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四时田园杂兴800字
在恬静的乡村,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男耕女织,辛勤劳作,构成了一幅乡村劳作图。
早晨,雄鸡高唱,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太阳露那红彤彤、害羞似的脸,男子汉们就挑着水桶,扛着锄头,哼着小曲儿向田地走去。他们来到田地里,开始干活儿,有的锄草,有的浇水,有的施肥……看,他们扬起锄头,瞄准杂草,再锄下去,杂草就斩草除根了。为了让禾苗长得更快,收获更多,就必须要把和禾苗抢营养的杂草除掉。瞧,他们用瓢舀起甘甜的井水,滋润着嫩绿的禾苗。浇完了水,就开始用“天然肥”施肥,那“天然肥”实际上就是人、牛、马以及其他家禽的粪便,纯天然,无公害。中午,烈日当空,酷热难耐,豆大的汗水滴在地上,简直像在下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们渴了就喝瓢甘甜的井水,累了就找个空地用草帽遮住脸,眯一会儿,热了就用毛巾沾点儿井水在身上擦一擦。树上的鸣蝉仿佛也在为他们加油,“加油啊!加油啊!”他们虽然很累,但是想着秋天能够丰收,就开心地笑了,忘掉了所有的疲劳。
夜晚,一轮皎洁的明月在群星的陪衬下,显得更加妖娆,月光下,女人们洗刷完毕,就来到庭院里,趁着月光搓麻绳、织布……腰疼了,就直起身子捶捶腰;眼睛累了,就揉揉眼,还时不时吆喝孩子们别跑远。尽管再苦再累,尽管手上磨出了茧子,她们还是咬牙坚持着。孩子们在一旁捉蛐蛐儿,斗蛐蛐儿。看着爸爸妈妈们都在辛勤地劳作,他们也嚷嚷着要学种瓜。
果然,第二天早上,孩子们喊上了三五个小伙伴,来到桑树荫下,开始种瓜,小明开地,小东下种、小刚盖土,小红浇水,壮壮施肥,他们学着大人们的模样,干得热火朝天,一个个都变成了大花脸,身上、脸上都是泥土,不过想到秋天就能吃到自己种的瓜,就都开心地笑了。
范成大看到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如此辛勤劳作,热爱生活,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
改写四时田园杂兴800字
夏至了,不待公鸡报晓,范成大就着一裘白袍,戴一顶皮弁,踏着履出门散步了。
夏天是美的,桑树长得极其茂盛,田间有渠,渠水清清,犁闲置田间,草冒了尖儿,恰逢公鸡司晨,打搅了所有人的美梦。
一户农家小院的男主人打着赤脚,摸摸牛背光滑如水的背,打开门,沿着田间小道向田梗走去,女主人也醒了,开灶烧火煮饭,趁闲间清扫屋子里外。
很快,饭烧好了,女主人赶忙提着饭奔向田间,正巧太阳升起,向人间撒下一抹朝辉,每个人都接受它的洗礼。
“大郎,快走,吃饭了,趁热乎!”“好喽,我把这块忙完,再吃。”只见男主人赤着上身,麻布衣系在腰间,小心翼翼地给牛套上犁,吹声哨,拍拍牛的头,“老伙计!干活喽!”牛哼了声,甩甩尾巴,开始拉犁,犁地,男主人则在后面扶着犁,推着前进。“快点!别偷懒!”“歪了,歪了!”男主人弓着腰往前推,轻车熟路地犁着地。他在阳光的轻拂下,豆大的汗珠从身上淌过。“来啦,你把牛喂饱吧!”良久,男主人抹了把汗,把犁从牛背上解下,开始狼吞虎咽地吃饭,女主人则牵牛吃草。
劳作是辛苦的,但他们却是幸福的,范成大捋了捋胡须,把目光投向远处,几个稚子,孩童许是闲来无事,竟也学起大人,有一个拖着锄头,一步三喘,还打了个趔趄,来到桑树下,摇摇晃晃地举起锄头,仿佛喝醉酒一般,踉踉跄跄,然后锄下,却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还累得气喘吁吁,再举起,还摔了个屁股墩。孩子们费尽全身解数挖个坑,把黄瓜苗放进去,再用土培好,插上竹竿,搭起一座架子。
有趣,范成大点点头,笑了。又见孩子们脸上憧憬的神色,有一位口水都流了出来,他们多半幻想瓜苗爬上了竹竿,挂满架子,成一座凉棚,棚上挂着大大的黄瓜,随手一摘“蹦嘎”一口……”
时间飞逝,范成大打开窗,望见那户农家小院中点着昏暗的油灯,织布车上梭子飞来飞去,穿插来去,女主人搓着麻抽出一根根线,编成一匹匹布……
范成大又想起一日见闻,嘴角浮出一丝笑意,随即提笔写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子小来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600字
清晨,天刚亮,太阳从山后探出头来,晨雾朦朦胧胧的,罩住了整个村庄。
“喔喔喔--”公鸡叫了起来,动物都开始活动了:狗“汪汪”地叫着,仿佛在叫主人起床;奶牛边吃草边"哞哞"地叫着;鸭子排队下了水,不时"嘎嘎"地叫着?整个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了,男人们纷纷醒来,穿好衣服,就扛着锄头去田里耕地,太阳火辣辣的,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头上地滴落下来,他们用衣角擦一擦,便继续耕地,实在累得不行了,才到树阴下乘乘凉、扇扇风、聊聊天,休息休息。
傍晚,天已经黑了,天气变得阴凉了,柔和的月光洒了下来,萤火虫到处飞着,就像一盏盏会飞的小灯笼。
这么晚了,可女人们却没有闲着,她们坐在桌前,仔细地把麻一点点搓着,直到搓成线,搓好后,织成布,边织边自言自语:"等我织好了,就可以给孩子做一件新衣服了,孩子一定会很高兴的!"
这时,一群小孩子正在院子里玩游戏,一个小男孩提议:"你们看,爸爸妈妈多辛苦呀,我们也帮帮忙,明天,我们就一起去种瓜吧!"其他人都同意了。
第二天,天刚亮,孩子们就拿着西瓜种子和小铲子,提着小水壶,一起去找种瓜的地方。他们发现了桑树底下的一块泥土,松软、肥沃,又有树阴,不怕阳光暴晒,都觉得是个好地方,于是,他们在这里用小铲子挖了个小坑,撒上西瓜种子,埋上土,又从旁边的小河里打来水,用小水壶洒在西瓜种子上,他们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终于,他们种好了西瓜,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他们还是很高兴,异口同声道:"西瓜,你们快快长大吧!"
住在这里的诗人范成大看到这番情景,不仅有感而发: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