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决定高度作文
现在,一种观念在互联网上盛行一时,即“做人,格局决定了你的高度”。这里的格局,指的即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这个观点在今日的盛行,充分说明了眼界在这个高度运转,人人急功近利的时代的重要性。
说起眼界,对此早已深有体会的古人还传于后世两个脍炙人口的成语来告诫后人:“盲人摸象”和“井底之蛙”。前者说的是几个盲人各自摸了大象的一部分,遂分别认为大象就是它的一部分身体结构特征与现实相接近的生物。后者则说的是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认为只有它生活的一口井是这个世界,而对别人口中的大海不以为然。由此看见,人对新事物的认知何尝不是基于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可倘若新事物与已有经验相悖,就会无论孰对孰错都将初来乍到的新事物观念逐出门外,束之高阁。如果这样的处事方式态度如井底之蛙,摸象之盲人者,不仅再难以取得进步,甚至还会沦为笑柄。
何止古代,近代的史事也无一不告诫着我们固步自封受制于已有经验的后果:清朝因为中期闭关锁国,中国之发展远远落后滞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瓜分,形势岌岌可危。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传播宣扬西方的进步思想,国民的思想仍然不是受到着封建礼教的毒害吗?如此,还会有今日繁荣昌盛之中国吗?而进行着这彻彻底底民主主义思想革命运动的领导者——诸如陈独秀,鲁迅,蔡元培等人,谁又不正是因为出国访问留学的经历才接触,了解到了西方科学,民主的思想,对世界格局和中国实际情况有了客观清晰的认知呢?如果他们仍停留在封建礼教的环境中,眼界不加开阔,则仍保持在无知无觉,精神麻木的状态,如此还会有新文化运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此看来,人要有有所飞跃性的突破与进步,必须先打破已有的认知所形成的枷锁,解放思想去接触全新的事物观点,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与认知范围。身处于这样一个无比喧嚣嘈杂的时代,面对相同一件具有争议性的事物、事件,往往会众说纷纭,各有各理。甚至有些事情已复杂到没有孰是孰非之说,此时倘若只听一家之言,靠谱吗?如何有着这样的观念,往往会被情绪煽动所迷惑而失去了自我,今天听服那家,明天说不定又轻信于那家,如此一来,随波逐流,究竟何去何从呢?就拿前些时间轰动一时,引发社会争论的江歌案来说,案件的情况很复杂,里面的人物更不是单纯能单面论断的,可谓人心难测,可恰恰最传播开来的对此事的论定就是不多加了解推理就胸有成竹陈说的一面之词,尔或是传播者别有用心,故意煽动特定人群的情绪,而良知往往是小声的。此时如果不众家之言无一不了解思辨,判断后形成自己的认知,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与论定是真相吗?甚至久而久之,你的价值观就会被扭曲,你的思想就会变成任别人指使摆布的傀儡。若此沦为等,何其悲哀呢?
读三国演义,我觉得写的,就是一个格局。我读出来的,是即使我们不想成为英雄,抑或是不能成为英雄,仍应该铭记人即使再强大,格局过小,小家子气,就很容易走下坡路。反之,即使再弱小,但只要格局较大,就一样可以石破天惊,一飞冲天。我觉得,这就是对格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界的作用的最好概括了。
关于眼界的作文400字
有人说,一只猎狗每天至少能抓到3~4只猎物。而一只老鹰能抓的只数是猎狗的10倍。同样都是动物,为何差距这么大呢?因为它们眼界不同。
老鹰翱翔天际,地面的景色尽收眼底。而猎狗在大地奔跑,只看到前方几米的土地,眼界自然而然小于老鹰。所以说,高度决定了眼界,而眼界决定了你的命运。
古代诗人尤其喜欢登高作赋。诗圣杜甫说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仙李白也说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登高观景,眼界辽阔,看着那滔滔不绝的江水,那峰峦耸翠的高山,有谁不是豪气顿生,诗兴大发?于是,一首首千古绝唱便由此诞生,叫人好生佩服。
其实,登高作赋也可以用到学习中来,用更开阔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往往可以达到更高深的境界。乾隆的《四库全书》,其中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被称为“古代版百科全书”。所以说,只有眼界宽阔了,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达到更高的境界。
高度决定眼界,而眼界决定命运。所以,无论是个人的修养还是学习上的态度,都决不能做那只眼界狭窄的猎狗,要像雄鹰一样,振翅高飞,翱翔于知识的天空!
关于眼界的作文500字
我眼中的世界便如这座城,繁华喧闹,年轻时尚。但自从那次出门远行,我竟发现这个世界原来还有那么多不一样。
那年暑假,爸爸和妈妈带我来到了历史沧桑的北京。一到北京,就被它那厚重的历史气息深深地震撼了,好像它的每草每木都穿过了千年的历史,出现在了我的身边;好像每走一步,都会碰到一件古老的物品,与古人来个近距离接触。
在人来人往的北海公园里,有许多莲花,如同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般,向来往的客人们问好。与北海公园一墙之隔的是闻名中外的故宫,在那高大的围墙内又是另一番景象,那些承载着几千年历史的文物,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呢?
结束北京之旅,我们去了内蒙古。一到那里,我就被那万里无垠的气势深深地震撼了。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让人心神辽阔,那奔驰的骏马带来自由和向往,还有一群群宛如悠悠白云的绵羊点缀在大草原上。有时,还会有几匹小马会偷偷地跑过来,让你跟它嬉戏玩耍,大草原的自由自还真是让人陶醉啊!
在这饱览山川的游历中,我的眼界一下子就打开了,我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小姑娘了。我看到了北京拥有浓厚历史的气息的文化,内蒙古大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原来世界不止是深圳的繁华喧闹,年轻时尚!
眼界作文600字
每一个伟大的有成就的人都会有远大的抱负与开阔的眼界。什么是眼界?眼界就是拥有远见并且心胸宽广、海纳百川,眼界就是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与目标,不惧风雨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一个人眼界的高低,可以决定他是否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或者成为一个难成大器、斤斤计较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开阔的眼界的人呢?
我们敬爱的习爷爷就是具有很高眼界的一代伟人。他放眼世界,带领我们冲出国门,帮助许多贫困国家发展经济,畅想世界和平。他提倡的一带一路的中国梦更是让世界瞩目,中国如同一条腾飞的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何等的心胸,何等高的眼界!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面朝黄土背朝天,也许他的命运就是不停的耕种劳作,成为一个淳朴的庄稼人,但是他却不甘心,他放眼天下,一步一步去实现统治整个国家的梦想,最终当上了皇帝。
我最敬佩的人是马云,虽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大专毕业生,但是他却具有极高的眼界与远大的理想。他小的时候就在西湖边免费给外国游客当导游,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文,为今后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以后,他开了一间小小的复印社,同时翻译外文资料,很快便取得了盈利,但他并不满足现状,而是把目光头像了国外的互联网技术。就这样他胸怀远大的目标放眼世界,最终创立了世界著名的企业——阿里巴巴,令全世界对中国人刮目相看。
我们也要向这些前辈们学习,开拓视野,提高眼界,心中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让目标与理想指引着我们,不具困难一路前行,成为一个具有成就的人,一个有很高眼界的人。让我们迎着风雨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