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读后感450字
《锲而不舍》是荀子《劝学篇》的节选。它讲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积累起来的土会变成山,风雨就在那里兴起。积累起来的水会变成深潭,蛟龙也生活在那里。积累起来的善事会成为美德,而得到智慧,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所以,我们做事情,如果不一小步一小步的不停地积累,就不能够到达千里之外;不一小流一小流不停地积累,不能够成为大海。
骏马一跃,不能十步;劣马走十天,不会放弃。雕刻一样东西却舍弃了,朽木也不会折断;雕刻一样东西而不放弃,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没有强硬的筋骨,却能向上钻而吃到泥土,又能向下钻而喝到泉水,都是因为它很专心。螃蟹有六只腿和两只蟹钳,没有蛇鳝的洞穴也没有家,所以它就会半途而废。
这段话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半途而废,朽木也不会断折,锲而不舍,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同样是雕刻,坚持不懈便能成功,半途而废肯定就会失败。
读了这一段话,我明白了做事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才能成功;绝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一事无成的道理。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做到坚持不懈才行。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作文900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题记
在信息高速化发展的今天,学历已成为学问的代言词。可又有谁能猜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今天不凡的成就。
金克木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者,却因为一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就此改变了命运。正如冰心所说:当初的芽儿|浸满了血与泪的雨泉。但凡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离不开他的努力与坚持,这份坚定的信念,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闪光点。
说起坚持,这可是求学之路必不可少的基本准则。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每每读到这句诗,眼前便浮现出明代学者宋濂背着沉重的书箱,拖着残损的布鞋,顶着萧瑟的寒风,在漫天飞雪中艰难跋涉的情景,一股敬佩之情在心底油然而生。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够突破生理极限,那样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呢?
我想,大自然给了我一些启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自己的蓝天,它们做到了人类远远无法想象的事情。即使是狂风暴雨或冰霜严寒,它们也绝不会屈服,而这种求生的欲望,正来自于他们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魅力和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韧性。
下雨天时,你或许会常常看到屋檐的两个棱角间有一张硕大的网,你或许不会引以为奇,而是若无其事般地走过。其实,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是蜘蛛辛勤劳作的结晶。因为要将网织在两檐之间,蜘蛛需要从地面上来回穿梭,还要爬上爬下,移动时必须格外小心,防止网掉到地上。假如一不留神,便会“牵一发而动千军”,只得卷土重来。但是,蜘蛛从未放弃,因为在它心中,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
记忆乘着时光之舟,荡漾在历史之河上,带着我回到了那个振奋人心的时刻。
随着倒计时结束,“神舟七号”如一支箭射向太空,逐渐消失在视野。尽管只有短短的十几秒,我的心却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与地球相比,“神舟七号”只是沧海一粟,可它却凝聚着几千名航天人员的心血。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那一个,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已经被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做一个像金克木一样的人,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锲而不舍作文400字
荀子曾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意识到,想要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上次我们一家人去爬宝石山,那里的山坡大多没有楼梯。大多数人都没有勇气往上爬,只有看的份。我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爬上这座山峰。
我绕着这座山转了一圈,找到一个,最好爬的位置,深吸一口气,准备出发。
最靠下的位置,似乎是垂直的,有供人脚踩的小洞,我小心翼翼地把脚塞进最下方的小洞,随手抓住了一块较为突出的石头,脚一蹬,窜上去,我紧紧抓住一块块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头慢吞吞的爬了上去。“刷啦”两块石块,从我的脚下滑落,吓得我直想打退堂鼓。但转念一想,如果现在放弃的话,自己曾付出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于是我鼓起勇气继续往上爬。
一路上我小心翼翼,终于在快靠近山顶时看到了较为平稳的石地。我的胆子大了起来,沿着石地大步的往上走。山顶上向地面上一样平稳,不再有拥挤的人群。
锲而不舍,爬上山顶,我终于欣赏到了不一样的美丽风景。我想这就是给每一个坚持的人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