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作文300字
《端午香包的故事》
刘曦泽
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古代流传着“屈原投江”的故事。屈原一个诗人,正遥望着城门内发生的悲剧。屈原一边想着自己的国家危在旦夕,一边看着受苦难的百姓,自己不愿作奴隶,便写下绝笔,跳入了江中……
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便是端午。一边吃着黏黏甜甜的粽子,一边拿着太奶缝的香包,和伙伴们比谁的好看。都是我的最好,于是,我便有了深刻的印象。
可这么美好的记忆,却逐渐被抹去。当初,为了上学,不得不离开太奶。四年级时,乡下传出噩耗……太奶去世了。我痛哭流涕,可面对自己的前途,我只好放下它,继续学习,可对太奶的思念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没想到今天老师教我们缝香包,我笨手笨脚,缝了个“香球”。可它发出的香味,让我依稀地想到了自己的太奶,想到了太奶手灵巧极了,想到了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我默默留下了眼泪。香包,不仅发出了令人清醒的香气,还延绵了我的记忆。
《端午的香包》
田田
端午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他为我们留下了中国第一首长篇诗歌——《离骚》。在这一天,我们吃粽子,戴香包。而今年的端午,却是对我来说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往年的香包,都是妈妈亲手给我做的,而今年,在作文课上,我亲手做了一个香包。我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生怕缝坏了,将香草慢慢倒进了香包中,再次封口。香包做好啦!
漂亮的香包上挂着纯白柔顺的流苏,再看精美的布料,上面缝着白蓝相间的花纹,拴着精致的棕色皮绳。香包闻起来,有股薄荷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我要把它送给妈妈,感谢她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虽然我缝的香包不如妈妈的香,不如妈妈的漂亮,可我希望,我能将暖暖的端午情通过它传递给妈妈。
今年的端午真特别呀!让我感受了做香包的快乐,学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真期待下次端午地到来!
《浓情端午制香包》
董九铭
快要到端午节了,提到端午节,人们首先会想到吃粽子,粽子固然重要,但是,香包也是端午节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做一个属于自己的香包。小时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工具,有针和线、香草,还有布料。
老师指导了步骤之后,剩下都要我们自己来完成。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跃跃欲试,但做了几步之后,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封口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不过缝了几针,就渐渐地找到了窍门,之后缝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只留下了一个口,把艾草放进去,封上口,突然发现流苏没有放进去,不得不重头再来,把线挑断,重新缝。
在做香包的时候,人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忘记烦恼,香包更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浓情端午制香包》
张佐聿
又是端午浓情时,世间处处喜气氛。端午节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节日,在那天,人们系五彩线,吃粽子,更少不了那漂亮的香包。
在作文课上,我们人人都做荷包,在我的穿针引线下,那香包却成了一滩“烂泥”简直是惨不忍睹,再看看别人。有的人正十分努力地缝着,有的人已经做好的香包,对着香包观摩,还有的人已经干脆放弃,把香包放在一边,看资料了。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一个活动,更是古代人对生活无限美好的向往。而在古代的习俗也流传至今,虽然在这个科技化的时代,那些传统的、向上天祈祷美好的愿望、节日的喜庆则被保留下来。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能感到节日的幸福。
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飘香端午送香包》
潘铭远
端午节时我们家家都要吃粽子,佩戴香包,还要买把门猴挂在门上,也可买小扫帚,挂在墙上,都是驱邪避邪的东西,有时把杏枝红布挂在自己家的房门上。
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马上就到了,于是我们开始制作香包。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传说屈原受尽了别人排挤最后跳江自杀了。
于是,老师领我们制作香包,我们穿针引线缝了香包的外壳,然后放进了艾草,最后缝上了装饰用的东西。
缝了这个香包,让我想到了妈妈,每次端午节都是妈妈给我买的香包,而我却不知道要感谢她,所以,这次我也要做香包送给妈妈。
记得去年妈妈给我买了一个香包,我却嫌弃不好看,不佩戴。现在想想真不对,今年就让我做一个香包来报答妈妈。
想想妈妈总是无时无刻都在照顾我,我将来也要报答她,在我心中妈妈永远是最伟大的。
我的香包要送给我的妈妈,希望给她带来温暖。
《浓情端午制香包》
刘畅
每一年的端午节香包都是妈妈给我买的。可是今天的端午节的香包却是小时老师带我们一起做的。
我们先把布缝成一个三角形,在把艾草放进去,把流苏缝在正下方,好了,一个香包就做好了。可是我做的香包却像一个球一样,一点也不好看,但是我却想把这个香包送给妈妈,让她永远健康、快乐、平安、幸福到永远。因为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应该感恩、感谢的人,是她们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成长。
一个香包代表着一份幸福,带表这一份美好,如果我们都自己动手去做一个香包,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快乐,发现美好。
端午节,是要带香包,赛龙舟。每一年端午前,商人就会带着自己的做的香包来卖,香包各种各样,十分美丽。这些香包有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浓情端午制香包》
暴起源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今天,小时老师要我们做香包!
开始喽,首先要把布用针给缝上,再把艾草放在布里,放上流苏和带儿,这样就完成了。再看看别人做吧,你看小明,小明他正专心致志地做呢。呀,不小心扎到了手,但小明毫不在意,又继续缝了起来。终于,一个漂亮的香包就被小明做好了。这真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啊!【你真个能偷懒的臭孩子】
香包就这样做好了,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对了,香包还能辟邪呢!
《端午节》
祁祉润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端午节那天,人民都会吃粽子,戴香包,也会举行划龙舟比赛。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今天作文课上,我就亲手做了一个香包,令我感慨万分。
来到了课堂,老师说要做香包,起初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兴奋,因为我觉得这是个新鲜的事情,没有尝试过。老师给我们发了材料,并告诉我制作方法,顿时觉得太困难了,有点想知难而退。但还想尝试一下,于是我请教老师,老师把香包的四周缝了起来,我把艾草放了进去,未完成的香包顿时变得满满的。把绳子放了上去,再封口,香包就有了个基本的样子。最后把流苏缝了在下面,香包就完成了。这个香包我基本上没动几下,由此可见我的动手能力有多差。
我一定要把动手能力提高,练好一手针线活,在下个端午节的时候给家人一人做一个香包。
《浓情端午节制香包》
高伟策
端午节快要到了,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人都在为端午节准备香包,而我也不例外,只不过我和他们的方式不同,是用我一双“灵巧”又“笨拙”的手做出来的。
课堂上,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做香包材料。开始动手了,在做香包的途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就在这时,我想到了妈妈。以前过端午,总是妈妈为我制作香包,她那双粗糙的手,拿起针,一下一下的把香包缝上,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意外,不禁把自己的手扎了一个“小洞”……我费尽一番心思后,终于把香包做好了,虽然不像街上卖的那样好看,但是总会觉得自己有了成就。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做一个香包是那么的难,可是妈妈在每年的端午节都给我制作一个香包。所以今年,我想把制作的香包送给妈妈,虽然这个香包做的不是那么整齐,可是足以表达我对妈妈的爱。
在这次手工中,我不仅“收获”了一个香包,还知道了端午节的很多习俗和妈妈对我的爱。
《浓情端午制香包》
牟思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许许多多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其中的一个。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包粽子,系五彩绳,划龙舟,有戴香包。
今天,我就做了一个香包。首先把线穿在针上,再缝上两边,之后把艾草放入缝好的袋子,最后把流苏缝在香包的“屁股”上。这样,一个美丽的香包就做好了。
回想以前过端午节都是妈妈给我买香包和五彩绳,然后一大早趁我没醒就把五彩绳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脚踝上。
如果问我制作完成的这个香包送给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妈妈。因为是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是她给了我母爱。
今年的端午节真是格外美好,我做了香包,学了端午节的知识,理解了妈妈对我的爱。
浓情端午粽飘香作文800字
俗话说:“农历五月五,家家稻米香。”一眨眼,端午节又悄悄来到人间。
端午节当然少不了一个个饱满而富有情谊的粽子。可是?年年都去超市买,这有什么意思?自己包的粽子才叫“正宗”呢!于是,雷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我们兴奋不已的决定——星期三家长和学生们一起比赛包粽子。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这一天,饶校长和家长们早早来到了我们21班的活动现场。同学们热情欢呼,开心极了!在雷老师简短的讲话后,曹梦殊的妈妈给我们做了一下示范:“两片粽叶背靠背,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就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接着,在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一个勺子,再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然后用勺子均匀地摇动,直到把粽子下角填满了米,再把粽叶的上方压缩包成三角状。接下来最关键的步——捆绳子。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棕子的三角处使劲缠二圈,再打个结,一个三角棕就完成了。
接下来正式比赛开始了,同学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动起手来。雷老师今天可够忙的!这边还没包好,那边的同学又在高呼:“雷老师,快过来,我还没学会!”会包的同学都认真的包着粽子,不会的同学也虚心请教老师或家长。在家长和老师们的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认真学习后,都包出了奇形怪状的小粽子。
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同学们马不停蹄,很有过节的气氛。最后,因为粽叶采购得比较少,绳子也没有了,同学们想尽办法,四处寻觅有没有多余的粽叶和绳子……
下课铃声响起,活动也接近尾声——晒成果。同学们都高高举起自己忙活了一节课的劳动成果,有的同学兴奋的跑到雷老师面前:“雷老师,快看,这是我包的粽子!”同学们沉浸在喜悦之中。
我们这组——团结组笑得合不拢嘴,喊出了我们的口气:“团结组,万岁!”
雷老师做完总结就放学了,一片祝福,一片欢笑,一张张欢乐的笑脸,带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回家。
虽说是包粽子比赛,但是我们早把“比赛”二字抛往脑后。今天非常开心,很有成就感,学会了做中国传统美食——包粽子。
浓情端午作文800字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是为了纪念一个伟大,而浪漫的诗人诞生的。每年,我们都会祭奠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
今天是端午节,奶奶早早的便起来忙活了。锅碗瓢盆的杂音从厨房里断断续续地传来。我被惊醒了,以为是进了贼,便偷偷跑来看看。发现奶奶竟然在做粽子!他像是有顺风耳一样,一下子就发现了我。
“起床了?奶奶给你做了粽子,等一下,一会儿就好。”奶奶的笑意挂在脸上,我对奶奶心疼的说:“你别弄了,我帮你吧。”他皱着眉头,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她轻轻地说,不行,你小孩都会做,我老了,也该动动手了!他推走了,我留下了一个忙碌的背影。我的心里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的。
太阳就在不经意间悄悄爬了起来,像是在提醒人们端午到了。今天的天一改平时的哭丧,闪出了一个美丽的笑脸。这也让人心情明朗起来。
从早上的早餐开始,便要感受十足的节日气息。早餐从粽子开始。一向钟爱粽子的我见全家都吃了,便开始了狼吞虎咽。俗话说得好,人是铁,粽是刚。不吃粽子饿得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吃粽子一定要吃多。要不是只是叉烧馅的容易饱,我就吃个精光!
吃完了早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他妈喜欢我,犹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她笑笑道,咱们去看赛龙舟吧,听说今年的特热闹!从小到大都没有看过赛龙舟的我。抱着新奇的心情上了我妈这条贼船。贼船倒是又稳又快。没过多久就到了观海长廊。这场面那叫一个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啊!光是车就已经过了几条巷子了。我们下了船,稳稳的来到了海边。
海风拂着人们的脸,倒是多了几分惬意。龙舟慢慢的映入眼帘,像天边的新月一般。龙舟上的人叫喊着。一声高过一声,旁边的人也欢呼着,仿佛在为这个节日做着某些有意义的事。屈原可真幸福啊!
如果时光老人可以将时光留住,留住每个美好的回忆,美好的瞬间。仿佛音乐在跳动,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如果真的可以,那该多好啊!端午,我想对你说,来年再见……
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浓情端午作文500字
今天是五月初五,你们猜猜今天是什么节日?哈哈,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很多活动,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
今天早上姥姥很早就起床了,为的就是买包粽子的材料,姥姥买了糯米、红枣和肉,回到家姥姥就在厨房里洗粽叶和泡糯米,姥姥说:“糯米需要泡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够包。”但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包粽子了,就使劲地催促姥姥。
糯米终于泡好了,姥姥就开始教我怎么包粽子,先把粽叶裹成一个漏斗型的,把糯米放进去,姥姥还把枣子放了进去,再把粽叶卷起来,最后用绳子捆起来,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尝试着学着姥姥的步骤,包了一个粽子,哈哈!我真是一个包粽子的小能手啊,一看就学会了。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蒸,我很期待粽子做好后好不好吃,不一会儿从厨房里就飘出一股清香,我闻到后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准备拿一个来吃,奶奶告诉我还没有熟,于是我就等了一会儿,此时的我口水已经流了三千尺。感觉过了好久粽子终于熟了。姥姥给了我一个,我先把他的腰带取下来,再把它的外衣脱下来,我一口咬下去,粽子糯糯的非常好吃。
我吃完粽子妈妈就带我去河边看赛龙舟,那里热闹非凡、人山人海,一开始他们就奋力划桨,争先恐后的像离弦之箭一般。黄队一马当先冲在了终点赢得了冠军。
端午节真是一个又热闹,又有趣的节日呀!
浓情端午作文500字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赛龙舟、炸菜角、包粽子,或在门口挂一束清香的艾草,祈愿驱虫去病。这样美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几千年前,屈原听闻自己的楚国被秦国攻破,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投入汨罗江溺亡。这位出色的文学家、政治家以身殉国,再也无法回来。人们悲痛不已,将其身殒的日子定为端午。并用芦叶将糯米包住,捆上彩绳做成粽子,投入江流喂鱼,让鱼儿保护屈原的尸首。
时过境迁,现在的粽子不再被投入江中,但粽子的甜香和人们对屈原的敬意却始终不变。上好的糯米装进翠绿的芦叶里,可以根据喜好加蜜枣、玉米、花生、豆沙或水果丁,再用宽叶片把它们裹好,拿五彩的丝绳包扎、固定,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吃的时候,把它们煮熟,剥掉芦叶,剩一个米团儿,它甜甜的,软软的,正如屈原对祖国深长绵软的情谊。
如果粽子米团儿,是屈原对祖国的柔情,那清香的粽叶,就是屈原清高的气节。屈原说过:“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还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这样清高的屈原,这样皓白的屈原,宁愿与祖国——大楚一起亡,也不愿在秦政之下苟活。我们不由得赞叹:“屈原”,一个多么伟大的名字!
五月初五是我们的端午节。端午,是粽子诱人的清香,是屈原高尚的气节,是民间雅致的风俗,是中华悠久的传统……
浓情端午作文800字
锣鼓响,棕叶青,端午今又至;糯米白,馅咸香,阿婆把棕包;又忆,斑斓龙舟水中游,绿棕味美永难忘,浓浓情思入我心。
友情·赛龙舟
方晨曦破晓,村子顷刻便热闹起来,大人小孩不约而同地围在龙舟旁边,等着送它上赛场。不得不说,这舟身五彩斑斓,宏伟壮大,龙头上印有刻刀留下的痕迹,一眼一须,逼真极了。我和伙伴盼着我们的龙舟能赢,于是从头到尾都紧紧跟着它,形影不离。
正午时分,烈日当头,江岸边人潮拥挤,挡住了眼前的江水,像一股晃动的水,时而向右倾,时而向左倒,我们仗着自个儿小小的身材,钻过人群,待眼界开阔后,便又将视线放在我们的龙舟上。
“锵……锵锵。”锣响舟动,岸上的人用力地喊着加油,我紧紧抓住伙伴的手,微微颤抖,耳边除了那鼓声,便是什么也听不见了,眼见那最熟悉的最耀眼的龙舟遥遥领先,冲过红线,我像终于吸到了空气,活了过来,回头与伙伴面面相觑,热泪夺眶而出。
亲情·包粽子
一竹篮洗净了的粽叶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绿得出油。又一盆盆糯米、绿豆、五花肉,将嬉戏玩闹的小孩都吸引了去,坐在小木凳上,耐心地教着如何包粽。
我望着手中松松垮垮的粽,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包,总不成样子。阿婆大笑,接过我的粽,不过是三两下,松松垮垮的粽便在她又大又有力的手中变的结实又饱满。她端去锅中煮,整个房里氤氲着诱人的粽香,我两手撑着头,看着阿婆把糯米绿豆一层一层放下,突然发问:“阿婆,为什么粽子里要放绿豆啊?光是糯米不是更好吃吗?”阿婆不假思索地说:“因为糯米热气啊,你们小孩子吃多了是消化不了的。”听到这奇怪的回答,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这样啊,原来糯米热气。”阿婆也笑了。
乡情·品粽子
节后返校,舍友们都带回了自家的粽子,放在以往我也只知道阿婆包的那种馅,可她们带的却是各式各样,论馅,有花生、咸蛋、与甜米;论样子,有竹筒状、六角状、与四方状的,眼花缭乱。
舍友小心翼翼的脱去它嫩绿的衣裳,它外容金黄,甚是可爱诱人看,再将它分成一个个小块,我早已露出了一副馋涎欲滴的样子来,舍友将其端至我的面前,“尝一尝,这是我家乡的味道!”拿起一块,放入嘴中,浓浓的粽香充斥着我的口,不由得叹一句“真棒!”。舍友的脸上立刻洋溢着许多许多的幸福与自豪,“我最喜欢我家乡的粽子了,这可是我家乡的味道哦!”说罢,也将粽子放入口中。
端午又至,人儿也活泼了起来,又是那绿叶长舟,将人引入了缠绵的情思之中,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