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永之殇作文1000字
秋日。
大片大片血色的枫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有几片脱离了枫叶群的枫叶,打着旋,飘在了一块墓前。墓前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之象。而墓地上刻着几个字——“方仲永之墓”。
两年前。
“仲永啊,快随为父去拜访你张叔叔家,今天还能赚几个碎银呢!”一个脸上留着胡须的中年男人说。“父亲,我……。”仲永犹豫着,眼一直盯着地面看着,手不自觉地搅在一起,秀气的眉紧紧地锁着,眼底有化不开的忧愁。
“怎么?你不想去了吗?”仲永的父亲略带怒气的问,“你个不孝子,我每天带着你都快跑断腿了,如今你说不想去吗?”
听到“不孝子”三个字,仲永忽地抬起头,“不是的,父亲,我只是…”仲永的心像被油煎着。昨天,他出门时,就听到有人在他背后议论:“你看你看那不是方家的大才子吗?”“可不是吗!听说啊,他现在连个普通秀才都不如呢!”“就是他呀,那点才华,早就磨没了!”“他父亲还整天带着他东奔西跑呢,自己儿子什么都不会,还好意思去别人家拜访,害臊不害臊啊?”仲永强忍着心中怒火,加快脚步向家走去,这些长舌妇,怎能如此评论自己的父亲呢?想着想着,思绪竟飘回了十三年前………
那时,他还是个赫赫有名的“神童”。
“哎呀,恭喜你呀,方先生,家里出了个这么有才华的小神童啊!”一位前来拜访的先生说。“哪里,哪里,犬子只不过略识几个字而已。快,仲永过来见过你李伯伯!”年幼的仲永怯怯地看了一眼那人,小声地说了句:“李伯伯你好。”仲永看到那人眼底的虚伪。
“一点心意,不知可否让你家的小神童,为我作诗一首啊?”那个人说。父亲见了那几块碎银眼里闪着光。“快,仲永,快为你李伯伯题诗一首!”父亲略带命令语气的话传进仲永耳里。仲永慌乱地看了父亲一眼,父亲的眼里没有半点慈爱,只有命令。仲永不情愿地题了一首诗。
“好诗,好诗啊!”方神童果然名不虚传!那人笑着,父亲也陪笑着。
自此,父亲便带仲永四处拜访,有的人家请他们吃顿剩饭,有的人让仲永吟诗,给他们几文钱。
时光跳转到仲永十三四那年。
“仲永,吟首诗听听。”乡里最有钱的人家,刘家主正打量着仲永。仲永冥思苦想,半晌才说出一首诗。刘家主紧皱眉头,自言自语道:“也不过如此啊,哪有盛传那么好,本打算让他当易儿的伴读书童的。”易儿,正是刘家主的小儿子刘天易。刘家主的声音虽不大,却全被中庸的父亲和仲永听了去。“刘家主,您看,让他再吟一首吧,他刚才肯定没想好………”“不必了,管家,拿一锭银子,让他们走吧!”仲永的父亲还想再说,但听到银子,便笑着,拉着仲永走了。
“爹,对不起。仲永愧疚地说,都怪自己没发挥好,才让刘家主没看中自己,让爹伤心了。”仲永的父亲刚想发作,可见仲永如此难过,便没好气地说:“算了,到了下一家好好发挥,听见没有?”“儿子知道了,爹。”
桃花花瓣铺了街道,仲永走着,溅起一地花瓣。他望着飘落的花瓣,脑海回想着人家鄙夷的眼神,父亲卑微的笑脸,讽刺的议论声,他不是没有想过不再东奔西走,安静地做回本分,当一个一辈子辛苦的农民,可父亲每次都拉着自己去这家去那家拜访。父亲老了,他不想看到父亲为自己生气。每当看到父亲憔悴的面容,布满老茧的双手,他就于心不忍随着父亲去了。他伸手,去接住那粉嫩的花瓣,他想:若我只是一片花瓣,生命虽短,却自由自在,看遍最美的春夏,变化作泥土,那该多好啊!父亲的话,自己向往的自由,两种念头在仲永的心里不断冲突着,叫嚣着。仲永无力地跌坐在地上,白净的脸上留下痛苦的泪水,修长的手死死抓住一把花瓣用力一扬,漫天花雨,一个脆弱的身影不停颤抖着。
“父亲,我们走吧!”仲永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哟,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没有呀,你小子!”仲永的父亲笑着拍仲永的肩。
对不起,父亲。
仲永的笑脸那么纯净,可谁也不知道那笑脸下,万分纠结的心。
一条惨白的白绫,被抛出一个弧线,挂在房梁上。一双修长白皙的手打好一个死结,那么用力。他微笑着闭上眼睛,两行清泪顺着白净的脸落下。
“咣”地一声,一颗明亮的星从寂静的夜空落下。
第二天,早。
仲永的父亲推开了儿子的房门。“仲永啊,起……我的儿啊,你,你怎么这样想不开呀!”仲永被悬挂在房梁上,苍白的脸,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他自溢了。
他解脱了。
后来,仲永的父亲因为自己的儿子去世,患了重病,也去了。
一块墓前,被人打扫的干干净净,多了些贡品与纸钱。
“今天是你的忌日,来给你扫墓。下辈子投胎成个普通人吧,至少没那么累。”匆忙间,落下一块玉佩,温润的光泽,被阳光照射,散发耀眼的光。上面刻着一个字——“王”。
仲永之“伤”谁之过作文800字
伤仲永,伤仲永,方仲永之伤谁之过?盖其父,其邻,其己耳。
其父之过在于贪。
贪。问其父贪何?文中曰:“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父过贪,轻易为“受人礼,钱币乞之”所迷惑,因此失心智,而误仲永一生。
其邻之过在于捧。
捧。问其邻捧何?文中曰:“邑人新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其邻过捧,那些闻名的同县之人蜂拥而至,皆以金钱求诗,仲永之名也被捧上天。人生就如抛物线般,经历了最高点后,迎来的只有堕落。花钱买诗,宴请其父,仲永终日在此等环境中,岂能不受影响?这便是其邻之过。
其己之过在于懦。
懦。为其己懦何?文中曰:“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从此句可以看出。再从仲永第一首诗的内容来看,他十分孝,对父母唯命是从,不敢忤逆。所以,仲永在父亲的“不使学”中没有反抗。但假如仲永意志坚定,执意要学,或许其人生又将有诸多不同。
但仲永毕竟是个孩子,归根结底还是错于其父。古有“孟母三迁”之说,环境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还是仲永之父目光短浅,只重眼前利益,忽视孩子的后天教育,从而使天赋无法挖掘。
我不仅为仲永所遗憾、惋惜。若仲永可以学习,接受良好教育,日后必为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行星。他原来藏压在地表的黄金——-天赋,也没及时得到挖掘,在经历了大陆飘移之后,深深地埋在了地底。所谓的明日之星,也只在漫漫黑夜中照亮了天空,但转瞬即逝,变成了一颗流星。
白驹过隙,当仲永年老体衰、头发花白时,是否会想我自己孩提时的意气风发?是否会为此感到后悔?但年少也只能作为自己的一个美梦吧,如同流星般耀眼却易逝的梦。是如同江郎一样,只有自己才会梦到的梦吧?
自是无人应答。伤仲永,江郎才尽也只能为那遥远的历史了吧。可是,仲永会恨吗?会后悔吗?我无从知道。伤仲永,伤仲永,仲永之伤谁之过?无声惟有花落。
奈何只是听书人,愿世间再无仲永江郎然者。
仲永之伤,谁之过?作文600字
一个天才的陨落,到底是谁之过?
或许是他亲爱的父亲吧!
其实,仲永的第一首诗即以“孝”作为主题内容。当然,在古代自然是百善孝为先,所有父母之言都是要听从的。不然,就是忤逆父母。当然,这也是仲永成长路上的一大阻碍。
果不其然。
王安石将仲永之伤归结为:仲永出名后,“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是的,在古代,一个世世代代耕田的农民,能会拿出闲钱去养一个什么活都不干的读书人吗?当然不会。在娃儿能帮他赚些钱时,当然要尽力而为。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嘛!
还有,就是和他一个屯的乡亲。
这一定是另外一个巨大的幕后推手。
一个个用钱币去乞求仲永的诗,使他的这个贪财图利的父亲有利可图,扼杀了仲永求知的权利。这不是买仲永的诗,这是在买仲永的命,他的天赋。
再就是这一乡的秀才们。
他们成功地将仲永的名声打响了。多么厉害。这又是仲永的一致命伤。无可奈何,仲永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或许是我想多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他自己。
他还太小,就将才华一展无余。仲永应该藏拙的。或许,等他在这个家有了说话的权利,他再大放光彩,我认为这样,或许以后与他的结局会大不相同。
其实,读了一遍又一遍,孰是孰非都变得各不相同。
但愿,不要有下一个“仲永”陨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