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作文梅花300字
梅花是我最欣赏的花之一。梅花虽然没有玫瑰那样娇艳,没有茉莉那样芳香,没有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但在我心里,它是最美丽的。
牡丹再美,茉莉再香,玫瑰再骄,寒冷的冬天一到它们都会凋谢。而坚强的梅花却不一样,它傲雪直立。雪从天空落下,掉落在了粉红的梅花上,一朵朵梅花背着雪睡着了,等到再次醒来时,它的雪朋友已经走了。
梅花的这种坚强,让伟大诗人王安石都不禁感叹,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句《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刺骨的寒风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隐隐约约的传来了阵阵的香气。
啊!梅花,你在我心里是最美丽的,也是最坚强的,我希望梅花能开满全世界,让所有的人都能慢慢去感受你的美!
借物喻人的作文白杨树
世界上有很多树,有松树,有柳树,有柳树,还有白杨树……其中,我喜欢白杨树,喜欢它的外形,也喜欢他的内在品质。
松树四季常青,桑树叶可用来养蚕,柳树身影飘逸,这些特点白杨都没有,但是它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白杨树板干挺拔直立,有边疆“战士”的美称。
夏天的白杨树枝繁叶茂,行走在戈壁原野的人在树下面乘凉,白杨枝干呈灰白色,每棵树的树干都是那么直,枝干底部是它的根,它的根一如它的干,直直扎入泥土之中,它扎根沙漠,从深处汲取水份,
许多树都抵挡不住边疆风沙,相比之下,白杨是那么勇敢,傲然挺立,时时在搏击风沙,去扩张自己的领地。
面对狂风暴雨,它丝毫不畏惧,勇敢的迎接暴风雨的吹打——正如那句名言,“来吧,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面对干旱,它依然是那么勇敢,根使劲儿往下伸展,坚持不懈,汲取深处珍贵水源。
不管在哪里,不管是什么恶劣环境,白杨树都是那么的挺拔,那么坚强,我赞美白杨!
寒冬去了,一阵春风拂过,白杨树又重新充满生机,更加生机盎然,默默扎根荒漠,在荒漠中形成一片片生命之绿洲,搏击着一次次的沙暴。
默默无闻为祖国绿化奉献着,平凡而不需要人们的赞赏与歌颂。笑对风雨,笑对一切!
我爱白杨,更爱像白杨树那样的人,他们不求功利,却有付出了许多。我爱白杨,爱他的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爱它的坚贞与高洁!
借物喻人的作文蚕500字
朋友送了我几只幼蚕,那些蚕只有米粒一般大小,灰灰的,像在身上涂了一层锅灰,在一堆翠绿的桑叶中十分不显眼。
过了几天,我发现小蚕不进食了,可着急了,就去问爸爸,问了才知道,蚕是在蜕皮!果然,又过了几天,我在清扫盒子时发现有只蚕正在蜕皮。只见,它先用口器咬破皮的顶端,然后慢慢地把身体顶出去,接着用蚕尾不停摇动着,使出了自己吃奶的力气,最后全身终于爬出老皮。
我发现那几只刚蜕完皮的蚕,身体比以前长了许多,而且全身呈白色,好似洗去了身上的灰。它们的食量也大多了,没过几天,盒子的桑叶就只剩下茎和杆了。它们虽然全身都雪白雪白的了,但和毛毛虫花枝招展的颜色可是没法比的,而且它还不能像蜜蜂一样吃了花粉就能产出花蜜。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蜕皮,许多大蚕开始结茧。它们先拉几根丝用来撑住茧,然后一根一根地围成一个个小球,接着再用丝把那些空隙和半透明的地方织上,织好后,它们便在茧里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织好的茧为椭圆形,硬硬的,十分光滑,像一个个鸳鸯蛋,小巧玲珑。如果要把蚕丝和蜘蛛网相比,蚕丝虽不如蜘蛛网那样精巧,一环套一环,但蜘蛛织网只是为自己提供一日三餐,蚕吐出的丝却一点也不留下,把它全送给人们,做成华美的绫罗绸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在他们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才把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培育成为栋梁之材!
借物喻人路灯作文600字
在一个漆黑的风雨交加的夜晚,我打着伞,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滴滴嗒嗒”地打在雨伞上,垂下来,落入无边的黑暗里。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那么陌生,我总感觉在黑漆漆的角落里有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害怕使得我把嘴巴闭得紧紧的,不出半点儿声音。我打了个寒颤,不由地加快了脚步。
我走累了,在路边的长椅上坐了下来,长椅旁边有一盏路灯,它杆子上的漆已经掉了,露出来的金属也已经生锈了,好像饱经了岁月的沧桑。路灯那明亮的光让我不再那么害怕了,心中也豁然开朗了起来,柔柔的光包围着我,如一个温暖的拥抱,我长舒一口气,感觉轻松多了,仿佛已经回到了家一样。雨渐渐变得小了一些,我定了定神。站了起来,准备回家,路灯下我的影子被拉得很远,就像我的保护神一样。走着走着,我发现已经离家不远了,望着我家明亮的灯,我的害怕已经完全消失了,步伐坚定地朝家走去。
走进了自己的房间,轻松地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我不禁感叹起来,路灯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事物,许多人都不会在意它,甚至忘记了它的存在,它却总是默默无闻地为我们服务,黑夜降临的时候,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但是不求回报,这种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再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和路灯一样品质的人——老师。
老师说来简单,可做来不容易。她们总是努力地备课,给我们传授知识,教会我们做人,他们用自己的光亮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默默奉献着。
我们要学习路灯的精神,去珍惜背后为我们付出的人们吧!
借物喻人梅花作文600字
有人喜欢娇艳的玫瑰花、有人喜欢高贵的牡丹花……而我却独爱傲霜斗雪的梅花。
天气糟透了,满天厚厚的、浓浓的浊云。北风呼啸,远处弯弯曲曲的枯树,似乎被凛冽的寒风吹得更弯了。枝干上寥寥几片枯叶被风吹到空中打转,最后毫不留情地扔到了地上,任凭风的戏弄。风呼呼地吹着,就像一把手持利刃的将军,肆意妄为一刀一刀地划过我那早已不能抵御寒冷的棉袄,钻进我的身体里。我艰难地行走着,身体不停地打哆嗦:“这鬼天气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都快被冻死了!”“等等,这是什么味,怎么这么香?”我吸了吸鼻子,寻着这股异香朝前走去。转角处一抹“晚霞”出现在我的眼前,好奇心驱使着我一探究竟。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梅花,它生机勃勃,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一颗颗粉色的水晶;有的半开着,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还有的全开了,露出灿烂的笑脸,粉红色的花瓣就像花的舞裙,只要风一吹过,她就在雪里翩翩起舞。雪落在花瓣上,不但没让它奄奄一息,反而衬得它更加娇艳。梅花竟不畏寒冷,努力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被梅花的傲骨打动,立于它的面前竟自惭形秽起来。“不、不,我要改变,我要向梅花学习,就像著名的聋哑舞蹈家邰丽华一样。”我喃喃自语。她虽然经历了人生的风雪,但还是抹不掉她对舞蹈的热爱,她每天坚持练习,克服生理及心理上的重重困难。最后,她的《千手观音》闻名于世,她亲手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出奇迹,就像梅树在冬天开出美丽的花朵,散发出灵魂的芳香。
风不冷了,雪也不动了,我深深懂得了那句:梅花香自苦寒来!
借物喻人的作文梅花500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每当读起这首诗,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梅花在风雪中绽放的情境。
梅花与别的花不同,在寒冷之中欣然怒放。看吧!她傲然挺立在皑皑白雪之中,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一朵朵小巧的梅花在风中摇曳,像翩翩起舞的仙女,美丽动人。梅花颜色也很多:白的,红的,黄的……朵朵好看,她们的姿态也不一样,有的只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全部绽放了,婀娜多姿,引人注目。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梅花,一阵风拂过,香气四溢,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古今往来,许多文人墨客被梅花的精神所折服,伟大领袖毛泽东笔下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句话将梅花的凌霜傲骨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梅花开得如此生机盎然,她的坚强让我不得不心生敬佩。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具有梅花品质的人,如英国的唐娜。肖,一个与病魔抗争的十岁少女,在得知自己的生命无法挽救之时,她勇敢地为自己策划葬礼;如秋雪,在一岁时战胜了医生的预言,多活了两年,成了医学界的奇迹;如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用自己的坚毅书写了传奇……
梅花的精神让我惊叹不已,我爱梅花的秀丽,爱梅花的精神,更爱具有梅花精神的人们!
借物喻人作文800字
那株平凡的紫丁香
窗前那株紫丁香,正散发着缕缕幽香。
——题记
她最喜欢班上的语文老师,觉得语文老师就如她家的那株平凡的紫丁香一样,默默无闻,用自己的乐观去感染别人。语文老师是个病人,每天喝着大大小小中药包泡的苦药,浑身上下有一种淡淡的中药味,但语文老师从来不向别人说自己的苦楚。
有一次,她跑到语文老师跟前,拿着没考好的试卷,哭得梨花带雨。语文老师笑了笑,用手轻轻拭去她的眼泪,整理她额前的刘海,双手扶着她的肩,说:“下次考好就可以了,不要为打翻的牛奶瓶哭泣。这一次没考好,那就应该找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努力,下一次就会信心满满啦!”她惊讶地看着老师,终年忍受病痛折磨的老师,仍这么鼓励自己,她用力地点点头,她被老师乐观向上的情绪感染了。
她收好了作业,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前。老师正在和一位家长攀谈着。另一位家长从包中取出一叠现金,往老师口袋里塞。老师正忙着和家长聊天,丝毫没注意到。她惊呆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她之前如此敬佩的老师,竟然也做出这种勾当!她大声的喊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老师一如既往地笑了笑:“放桌上吧。”她向老师瞥了一眼,把作业用力地一放,然后快步走开了。在走开前,她仿佛看到了老师不解的目光。
在此之后,她和老师处处作对,老师很是困惑,想问原因,一个如此乖的学生如今变得调皮捣蛋,她欲言又止。
她到广播站值班,拿起稿子,看着看着,她呆住了,眼前浮现出这一幕:自己快步走开后,家长的手一抖,扣子扯住了老师的衣服,一张钞票慢悠悠地飞到地上,老师发现了口袋里的现金,赶忙拿出来,想还给家长。家长起身便要走,老师执意要还。家长只好自己解围,说是给老师买中药的。老师拍桌而起,表示自己有钱去买,但若是她收了这钱,便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家长只好把钱拿着,悻悻离去。
夜晚,老师的窗口投射出一片昏暗的灯光,周围寂静无声,只有笔和纸张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她蹑手蹑脚地跑到窗前,桌上成堆的作业,老师趴在桌上睡着了,手中还紧紧握着那只红笔。
她采下一朵紫丁香,紫丁香在黑暗中略略发出淡淡的光。她小心翼翼地把紫丁香放在老师的窗前,并送上一段祝福,便转身悄然离开了……
借物喻人白杨作文作文600字
它不如枫树那般的优美,但它有枫树比不上的坚强;它不如桂花树那般的芬芳,但它有桂花树比不上的毅力。它,就是白杨。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里,白杨竖立在城市里,它虽然不是美丽如画,但远远望去的满眼绿色,还是让人赏心悦目。阳光炽烤着大地,白杨心甘情愿地竖立在那里,许多人都喜欢到这位“哨兵”下的石柱旁乘凉,儿童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玩耍,一切是那么无忧无虑。可夏天的天气比变脸还块,不一会儿,一阵让路人措手不及的雨下了起来。白杨借着它那高大的身体,为市民们默默无闻地遮风挡雨,市民们纷纷赞扬它;“这棵树真好!”
白杨不仅在城市里扎根,它也是防卫边疆的战士!在那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没法看到水源,太阳更是猛烈。白杨却挺身而出,站在了这种最不利的地方,虽然环境恶劣,但那白杨依然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沙尘暴和龙卷风都动摇不了它的双脚,它用那粗壮的身躯,一次又一次地挡下这凶猛的老虎,深深扎根努力生长。它像一个战士,在“战场”上饱经风霜,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守护它们的生命。
白杨也被称为边疆的守护者,名副其实,因为迎接它的并不是温暖的环境,而是那沙尘暴的洗礼;养育它的并不是温柔的细雨,而是那狂风暴雨!可是,它宁死不屈,默默无闻地守卫在边疆。而人们安居乐业的情景,是它们最大的回报!
是啊!我们多么应该学习白杨这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啊!我想,只要我们都能像白杨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话,那么世界该会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啊!
借物喻人的作文竹子400字
竹,自古以来,与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诗人赞美它,画家描绘它,世人歌颂它。
早春,残冬的积雪还未消融,新笋早已在地下准备多时,它尽情地舒展着身子,汲取营养,等待着破土而出;花儿还未开放,大树还未发芽,小鸟还未引吭高歌,可竹笋已经冲破冻土,卯足劲生长。
炎炎夏日,像热浪一样的风吹过竹身,竹,像军人般毅然挺立。热浪过后,一阵狂风吹过,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暴雨,竹被豆大的雨点打得翠枝乱颤,有的被风吹弯了腰,风更大了,似乎想让竹子向暴风雨低头,但区区暴雨怎能使竹子屈服?雨后,竹子又挺直了腰,努力向上生长,充满力量。
秋,当花草树木凋零时,竹子却还是郁郁葱葱,高大挺拔。
冬,竹叶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却丝毫不动摇。
望着寒风中的翠竹,我的心中充满了敬佩,它们凌寒而生,坚韧不拔,这正好印证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一刻,我想起了坚强不息的红军战士,失败了三千多次却依然坚持的爱迪生,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他们的精神不都和竹子一样顽强吗?
竹,是极其平凡的,却有着惊人的毅力,我赞美竹子,更赞美具有竹子精神的人!
借物喻人作文胡杨树作文800字
垃圾场里,一个不倒翁立在废品之中。它老了,体型臃肿如梨,色彩已经不再鲜艳的它,还被污水和油渍死死勒住,显得更加破旧。他本可能是一个达官贵人,此刻,却连一个乞丐都不如,但他的笑容依旧,神色不改,目光中依然充满希望,盯着前方。天阴沉下来了,世界像被黑布盖上。雨水扫射下来,土地变得坑坑洼洼。风怒吼起来,大树被吹得不得不弯下腰来,不倒翁一次次地被打倒,被吹得“滚蛋”,可它只要一有机会,便会像道闪电一样,马上站起来,脸上依旧自信地笑着。
它不自卑,它的灵魂闪烁出的金光不会被这样的外表遮挡,只要它没有倒下,它的灵魂也不会倒下,它就坚持着、顽强地反抗命运,像角斗士一样无畏。
不只是不倒翁,胡杨树也一样,它们天生就是对抗命运不公的战士。
大漠茫茫,生机甚少,可是,胡杨树却在这像火炉般的沙漠中,与干旱斗争了万年。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胡杨树把根深深地扎入地里,抓紧大地,吸收水分,任凭它狂风大作,任凭它烈日炎炎,胡杨树都会抗争到底,像士兵一样坚韧不拔。
胡杨树,你们是屹立不倒的战士!你们生来顽强,你们不需要看着大自然的脸色来过日子。你们自强,你们的精神承载着灵魂,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你让我们也变得像胡杨树一样坚强,一样倔强,你让我们面对如野兽一样的侵略者,也丝毫不害怕,也可以与他们血战到底。
胡杨树,你那站立的灵魂,像极了那一位位镇守边关的将士。
唐朝,是富强的时代,可又有谁知道,富强的背后,有多少将士付出艰辛。
在大唐边疆,郭昕带着军队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边疆的荒漠烈日当空,热浪像驱不散的鬼魂缠着他们,可他们不怕,他们心中有着铁一样的信念。狂风抓起大把沙土,打在士兵们的脸上,刮伤的皮肤不断地滴血,可他们不怕,他们的灵魂正在抚慰他们的伤口。
他们这一支孤军与吐蕃大军苦苦奋战,正当紧急关头,安史之乱爆发了,他们失去了祖国的援助。
当士兵们意志动摇时,将军郭昕告诉他们,只要祖国还在,我们还没死,那我们就不能放弃,就应该站立在这儿,我们,就是大唐的界碑。
三十多年,他们日日夜夜坚守在那座孤城,使势如猛虎的敌人不能前进半步。
他们用屹立不倒的灵魂支撑着自己,让祖国的版图固若金汤。
五千年来,那些强大的灵魂,屹立于在天地之间,成为我们精神的支柱,成为民族的支柱,成为国家的支柱。
借物喻人的作文500字
黄牛
牛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它一生都在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工作。而它得到的只是一点干草和一个低矮潮湿的牛棚。
暑假,我在老家玩。中午是一天最炎热,最让人受不了的时候。太阳毫不保留地把刺眼的阳光洒向大地,石头都晒得快裂开了,迎面吹来的空气都是热热的,小草也低下了它的头,变得奄奄一息。
午饭过后,我坐在凉爽的客厅里发呆,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抹黄色在烈日下缓缓移动,走进一看,原来是牛。只见牛身上裂开了细小的缝隙,身上处处都遍布着黄泥的足迹,背着的是厚重的耕耘工具,在水田里一癫一簸地走着。周围静极了,只有黄牛在耕田的时候发出的轰隆轰隆的声音。除了地里的庄稼,周围什么也没有,似乎万物都躲在凉爽的洞穴里,都想在这炎热的中午好好睡一觉,牛难道不想吗?不,它也想,只是在田间耕作是它的责任,在这炎炎烈日下,它依然会在属于自己的行业上继续前行发出耀眼的光辉。牛这种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精神令我敬佩,仔细想想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具备这样精神的人--环卫工人。
城市清洁工们在炎炎烈日挥汗成雨,在寒风瑟瑟的严冬坚持不懈每天起早贪黑,尽管工资很少,但为了城市的形象,他们甘愿付出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牛这样默默奉献、不哗众取宠的精神,令我敬佩让我牢记心间。
借物喻人的作文竹子600字
一次洗礼,一次成长。
——题记
一个小小的生命,在成长的历程中经历寒风的折磨,暴雨的洗礼,最终变成一片美丽的竹林。
在我家乡的小路旁,生长着一片片竹林。在这个坚固的外壳之中,又居住着怎样的一个灵魂?
记得新中国成立之时,在偏远的贵州,一个微弱的生命正钻出泥土,伴随新中国的诞生,一同成长。日复一日,这根竹子终于破土而出,冒出了嫩芽。乡里的孩儿们都前来看它,争相着端详它,仿佛想透过那坚硬的外表观察着这棵生长在水泥里的生命有着怎样的一个灵魂。
它是多么顽强,足以在一块干旱,艰苦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听乡里的老人说这根竹子早就在这里了,可是从未有人仔细的观察过它。几十年过去了,竹子从一根变成了两根,三根,一片,一大片……它们一年四季不断吸收养分,不断成长。它们经历干旱,一夜间又迎来暴雨。秋则伴着清风走在冬的路上,冬则经受寒风的折磨期待春的来临。这一年又一年的成长,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成就了一个个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生命。
现在的竹林早已郁郁葱葱,一个个竹筒也变得新绿光亮,竹筒里饱含水分,它们再也不是那个孤独的生命了。它们成为了这里最快乐的灵魂。一次次的成长,一次次的洗礼,使它变成了坚韧不拔,不可动摇的竹林,它们始终屹立在一条普通的乡间小路上,望着这里的风景,也让自己成为了风景。
在这具小小的坚固的外壳里,居住着一个不屈不挠,坚定,执着的灵魂。是一次次的洗礼,造就了这根小小的竹子,也造就了一片绿油油的竹林,更造就了一位人生赢家。
在逆境中起跑的它,可能会失去优势,甚至直面死亡,可是它凭着坚定,不屈不挠的信念奋力追赶,最后成功飞跃到终点,拥有精彩的人生!
借物喻人的牛作文400字
牛是一种很常见的动物,用处却很大;它付出了许多,所需却很少。
牛的种类非常多,用处也很多。奶牛可以产奶,黄牛可以耕田,水牛可以拉车;牛肉可以吃,牛皮可以造鞋,牛奶可以喝,牛角也有自己的用处。
牛所需要的却很少,只需要一个牛棚,一些干草和青草。它得到的远远比它付出的多。
牛的一生都在辛勤劳作,默默地奉献着;当它老了之后,或是被人宰了吃肉,或是躺在牛栅栏里结束生命,无人过问。这几乎是每一头牛的归宿。
鲁迅先生说过:“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说明了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精神应该得到赞扬,是值得肯定的。
其实,像牛这样的人很多。比如: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老师,在烈日下劳作的农民,在工厂辛勤劳作的工人们……他们都像牛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把青春奉献给了更多的人们。这种精神难道不是值得肯定吗?
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他人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是值得赞扬的,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像牛一样无私奉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