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改写400字
一阵秋风一阵凉,满眼秋色洛阳城。眼前的情景使人感到阵阵寒意和寂寞。中秋将至,这萧瑟秋风刮起了游子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勾起了对亲情往事的无限回忆,使人禁不住感伤落泪。
我就是这千万游子中的一个。我无时不刻不在思念家乡,家让我魂牵梦绕,别离的滋味让我肝肠寸断。多年未归家,不知家乡怎么样了?亲人们可还健在?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我茶不思饭不想。正当我忧伤之际,却在洛阳城里偶遇了故乡的友人。我急忙写了封家书,让他带回家乡,问候我的亲人们。要说的事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在信里我写了许多,写了对家乡亲人们的思念,又写了对家人们的问候。还写了许多我想对故乡的亲友们说的心里话。
几天后,那位友人即将出发。我慎重地把这封信塞给他,请求他务必把这封信送到我亲人们的手中。在他踏向征途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到自己好像还有心里话没有说尽,赶紧打开早已封好的信封展开来看看。眼里满是期待,心中充满渴望,希望这封信能尽快送到亲人们的手里,也期望他们能尽快回信,告诉我家乡这几年来的变化……
《秋思》改写800字
我在战乱之中,经过无数波折,经历千苦百难,终于来到了洛阳城歇脚。
来到洛阳城时,已是三更半夜,一阵阵凉飕飕的秋风,吹得我有些发抖,思乡的情绪欲发强烈。来到客栈,望着空洞洞的屋子,内心十分孤独,躺在床上透过窗望着那皎皎明月,睡意全无。不知家乡老母近来身体可安康?老父亲的病好些没?隔壁……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总是睡不着。于是我走出店门,看见黑暗中有个人向客栈走来,仔细定睛一看,十分欣喜,原来是一位多年不见的老乡前来投宿,我立即迎上前去,激动地握住他的双手说:“老乡啊!这多年不见,我俩仿佛被一道栅栏隔开了,今日能再次相见,真是天赐良机哪!”老乡十分惊喜道:“啊!是你呀!真是太难得了。如今,朝廷越来越乱,我已弃官,正在返乡的途中,正巧遇见了你,不如我俩一同返乡吧!”老乡这一番话,如一支箭正中我的思乡之心,想到自己还得重返官场报效祖国呢!想着想着,不禁热泪盈眶,低沉地对老友说:“我……我恐怕不能与你一同返乡了,但请你帮我捎封家书给我的家人。”说罢,我立刻回房坐在床前,准备写封家书,可是我已离家多年,对家人有着千言万语说不尽的话,拿起笔,皱起眉头,想到:先问问老母亲腿好些没吧,不对不对,得先问问父亲胃病好些没,可是我又很想念儿时的玩伴……结果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我愣了老半天才将笔沾上墨水,理好思绪,写下来这封百感交集的家书。家书终于写完了,我轻轻叠好放进信封,封上封口。第二天一早老乡准备起身,我赶紧检查了一下信,递给他,他说:“放心吧!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我可得走了。”我叫道:“且慢,我好像没把治病的药方写进去!”这一叫,把老乡吓坏了,信落了地,我赶紧捡起信,将信打开,仔细看了一遍,说:“呀!原来都写了。”我将信重新封好,递给他。我送他向城门走去。在城门口,我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禁感慨万千,回到家提起笔写下来这首《秋思》。
《秋思》改写700字
一千多年前的秋天,一阵风吹过,洛阳城飘下了片片黄叶。它们飘来飘去,落在一个小院里。
院子里住着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他的名字叫张籍。他身穿一条黑色长袍、一条长裤,正在朗朗诵读着一本《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读着读着,他突然眉头一皱,想道:“我进京赶考已经一年,除了清明节和端午节写信回家过,其他时间都没写。唉,也不知家里怎样了?父母身体可好?家里人肯定也在为我担心吧,对,我现在就来写封信。”于是,他吩咐书童取来纸和笔,赶紧磨墨。
墨磨好了,张籍提起笔,沾了些墨,想了良久,方才落笔写道:“母亲大人:见信好!大家一切可好?孩儿进京赶考,等放榜了就回来……请多保重。”写了许久,觉得说得差不多了,正要让人去送信,可是想了想,怎么忘记问问我的孩儿是否长大了些?我离开时还抱在怀里,现在该会走路了吧?于是又叫来书童,继续磨墨,又加了长长的一段。
张籍长长舒了一口气,想着这样总算可以了吧。他对书童说:“茗烟,快去把信交给送信的人吧。”茗烟欢欢喜喜地去了。茗烟刚走一会儿,张籍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他急忙追出去。这时,送信的人已经在门口,满脸的不耐烦了。张籍对他作揖道:“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由想起一事,需要交代一下。”于是,他取回信,继续在后面写道:“父亲大人身体不好,经常咳嗽,百合炖莲子可以多吃。”
终于,这封信交到了送信人手中。张籍掏出一两纹银递到他手中:“拜托了,请一定要送到呀!”送信人收下银子说:“放心吧!”然后用鞭子在马屁股上一抽,马儿就朝南方奔去,卷起一阵烟尘。
又一阵秋风吹来,张籍呆呆地站在树下。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秋天让他感觉很惆怅。
《秋思》改写500字
秋风带着思念吹过洛阳城,黄叶一片一片飘落到地上,放眼望去一片金黄。干枯的树干,让人觉得单调而乏味。
我孤独地走在小巷里,那么宁静,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张兄,这么凉爽的秋日,你为何事发愁啊?”故人问道。我向他诉苦,远离家乡多年,不知年迈的父母过得如何,在这兵荒马乱的洛阳城里,不知何时才能见到亲人。故人笑道:“你需要帮忙吗?我正要回乡,你不妨写份家书,我帮你捎信!”我跑回了家,立刻拿起了毛笔,蘸了墨水,急切地想把多年所受的委屈,对家乡的眷恋,对家人的思念一一倾吐。可刚下笔,却不知从何写起,这时又听到了故人的催促,只好匆匆落笔。过了一会儿,信写好了,却又里面的每一个字都装不下我对家乡的思念。
但把信递去时,忍不住又拆开,怕有什么没有写到的,回屋时,又添上了自己对家人的叮嘱,才依依不舍的把信交给了故人。回头望去,那匹白马正在低头等待,那不整的白毛,又好似狼狈不堪的我。那呆滞的目光,又好像漂泊他乡迷茫的我。直到故人上马匆匆而去,只留下孤独的背影时,扬起的沙尘飘入空中,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屋。
一阵秋风拂过,落叶沙沙作响,望着那轮明月,似乎它是我唯一的朋友。“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不知明月何时才能照亮我归家的路。
《秋思》改写550字
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吹落了树叶,也吹来了我对家乡的思念。
我走到窗前,街道上满是红叶,犹如一张红色的地毯,一阵风吹来,红叶飘了起来,飞向天空。平时洛阳不像今天这样人烟稀少,偶尔驶过几辆马车,大概是因为天气太冷了,所以才没有什么人吧……
这个秋天让我感到悲凉。我叹了一口气,如果此时我在家乡该有多好!家乡的秋天,不像洛阳的秋天这样寒凉。身在异乡的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想家。我坐在桌边的椅子上,提起笔,心想,写封家书问候一下亲人吧,也许这样可以让我不这么悲伤。想着,开始写家书。我问了一些家里的情况,并告诉他们我很好。写完家书,我走出门,一阵寒风扑面而来,使我又开始怀念昔日的家乡,家乡虽不像洛阳这样繁华,但有家人的陪伴,还怕孤单吗?我边走边想,家中的老母亲怎么样了?秋天来了,母亲的老毛病应该又犯了吧?母亲这个时候应该在想念我吧…。我这样想着。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些似有若无的马蹄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信使,我连忙拦住他,正想将手中的家书递给他,却突然想起我不会有什么话没写吧?我连忙把信打开,认真地检查了一遍,这才放心,把信递给信使,看着他离去。回到家中,我便提笔写了一首诗,借此表达我对家乡的思念。“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改写350字
俗话说:“秋风秋雨愁煞人。”这话可真对,特别是对像我这样的文人更是一种折磨。在这座城中我没有一亲一故,唯有窗外扫着落叶的秋风与枝头上的雀子伴着我。
我想要写一封信寄回家乡,问问家中老母是否健在?问问儿女是否长大成人?问问家里的马是否安康…但这小小的竹简却无法写下我所有要表达的,更何况也没有捎信的人。正在忧虑的时候,我看见了希望,青石板路上,走来的正是我的朋友,他牵着马,走向我的住所。那白马哼哼着,背上背着包袱,我赶紧出门迎接他。几杯清茶下肚,他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那匹白马似乎知道他的主人与我的关系,也用它的马嘴摩擦我的脸。朋友要走前,我还是不大放心,怕他忘了地方,我又交代了他一遍。我又怕信件有误,打开又看了看,看完确定无误后我才目送他与白马离开……
夜深了,我望着月亮,心想:我的信什么时候可以到家呢?我下一次回家是什么时候呢……
《秋思》改写600字
转眼间,夏天匆匆地走了,秋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树枝上发黄了的树叶被“赶”了下去,随着秋风飘呀飘,飘落一地,当作肥料。小草也穿上了暗黄色的衣裳,少了几分生气。一群群候鸟从天空中掠过,偶尔几声的鸣叫打破了空中原有的寂静。
“秋来了、秋来了……”张籍站在客栈门口,喃喃道。他望向南方,吹着凉飕飕的秋风,不禁想起了在家乡度过的一个又一个中秋节,想起了老母亲的月饼,想起了和儿女们的嘻戏打闹,想起了和亲人一起赏月时的那份美好……张籍愈想愈难受。
于是他便返回客栈,想给在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张籍拿起纸,将毛笔沾好墨水,准备开始写信,可当他拿起笔时,却不知从何说起,是写对妻儿的思念,还是问问家乡的变化呢?想到这,张籍鼻子一酸,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心里因太久没见到家人而感到失落。沾满墨汁的毛笔悬在空中,过了许久才落下……
第二天早晨,张籍早早地就起床了,他把信捂在胸前,好像是什么珍贵的宝贝似的,过了一会儿,捎信人便骑着马儿到了张籍跟前,张籍双手托着信,郑重地交到了捎信人手中,并对他说:“你一定要送到我家人手里,拜托了!”“你放心吧!”捎信人说完,便准备上马出发。这时,张籍又从他手中夺过信,打开来看了又看,生怕有什么遗漏,才放回捎信人手里。
张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看到了马儿已经远去了,才慢慢地回到客栈。
《秋思》改写550字
洛阳城里,阵阵秋风乍起,落叶纷纷打着旋儿地飘落,就像给大地铺了层厚厚的黄地毯,莫名地让人的心里掀起丝丝缕缕的乡愁。
远在他乡的张籍很思念家人,想写封信给家乡的家人,可要表达的意思太多了,犹如从树上片片飘落在地上的落叶一样多,他不知应该从哪里说起,他想问问家里门口的那棵枣树是否结满了甜甜的红枣,母亲是否为他留下来一些,母亲酿的蜜枣可是飘香十里啊!他还想问父亲是否还是习惯黄昏时握着老烟杆,在夕阳的余辉里翘首盼望迟归的孩子。他最想问的是慈爱的父母亲是否安康,所有的思念汇聚成海,在张籍的心中汹涌澎湃,却找不到突破口。我轻声安慰他说:“你别急,我明天才回转,你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想,慢慢写。”张籍听了这话精神了许多,慢慢忆起家乡的一草一木,亲人的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拿起笔细细地写了起来:一句两句三句……好像每一片落叶都藏着他对家乡的万分思念。
当信写完后,他珍而重之地把信交给我,却在我临走时又匆匆过来,担心自己写的信不能把自己思念家人的意思表达在信中,又从我手中取回,把书信打开,这儿写写,那儿改改。过了一会儿,他把信放下封好,叹了口气满意地笑了,又歉意地把信转交给我,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亲手把信交到我父母手中。
踏着秋风,我已走出张籍的视线,但那眼中的思念,让我觉得胸口的这封信有千斤重,我不由得加快步伐,恨不得乘着秋风尽快把信送到。
《秋思》改写450字
时光不停地前流去,天气渐渐变凉,瞧,那丝丝缕缕的秋风,给我带来点点凉意,洛阳城也不像往日繁荣,自从安史之乱后,每时每刻感到无限悲愁。
远方的家人可好吗?我一想来就急躁不安。真想写封信给你们啊,可你们又何时能收到呢?当今局面混乱,不知你们是否安好。我找到一沓发黄的信纸,拿取那毫毛早已干硬的笔,蘸着那老得不能再老的墨水,心里突然涌出许多话想对你们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看着那窗边漂忽的落叶,听着“踢踏踢踏”的马蹄声,我一字一顿的把心里的牵挂一一吐露,一页,两页,三页,啊,信纸都快写完了,可是想说的话像绵绵细流,仿佛一直说不完,真让人惆帐不已。
耳边传来阵阵马蹄声,打断了我的思绪。难道,是胡人又来侵犯我中原?我正惶恐着,急忙往地下室跑,听到一阵吆喝“要——送——信——吗?”。是那捎信人!当我递给他书信时,忽地想起——我的情况还没有告知家人,他们肯定担心。匆匆写完,包好,郑重地递给捎信人,便进了内屋。
随着远去的马蹄声,我的思念又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