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歌谣作文500字
“小燕了,穿花衣……”那渺茫、空远的旋律在我内心回荡,唤醒了我童年深处的记忆。
老屋前的小树已变沧桑,道路旁的小河已变干涸,外婆当年所唱的歌谣也变得模糊。依稀记得,那时我五岁样子,那时已是夕阳西下,因为晚饭吃得早,外婆便搬来一张小板凳,将我抱在她的膝盖上,一摇一晃的,嘴里唱着“小燕了,穿花衣……”外婆边唱边摇着,把我逗得“咯咯”直笑。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大地,笼罩着我与外婆,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归了巢,我突然站了起来,用稚嫩的手往外一指,喊道:“外婆!你看,那屋檐上的是不是燕子?”外婆拉着我的手笑了,那笑如余晖般灿烂,温暖,包裹着我。
夕阳西下,外婆的歌谣止住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巢燕子,那处夕阳,那个唱着歌谣的人……
正当我沉浸在童年的金色歌谣中,一阵刺耳的音乐从小区楼下传来,打破了原本的宁静。我皱了皱眉头,外婆的歌谣比这个声音悦耳多了。
如今,童年的歌谣随着时代的更迭,替换了,它被替换成了一首首流行歌曲。夕阳、燕子亦不在,我的童年也亦不在。
童年外婆的歌谣纯净,歌声伴随着我一生;童年的人儿难忘,却无法伴随我一生。都说童年是金色的,是啊!童年就是那夕阳,美好又短暂,短得连一首歌谣还未唱完就结束了。
“小燕了,穿花衣……”歌谣回荡在我的心房,永远地,永恒地回荡着……
童年的歌作文600字
我出生在紫蓬山镇,那里依山傍水,山环水绕,不仅养育了我的祖辈们,也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爸爸妈妈是农民出生,种地自然不在话下。家里吃的蔬菜,基本上都是自己种的,有时也会种些应季水果,西瓜、香瓜、桃子、葡萄……常年的耳濡目染,我也掌握了一些播种的技巧。我最喜欢吃西瓜,所以每到种瓜的时候,我总会跟在爸妈后面打下手,翻土、刨坑、播种、浇水、施肥……虽然常常弄得灰头土脸、汗流浃背,但心里却是乐意的。抹去额头上的汗水,期待收获时的甜蜜……
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
七岁那年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有趣的礼物——蝴蝶风筝。第二天,恰好有风,我便嚷着让爸爸带着我和小伙伴一起去紫蓬山放风筝。空地上放风筝的人很多,风筝也形态各异。只见一只只风筝像自由翱翔的鸟儿,飘飘悠悠地飞上了天。我一蹦三尺高,似乎自己也变成风筝跟着飞上了天,忽上忽下,忽远忽近。即使跌落下来,也不曾灰心,因为爸爸说,其实做人也一样。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炎热的夏天,是捉蝉的好时候。午饭过后,邀上三两个小伙伴一起,我们躲在树荫下,仔细地寻找蝉的踪迹。果然,很快发现了一只蝉。我拿起套上网的竹竿,小心翼翼地伸向它,这只蝉依旧在高声鸣叫,仿佛陶醉在自己美妙的声音中,根本没有察觉到危险。等到我竹竿上的网完全把它覆盖时,猛地向下一拍,只听它不停地嘶鸣,却又无法挣脱。一只,两只,三只……最终,我们满载而归。
“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欢乐的歌;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耳畔突然想起这首歌……
童年的歌谣作文600字
“从前有个小宝宝,他是非常可爱呀……”记得童年时,爷爷总喜欢抱着我唱这首他自己编的歌谣,他哼唱时,我总是会格格格地笑个不停。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龙下度过的,无忧无虑。那时,我不用上学,每天都在玩;早上起来,叫醒小伙伴们,几个凑在一起,便跑到爷爷的床上疯闹了;爷爷并不训斥我们,反而给我们讲起了他以前当兵的故事,当其他几个小伙伴一个个瞪起大眼睛时,我的脸上便会露出自豪的神情,我为爷爷是个保卫国家的军人而自豪。晚上我们几个小伙伴也不睡觉,一起去闯“鬼屋”。说是鬼屋,其实不过是一座废弃的房屋。可我们每次进去,总被吓得全身发抖,冒冷汗;我们便大声叫喊,直到把爷爷吵醒后,爷爷就寻声来找我们。爷爷那温暖又粗糙的大手拉着我们的小手,使我们不再害怕。
夏天,爷爷会带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小溪里游泳。溪水清清,小孩子们光着屁股走进水中,我们便又大喊大叫起来,水只不过才刚到膝盖而已。我们在水里打水仗、抓小鱼、捉小虾。我们捉小鱼小虾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放在瓶子里养起来。
记得有一次,爷爷骑单车带我进县城,那是我第一次进县城,新鲜环境使我睁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后来,我进了县城读幼儿园,便很少见爷爷了,当我刚读二年级时,噩耗传来,爷爷病了。我赶紧去医院看他,可我还没来得及见他最后一眼,他便离去了;全家悲痛欲绝,我伤心的泪水也夺眶而出。
“从前有个小宝宝,他是非常可爱呀……”
每当我唱起这一支歌谣时,便会回想起童年,回想起我亲爱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