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年味作文700字
春节是每个中国人都要过的节日,但是过年的方式却不断地在变化。今天我“采访”了爷爷和爸爸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
我先去问了爷爷。爷爷说,小时候他们家里很穷,经常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頓了,然而过年的时候大人总会想办法烧出足够的米饭,然后再添几个菜。运气好的话,还能在桌上看到久未谋面的肉。所以,爷爷小时候最盼望着过年。因为家人兄弟姐妹很多,过年时爷爷没有新衣服,穿着一件平日里舍不得穿的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旧衣服。尽管如此,爷爷的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接着,我又去问了爸爸。爸爸说,他们小时候,除夕那天,要先洗脚,剪好指甲,然后迫不及待地穿上准备已久的新衣服,跑到小伙伴面前有意无意地去“炫耀”自己的新装。大人们则从早上开始忙忙碌碌,准备各样菜蔬。在一定的时间点后,村子里会有专门的人敲锣提醒大家该烧年夜饭了。平时在饭桌上不是经常看见的“好菜”,年夜饭那天统统上桌。爸爸说,他小时候最期盼着过年了,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又可以吃到丰盛的年夜饭。还能从长辈那里拿到红包呢。虽然每次拿到的红包只有几元,但是爸爸说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笔大财富了。
再来看看我们现在是怎么过年的吧。
不仅家家户户都能穿上华丽的新衣服,而且年夜饭上的菜肴琳琅满目,丰盛无比。纵然这些菜平时也随处可见,可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谈天说地,有说有笑,那味道特别的“甜”,特别的“鲜”。吃好年夜饭,长辈们开始轮流给我发大红包,让我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富婆”。线下红包派送完,新一轮的线上红包马上登场。爸爸妈妈在微信群里忙开了,说着各种祝福的话,发着红包,也收着红包。大家的脸色到处洋溢着快乐幸福的微笑。
这就是我们三代人的年味。每个年都是崭新的,个中滋味也千千万万。不管是哪一个年,哪一种味道,都飘散着人们对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期盼!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400字
大年三十晚上,姥姥、爸爸、妈妈和我围着桌子吃着团圆饭,话也就围绕“吃”说开了。
姥姥看着满桌的山珍海味,感叹地说:“现在的生活真是节节高啊!我小的时候,能吃上小红薯就算不错了。生活困难的时候,甚至连树皮、砻糠也充饥呢!”
与姥姥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相比,爸爸妈妈算是幸运多了。他们说,尽管那时的生活水平也不高,但吃饱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偶尔还有鱼肉吃。只是一条鱼往往要吃好几顿。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大家美美地吃上白切猪头肉和鸡汁汤年糕。
无疑,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就说我吧,一日三餐,顿顿几菜一汤,五颜六色的菜肴端上餐桌,有荤有素有海鲜,有色有味有花样。妈妈还专门为我订了一份牛奶,并不时让我服用一些滋补品,经常带我去吃西餐。妈妈常说:“你和我们的童年时相比,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三代人的梦想作文
梦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是灯,照亮夜行路;梦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是啊!正是因为心中有梦,才使你不断追寻。
爷爷的梦——和平梦
“我希望战争的硝烟不再弥漫,和平的钟声敲响每一个角落,人们过着平安幸福的生活”。这是爷爷纯朴的心声。小时候,爷爷总给我讲老红军的故事,讲险象环生的万里长征,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红军们毫不动摇的信仰和怎么打鬼子的慕慕经历。年幼的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让他们傲骨铮铮勇往直前。后来读了书,才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他们是为了为了新中国而战,为了推翻不合理的制度而战,为了饱受压迫欺凌的广大人民而战,为了正义,为了爱,为了更光明的未来而战,如此美好炽热的信仰,当然能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爷爷每次讲红军的故事都会热泪盈眶,因为他也曾是一名军人,是千万个解放军中的一员。他很普通,个子不高,不雄壮威猛,可却一天能行四百里路,如果有紧急任务,甚至能步行五百里。每当受伤绝望时,爷爷就梦想总有一天不再有战争,未来的祖国会是和平富强的!每个中华儿女都平安幸福地生活着。这就是爷爷发自内心的渴求,是贯穿于他整个生命的坚不可催的理想。
爸爸的梦——幸福梦
爸爸生活的年代,温饱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党的十一届中全会确定了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村也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好政策给农民提供了劳动致富的一片天,农村人各显其能,大显身手,出现了一大批劳动致富的典范。村东边杨大伯家养鱼成了万元户,村西边赵二婶家养鸡盖起了新房……爸爸为了让家里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好,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幸福,他辛勤劳作,每天早出晚归,给别人搬砖挑瓦、盖房子,烈日当头,他仍丝毫不停歇,额头上的汗珠密集在一块儿他也顾不上去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黝黑的脸庞成为我和他交谈的常客。不过,爸爸的辛苦与努力终究没有白费,他的劳作为我家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破陋不堪的旧瓦房变成崭新的楼房时,爸爸的嘴角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
2002年,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的将近十多年时间里,由于党在农村经济政策全面落实,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设施得到改善,公路、电力、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家家盖起了新别墅,宽敞卫生又漂亮,户户都通自来水,做饭用煤气,冬暖夏凉真舒畅……爸爸的幸福梦实现了!
我的梦——教师梦
我曾问过自己:“为什么想当老师?工资低,工作又辛苦,还不被人重视。”可回头一想,如果没有老师,人才的大批涌岂不成了空想?国家的发达岂不难度倍增?正是因为老师授予我们知识,我们才能踏上成才路,也正是因为老师赐予的一叶扁舟,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白天,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为我们呕心沥血地讲课,夜晚,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可老师还在那摇曳的灯光下辛勤地在我们的作业本上打着道道鲜艳的勾勾……也许当一个人被成功的喜悦包围时,他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但也决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师,因为在他成功的背后蕴含着一位老师的不断付出。同样,无论身处何方,我都不会忘记自己敬爱的老师,因为我在老师的呵护,爱的沐浴下成才。所以我向往教师这个职业。尽管现在的我只是一名中学生,但我会勤奋、努力地学习,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走向梦中的三尺讲台。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祖孙三代的追梦之旅印证了一路走来的风雨。艰难的岁月,已经远去,迎接我们的是新世纪的曙光,我坚信终有一天,我的梦会圆,祖国的梦也会圆!
三代人的小康梦作文600字
小时候,我不止一次地问爷爷:“爷爷,你有没有梦想啊?”
爷爷摸着我的小脑瓜,爱抚地说“有啊。想听吗?我的小乖乖。”
我搂着爷爷的脖子说:“想听啊,爷爷。”
“爷爷的梦想就是让土地多打粮啊。有了粮食,全家人就不饿了。”每次,爷爷都这样回答我。
春天,爷爷在田间播种;夏天,爷爷在田间除草;秋天,爷爷在田间收割。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爷爷播种着梦想,收获着希望。
我长大了,爷爷的背也驼了。可是,听爸爸讲,爷爷在田间劳作了大半辈子,也只能让全家人的生活勉强过得去。
爸爸是一个有血性的男子汉。爷爷年老后,爸爸延续着爷爷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宁愿自己多累一点,多苦一点,也要让爷爷安度晚年;也要让孩子有个美好的童年;也要让全家人的生活好起来。于是,爸爸抛妻别子,远下广东,有时几年才回家一次。渐渐地,我们家的生活摆脱了贫困,不再享受低保,爸爸也回到了我的身边。去年,在乡镇领导的关怀下,精准扶贫给全家带来了福音,爸爸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我们全家也看到了小康的希望。我理解爸爸,他的辛苦,他的努力,就是让我们这个家庭生活得更幸福。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要努力学习,做社会的有用之人,让家人幸福,让家庭幸福。每天,我都会按时起床,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勤奋学习,努力做到今日是今日毕。我想:有爷爷打下的基础,有爸爸的努力追求,有我的不断努力,我们小家的小康梦一定会在我这一代人身上实现。试想:我们每一个小家庭的梦想实现了,那么,我们大家庭的梦想——中国梦,也一定会实现。
从爷爷到我,三代人的梦想串成一个家庭不懈奋斗的音符。我坚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三代人的童年作文500字
爷爷、爸爸和我的童年都生活在丽江,可是由于时代的不同,童年的经历和感受也深深地刻下了时代的烙印。
爷爷是和新中国一起出生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爷爷也70岁了。由于他的童年正处于建国初期,更何况丽江只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在他十三岁那年,就离开家乡去红河修公路了,每当回忆起修公路的艰辛,爷爷眼里总是闪着泪花,这也是他最深的童年印记。
爸爸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但在丽江,经济还是相对落后的。爸爸去小学的路上,要走过一段长长的泥泞的小路,每当下雨天,那里到处都是泥水,他为了不让鞋子弄湿,每次都是光着脚走的。放学后,他要帮家里做家务,晚上又经常停电,就只能在煤油灯下写作业。
而我出生在21世纪,祖国繁荣富强了,人们生活富裕了,喜欢旅游了,丽江成了旅游圣地,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周末不仅可以去学跳舞、弹钢琴,还可以去看电影,开车去野餐,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别提多幸福了!
三代人的童年生活,由于年代不同,有着不同的经历。特别是我,生活在祖国繁荣富强的时代,我感到很幸福,也相信我们的祖国明天会更好!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1000字
鱼儿的梦,是遨游大海;骏马的梦,是驰骋草原;雄鹰的梦,是搏击长空;中国共产党的梦是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康庄大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时代不同,梦想也不同,梦想的变迁,见证的是时代的发展,祖国的变化。
我的爷爷是个典型的老农民,他出生于50年代,那是一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爷爷说,那时在偏远的农村“吃饱饭”是全家人的奢望,所以爷爷年轻时到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现在从我老家到镇上开车只需30分钟,可那时他们却要走上几个小时,肩挑背扛,把玉米、鸡蛋等农产品背到镇上出售换取零花钱。我迷惑不解地问爷爷:“为什么不坐车呢?”爷爷呵呵地笑了笑,说:“在那个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城里购买自行车还要凭票呢。你想想看,咱们村到镇上连公路都没有,哪有车呢?坐汽车呀,那是连做梦都不会想到的事哦!”爷爷说关于自行车,他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当年,我爷爷的一个堂弟在县城工作,他买了一辆自行车连骑带扛地回到村子里,在我家门前那块大坝子转着圈地骑,全村人都围拢了看,那样子别提有多神气了。那时,能坐上那辆自行车逛一圈是爷爷心中最大的梦想。我那堂爷爷决定带着爷爷到镇上溜达一圈,说是让爷爷骑自行车,其实是让爷爷帮着扛车呢。当时山路崎岖不平,到处坑坑洼洼,偶有一小段平路,爷爷搂着他堂弟坐在自行车尾上,不料一个趔趄,连人带车来了个倒栽葱。每每说起这事儿,爷爷总是笑得前俯后仰。
爸爸出生在80年代,他读师范时曾对爷爷梦寐以求的自行车十分神往,在学校只要花两元钱就可租一辆自行车骑一个小时,所以每到周末,爸爸说他总会租辆自行车,在校园内游逛。这车似乎还载着爷爷的梦呢。到了爸爸毕业开始工作时,摩托车成为了人们的新宠。他工作两年后便用自己攒下来的钱买了一辆摩托车,他骑着摩托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引来不少人羡慕的目光。每次回忆起那段拥有摩托车的时光,妈妈总开玩笑说:“当时,我就图你爸那摩托车方便,才嫁给他的呢!那时和你爸骑上摩托车到县城办事,方便又快捷,特别是不耽误给你喂奶呢。虽然那石子路抖得我屁股疼,但夏天坐在摩托车上凉爽得很啦!”说罢,全家人总是哈哈大笑。
待我两三岁时,小轿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不仅拥有量与日俱增,私家车的档次也越来越高。现在,每天上学,放学时我都能看到络绎不绝的车流,我觉得县城的街道仿佛都变窄了。三年前,我们全家经过反复挑选,终于在芸芸众车中把一辆白色的大众汽车帕萨特开回家了。当时我围着汽车转来转去,东摸摸,西瞧瞧,还一下子跳进驾驶室里,不停地按喇叭,听着那“嘟嘟”声,我高兴得像只小兔子蹦来蹦去。
自从拥有了私家车,我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周末、小长假、寒暑假,我们便开车出游。这辆白色的汽车像骏马一样飞驰在高速公路上,从铜仁梵净山到西江千户苗寨,从湖南凤凰古城到湖北的黄鹤楼,从雄伟的金佛山到神奇的九寨沟……这辆车载着我们走南闯北,领略祖国的美好风光,载着我们一家人的梦穿行于天地间。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小汽车,我们一家三代人的出行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也见证着时代的巨变,祖国的腾飞!(尹珍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