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读后感500字
《爱心树》是英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代表作。我在暑假的时候阅读过,觉得很有趣。那到底有多有趣呢?就来听我说说吧!
《爱心树》说的是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于是,爱心树把伟大的爱给予了男孩,而自己却不求一丝一毫的回报。渐渐地,男孩长大了,他向爱心树提出种种要求,爱心树都一一答应。她无私地奉献自己,直到自己变成了一个老树墩。可是她还是很快乐,因为她想:自己给了别人更大的快乐。我觉得故事中的爱心树非常伟大。因为她让我懂得我们应该奉献自己,让别人感受到伟大、无私、温暖的爱。
我常在思考,其实文中的爱心树就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就像那个小男孩。小时候,我们总是依靠着、依赖着爸爸妈妈。长大后,却很少和爸爸妈妈沟通。有时更动不动就发脾气,把在外受的委屈都发泄在父母身上。可当他们孤单时,我们却不知道去哪儿了,因为种种理由、种种原因而忽略了最爱我们的父母。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多理解自己的父母,多多陪陪父母,不要等到他们老去,才去后悔。
《爱心树》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其中的故事也引发了很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因为这些故事,让我懂得了奉献,懂得了给予,懂得了爱。
爱心树缩写
【篇一:爱心树缩写】
肖佳琪
从前有棵树,喜欢上一个小男孩。
男孩每天跑到树下,采树叶做王冠,想象自己是森林之王;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就在树阴里睡觉。小男孩儿爱这棵树,大树很快乐。
但是,时光飞逝,孩子逐渐长大。
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大树说:“来吧,爬到我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阴凉地玩一会儿。”孩子说:“你能给我一些钱吗?”“很抱歉。”大树说,“把苹果卖掉,你就会有钱了。”孩子摘了苹果,走了。大树很快乐。
这一天,孩子又来了,大树对孩子说:“来吧,爬上树干荡秋千。”孩子说:“我要娶个妻子,所以我需要一栋房子,可以给我吗?”大树说:“把我的树枝砍下来盖房子,于是孩子拿走树枝,盖了一栋房子。大树很快乐。
他又回来时,它声音沙哑着说:“来和我玩玩。”孩子说:“你能给我一条船吗?”于是,大树把树干砍断了,给他做了一艘船。“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孩子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它尽量把身子挺高:“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篇二:爱心树缩写】
滕家臣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了一个小男孩儿。
小男孩每天都跑在树下采集树叶来玩,在树枝上荡秋千、睡觉、吃苹果、玩捉迷藏……小男孩爱这棵树,树非常非常的快乐。
但是,时光飞逝,孩子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大树叫男孩过来玩,可是男孩需要钱,所以大树就把自己的苹果拿给他,让他去卖钱,孩子把苹果摘了,大树很快乐。
很久,孩子再也没有来看大树,大树很难过。孩子又来了,大树又叫孩子来玩,孩子已经长大了,他需要一栋房子,可大树没有房子,所以就叫孩子把自己的树枝都砍下来,拿去盖一栋房子。大树很快乐。
孩子又有很久时间没来了,当他终于回来时,大树非常快乐,又叫孩子来玩。
他年纪大了,不想玩了。他说:他想要一艘船,离开这个地方。于是大树就叫他把自己的树枝给砍了,去做一艘船。孩子做了一艘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
又过了很久,孩子又回来了,可是大树已经没有可以给他的了。大树只有一个老树墩,孩子累了,说想坐坐,接着坐在老树墩上。大树很快乐。
爱心树读后感55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爱心树》的文章。文章的内容讲的是一棵大树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小男孩的需求。它让我知道了做人,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感恩。
文中的小男孩说:“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大树让小男孩摘下它树上的苹果去卖掉,得了钱。大树满足了小男孩的需求;又一次,小男孩说:“我需要一幢房子。”大树让小男孩把它的枝条砍去,做了一幢房子。大树又满足了小男孩的需求;又过了几天,小男孩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离开这个地方。”大树让小男孩斩去它的树干,做了条船,小男孩坐船走远了。大树又一次地满足了小男孩的需求;小男孩远航回来了,他说:“我累了,我只想找个地方坐坐。”大树让小男孩坐在自己光秃秃的树桩上,大树再一次地满足了小男孩的需求。小男孩只知道自私地享受大树对他的关爱,但小男孩却从没有想过要回报大树。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如梦初醒地想到:我跟小男孩毫无差距。每天早上,我都吵吵闹闹地要吃美味的早餐,我的父母就一声不响地去买新早餐。等到吃早餐时,我只是自己享受美味的早餐,从没想过要跟父母一起分享。每当我吵着要新东西,父母就给我买。他们就是这样从不计较的爱着我,而我却不懂要回报父母,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父母,再也不要像《爱心树》中的小男孩一样的贪婪、自私。
爱心树读后感35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温馨却有些伤感的书――《爱心树》,它讲述了一个男孩和大树的故事,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很深。
《爱心树》讲述了在孩子小的时候,喜欢在大树上吃苹果、荡秋千,在大树下乘凉,大树很快乐。孩子长大了,需要钱,用大树的苹果换来了钱,孩子到了中年,需要房子,拿走了大树的树枝,孩子需要船到远方,又拿走了树干去做船,到了晚年,孩子累了,大树又把仅剩下的树墩给孩子坐,大树依然很快乐。孩子不断向大树索取,大树也不断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读到最后我就想到我的爸爸妈妈,他们给予我生命,他们就是我生命中的那棵“爱心树”。在我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支持我。所以我要感谢爸爸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爱是无私的,但是爱也应该是理性的,只有有了感恩,爱才有意义。
爱心树读后感350字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一本书,是由美国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编写的《爱心树》,使我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讲了有一名小男孩和一颗大树。男孩小些的时候,大树把果子给了男孩。再大些的时候,用树叶给男孩做了件衣服。然后再大些后,用树枝给男孩做了一个秋千。成年以后,男孩盖房子需要木头,大树最后把它树干给了男孩。男孩事业无成的时候,它还把它的树桩给男孩坐。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在我们享受爱的同时,也用爱要温暖他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大树一样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比如天天为我们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还有保卫我们安全的警察叔叔,还有为我们治病的白衣天使。当然也有像男孩儿这样不劳而获的人,他们特别依靠自己的爸爸妈妈,什么事都找爸爸妈妈,不自己想办法,就像男孩三番五次来找大树索取。
看完了这个故事,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