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碎片化的生活作文800字
碎片化的生活,一看到这六个字的时候,我就想到了陈景润,他是一个将碎片时间利用得最有效的人。知道陈景润还是在四年级的语文书课本里学到的。他不管是在上厕所,吃饭,等车,等图书馆开门,还是在下课的时候,他都捧着书在看。他只要一有时间,都会看书,有时在图书馆看书时,图书馆要关门了,管理员问里面有没有人,他都听不见,已经沉浸在书里面了,于是他就睡在图书馆里面了。陈景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抓住一分碎片的时间,不断地演算着数学公式……古话说的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陈景润成了一代影响众人的杰出数学家。
当然,在我的身边也有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的人。
我的妈妈,她最近爱上了宋鸿兵老师的书和节目。列如:《鸿观》。上班下班开车的路上,妈妈她会听《鸿观》;洗澡的时候,她也会听《鸿观》;做饭的时候,她会看《鸿观》;吃饭的时候,她会看《鸿观》……我发现,由于妈妈最近一直在看《鸿观》,她的思想和看的书都不一样了:以前,她看的是小说,是电视剧;现在,她看的是《鸿观》、《恰同学少年》,是《韩非子》,《鬼谷子》……
我的同学,她非常喜欢手工,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刺绣,缝十字绣,剪纸,做春花……所以她现在的手工非常的好。
我和她们不一样,她们的碎片化时间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但我的碎片化时间是零零散散的,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我的碎片时间有许多,但每一个活动大多不同。开车出去旅游的时候,我会听歌和唱歌;写完作业后,我会画画;课余时间,我会去打篮球;午休时间,我会看历史类的书籍……虽然我的碎片化时间没有一个主要的目标,但是,我还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听歌听多了,唱歌也多了,懂的歌比以前多多了;因为每天都画画,画技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因为每天都运动,跑步、打篮球,我的体能和篮球技术比以前好多了;因为历史类的书看得多了,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的视野也更宽阔了。
碎片化的生活,很容易被人们忽略而过,但是在空闲的时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会很轻松开心地度过这些时间。如果一直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些碎片时间,生活一定回报你以美好。
遇见碎片,化零为整作文900字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仿佛都在不断地被碎片化。我们不断地被电子产品影响、不断地被一个一个安排影响、不断地被下一秒会发生的未知事件影响——正是这样,时间被不经意的、已知的、未知的分割成一个个碎片。
伴随着手机清脆的提示铃声,我慢慢放下手中正在背诵课文的英语书,拿起手机,浏览起了新消息。在不知不觉中,手指不断地往下划,生怕漏掉了每一条消息。背书的过程是艰难的,玩手机的是快乐的。等到终于看完最后一条消息后,又瞥了瞥时间,才意识到,我竟看了半个小时的手机了。
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从前由于作业不多,我还不以为然。可随着年级的上升,我发现每天的作业时间都成了一种煎熬。那种明知道我要认真做作业,不能看手机,却每次在听到提示铃声后,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总想要一探究竟,不由自主的心情总让我十分懊恼。但探究到源头,终是手机铃声惹的祸。我开始尝试把手机调成静音,并把它放到客厅,眼不见为净。这样践行后的效果果真不错。
是的,手机把我的学习撕成碎片,我便屏蔽手机,还以一段整块的时间。
为了提升学习质量,周末,就不免有大大小小,各有不同的课外兴趣班,而路上赶路的时间总是碎片化的——长则半小时,短则十分钟。这样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若是读书,半小时显得十分短暂;可若是背古诗,十分钟又显得长了。这样的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总让我纠结我到底要干什么,到底能干什么。
在一个契机下——我将要备考西班牙语得乐A1,而我发现自己的词汇量是远远不够的,我想到也许在碎片时间中背单词是极好的。每背一个单词的时间是极短却又需要反复的,而在赶路的这段时间中,我可以随时拿起,也可以随时放下。
碎片化的时间是相对于事件而言的。找到合适的时间,用以适合的事件,碎片时间自然就化为整块时间了。
而在许多情况下,计划赶不上变化,往往那些突发事件或是会打断你的思路,或是会破环你的心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调节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把突发事件及时地归入你的安排,并有条不紊地去完成他们,而不是为这些事发牢骚。
碎片时间的存在并不可怕,只要约束自己,有效的利用并调整好心态就能够化零为整。
遇见碎片化生活作文600字
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渐碎片化,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碎片化的生活影响着,今天我要说的是碎片化的阅读。
我一直想一个人坐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一本好书,可是每当我拿起书本刚读一会儿时,就会被各种各样的琐事打断。
有个周六吃完午饭,我拿出《城南旧事》翻开了第一页,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是妈妈打来了电话:“等一会儿会来一个快递,你收一下。”“哦!”我匆匆挂了电话又端起了书本。
书中的内容很精彩,不一会儿我已沉浸其中。突然隔壁传过来嘈杂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爸爸在看视频,为放下书跑到隔壁让他把音量调低一点,顺便问了问爸爸到底是在看什么视频要这么大的声音。
看到第三章节时,手机中传过来熟悉的微信提示音,有朋友找我了,便点开手机开始看微信,刷刷朋友圈。过了好一会儿才又拿起书本。
好不容易静下心来,门口又传来敲门声,上快递来了。签收好快递,我迫不及待的拿出美工刀打开盒子,里面是妈妈买的零食。我挑了一包回到房间。
当看到书中主人公参加学校话剧这个情节时,我突然想起我有一个学校作业——-电脑小报还没有完成。我赶紧打开电脑,开始制作小报,做完小报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了,再接着阅读已经是睡觉时间了。
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渐走向碎片化,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碎片化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朱墨别异》中所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这是之余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利用。例如:我们可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歇一会作业或看一会书;可以在等公交时看一会书;可以在车上或地铁放松一下大脑……
遇见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000字
新书买来了。我把几本《男生女生》塞进书桌边上的书架里,把《海底两万里》放在了我的床头柜上,又拿了本《绿山墙的安妮》塞进书包以便上学路上可以翻翻……还有哪儿呢?对啦,厕所。我立刻拿了两本《少年文艺》,藏进了洗脸池下边的抽屉里。
爸爸觉得很奇怪,问我:“你藏书在厕所干吗?”我咧嘴一笑:“这样可以乘着上厕所的时候读读书啊!充分利用时间嘛!”
爸爸笑了,说:“真行啊你,碎片化阅读啊!”“什么!什么‘碎片化’阅读?我又没把书弄破喽。只有孔老夫子才会‘韦编三绝’呢,或者杜甫先生会‘读书破万卷’。”我不解地问。
“碎片化不是说把书读成碎片,是指用零散的、碎片化的时间读书。不只是读书,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方方面面都被时间分割了,一个人可能要同时应对多件事,一件事也往往要分割成许多时间段来完成。现在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现在的生活可以说也是一种碎片化的生活。”
哎!我还是不理解什么叫碎片化生活。我只知道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生活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任务。星期四钢琴,星期五奥数,星期六语文,星期天英语。还有多得数不清的课内课外作业、背古文、背英语、背考级曲……每天的事情似乎都在穿插进行,我恨不得能有哪吒的三头六臂。我喜爱劳技、喜爱美术,可劳技课布置的手工作业我从来都没有整片的时间去完成,往往要从周一断断续续做到周末。这也算作是“碎片化”的手工吧。
我看爸爸妈妈的生活也不比我轻松多少。妈妈经常炒菜的时候还要发微信,时不时还要淘两件衣服、打几个电话。爸爸的日程也安排得满满的:上午有个会议,下午要见几个人,晚上要交一篇报告,明天要出差……每天吃完晚饭还要帮我辅导一会儿功课再去加班。用爸爸的话说,我们现在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他说最早的计算机是单任务的,一件事做完才能做另一件事。多任务的系统把时间分割成许多片段,穿插安排着不同的任务,各项任务交替实施,但看起来在同时进行,互不影响。这样可以极大提高计算机的效率。
哎!计算机,可真有你的。
人们常抱怨,现代社会节奏太快。节奏快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说明现代社会能力强了嘛!就像计算机速度越来越快,才能够分时运行不同的任务。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交通便利,我们才有可能把事情分散开来、把所有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只是计算机执行指令很精确,我们人类要把碎片化的时间串起来,做完整、做好每件事可有点难度。往往会手忙脚乱。怎么样适应这个社会,怎么样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可能就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吧!
这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在海边沙滩上,看到许多绚丽的贝壳。我把它们一个一个捡起来,想串成一串漂亮的项链,却无法找到合适的绳链。我该如何串起这串贝壳呢……
遇见碎片化的生活作文450字
碎片化的生活,顾名思义,就是断断续续的生活,在这,我要说说我对碎片化生活的看法与观点。
我个人的理解为这样的:生活就像一个精美的陶器一样,你想一下吧,如果,一天精美的古陶瓷变成了一堆毫无欣赏价值的碎片,它还会被炒到天价,变成价值连城的文物吗?看看吧!其实,生活呢,亦是如此!你不信,那么我举个例子吧:
如果,当初的齐白石、张大千没有做到勤练绘画,而是断断续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中国还会有这两个享誉世界的画坛巨匠吗?顶多多一个能工巧匠与云游大仙罢了;而如果当初武松没有勤练武术,那么还会有“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说吗?恐怕他早变成为一堆白骨了。而再看现在,假如马云学艺不精,还会出现“阿里巴巴”吗?只不过多一个技工或职员而已。
回过头来,再回到题目,那么,你在想想,碎片化的生活又会埋没掉大大小小多少伟人,名人呢?如此看来,再想想碎片化式的学习,工作,会多么多么的恐怖呢?在我的观点中,我认为碎片化的做事情,绝对绝对是下下之选。
由此说来,我认为,碎片化的生活是不可以的,更是万万不能也万万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