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作文550字
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八岁前的记忆本来就只有一点点,现在,连那些记忆也被学习、老师、补习班给挤出了大脑。望着儿时我欢笑的相册,本以为往事会像潮水一般涌上心头,但,却没有。外面传来妈妈焦急的声音:“雨桐赶快收拾好东西,去上奥数课了!”我叹了口气,烦燥地摇了摇头,试图把那些不相干的东西赶出脑海,不过只是徒劳。
坐在奥数教室里发呆。一幅可笑的场面浮出脑海——
很久未曾见面的一大堆叔叔、阿姨、伯伯,婶婶等来我家做客。妈妈拉着我的手向他们问好,不懂事的我却奇怪地问:“妈妈,咱家怎么来了这么多陌生人?”那些人立刻冷了脸,妈妈只好一边向人家赔着笑脸,一边教训我:“雨桐这些是你的张叔叔、许阿姨、谢伯伯,黄婶婶……小时候还带你玩过的,你都不记得啦?”
如今,见到儿时的玩伴,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冷冷地微微点几下头致意。随后,各做各的事。她看她的手机,我看我的书,毫不相干。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安静极了。搞得双方的父母都很尴尬。
还有很多如此诸类的事。如街上碰到个老朋友向你打招呼,你问他是谁;碰到幼儿园的同学也不问好,只是冷漠地与他擦肩而过。
一声厉喝把我拉回了现实:“谢雨桐,你来做这道题。”想反抗也不行,只得在心底最深处悄悄地叹一口气。
我愿在脑中腾出一席之地给儿时的记忆,并一遍遍地在酸甜苦辣的现实中去品尝,回味它们……
儿时的记忆作文700字
斜织在天空中的那片云彩,照映着爷爷看守了几十年的那片果园。
明媚的阳光透过百叶窗,不知何时打开的窗正被那寒意逼人的风打得“啪啪”作响。不经意间听见窗外孩子嬉戏的声响,我起身下床,望着门外辛劳的背影……
“妞儿,把篮儿给你爷爷拿去咧!”我揉了揉尚未清醒的睡眼,迷迷糊糊地应了奶奶一声,便提上篮儿迈出门。
路边是稻花儿香,果子儿甜。我惺忪的睡眼被秋风打醒,真不知爷爷背着那么多东西,一大早是怎么走去果园的啊。
走进果园,果香四溢。爷爷那苍老的背脊上浸透了汗水,从袋中挑出一颗种子,小心翼翼地放入刚挖好的小洞里,再用铁锹一次一次地把土埋好,浇上水。
爷爷直起背来,转身看见了我,招呼我过去,他抹去身上的土灰,用袖子擦去那蜡黄的脸上一颗颗晶莹的汗珠。
“妞儿,篮儿拿好了,带你上那儿摘果子去!”爷爷的嗓门还是那么洪亮,在我耳边回荡着。
我跟着爷爷的脚步,来到果树下。爷爷支起梯子,找准枝干间的缝隙,往那一架,我按着爷爷的指示,站到梯子边上,把篮子放到脚边,抬眼望着爷爷。“妞儿,看好了。”爷爷说完就爬上梯子,扫视了所有他所能看见的果子,掂量起来。果园的空气里弥漫着甜甜的果香。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闪着光,爷爷一手抓着苹果,一手抓着枝干,我不放心地两手扶着梯子,爷爷喊我“接着哦”,就一把“揪”下那苹果,正好落入篮中。
不久,太阳已经到了头顶,整整一大篮子的苹果。我欢呼雀跃,而爷爷却长叹了一口气,似乎并没有因为摘了这么多苹果而喜悦,“妞儿,回家吃饭来咯!”远处传来奶奶的喊声。我听到这呼喊二话没说,扒开腿就快步往回跑,跑出了老远才想起爷爷还在后头,已经被我落了老远,不由得露出羞愧的目光,爷爷却仿佛知晓我的心,对我喊着:“没事儿!你先回去吧,马上就来……”夕阳下,爷爷的背弓得更厉害了。爷爷真的老了。爷爷是为这叹气吗?
现在,依然清晰地记着,那片果园是我儿时的天地。
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
在人们记忆的深处,都有一个宝箱,宝箱里的财富已经蒙上灰尘。当重新回顾时,这些东西又重新闪亮了起来。
——题记
在金黄色的沙滩上,有着许多的贝壳,各自散发着不同的光芒,在这些光芒之中,又代表不同的感受。拾起一个打开,记忆的闸门由此打开。
儿时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条不知名的小河,那是我们村子里孩童的乐园,在我记事起,那条小河就已经存在了。因为是农民家的孩子,所以打小就要帮助父母下地干活,大片大片的庄稼周围是那条小河,倾心的守护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渗进土中,一滴,两滴,三滴……千百个日日夜夜,终是成就了这条小河,它是我们农民世世代代辛劳的象征。当我问起关于这条小河时,我的母亲是这样回答我的。当她说出这些话时,我依稀记得,她的眼睛如同黄昏下小河闪烁的波光粼粼,明亮又干净。
当孩子们活干累了的时候,就会乘父母不注意,穿过那比父亲还要高的庄稼地,偷偷溜到河旁,开始了只属于孩子们的娱乐时间。找到一块扁平的石头,身子往后仰,握着石子的手,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只见石头从手中逃离,在水上演示着自己的轻功,激起了水花,引得在水上休息的鸟儿纷纷挥动翅膀,羽毛满天的飞,但过了一会儿,它又缓缓的落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的水晕。干完了一天的活,回家的路上尽显疲倦,当太阳落山,炊烟停息,河还在潺潺的流动。
无论严寒酷暑,那条不知名的小河,仍紧紧包围着庄稼地,早晨薄雾中的它显得飘渺,似梦,似幻……
儿时的记忆作文800字
我儿时的记忆——在初夏夜晚的院落,空气中带着固有的燥热,淡淡的白月光若即若离,偶尔有微风拂过,树影婆娑。
我带着一身思恋,来到院落中央。儿时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暮色厚重,月色如水,映衬着我和玩伴们的影子,大人们的招呼声和孩子们的打闹声相映成趣。
院子左边是一池莲藕。每到夏季,荷叶便开始疯长,青翠欲滴,花开时节莲花争奇斗艳,清香远溢,形成夏日里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我喜欢塘边那些野花,一年四季总有花枝绽放,白的、粉的、大红的、淡紫的,还会散发出不同的香味,芬芳、淡雅、清丽,尤其在斜晖脉脉的傍晚,不见花朵,只闻花香,沁人心脾。
池塘的右前方有一块田,以前也种稻子、麦子,现在闲置着。田的尽头连着一座二十余米高用作灌溉的水渠,水渠两边只容得下一人通行,从上往下看,使人胆战心惊。胆大的可以在上面来回走动,但我从未尝试过,只能在水渠里走,所以一直留有遗憾。放寒假的时候,因不需要灌溉,水渠没有水,我们便穿过水渠,去最近的小卖部买各种零食,还有擦炮。我们吃着零食,将燃着的擦炮扔进回家的鸡鸭群中。受惊吓的鸡鸭纷飞乱窜,田野里回荡着我们童稚的笑声……
当我们玩累了,夜便来了。极目望去,农家的灯火,散成地上的“繁星点点”。乡下的路,一会儿明一会儿暗,路边静立的小树,把我们回家的脚步声放的好大好大。
我喜欢初夏的夜晚,喜欢它的安宁、清凉、神秘,亦有着太多满足感,可当我走在树影斑驳的路上,却有着莫名的空虚——繁星点点的夜空呢?远处的犬吠声呢?农人劳作后归来的吆喝声呢?一切声音都渐渐被炫目的霓虹灯、机械的运作声和夜市的嘈杂声替代了。
伫立院中,夜已经深了,最惬意的夜晚还在记忆里一遍又一遍眷恋回放。我在等,等风来拂过我的裙摆,等一声鸟鸣,等一树花开,等儿时的记忆全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