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改写500字
午后,酷暑蒸人,太阳十分毒辣,村庄的大地上无遮无掩,袁枚来森林避暑,也借此来寻求写诗灵感。阳光在树叶的掩照下,露着点点光斑,如同一枚枚金币洒落在地。
“啪”一声惊天动地的鞭子声,惊得袁枚一跳,他走上前去,映入眼帘的一头老态龙钟的黄牛驮着一个身穿青色衣裳的牧童,那黄牛的步伐十分笨重,每想吃草时,都会被牧童一鞭子喝住。袁枚仔细打量着牧童,衣服后面卡着一顶草帽,只一撮头发在额上,随风飘扬,牧童嘴中还念念有词。
“啦!”牧童嘹亮的歌声十分清脆悦耳,铿锵有力的咬字响彻了山林,他念着或许是草原上某一首童谣。
突然牧童停住了歌唱,他望着一棵繁盛的绿油油的大树发呆,只听那树上传来了蝉鸣“知了”,袁枚走近了些看,哦,是一只深褐色的蝉停靠在树上。
牧童的牙咬紧了嘴唇,生怕发出了声音,他瞪大了眼睛,鼓紧腮帮子,用耳朵仔细听着那叫声,是想捕蝉,又怕自己的歌声惊动了蝉,才闭口而立。
他从黄牛的背上蹑手蹑脚地下来,呆呆地望着那蝉,仿佛他的魂被蝉勾去了似的。
袁枚见此情此景,心中有感而发,不由得作诗一首: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刚吟完,心中正得意。看见牧童扑的一下子,张开的小手像一个鸡爪子,一张一合,蝉完好无损地在他手里扑腾着他抓住了那只蝉。
他重新骑上牛背,准备返回村庄,夕阳映衬着他的背影,他走了。
所见改写600字
乡村的山上,长满青翠茂密的青草和美丽的野花。一天,一位牧童——小胖在山上放牛。
阳光从树叶间的缝隙穿过,直射大地,露出斑斑点点的花纹。小胖骑着他的老黄牛,在林间玩耍。牧童看到眼前这番景色,嘴角开始不由自主地哼起小曲,牧童的歌声惊动了树林中的动物,动物们开始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寂静的丛林也变得热闹起来。
小胖牵着黄牛来到空地,让老黄牛吃草,自己倚靠在大树下休息,他把草帽遮在脸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忽然,“知了,知了”的声音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胖。小胖很好奇,拿着一根木棍去一探究竟,小胖慢慢地靠近,只见一只黑漆漆,张着翅膀的家伙。小胖的脑海里闪出了一个念头:如果把这个家伙捉去做我的音乐家,那一定很有意思。小胖对着老黄牛说:“老伙计,你可别说话呀,等我捉到这家伙,让它给我们唱歌。”老黄牛似乎心领神会,自觉地走到一旁吃草。小胖轻轻地把木棍放了下来,开始往树上爬。蝉好像察觉到了有人来捉它,然后飞到了另一棵树上,继续自己的歌声。小胖费了半天劲,却扑了个空,他很气愤,对这蝉说:“你以为这样就逃得过我的手掌吗?这是不可能的!”小胖又爬到这棵树上,蝉还是在不停地鸣叫,似乎非常瞧不起小胖,小胖鼓起了嘴,整个脸红得像猴子屁股,他瞄准时机,伸手一捉,抓住了蝉的翅膀,小胖顺势就把蝉捉到了自己的手心里。
小胖把蝉捉到手以后,很想看看它的模样,小胖的手缓缓放开,聪明的蝉立即飞走了,小胖说:“算你走运,要是下次再碰见你,我可是不会放过你的!”
小胖牵着老黄牛,哼着小曲回家了。
所见改写400字
这是一个夏天的早晨,毛毛被树上的小鸟吵醒了,毛毛起了床,带着他家的老黄牛去吃草。
太阳公公就更早了,一大早就绽开笑脸,普照着大地。蔚蓝的天空,好似那如镜的湖面,让人能像湖面一样平静下来,白白的云,像棉花糖似的洒在上面,美极了,一缕阳光,穿过密密麻麻的树林,洒下一点点碎金子,在毛毛身上跳跃,就像几只可爱的小精灵。阳光照到树上,大树发出绿油油的光芒,树叶也像几只小精灵,在微风的抚摸下,飘动着,飞舞着,也有一片调皮的小精灵,飞出大树妈妈的怀抱,似乎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树上的几只小鸟唱起了歌谣,此起彼伏,忽远忽近。树上的小松鼠听得入迷,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一阵微风拂过,地上的小草吹弯了腰,不过一会儿,又跳起了舞,让人心情愉快。地上的小蘑菇从地里探出头来,一朵朵,一片片。几朵蘑菇还在比谁的衣服好看呢!几朵小花的身上粘着清晨的露珠,还和小花做游戏。小花身上的香水味儿不一会儿就引来了小蜜蜂和蝴蝶们的关顾。
毛毛坐在老黄牛背上,唱着歌,边上的小鸟也在伴奏。老黄牛一边欣赏着这美景,一边吃着嫩绿的青草,十分享受。忽然,几声知了的鸣叫,打破了宁静的早晨,毛毛看到树上有知了的叫声立刻停止,轻轻地拉了一下老黄牛嘴里的绳子,老黄牛停了下来,毛毛用他那明亮的眼睛四处搜索,忽然,他的视线停在了一颗大树上,他跳下牛背,爬到大树上去抓知了。诗人袁牧看到了此景,把这一刻记了下来,写了《所见》这一首古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