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雪作文600字
我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半夜,我被一阵又一阵的冷风给吹得瑟瑟发抖。我拉开窗帘一看,外面白皑皑一片,我兴奋不已。下雪了!下雪了!我兴奋的叫着,雪花从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一片洁白的羽毛,很柔很柔的,并不是寒风凛冽,而是美景无边。
第二天,我早早就起了床,兴奋的打开门,只见外面被铺上了皑皑白雪,世界的缤纷色彩,变成了银装素裹,这时还在清晨,世界仿佛是一副未被污染的画,天也似刚洗过的蓝,云朵洁白无暇的自镶嵌天上,与地上的雪遥相呼应,我顿时不想走出家门,不是因为天寒地冻,而是不想破坏这洁白的画。
过了一会儿,有车在公路上来往了,有人走过了,雪不在那么洁白了,一个个脚印,也是有灵魂的,雪像镶上了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珍珠,像洁白的纸上增添了色彩,我就这样痴痴地看着这美丽动人的白雪,这一片片雪花飘向何方,就这样静静的听着,听着雪花飘落的声音,就这样默默地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造化。
雪依然在下,时间的流逝丝毫不影响他们在空中飞舞的心情。下午那丝丝日光也没有妨碍它载歌载舞的心情,外面的人越来越多了,个个全副武装,帽子,手套,围巾,漂在白纸一般的雪上,红的,蓝的,黄的,绿的,粉的,这炫目的色彩更是令人陶醉,看哪儿有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叫小伙伴来到他的身边,他却猛的一脚踢了旁边的树,自个飞快的跑开,其他小伙伴没有注意,一瞬间,树下多了几个呆呆的“雪人”。
雪覆盖了千里,令人欢笑,令人愉快,更令人如痴如醉。
印象中的雨作文400字
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可有一年夏天的雨,却让我记忆深刻。
记得有一天夜里,我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听着雨滴狠狠地敲打着窗户,身体不自觉地蜷缩着,过了好一会才慢慢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如黄豆大的雨滴还在下着,透过窗户看到对面的房顶上笼罩着白色的雾气。我穿着雨鞋、雨衣,跟妈妈步行到学校,看到同学们有的鞋子湿了,有的衣服湿了,个个都淋成了“落汤鸡”,我不禁庆幸自己家离学校近呢!
上课时,同学们看着那越下越大的雨,都有点心不在焉,我也不时地往外张望,看着后操场上的积水,我在想:“雷爷爷和雷姑娘的这场‘雨神音乐会’也该演出结束吧,要不我们怎么去食堂啊?”
终于听到下课铃声了,大家开心极了,走着临时搭建的“桥”去了食堂,觉得特别有意思,到了食堂,我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雨下得好大啊,学校都淹成这样了!”有的说:“是呀,再这样要成‘水校’了!”还有的说:“再这样都要淹到我们班了。”
雨很快就停了,学校也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可这场夏天的雨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印象中的炸肉丸作文600字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有一项繁琐的活动,那就是炸肉丸,至今想来,仍是回味无穷。
依稀记得幼时,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每次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大铁炉,用来制作过年需要的食品,我最企盼的就是炸肉丸了。
妈妈会在春节前几天,就开始准备炸肉丸所需要的材料。妈妈总是用一个小盆子灌满面粉,再添些许水,然后不停地搅拌,再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来和面。每当这时年幼的我总会屁颠屁颠地跑来,用我那双肉嘟嘟的手,握紧拳头,在那洁白的面上捶打,留下属于我的痕迹--一个乌黑的拳印。妈妈见到此幕,便假装要用她沾满面的手来揉搓我的头发,用胳膊挡住我的拳头,逼得我踉跄后退。
和好面后,还需要发酵几天,这空余的时间,妈妈便会制作肉丸的佐料。把生姜切成末,把鲜红的牛肉切成粒状,把牛肉粒与生姜末混合在一起。等到面团发酵完成后,妈妈就把佐料撒到面团上,再来回搅拌,肉丸的原料就制作完成了。
此时,爸爸便会不知道从哪弄了一口大铁锅,通体黝黑,浑身冰凉。妈妈把它灌满金黄的油,然后把大面团揪出许多小面团,这就是肉丸的雏形,把它们丢入烧热的油锅中,炸至通体金黄,肉丸就形成了。
每当这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偷拿几个,却总是被烫的上蹿下跳,父母见了便会笑得合不拢嘴,一股温馨的氛围无形的弥漫开来。
虽然现在仍有不少人坚持传统,但有一大部分人在追随潮流,崇洋媚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从春节做起吧!
印象中的老爸作文350字
我的爸爸今年40多岁了,高高的身材很瘦,一张很严肃的脸,让人看了都觉得害怕。
爸爸以前天天忙着上班,都没有时间给我们做饭。近一段时间,爸爸因为奶奶的事就没有上班,他很喜欢做饭炒菜,不过都是麻辣味儿的,很好吃,爸爸虽然有一张很严肃的脸,但是他的性格很和蔼可亲。
爸爸喜欢看战争时代的电视,今天爸爸出差了,家里异常的安静,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哦!我知道了,是枪声,爸爸喜欢在吃饭时看电视,看那种战争片,吃饭时总有砰砰砰砰的枪声,看小鬼子在那里,追……
爸爸还经常跟我和弟弟玩游戏,拉着我们的手一下子就蹦到了爸爸的身上。
坐过最贵的车就是爸爸的肩膀。听过最好听的故事是爸爸讲的,玩过最好玩的游戏是和爸爸一起玩的。
瞧!这就是我的老爸,闲下来的时候就喜欢喝上几两小酒。
印象中的童年作文550字
黄昏来临,天边的晚霞火红火红的,天空变得绚丽多彩,像是仙女挥动彩绸,翩翩起舞。
这不经让我想到了朱自清的“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在美丽的晚霞陪伴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手牵手一起散步。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老胡同,看到三五个孩子在玩游戏。
妈妈怀念地说:“这不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跳格子嘛!”“是啊!”爸爸附和道。我吵着要妈妈给我讲小时候的故事,妈妈经不住我的苦苦央求,便讲到:“我们小时候比较穷,科技也不发达。每到放学,同学们便组织玩游戏,有人跳橡皮筋,有人玩弹弹珠,也有人玩跳格子……我最钟爱跳格子了,跳格子也称为跳房子,因为我们用粉笔在平地上画一格一格的,比较像房子。跳格子把瓦片和粉笔准备好便在平地上画,然后站在第一个格子里。瓦片自然是用来踢的,但不能越格踢,也不能碰到白粉笔画的线。这是一个人玩的规则。跳格子也可以多人玩,如果多人玩的话,小伙伴们用猜拳来决定先后顺序的。当一个人犯规时就轮到下一个人玩,犯了规的人,在下一局时要在犯规的地方继续,很少有人能够一次就过。”
妈妈娓娓动听的讲着小时候的故事,我也聚精会神的听妈妈讲,渐渐地又大又圆的月亮出来了,它的光辉照耀这我们。
我专心致志地听完了故事,心想原来妈妈印象中的童年是如此地美好。
我和爸爸妈妈手牵着手回家了,或许这就是幸福吧!
印象中的那条路作文800字
一条小路,天堑南北横贯东西,连接着过往与如今。
姥姥家门前的小路历经岁月的洗礼,尽显沧桑的模样。窄窄的小路上汽车一经过,便立刻尘土飞扬。它老旧的模样显得与周围林立的高楼格格不入。就是这样一条路,带给我无尽的温暖与美好。
小路的最东侧有一家菜市场,我经常跟着姥姥去买菜,便也熟识了一些卖菜的商贩。张大妈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个人,她圆圆的脸上总挂着幸福的笑容,逢人来摊位上买豆腐总能攀谈两句。每次我和姥姥去买豆腐时,张大妈就一边和姥姥攀谈,一边从她的小黑腰包里掏出两块糖塞给我。姥姥每次都会阻止,但终究无济于事。张大妈总会笑呵呵地说:“小孩子嘛,偶尔吃两块糖没事的。”因为平时父母从不让我吃糖,我一看到糖就两眼放光。我紧紧攥着两块糖,脸上笑开了花,连连道谢。可能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我经常拉着姥姥去买豆腐,姥姥常说:“你这只小馋猫,以后陌生人给你好吃的千万别跟着走。”我总会笑着答道:“我只跟着姥姥走。”
现在,我很少回到姥姥家,也很少去到那个菜市场了,每次去我都会不由自主的走到张大妈的豆腐摊,张大妈一看到我便笑起来,还是一样的笑容,只是眼角的皱纹又加深了些。她一边说:“哎呀,你又长高了啊,现在学习累吗,别总给自己太大压力,适当放松放松。”一边从那个黑色腰包里拿出两块糖,还是和从前一样的糖,仿佛一切都没有变过……
再往西走一点,便会看见一家淮扬菜馆。它周围店铺的牌子和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这家菜馆依旧不变,微微泛旧的牌匾稍显岁月的痕迹。这家店的主人沈奶奶和王爷爷与姥姥从小便熟识,做菜的味道也和姥姥极像。那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店里,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听他们讲述曾经的故事。从抗日战争讲到文化大革命,从小时候的捣蛋事迹聊到一起在工作时的趣事,他们所聊的是我从未经历过的世界,每次我都听得极其入迷,听到有趣的地方时,我便会“咯咯”地笑起来。
王爷爷和沈奶奶的孙子孙女都在外地,身边没有陪伴他们的小孩,他们就把我当成亲孙女一般看待,有什么好东西都不忘给我留一份。王爷爷是个知识分子,酷爱诗词歌赋。我一到店里他就会教我背一些古诗,他诵读古文的样子我至今仍依稀记得。他是我最早的启蒙老师。
今年春节时,我回到姥姥家,经过这家店时发现牌匾换了,店主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姑娘。我问起姥姥这件事,她说:“你王爷爷走了,沈奶奶身体不如从前,一个人也无法支持菜馆正常运营,就被孩子接到身边住了。”我听得一愣,脑海中浮现出他们和蔼的笑容。他们用温热又有些粗糙的手摸着我的头告诉我要努力学习做个有出息的人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我知道,那段时光终究是无法回去了,仿佛一切都有了些许变化……
属于我的小路印象藏匿在记忆最深处,淹没在流逝的时光中,但曾经的温暖与美好却冲破岁月的枷锁向我涌来。
印象中的小车摊作文500字
东方刚刚露白,小车摊从狭窄的巷子里缓缓推了出来。
小小的轱辘,载着豆腐脑、赤豆糊和一双粗糙而干裂的手,车旁破旧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报着早间新闻,缓缓叫醒还未苏醒的城市。
他们究竟是何时起来的?我不知道。无论我起得多早,他们总是在那里。一口蒸锅,架在三轮车的铁板上,在晨曦微寒的风中携着暖暖雾气,界过天地之间。
小车摊上一格格的蒸锅,装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在三九严寒的冬日里,烤红薯可以塞进衣服里,或者拿着捂手,但一口吃多了,还是避免不了烫嘴。
小时候的我总是想不明白,红薯明明滚烫滚烫的,卖红薯的老爷爷为何要对着手一个劲地呵气,却不拿一个红薯放在手里取暖呢?
我的外婆特别喜欢和街角卖鸡蛋饼的阿姨聊天。有时一大早,她就扎着马夹袋,和阿姨聊聊往事,而我就坐在一旁盯着油和鸡蛋面粉,在阿姨的铁铲下慢慢凝固,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打个蛋,再拿煎饼覆盖上去,用小铲子一压,煎饼就好了。
我穿过马路,走过斑马线,一头扎进川流不息的人群之中。长大后,外婆就早早地帮我买好了早饭,可是小车摊仍然是我上学路上的掠影。
再后来,街口的小车摊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变了,小车摊上的铁锈开始厚了,而阿姨换成了老爷爷,老爷爷换成了中年人……
小车摊,它们是晨曦之子,是属于劳动者的,永恒的,生活。
印象中的你作文700字
一袭白裳,你自岁月流程中缓缓而来。一件黑纱,你从历史流逝中慢慢隐去……
被人视作“无上至宝”的你,装载了太多智慧,当我翻动洁白纸张,眼前忽然出现你的笑靥如花,白纸黑字,如此简单,你却如此高华。一身淡色白裳,一头青丝如墨,一双深邃的眼瞳,便成了你。当我阅读纸上毫无感情的文字时,总会对上你那一双灵动的眸。多愁善感的你,唇边漾出微笑,经历岁月的历练,却并不沧桑悲哀。当我书写你所说出的诗辞篇章时,耳畔总会响起你那悦耳的清脆声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你与我相伴已久,我却从未想过将你放下。是的,虽然你换了一支又一支五彩斑斓的发带和发髻,洗了又换,换了又洗,一副副娇艳或清丽,英丽或稚嫩的妆容,穿了一身又一身衣服,但我仍相信,真正的你,应是淡雅又从容的,静静漫步在岁月的长河中,看着人世百态,等着人们再为你梳妆打扮,焕然一新。
无论是古旧陈书,还是洁莹白纸,印着黑字,便是你栖身之处。尽管如此简陋,却有神秘至极的气息,那么令人着迷。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代圣贤也说有书,不须多其它事。然而,我身旁只要有你,足矣。我喜欢静静地在阳光下读你,等着你将我拉入江南小镇或紫禁城中,西湖右畔或华山之巅,在书中游遍天下山川。
你寄托了太多人的所思,所忆,你缓步轻走,弯下腰看着每个人人生的运转痕迹,指点一二,有无数人在你的指点下成功,也有些人后来忘却了你,把你弃之不顾。我想真正懂你的人,不需要读多少厚重的笔墨,便可轻易点明。我愿做那个人,与你心意相通,愿意听你诉说那一段段时光佳话,愿与你悠然品茶,一起并肩写下那一句真心不假,共看夕阳斜下……
一篇诗文,一通书稿,一纸行笔,绘成你。书卷不过是一个代名,真正的你,隐藏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