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心得体会作文600字
历经了五天的研学修行,在活动基地里,我亲身体验到军人般的生活。这些天,我们唱军歌,站军姿,进入无声食堂,早睡早起,规律化的生活让我们从假期的杂乱无章中清醒过来;各种有趣的团体游戏让我们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也暴露了我们生活中的某些不足;同时,严厉的教官们以身作则,告诉我们一个中国男儿应该有怎样的血性,其中,有些看似严厉的教官也有呆萌的一面,可谓是他们亲口说的“能收能放”。总而言之,这次修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改变了我自己。
五天的活动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走会操和过硫酸河。先说说过硫酸河,这是一个非常考验协调性和团体协作的游戏,规则简而言之就是拿板子过河,板子必须用身体一部位压在地上,并让全员通过。而我,被选为队长,本应担起大任的我却因太过着急把步子迈得太大而失去了一块板,返回时也因同样失误导致被淘汰。倒在地上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很对不起我的队友们,因为我的一点小失误,他们的过河速度慢了特别多。教官也特意来到我面前,告诉我一句话:“你的野心太大了。”这一句,却是我这次修行中最大的收获。
再说说会操。会操分为6步,具体哪6步我忘了,但是,在表演会操时,我们喊出口号的那一刻,那种如军人般的怒吼,让我仿佛浴血于战场之中,血脉贲张,无与伦比的自豪感涌上心头……那一刻,我如中国军人一般,展现着新生代的雄姿!那一刻,我们都在宣告,我们是炎黄的子孙!
五天下来,我的观念被改变,懒惰已被军刃磨尽,勤劳动,多思考,看淡功名,才是正道。正所谓“三千年读史,不外乎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洒田园。”
出发!
研学心得体会作文800字
山东曲阜,邹城是文化圣地,这里既是传统文化的课外学堂,也是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一堂好课,值得珍惜,值得收藏。
首日,我们到了圣贤之乡——曲阜,参观“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庙前为神道,两侧栽植松柏,创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步入万仞宫墙内的孔庙,透过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柏,同学们好像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孔子的学生,亲耳聆听着孔子的教诲,感悟着杏坛下圣人的博大情怀和万世师表的点点滴滴。座座门坊上的额匾,极力颂扬孔子的功绩,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敬仰之情不觉油然而生。
接着,我们来到“天下第一家”——孔府。府内楼堂厅错落有致,九进庭院,三局布路带给我们最本真的孔家文化。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大堂,楼房,东边是庙,西边是学堂,中间是建筑物。
然后,我们走进世界上持续年代最长,规模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苍松翠柏,古木参天,碣碑林立,石仪成群,有孔子历代子孙墓葬万余座。地面上还有汉、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时代的题记石刻,同学们瞻仰了孔子子孙三代携子抱孙的墓葬布局,体味了子贡含悲尊师的情怀,领悟了何为儒家的“仁爱”。
曲阜三孔,雄伟壮丽,它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
曲阜“三孔”游学,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由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心和践行之志。
次日,告别曲阜,我们来到孟子故乡——山东邹城。走进孟庙,入眼的是庙内饱经沧桑的碑碣石刻,葱茏苍郁的古柏。入心的是孟子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传世经典;“仁者,爱人”“民贵君轻”“易子而教”的主张深入人心;“孟母三迁”“缘木求鱼”的故事流传至今。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我们回到它的起源,亲身感悟文化的灵魂!
面对群坊重殿,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代伟人的伟大,更重要的是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历代帝王到平民百姓,从文豪到草莽,无不对其肃然起敬,尽管历尽风雨,依然傲视人间。
由此,我们看到中华儒家文化的深奥、博大、宽广。不管文化为谁所用,暴君或明君,盛世或乱世,它永远是繁荣的,儒家文化散发着人间尊贵的神韵。
我们走出三孔,感慨万千。更重要的是,我们真切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了古人赋予我们一脉传承的神韵。
此次研学之旅,定会成为我一生的美好回忆,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