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的小插曲作文800字
今天来到小区楼下,我就迅速按响门铃,冲上楼去妈妈说:“今天,肖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出门调查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被乱用的错别字。”
妈妈说:“好好好,吃完饭,我们就去步行街调查。”
我和妈妈走在喧闹的步行街上,很快,我们就在一家服装店的招牌上发现了错别字,招牌上的“伊拉克”写成了“衣拉克”。我们进店找到女店主,在我们的劝说下,那位身子不高但很苗条的女店主接受了我的建议,同意今后将错别字改正过来。这次劝说成功,让我信心大增。我们继续前行,进行着我们的调查。在一家餐厅前,我们看到招牌上又出现了一个错别字,商家将“大时代”写成了“大食代”,我们进店找到了店主,那个身子不高、胖胖的男店长也很和善,笑着招受了我们的建议,我们的调查一帆风顺。
可接下来的事,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们来到了一家服装店,又在招牌上看到了一个错别字,老板将“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老板是一个留着胡子的胖子,正坐在柜台后面玩手机。有了前两次的成功经验,我鼓起勇气,大大方方走上前,说:“老板,您好!您外面的招牌上有一个错别字,您把‘依依不舍’的‘依’少写了一个单人旁,这样的错别字不应该出现!”
那老板抬头瞟了我一眼,又低头玩自己的手机,嘴里飞出一句话:“关你屁事?不买衣服就走开!”我气坏了!这老板的态度真恶劣,明明自己写了错别字,还不愿意改正,这要是在我们班当学生,肖老师起码让他把“依依不舍”抄二十遍!但是,我是有素质的,我可不能跟他一般见识。于是,我又耐心地对他说:“老板,您写错别字,还挂在外面,让小孩子们看到了,他们会弄不清楚‘依依不舍’的正确写法,请您将招牌上的错别字改过来。”
老板显然生气了,头一抬,眉一竖:“你们有完没完,我写不写错别字关你们屁事!出去出去!”
妈妈见势不妙,拉着我的手往外走,我也一肚子委屈,我到底做错什么了?这时,店子里一位看衣服的顾客发话了:“老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写了错字还不改?你家没小孩吗?要是你的小孩把这个词记错了,你高兴吗?”
“就是就是,我们不看衣服了!”又有几个顾客把手中的衣服挂回了衣架上。
“我改,我改,改!”见顾客们都离开,老板放下手机跑了过来,一脸堆笑,“这位小兄弟说得对,有错就改,有钱就赚,人之常情啊!我改!”老板马上拉条板凳出去,把挂在门口的招牌摘了下来。
就这样,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那位店主改正了自己的过失,还向我们道了谢,谢谢我们帮助他改正错误。
这就是我们在调查中的小插曲,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明白了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但只要我们不放弃,永远努力,那么,事情一定能做到成功。
调查中的小插曲作文800字
“叮叮叮”,伴随着下课铃的响声,窗外天空下起了小雨,教室里的同学们忙碌地收拾东西,我也收拾好东西,匆匆忙忙地回了家。
走进家门,饭菜的香味飘来了,我急急地扒了两口饭,拿起笔和纸,飞奔向了门外。
为什么我这么匆忙呢?原来,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要我们调查街头巷尾中国汉字文化使用的情况。
我走到了大街上,看到了许多店铺,可他们用的汉字都很正确,并没有出现错误。我在心中嘀咕了起来:“现在这个社会,哪还会有文盲呢?哪还会有人写错别字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一家一家挨着找时,我在一家麻辣烫的招牌上发现了两个错别字:今日汽水第二凭半驾。我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瓶”写成了“凭”,“价”写成了“驾”。难道这个时代还真有文盲?这么简单的字都写错!
我壮着胆子走进去,看见店主十分地肥胖,身上还系着一条围裙,左手拿着汽水,右手着麻辣烫,乐呵呵地递给了一位客户,然后用无比粗犷响亮的声音说:“您要上的菜我都送到了!”接着,店主看到了我,马上问我:“小朋友,你是要吃麻辣烫吗?”
我用无比微小的声音回答:“不是,我是看见你们店铺外的宣传单上有错误的字,来纠正的。”
店主脸上立马黑线一拉,压低了声音,挺着肚子,质问我:“你这小朋友,真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做,写错就写错,和你什么关系?快走快走,不要在这搅和我的生意!”
第一次劝阻我就碰了一鼻子的灰,我不免有点心灰意冷,心中打起了退堂鼓,但老师的任务不敢不完成啊!
于是,我又在大街上寻找着错别字,终于,我又在一家面包店的招牌上找到了:热巧克立今日五拆。
有了上次失败的教训,这一次,我先是向老板打了招呼,然后再说明了来意。没想到,这一次,面包店的店长爽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立马命人改正过来,还直夸我是文明护卫员,这又使我信心大增。
在后来的时间里,我又相继找到了好几家店铺上的错别字,并友好地向老板提出了建议。他们有的接受,有的不接受,但都使我受益匪浅。这一段段调查中的小插曲,让我明白了推广正确使用中国汉字文化依旧任重道远,也让我明白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