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路作文800字
我家乡的路,没有城市中的大街那么繁华,却是独有一份美和一份情感。
家乡的小路是一条朴实的路。它没有华丽的灯具摆在路旁,但是小麦和高粱和它作伴,它没有漂亮的石块装饰,但它有小草和野花在身旁。它只是一条平凡的路,但它默默地为乡村的人们开通了通往城市的路。
家乡的小路是一条美丽的路。它的两边不是繁华的大街,而是一块块美丽的稻田。春天金灿灿的油菜花,夏天绿油油的秧苗,秋天紫盈盈的草籽花,冬天白皑皑的雪。每个季节都是幅精美的图画。城里的人们慕名而来,欣赏这如画的风光。它只是一条平凡的路,但它默默地为乡村的人们开通了通往美丽的路。
家乡的小路是一条幸福的路。一车车的山乡特产通往城市,一车车的建筑材料运回村子。乡村的人们渐渐变得富裕了,盖起了新房,修建了祠堂,还建起了村委会的小楼,它承载着乡下人们的梦想。它只是一条平凡的路,但它默默地为乡村的人们开通了通往幸福的路。
家乡的小路是朴实的,美丽的,幸福的,而它最美的地方是它记载着我童年的记忆,寄托着我深深地乡愁。
这条路是我童年的缩影,多少欢声笑语,多少花开花落,留在了我童年的记忆中。在我幼儿园的时候,那还是一条凹凸不平的小路,奶奶牵着我的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日子是那样无忧无虑,快乐而舒坦。我在小路上摔跤,我在小路上玩耍,我在小路上唱歌……在小路上,我一点点长大,在小路上,留下我一串串的脚印。虽然风雨磨平了脚印,但是却磨不掉我的记忆。那时的我,经常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条路,这条通往远方的路。渐渐地,我也由这条路,来到了城里的三小读书。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了,我的学业负担加重了,回家乡的时间也变少了,可是我还是忘不了那一条路。每次走在那条路上,一种亲切感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因为那是一条回家的路。家乡的路,开启了我新的生活,我也一定会沿着这条路,好好地走下去。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变得更美,更好,因为它深埋我心底。
家乡的路作文600字
夕阳西下,那张老照片被落日的余晖照得透亮:那是一条蜿蜒的路,一条家乡的老路……
看着照片,爷爷的声音回响在我的耳边:“那时的路啊,可不像现在。那时的路啊,都是靠乡亲们一脚一脚踏出来的……”“轰隆隆”,窗外传来了阵阵雷声,把我的回忆带到了五年前,带回到了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还有那泥泞路上的艰辛的跋涉……
“快,快点!”雷声中传来了爷爷苍老的声音。一道道闪电呼啸而过,把天空划出了一道道口子。我们缓缓地前行着,“嗒嗒“的声音回响在我的耳际,鞋子深深地踩进了泥泞中。在雨水的猛烈进攻下,老路显得这般泥泞不堪。豆大的雨点激起一朵朵泥花,泥水向四周流淌,一块块令人恐惧的岩石露出那锋利的刀子似的棱角,穿破薄薄的泥土层,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威严。北风呼呼地吹着,老路传来了阵阵呻吟,我不知所措,凝望着他们,在这条泥泞的老路上,艰难地走向远方,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路的尽头……
这是当年乡亲们下山的唯一路线,大家走着走着,踩扁了杂草,踩平了泥土,久而久之,便成了一条路。乡亲们,上工、下工、进城、访友都要经过这条老路。可是,渐渐的,渐渐的,走这条老路的人越来越少了,老路也就如一位垂暮的老人一般坐卧在大山的旁边。
如果说老路是一位垂暮的老人,那条柏油大道就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年了。路灯屹立在道路的两旁,散发出耀眼的光彩。一条深黑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通向小乡村外的世界。车灯在夜幕中闪烁着,汽笛声在空中回荡。
老路依然静静地坐卧着,如一位垂暮的老人笑着,看向它的孩子。
家乡的路作文700字
世上的路千万条,小到乡间野花盛开的羊肠小道,大到城市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脚下的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的变宽、变平。在我的家乡,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九六零年那会,年轻的爷爷要进城参军,天还蒙蒙亮时,爷爷就背着干粮和行李出发了,因为村里通向外面的只有一条山路,没有车子去县城,只能走,要翻过好几个山头,走两天两夜才能到县城。那会的村民,有的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城。
到了爸爸出生那会,村里人明白了,“要致富,先修路。”于是,村民们开始集资修路,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修了一条简易的盘山公路。但是,这路并不好走,它在雨天时泥泞不堪,踩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的;晴天时,车子开过,带起一阵尘土,真可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且山路一个弯接着一个弯,村民进一次城,都要被绕得晕头转向,甚至有的晕车历害的人,进了一次城,就像生了一场大病。爸爸就是走着这条路去县城上的学,虽然晕,但总算是有车子坐。
到了我出生的时候,随着千岛湖旅游业的发展,政府花巨资给每个村修了一条又宽又平的柏油马路。从此,这条路带着家乡的人们,通向了幸福的生活。有了这条大路,村民们办起了渔场,开起了农家乐,大量的游客不断来到千岛湖,使千岛湖从一个小城镇,变成了一个旅游大城市,家乡的人们终于走出了大山。
如今,我们回家乡时,既不用像爷爷那样翻山越岭,走两天两夜,也不用像爸爸那样在盘山公路上绕得晕头转向。我们开着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下了高速,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直奔家乡,只要两三个小时,我就从杭州来到了家乡。
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家乡的路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
家乡的路作文800字
爸爸的老家在湖南安化的一个小山村里,这里四面环山,顺着山势开垦着田地、菜园、茶园,只有唯一的一条小路通向村外。大山里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但是交通却不方便。爸爸说他小时候每天都要沿着这崎岖的羊肠小道去上学,他那时的愿望就是能有一辆自行车。
努力学习的爸爸终于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当他回到家乡时,村里的小路已经拓宽了,村里的许多人家也都骑上了摩托车,各类物资也不需要村民们肩挑手提。
又过了几年,村里的这条路经过村民们的修整,已经能通拖拉机了,村里的各种山货和木材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山外,大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村里不再是清一色的木头房子,各式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爷爷家在路的尽头,背靠大山,一条弯曲的田埂通向家门口。每当逢年过节时,爷爷奶奶就会站在田间翘首期盼我们回去,可我和妈妈都不愿走这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田间小路。我会一路嚷嚷:“为什么公路不能通到爷爷奶奶家呢?”
又是一年春来到,村里要修公路了,村民们出钱出力,就连爸爸他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都踊跃捐款。这一年的春节我们自己开车回家,发现山路拓宽拉直了,两车交汇也没问题了,一脚油门可以直接开到爷爷家门口,我和爸爸妈妈都很高兴。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资金不足路面没有硬化,随着雨季到来山洪暴发,由泥土砂石铺成的公路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山体滑坡将公路拦截成了几段,别说通车了,连村民们的日常出行都不便利。暑假回爷爷家,爸爸只能将车停在半道,由爷爷奶奶打着手电走山路来接我们。我和妈妈深一脚浅一脚摸着黑忍着蚊虫的叮咬,边走边抱怨:“这样子又回到不通公路前了,车也只能成了摆设。”此后,每当爸爸提到回老家,我和妈妈都会一个劲地摇头,山路实在太难走了。
这样塌了挖挖了塌的日子又过了几年,今年年前传来了好消息,村里的公路终于全部铺成水泥路了。过年回村的年轻人比往年都多,各式各样的小汽车依次靠边整齐地停在公路一边,村民们个个都喜笑颜开:“现在好了,公路彻底通到家门口了,大伙都能开开心心、干干净净的到家了。”
见证了村道变公路的巨大变化,相信不久路灯也会亮起来,这个曾经闭塞的小山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家乡发展。
家乡的路作文600字
我家住在大河岸,那条坑坑洼洼的路环抱了整个村庄。它是无私的,但它无疑又是悲哀的。
它虽然疲惫不堪,但是依然为人们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就是它的无私。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那条路的抱怨也渐渐多了起来:这是什么路呀,真难走!坑坑洼洼的,折煞人!可是,它一言不发。这就是它的悲哀。
6月的夏季,整个村庄像一个憋闷的火炉,使得人喘不过气来。路两旁的树木早被这股浪潮给打败了,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那层灰土实在是太厚了,压垮了整棵树木。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泥土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只要一有车经过,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吞噬着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热了,行人拿起芭蕉扇扇扇,没有用,风是热的。几个淘气的小孩跑起来,他们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们跑了几步便停了下来,他们觉得脚心和鞋袜粘在了一块儿,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难受。
终于,大自然和人类都注视到了这一点,他们即将对这里进行彻底改造。工程队在原来的土地上铺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水泥,路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全村庄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了。
路不再有往日的坎坷。夏天,人们时常漫步在这条路上,享受着那份清凉!路旁的树木更是鼓足了劲,长高了许多。他们用自己的身躯阻挡着强烈的光线,给予人们更多的阴凉。那条平坦的路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每天黄昏,我们在小路上溜达,看看周围秀丽的山,清澈的水,真是一种享受。它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灯红酒绿,但它更多一份自然、淳朴。
啊!我爱家乡,爱她所创造的一切。它的自然,它的淳朴,它的宁静无时无刻都感染着我,教育者我。我一定发奋学习,长大后再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装扮得更漂亮。
家乡的路作文700字
世上的路千万条,小到乡间野花盛开的羊肠小道,大到城市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脚下的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的变宽、变平。在我的家乡,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九六零年那会,年轻的爷爷要进城参军,天还蒙蒙亮时,爷爷就背着干粮和行李出发了,因为村里通向外面的只有一条山路,没有车子去县城,只能走,要翻过好几个山头,走两天两夜才能到县城。那会的村民,有的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城。
到了爸爸出生那会,村里人明白了,“要致富,先修路。”于是,村民们开始集资修路,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修了一条简易的盘山公路。但是,这路并不好走,它在雨天时泥泞不堪,踩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的;晴天时,车子开过,带起一阵尘土,真可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且山路一个弯接着一个弯,村民进一次城,都要被绕得晕头转向,甚至有的晕车历害的人,进了一次城,就像生了一场大病。爸爸就是走着这条路去县城上的学,虽然晕,但总算是有车子坐。
到了我出生的时候,随着千岛湖旅游业的发展,政府花巨资给每个村修了一条又宽又平的柏油马路。从此,这条路带着家乡的人们,通向了幸福的生活。有了这条大路,村民们办起了渔场,开起了农家乐,大量的游客不断来到千岛湖,使千岛湖从一个小城镇,变成了一个旅游大城市,家乡的人们终于走出了大山。
如今,我们回家乡时,既不用像爷爷那样翻山越岭,走两天两夜,也不用像爸爸那样在盘山公路上绕得晕头转向。我们开着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下了高速,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直奔家乡,只要两三个小时,我就从杭州来到了家乡。
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家乡的路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
家乡的路作文500字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路,在放假期间,我又一次踏上了那条十分熟悉的小路。
门前的小路,承载了我儿时的记忆。那路的一旁还是种着一片散发着清香的玉米。玉米挺着直直的腰,从它的腰包里露出了几个青涩的小脑袋,头上长着一条条嫩绿的细发,那样柔软,那样娇嫩。远远望去,一片片清翠欲滴的玉米,婉如翠绿欲透的湖水,随波荡漾。微风吹来,玉米头上翠绿的细丝犹如垂柳的柳条,随风飞扬。
小路直直地穿过各户人家,路的另一边肥沃的土地上,种着不少南瓜。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南瓜藤上开出一朵朵娇嫩的金黄的花朵,就像天空上那灿烂的太阳。过不了几天,南瓜花争相绽放,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牵牛花顺墙而上,温暖的阳光和雨露伴随着它的成长。每当牵牛花开花时,小路上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象,花朵从里而外地散发着它的生机,由深到浅地显示着它的色彩,花朵深处散发着清新淡雅的气息,不禁让人陶醉于这世间。
这片土地上,当然少不了蒲公英的身影。蒲公英全身毛绒绒的,每一根细羽都连着一颗它的种子。微风吹来,种子们就开始了新的旅行,它们会四处寻找肥沃的土地,一旦发现,就降落到那里,再次生长。如此繁殖,生生不息。
这条承载了我童年的记忆的小路,无论何时,都彰显着它的平凡与美丽。
家乡的路作文800字
我的老家座落在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只有一条山间的小路,将外界与老家串联。
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将我放在奶奶家。我和奶奶经常出去买东西,也常常经过那条小路。
小路的开端在一片树林中。青幽的树林显得微微有点恐怖。走在这林间的小路上,四周一片寂静,我心中便时常想着些恐怖的东西,尤其是蛇。小路两旁的草丛里是蛇经常出没的地方,所以我每次经过那里都紧紧贴在奶奶身后,头皮发麻,尽管如此,一只鸟雀突然飞出草丛,都会吓得我心惊胆战。夏天,小路两边还长着一种危险的草,奶奶称它们为“蛰麻草",还告诫我一定不能碰,碰到后就会又麻又痛,像被马蜂蛰了一样。每次走的时候总是奶奶在前面开路,我跟在她后面。
走过那片树林,眼前开阔了一些,路也宽了一点。路旁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和小草。其中,我以为最美的花是一种艳红色的,它长着细长的叶子,高高的茎,花瓣是丝状的,而且微向下垂。花蕊裸露在外,就像一位披着红色婚纱的新娘,婷婷玉立。在路的左边,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顺着弯曲的小路向下流。小溪清可见底。有时我和奶奶经过那里,就放下手上的东西,坐在溪边用手捧起冰凉的溪水解渴,搬开石头,下面有螃蟹,我捏住它的夹子,放在小路上让它横爬。小路旁边的树上还长着一种个大味甜的野果,奶奶称它“八月奓”。秋天八月奓熟了,我就会吵着让奶奶摘给我吃,奶奶总会把最大最好的给我,暗红的皮,雪白的瓤,黑色的籽,好吃极了。
春天,沿着小路向前走,小路两旁是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它们像黄地毯铺在小路两侧,我手里拿着掐来的油菜花,像蜜蜂一样在田间奔跑,奶奶提着东西在后面追赶,田埂上留下我们的阵阵欢笑。过了菜花田就到了小路上最舒适的地方--大银杏树下。树边的空地上,立着一个巨大的石头,紧挨着大树。每次走到这里我都会爬上大石头,奶奶靠着石头歇一会儿,喘喘气,用手抚摸我的脚,给我讲白娘子许仙的故事,或者说几个谜语让我猜,奶奶说,银杏树叶金黄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我看着阳光照在树叶上,发出微弱的光,一阵微风吹过,星星点点的金光便在眼睛里跳动着,我高兴地呼喊,妈妈要回来了。
现在我在城里上学,那条小路和奶奶仍留在大山里。我对老家的美好记忆都珍藏在那条小路里,它承载着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路作文700字
‘轰’一道道七彩的光柱奔向天空,在寂静的夜空中连成彩,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彩花在天空中绽放,一道道光点似颗颗流星在空中织成了一副画,这是春天的气息。
家乡的柏油小路也忙开了,村部的工作人员插红旗,挂红灯,热闹极了。白天,微风过时,红旗招展,仿佛一片鲜红的小树林;晚上,红光点点,好似星辰落到了人间,与路旁的万家灯火相辉映。鞭炮声中,小路铺上了红地毯,人们踏着它,在欢声笑语中,走亲访友。
据说,这条路的建成,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呢。那也是一个春节,这条路正在兴建,可是在寒冬里,路上结了冰,天空中更是下起了雪,铺上的混凝土和柏油无法凝固,怎么办呢?一但放弃就前功尽弃了!得从头来过,修路工长咬咬牙:“继续建!”乡亲们也被感动了,为了让他们摆录泥泞,走出这个小乡村,建路工人宁可放弃与家中的亲人团聚,也不放弃自己的工作,乡亲们一涌而上,自告奋勇地拿起了破冰镐,建起了大棚,终于。冰除了,在温暖的大棚内,柏油和浑凝土得以凝固,路终于在无数人的努力下建成了。
正是这条路,打通了城市与乡村,让村民们得到了更多的致富之道,正是这条路。让村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每年的这时,大家都会举行宴会,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穿超新衣裳,更会表演舞狮等传统习俗,这一天,欢声笑语和饭菜的阵阵诱人香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副动人的画。
如果你在山上眺望,你会发现:路旁有原生态的纸场,有热闹的零件加工场,更有一片片新建的农村小别墅,春的气息里,小康社会无处不在。
是啊!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小康社会也随之到来了,大家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在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也不要忘记祖先曾经的艰难困苦。大家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向更好更美的生活不断迈进!
家乡的路作文600字
又是一年春节。爸爸妈妈早已理好了行李,准备回到老家过年。
除夕那天,我们一家早早地上了路。在高速上,有许多和我们家一样的人,清早起来赶路,为的是团圆。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景物飞速地向后移去。过了两个小时,我们就回到了老家。
可爸爸和爷爷那时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那时候上杭州来,几乎要花上一天的时间。爷爷高考的时候,整个县里只有10个人考上了大学,他是其中一个。爷爷来杭州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那时候他住在农村,要来杭州先要徒步走到县城,再从县城坐大巴车到杭州。那时候没有高速,路也崎岖不平,大巴车的人还很多,到杭州坐车要整整10个小时!而爸爸到杭州速度就快了不少,只需要五六个小时。可尽管如此到杭州来也是很不方便的。
而现在,高速遍布中国各地,从杭州开车到常山只需要两个小时。不仅如此,去年杭州和老家通了高铁,我们只需要40分钟就可以到达。甚至去几千公里外的北京,我坐“复兴号”高铁只需要4个小时。
这些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出行方式何尝不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中国在这几十年间有了像这样千千万万新时代的追梦人,发展何尝不是日新月异?
是啊,在刚刚过去的18年,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祖国在我们一批批新时代的追梦人的辛勤付出后,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2019,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家乡的路作文800字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我的脑海里便会想起家乡的路。
家乡的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稻田中的水泥小路,一种是用来赶集的大路。我的老家,便是在这水泥小路的尽头。
这条小路在稻田中间,是一条简易的水泥小路。从表面上来看,这条路如同黄河水一般九曲十八弯。
小时候,爸爸就给我讲过他小时候的事。家里有一辆车闸坏掉的自行车。他在小路上骑车时,曾多次连人带车跌入田中,裹着一身泥回家。
当我一次次走在这条小路上时,我就会想起,那年我在这上面来抱着水稻,来来回回,一次又一次走过这条小路。在这田间小路上留下了一滴滴一滴滴的汗水。几年前,爷爷还健在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到稻田里收割水稻。在这田间的小路上,洒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回忆。只可惜这样的日子,以后很难体验得到了。
家里还有一条大路,一种用水泥做成的路,用来赶集。这条路说是赶集的路,其实就是一条街。我最喜欢这条路了,这里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在这摆摊卖东西,有许许多多的好吃的。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像赖皮虫一样缠着妈妈,让妈妈带我来这里赶集。在我不高兴的时候,但只要一提到赶集,我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只要一来到集市,我的眼睛就会变得像老鹰一样敏锐,我的鼻子就会变得和狗一样灵敏,小脸兴奋得如同红苹果一般,眼睛开始像雷达一样,扫描一切能看到的东西。
“妈妈那里,那有那个叫什么……糍的东西,还有那个十分黏牙的糖;妈妈这就是那个和蹦蹦球一样大的东西,快买……”我发现自己心仪的东西后,连忙叫住妈妈,去买这些我想吃东西。
糍就是糍粑,它是用糯米蒸熟后,捣成泥状制成的,有的模样和藏族的糌粑差不多,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圆饼状的。而那糖就是藕丝米糖,也就是藕丝糖,想必大家对“藕断丝连”这个成语不陌生,这藕丝糖看起来像是一团洁白无瑕的藕丝,是我老家那边的四大特产之首,十分好吃,但吃起来十分黏牙。那圆圆和蹦蹦糖一样的东西,和糍粑是差不多的,不过小很多,有的外面裹了一层白面糖,有的裹着黄豆粉,看着就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我一次能吃十个!每次来赶集我一般都是空腹而来,满腹而归。
现在由于老家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很多,过年的时候有的人也不回老家,甚至有的三五年才回一次,于是相比以前也就静了很多。有些村的路也都重新修建,铺上沥青,成了柏油路。虽然比以前好看了很多,但是我再也感受不到那种过年时阖家欢乐的气氛,体会不到夏天辛勤劳作的快乐了。家乡的路难道是真的一去不复返,永远只能在梦中了吗?
难忘家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