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诗迷作文800字
还记得当我在母亲怀中细数夜空星光,细吟草虫嘤嘤时,我便喜欢上了诗歌,而我与诗歌无比的缘分,断定了我是个诗迷。
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幕斜斜地降临,天际收起最后一抹彩霞,晚风徐徐地吹过,掀起谁家窗纱。盛夏的夜晚,星子与明月皎洁如初,一切都那样美好。晚饭过后,一家人坐在树下乘凉。母亲轻抚我的头发。树丛中有草虫嘤嘤,蟋蟀的演奏声此起彼伏,一阵又一阵的交响乐不住地响起,却和谐得像融为了一体。母亲拉着我的小手,到草丛边,一遍又一遍地教我念:“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我疑惑地问道:“妈妈,这是一首歌吗?”母亲笑了:“是啊,这是一首诗歌哦。”从此,我与诗歌相见恨晚,而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个诗迷。
关关雎鸠
我迷上了诗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春天,山色空蒙,我吟着诗,踏着清晨泛着晨曦的露珠走在山边的石板路上踏春;夏天,映日荷花,我观荷,吟着诗歌凭栏芰荷香。我喜欢那古色古韵的诗行间,透着的古色古香的翰墨气息。一天,我偶然在姐姐书上看到了一句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浅浅一句诗,却使我仿佛置身于江南,看见那浓浓春雾中,鹧鸪在那河中小岛鸣叫。我惊异于这种文字的优美,便急于询问出处。“《诗经》。”姐姐笑着回答道,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重的书。我好像得了宝贝,抱着书在一旁读,一读便是一个下午。生涩的古文透着古韵,却有些无法明白透。直到母亲害怕我看坏了眼,让我出门歇息会,我才作罢。行于青石板的小路中,走在潺潺小溪旁,草木争荣,虫声嘤嘤,却在垂杨紫陌旁,看见一位长得清秀的姐姐笑着从桥上走过,我忽然读懂了这句诗:“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目倩兮,巧笑盼兮”仿佛作者偶然间遇见的那位窈窕淑女就经过在我面前。从此,读懂了诗,读懂了诗源于生活,却又赋予生活以美感。
我细细地品读文字,行于古韵之间,步于诗意之中。我这个诗迷,在诗中读到了景,读到了人。哪怕只是行于巷陌,桥端,我都能发掘到藏于平仄韵律中的美。是生活给予了它美,是它为生活点缀美。我这个诗迷。
我这个诗词迷作文600字
独把旧事作新诗,提笔行处,唯以诗词为友,且见我这个诗词迷。
中午十二点五十分,坐标学校图书角——
预备铃已经响了第二遍,喧闹的学校渐渐安静了下来,图书角内只剩下女孩儿一个人。女孩儿一手执诗集,另一只手上笔动的飞快,全然不顾走廊另一端那同学越来越近的叫喊:
“老夏!上课了上课了你还在这儿!找你一中午了你还……”
那同学揪着女孩儿的袖子越走越远,嗔怪的声音亦渐渐听不见了。
没错,那女孩儿就是我,人送外号“诗呆子”。不过这个外号我可不愿意承认,不信请看:
凌晨五点四十分,坐标正慢慢开动的班车上——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举酒还独倾。”“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人一句,飞花令玩的好不热闹。“十,九,八——”不出所料,他果然接不上了。随着一方的认输,支持另一方的队伍随之欢呼。欢愉的声音挤出天窗微微张开的缝隙,惊扰了天上睡的正沉的几点忽明忽暗的星。
任何时候,邻座任一人口中叨念上句,似条件反射般下句便脱口而出。似乎是一种对词句的自觉,若邻近处有人论诗,即使不能插足也要侧耳细听,风卷着落叶萧萧,云卷云舒,任花开花落。凡事皆可因诗而静谧,因诗而焕发光彩。
有人言我这一“呆”,连边上的人亦也“呆”了起来。可不是么,素日交心者三句话离不开诗词,玩的略好的谈话也总以诗词为中心。班车上与我挨近的都飞花流觞无所不能,人人见我时都先一叹而后言道:
“真是个诗词迷!”
总是闻言一笑,修身养性。何而不为?微摇笔杆,流下零碎几行无关紧要的杂诗——流年偷换,词句依然。
吟罢《风雨夕》,又添《葬花吟》,话不多说,读诗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