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作文大全>全国甲卷作文1200字(精选5篇)

全国甲卷作文1200字(精选5篇)

所属分类:作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2:56:22

全国甲卷作文1200字篇1

艺术是情感的载体,是一个民族通过艺术家个人之手发出来的一种民族心声,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提高履职能力,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奋蹄疾行。

紧扣时代脉搏,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艺术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信仰和价值观源于对祖国的热爱,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华民族的引路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我们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补足“精神养分”。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坚决不做“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不当“嘴上一套、行动一套”的两面派、不说“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的两面话。要始终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以绝对忠诚之态砥砺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

坚守人民立场,践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源于人民群众,艺术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一经成立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而来。我们要努力践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守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有没有为群众办实事、亮实招、求实效,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记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深入基层,善于听民声、摸实情、解民忧、纾民困,真正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用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做到心中有民、实干为民、造福于民。

提高履职能力,弘扬“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大力弘扬“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始终坚持开拓进取、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不懈奋斗、久久为功才能实现。要敢为人先、勇立潮头,不当“搬运工”、不做“复印纸”,始终坚持走在前、作表率;要突出“实”效、力戒“虚”功、推崇苦“干”、拒绝空“想”,善于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形成亮点,用实招实策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要学会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真正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墨守成规、不固步自封,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在实战历练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从而奋力扛起民族复兴的“大旗”。

全国甲卷作文1200字篇2

《艺术创造之妙,贵乎独出机杼》

《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众人于园中桥上亭子题匾,或直取“有亭翼然”得“翼然”,或化“泻出于两峰之间”得“泻玉”,宝玉以情境独创得“沁芳”,贾政叹赏,以为不落俗套,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余以为艺术创造之妙,本自贵乎独出机杼。譬如伏羲仰则观文于天,俯则法理于地,画爻而成卦,独辟蹊径,其惊世之举,神神秘秘,简古而奥,创文化之门。八卦而六十四卦,以至后世圣人孔子拳拳服膺,韦编三绝,欣然辅之以十翼,后遂成儒家《易传》。至此,《周易》藉群英荟萃,至简至神,至变至精,傲然挺立群经之首。既至今日,哈佛大学学者亦甚叹其瑰伟、玄奥。此乃我中华文化极杰出且极具个性之代表也。

又,庄子以天为幕,以地为席,翩翩若蝶亦似仙,安枕乎无何有之乡,彷徨乎无为其侧,巢于深林,思出尘外。其妻亡,乃不知悲,竟鼓盆而歌,人不知其故,以为“死生亦大矣”。庄子独谓死生不过人生常事,当顺其自然,方得其天也。其行止,天然独特,遗形得神,乐乎“龟曳尾”,故能若是乎?愚以为老子所谓“赤子”者,舍庄子其谁?后世亦有学者,盛称庄子为“第一诗人”。余甚然焉。

李白亦若是。《大唐李白》中,先生欲以诸法教李白作诗,白则勉强敷衍,其师母巧慧过人,窃云,此子,天资独妙,汝不可妄教。其实则然。此不正合贺知章所谓“谪仙人”也?乃以白“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余想,白书剑飘零,意气一生,不遂志之时,漫游各地,散发弄扁舟,天生诗人也。故后世难踵其步,盖所法者虽多,不若白之神与形,得合于自然之妙也。

不独古之艺术若此,即若今之科学亦不例外。近读涂子佩之《大数据》,盖知欧美各界有识之士,竞相开挖大数据,并望互相开放,以振经济,以达共济。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者也。初以数字或数据推理,后以图形呈现。研究者读数据如读图,复杂变简洁、直观,抽象变具体,无形而为有形,枯燥转为有趣。此亦科学家独出机杼、不断创新所得。

余为人师。愚以为,教育的艺术,岂不也在自成一格?《论语》有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谓“游于艺”者,不限于各技巧也,出乎各技艺也,独出心裁也。

人人如是观,如是想,则文化自信、民族复兴可望矣。

全国甲卷作文1200字篇3

《艺术从没有“标准答案”》

面对同一方美景,不同的人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审美投射:有人的感受触角会因此被打开,一时间“俱怀逸兴壮思飞”;有人擅长借景言志,化典抒情;当然,也会有人只觉眼前之景索然无味,木木然完全不“感冒”。

《红楼梦》中,贾政携一众清客游览大观园,顺便“试才”宝玉的一回,便是这样一个经典场景。众人要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提名,有人直接移用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建议取“翼然”二字;贾政采用借鉴化用之法,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二字更为新雅,不仅点出花木映水的佳境,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

其实,赏景雅集,从来都不只关乎景物本身。眼前所见,更像是一面神奇的镜子,映射的是每个人经验、学识、品性、审美和旨趣的集合。正是这种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人文艺术表达,构成了一场雅集丰饶多元的妙趣。而这种参差百态的多元之美,离不开足够包容、开放的艺术表达空间。

正如诗有纤秾绮丽之美,也有洗炼冲淡之境,艺术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理想的人文艺术教育,也应该鼓励孩子去畅快地探索、勇敢地表达,而不是像贾宝玉一样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如应试般回答。

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政对贾宝玉采取的是典型的“打压式教育”。以这次游园为例,对于宝玉不少别出心裁的想法,作为父亲的贾政只有为数不多、极为克制的表扬。更多时候,贾政要么是冷嘲儿子“竟也有不能之时”,要么是指责其不过是套用前人之作,不足为奇。不少读者看到这里,都要为贾宝玉抱不平。毕竟,相比于贾政“方方正正”却有些呆板的艺术表达,贾宝玉的思维反而更有新奇灵动之美。

在人文艺术感受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自己的观点总是被否定,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就会被不断消磨,更不敢勇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贾宝玉见到父亲时总是“溜边走”,始终无法与父亲产生情感深度交流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

艺术表达固然有精妙和呆滞之分,清新脱俗与掉入窠臼之别。孩子在进行艺术鉴赏时,也难免会有幼稚、偏颇的地方。但对人文艺术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是尊重、理解和鼓励,是珍视每一个思维绿苗的萌发,是为孩子创造包容、开放的艺术氛围。如果一味用长辈的“权威”进行打压、批评,人文艺术就会变得单一、无趣。

这让我想起一千多年前的另一场文人雅集。三月三日,会稽山阴,流觞曲水,兰亭雅集。当酒杯流到自己面前,年幼的王献之没有受到缪斯女神的眷顾。作诗不成,便按规矩罚酒三觥。若是此时王羲之为此大作文章,苛求儿子一定赋诗一首,或是像贾政一样讽刺其“竟也有不能之时”,恐怕不但会伤了孩子的信心,也会毁了这场雅集的“畅叙幽情”之乐。

全国甲卷作文1200字篇4

朋友们在一起讨论艺术欣赏问题,意见颇不一致。我在谈话中说起古代的艺术作品有一种强烈的魅力,几位朋友都不以为然,他们开玩笑地说我是“复古派”。这虽然是熟识的朋友之间偶尔发生的争论,但是,我心里总是不大服气。

真的是我复古吗?我自己不相信会这样。在我国历史上,殷周秦汉的金石作品具有高度艺术水平是不用说的了,就是六朝隋唐前后的各种艺术品,确实也都是令人百看不厌的。我想决不只是我一个有这种感觉,一定有许多研究古代艺术的人,与我有相同的感觉。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和继承我国艺术的历史传统。

当我们看到东晋顾恺之画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时候,总要反复细看不肯离去。当我们看到唐代昭陵六骏的浮雕的时候,也不能不惊叹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技巧。这样的艺术感受大概许多人都曾有过。似乎古代艺术巨匠手下刻划的人物、骏马以及其他形象,比起后来的同类作品还要生动得多。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难道前人会比后人更高明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无妨重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一段话吧。马克思说:“关于艺术,谁都知道,它的某些繁荣时代,并不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相适应的,因而也不是与那可以说构成社会组织骨干的社会物质基础相适应的。例如,希腊人与现代人之比较,或者是莎士比亚与现代人之比较。……在艺术本身的领域里,某些具有巨大意义的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比较低的阶段上才是可能的。”

为什么巨大的艺术成就反而在艺术发展较低的阶段产生出来呢?马克思又继续解释道:“希腊人……的艺术在我们面前所显示的魅力,是与它生长于其上的未发展的社会阶段不相矛盾的。相反地,它是这个未发展的社会阶段的成果。”

这是非常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事实的确是如此。我们知道,古代许多艺术家的伟大作品,绝大多数产生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他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描绘,完全是凭着他们自己直接进行细心观察的结果。他们并且必须独立创造一种在当时是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去反映客观事物。因为他们往往是没有前人的创作做蓝本的。当我们看到古代艺术品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气韵生动,显示了强烈的生命力,而它们的形态、轮廓、线条等等又很浑朴古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得有些粗笨,就是这个缘故。

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说一切古的都是好的。好坏要看艺术本身的成就如何。一般说来,后来者应该居上,新的艺术作品应该比古老的好,青出于蓝应该更胜于蓝,这些道理是正确的。可是,如果把这些道理说得绝对化了,以为事情必定都这样,则是错误的。比如,新的艺术创作技法,往往是把前人的各种技术,归纳成几条要领,便于学习掌握,这在一方面是有好处的,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这就容易产生一套公式化的手法,结果不一定很好,可能陷入形式主义的泥坑。因此,在总结艺术实践经验的时候,必须全面分析,全面总结。

请你设想一下,假定每个画家画小鸡、画虾、画蟹等等,都死板地摹仿齐白石那样固定的几笔,没有什么发展和变化,千篇一律,有什么意思呢?这样的画法,巧则巧矣,可惜味道不够。所以,真正的大画家,却是大巧若拙,独创新面貌。正如古代的艺术家,根本没有一套固定的技法,因而不受什么束缚,可以灵活不拘。你说这是他们的缺点吗?我说这也正是艺术创作应该具备的特点。如果你说古人幼稚,我却要说,正因为看起来好象幼稚才显得天真可爱。

如此看来,还是马克思说的对:“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稚气了。但是,难道小孩的天真不能令他高兴吗?难道他自己不应当企图在更高的阶段上再造自己的真实的本质吗?难道每个时代的本有的特质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毫不矫饰地复活着吗?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童年,在它发展得最美好的地方,不应该作为一个永不复返的阶段,对于我们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呢?”

我希望研究艺术的朋友们,慢慢地体会马克思的至理名言。

全国甲卷作文1200字篇5

《“拿来主义”的三重境界》

今天,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引发全网热议。其中全国甲卷的作文材料是这样的:《红楼梦》里“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节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三种情况,如果用递进的角度去看,反而更有意思:刚开始才学不够成熟,便采取“拿来主义”,直接移用;逐渐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开始“萃取”化用;有了更深的积累后,便能根据情境“妙手偶得”。不妨将三种情况归纳为“拿来主义”的三重境界,初入基层的青年干部,难免缺乏基层经验、大局视野,如果按照其逐步提高,不失为一种快速转变角色、融入基层的“捷径”。

潜心积累,方能“拿”之有物。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干事创业,学与问是第一步,学与问的本质其实就是去“拿”他人的理论成果、经验方法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做基层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和本领,就容易在繁忙中迷失方向。要多读名书典籍“取取经”,多到新闻媒体“冲冲浪”,沉下气来用“放大镜”发现问题,用“显微镜”解剖问题。发展怎么干、治理怎么抓、工作怎么做,要抹得下面子、弯得下身子、走得出圈子,多缠着前辈问一问、深入群众走一走、跳出地区看一看,从各方面入手,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把“硬道理”“老经验”“土办法”“新思路”等通通“拿来”,有效更新知识“蓄水池”,确保“拿”之有物,“拿”到出路。

精心雕琢,方能“拿”之有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放开手脚去“拿”,如果只是精华糟粕“一锅端”,而缺乏一个博学约取的“萃取”过程,那必会掉入“填鸭式”陷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评价“善”与“不善”,关键不在于经验本身的好坏,而是在于是否契合自己所需。譬如,到一个没通网的地区去宣传互联网发展经验,那显然是“对牛弹琴”。要时常“复复盘”,做做“冷思考”,立足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把“拿来的”用脑“萃取”出“可用的”。同时,要以“庖丁解牛”的精神对“萃取”出的可用经验进行“解剖式”分析,耐心提炼出其蕴含的主旨,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拿”之有度,“拿”出价值。

用心实践,方能“拿”之有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有度有物地“拿”,得到了“小收获”,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此,终究难成“大事业”。须认识到,“拿”的最终目的,是以深厚积累在实践中迸发出举一反三的力量。好比写论文,从“小切口”开始,不断吸收“他山之石”,还要历经反复计算、逐字研究,最终取得“大突破”。做基层工作同样如此,不仅要学习吸收经验知识,还要发扬知行合一的优良作风,鼓足“水滴石穿”的意志力,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反复推敲,从中启迪智慧、发散思维,总结出经验背后存在的普遍规律,在“普遍性”中参悟“独特性”,孕育出全新的经验方法。唯其如此,才能确保“拿”之有效,“拿”而有用。

推荐信息

  • 2022年快乐六一儿童节作文200字(精选6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5

    2022年快乐六一儿童节作文200字篇1今天是儿童节,老师让我们买彩带、气球等东西装扮教室。我们有的带来彩带,有的带来气球,还有的带来拉花。开始装扮了,我们有的用窗户把彩带夹住,有的把气球放在彩带上,还有的用胶带把彩带贴在黑板上……因为我们喜欢吹气球,所以语文老师决定要举行一次吹气球比赛。同学们分两

  • 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精选6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5

    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篇1中国是一个历史长久的国家,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例如天坛,颐和园,龙门石窟,故宫……今天我要介绍我感触最深的地方-故宫。听导游介绍北京的故宫原名叫紫禁城,是在北京轴线的中心,为中国清明两代的皇家宫殿。但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宏大的宫殿型建筑还在1987年入选为《世界

  • 六年级第四单元我的心愿作文600字(精选7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6

    六年级第四单元我的心愿作文600字篇1有一样事物在我心底闪闪发光,它像山涧的清泉,它是甘甜的晨露,它是我前航的劲风,它是一直埋于我心底的愿望。我愿成为一名记者,一个记录生活,观察世界的记者。我若成为记者,我会阅读更多优美的故事与诗集,将我的文字也充满生命的力量。将我想传达的故事,染上花的香气,土的气

  •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2800字(精选6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6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2800字篇1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午,我和爸爸、伯伯、阿姨去饭店大吃了一顿。我们吃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有大龙虾、粽子……其中,我吃的最开心的就是粽子了。粽子有好多种,有肉的、有蛋黄的、有红豆的、还有蘸着白糖吃的全糯米粽子,还带着一股粽叶的清香,好吃极了。大家吃的脸

  • 我的自画像主题学生作文600字(精选10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6

    我的自画像主题学生作文600字篇1大家好!我叫陈若曦,今天我要好好的向你们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个子偏矮,乌黑的长头发扎成一条马尾辫。额前梳着齐刘海,两颗黑宝石似的眼睛大大的闪着亮光,鼻子不高,嘴唇血红血红的像抹了口红一样。因为晒太阳不喜欢撑伞,所以我的皮肤显得有点黑,我觉得自己的外貌在班里普通普通的

  • 端午节话题满分作文素材700字(精选5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6

    端午节话题满分作文素材700字篇1再过二十来天,端午节就要到了。说起我家过这个端午节呀,我还真是感慨万分啊!实属让人哭笑不得!“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生动地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我的家乡没有江河湖水来划龙舟,不过每逢端午,还是可以看到人家门前插着

  • 学生春游满分作文素材500字(精选8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6

    学生春游满分作文素材500字篇1我翘首企盼的春游,终于到了!我兴奋得不得了,早上六点闹钟一响,我就从床上跳起身来,我可不想迟到!来到学校,我看到竟然还有比我早到的同学,看来大家都很期待这次春游!我们按照顺序依次排好队,乘上大巴出发了。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龙华烈士陵园。在那里我们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仪式

  • 漫画的启示作文开头400字(精选8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6

    漫画的启示作文开头400字篇1北风“呼呼”地刮着,闪电从天上直劈而下。密集的雨珠组成的雨帘,飘飘悠悠地悬在了空中。在“母子上车处”的栅栏里,四个相貌堂堂的男人对着这五个大字熟视无睹,反而昂首挺胸,恬不知耻地站着。两个弱小的身影在栅栏旁站着,正是一对母子。看着衣衫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母子,我不禁攥

  • 漫画的启示学生作文500字(精选7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6

    漫画的启示学生作文500字篇1这是一幅漫画,刚看,它使我哈哈大笑,但不久后我便沉默了!图片中有一棵大树和一棵小树,还有一对父子。这位父亲在小树与柱子之间安了张吊床。他躺在吊床上,安逸地问儿子:“儿子,舒服吗?”可他没有顾虑到一旁的小树已被压弯了身躯。大树心疼极了:“儿子难受吗?”小树已说不出话来了。

  • 2022筑梦北京冬奥会主题作文600字(精选10篇)

    作文大全时间:2023/11/8 10:01:46

    2022筑梦北京冬奥会主题作文600字篇1朱泰玮2022年2月4日晚8点整,北京奥运会终于开幕了,我和妈妈早早就坐在电视前等候了。伴随着音乐场景,各个国家的代表队井然有序地进入会场,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压轴出场。看到中国队身着“中国红”,迈着整齐的步伐有序入场,我的心情激动万分,自豪感油然而生。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