位狠毒的妇人发现他的孩子在凿木头,就问道:“儿子,你在干什么?”儿子答道:“我在做木碗啊,等你老了,就给你用。”妇人听了,呆住了。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做人一定要孝顺,否则只能自食其果。
谈孝顺作文600字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一定是我们已经背烂,张口便来的东西了,但是,能够完全做到的能有几人呢?
我们是如何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呢?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是母亲将我们带入了这个世界,是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但你知不知道这过程是多么痛苦啊。
进入了新的世界后,父母还要养育我们,父亲则辛勤劳动,打工赚钱;母亲则无微不至的照料着我们。到了入学的年龄,他们辅导着我们学习,为我们洗衣做饭。而我们把父母使唤的跟仆人似得。难道父母画这么大代价养育我们就是为了当我们的奴隶吗?在古时,都是儿女听从长辈的话,为什么到了现代却成了家长听子女的话呢?
因为学业艰难,所以容易心情烦躁,但这就能成为与家长顶嘴,甚至责备父母的理由吗?读书再好有什么用?你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吗?百善孝为先,如果你连你的父母都不屑一顾,那你又怎么可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就如民谚:“就怕流氓有文化。”一样。
礼数和道德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连我们流传千年的中华传统都不尊重那便是对不起先祖。
我们要感谢母亲,是她给予了我们生命与抚养我们;我们应当感谢父亲,他给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高尔基说过:“我们应该赞美她们——妇女,也就是母亲,没有母亲,既没有诗人,也没有爱。”是的,女性是伟大的她们含辛茹苦地孕育着生命,把人类最伟大的母爱留给了下一代。
父爱,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使人陶醉其中;它像咖啡,苦涩醇香,使人为之振奋。父爱如山,高大威严;父爱似泉,不易察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