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与众不同的展示课作文500字
上课铃响,我们在班级里排好队,到录播厅举行一次有趣的展示课。录播厅很大,能容下了三个班学生。墙壁,天花板上有各种的摄像头,我们的一举一动暴露无遗,不过,这对我没什么影响,我们依然兴致勃勃。
展示课开始,第一个上台的小组是研究候鸟迁徙的,他们先把PPT播放给大家看,再拿着稿子给大家讲述关于候鸟的知识,听说候鸟迁徙的路线有八条,其中经常经过的就有三条……他们详细讲述着,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直到他说“谢谢大家!”,我才如梦初醒,给些掌声。
最吸引我的是第二小组,他们研究的主题是关于秋天的古诗,一听到《山行》,我的脑海中便出现一片片金黄的落叶,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整片树林像被涂上红色黄色的颜料……
时光在同学们的汇报中穿梭着,马上就要轮到我们小组了,我不寒而栗,心提到了嗓子眼。随着一阵掌声,我们组上台了,小组成员都笔直地站在台上,我和组长一起现场采访同学,并收获了完美的答案。
掌声响了起来,此时,回忆起小组所有的付出,分工、合作、查资料,还有许多玩的快乐……这时我听到下课铃声响了,我们很快排好队回教室收拾东西。
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就像一只只老鼠乖乖地进了猫的嘴里,当然我就是那只猫啦。这种学习方法让我们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就像科学家一样,真有意思。
一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作文800字
今天下午,我们九(3)班迎来了一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听说执教的骆志成老师是河南名师,他要为我们讲述“唐宋八大家”一课,展示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个文学巨匠。
我们每个人像沙丘上的鸵鸟伸长脖子——翘首期盼,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教室。当清脆的上课铃响后,骆老师面带微笑,他疾步走上讲台,一声洪亮的“上课”,师生互相问好后,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似乎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心有灵犀,如沐春风。
骆老师的课堂语言生动而又朴实,时而旁白时而图文并茂,风趣而又幽默,似无形,幻有形,似现实,如梦境。这一节课我收获了很多文学知识,了解了八大名家的生平和逸闻趣事。
骆老师首先教我们如何巧记“唐宋八大家”,他让我们闭着眼听着他的指挥开始想象,开发左脑,图片记忆,“唐代文坛领袖韩愈,头上是一棵柳树的柳枝(柳宗元),在石头上坐着(王安石),天上一个太阳(欧阳修),一座拱背桥(曾巩),桥上走来父子三人(“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整个画面栩栩如生,我仿佛穿越回到了唐宋王朝,看到了当时的情景,他们一个个迈着方步,吟诵着唐诗宋词向我走来,一下子就记住了他们的形象。
骆老师像一个导演引导着,我们积极地参与着。从唐代的文坛领袖韩愈,到他与邓州“三贤”的关系;从邓州“三贤”到花洲书院;从遭受贬谪的柳宗元到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从“三苏”故事到王安石变法;从曾巩的文学到他的书法作品拍卖2。06亿人民币;这些历史画面用一幅幅图画展示非常真实,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文学故事在我们面前上演,画面具有质感,生动而又形象。这些名人轶事,文学家、政治家的经历,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引起我们的思考。特别是骆老师讲课时,激情澎湃,风趣幽默,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在以往的课堂上,似乎没有这种奇妙的感受,我非常喜欢这一节语文课。
这一节与众不同语文课中,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在骆老师富有激情调动下,一个个像发起冲锋的战士。同学们思考着、朗读着、激动着、陶醉着、兴奋着。同学们回答问题的声音洪亮且思路缜密,文本和课件一起行进着,同学们睁大眼睛观察每一个细节,竖起耳朵聆听每一个文字,每一张画面,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大家的故事,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期待着,期待着他们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同学们很珍惜这一节课因为这一节课,说不定就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点,每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期待着,期待着更多的惊喜,生怕漏掉了哪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这一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中,有与众不同的听课教师。最后一排是学校的刘校长和九年级语文教师,他们一会记录,一会倾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仿佛和同学们一起沉浸在“唐宋八大家”的历史画廊中。
这一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中,有与众不同的练笔作文。第二节课,同学们拿起笔,从骆老师布置的五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我眼中的唐宋八大家》、《韩愈与邓州》、《千年韩柳》、《千年苏轼》、《一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习作练笔。我选定了《一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抓紧时间下笔如神,如流水一般写了起来……
骆老师的语文课堂内容充实,内涵丰富、生动有趣、充满生机、他不跟其他的老师一样严肃,他让我们处身于欢乐之中学习语文,寓教于乐,让我们快乐地遨游在语文的海洋中。这种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的充满活力,激动人心。我真心的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堂。
我爱语文课堂,更爱这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
一节与众不同的作文课作文450字
开始上作文课了,这可不是一般的作文课。
老师走进来时,带着一股神秘感,咦!怎么感觉老师今天要弄大事情。果然,老师要做一个实验。“什么?要穿越A4纸?怎么可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一张比头大一点点的A4纸,不可能穿越一个人的。
实验开始了,只见老师拿出一张洁白的A4纸,问同学借了一把尺子,然后又拿出了红笔,小心翼翼的在纸上左一条,又一条的画着,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画好了以后,老师又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一把剪刀,又让小智帮忙拿着那张纸,沿着横线一一剪下来,剪成了一个像福油纸一样的东西。又沿着中心线剪开,呀!是一根很长很长的线。我们明白了,原来老师是要做一个很大的圈。然后,老师又笑嘻嘻地对大家说:“现在还有人觉得它过不去人吗?”没有人举手了。
现在,老师把它围成了一个圈,一个非常大的圈,然后又让四位同学上去,一起穿过这个圈。大家都屏息凝神,盼望着这个实验成功。穿过了!大家都大吃一惊,觉得不可思议。刚刚的喧闹声结束了,大家都呆若木鸡。
我从这个实验感觉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万物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