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爸爸讲改革开放作文800字
爸爸今年40岁了,他总是在我面前说什么他是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来的,他是时代的幸运儿,从他的嘴里,我听到了“邓小平,1978,改革开放,经济特区,GDP”等等一系列的词汇,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那些数字背后的意义,但我从父亲的脸上看到的是满满的幸福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从城镇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陆,举国上下都展现了一番新气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浪潮让压抑了太久的中华儿女看到了民族腾飞的希望。
爸爸对我说,他小时候家里条件特别差,一套衣服要穿上几年,袖子裤腿短了就接一段,几年下来,衣服的颜色已经是“五彩斑斓”了。住的是土坯房,每年入冬前都要跟着爷爷重新将房屋的墙体抹缝,否则冬天在被窝里也能感受的刺骨的寒风。吃的更不用说了,夏天还好,虽然没有白面馒头,但好歹有青菜汤泡上玉米饼也是吃的有滋有味。最怕的是冬天,一到冬天,几乎每顿饭都是酸菜、土豆、咸菜,只有到过年了才能吃上一顿几乎找不到肉的“肉馅”饺子。爸爸那时最自豪的是有一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大凤凰”,那辆“宝马”伴随了爸爸从小学到大学无数个风雨之路。
爸爸说的这些,我是理解不了的,因为现在我的家有轿车,出门不再担心风吹雨淋;住的是一百多平米的楼房,宽敞明亮,冬暖夏凉;吃的是应有尽有:水果、蔬菜、肉鱼,甚至是国外的食品,只要网上一点,第二天就可以品尝到异国的风味。穿的也是琳琅满目,冬装、夏装、春秋装、长衫、短衫、运动衫,男孩子英俊潇洒,女孩子妖娆多姿。这些都是很平常的生活。
爸爸教育我要多读书、多看新闻,了解国家及世界的大事情。从新闻中我知道了中国GDP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我知道了中国高铁里程数世界第一;我知道了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建筑奇迹;我知道了国产航空母舰终于畅游于祖国的万里海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父辈们的不懈奋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生在了这个追梦的年代,并能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之奋斗的时代。人人都会有梦想,但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但身在这个时代,我感觉很自豪,是时代的发展给了我们梦想成真的机会,是梦想推动了时代的发展。由衷的说一句:我爱你,中国!
听爸爸讲家族孝道传承作文
“爸爸,怎么来理解孝德啊?你总是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家最大的传统美德,你给我讲讲呗”!上完国学孝道之后,一回到家我就急急地跑到爸爸面前说。
爸爸拉着我的手坐在我的身边,和蔼地说:“孝是中国文化的根核所在,是人伦道德的基础,教化的起点。在你和姐姐很小的时候,我和妈妈就给你们灌输了心生孝的思想,是因为我们家有尊崇孝道的传统。”
随着爸爸娓娓道来,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以孝立家的中国家庭的厚重传承。
我的曾祖父是国民党的旧军官,曾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曾祖母是一位非常传统的民国大家闺秀,在爷爷还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子欲孝而亲不待,爸爸说,孝不能仅仅限于物质的“孝养”,更要做到精神上的“孝敬”。曾祖母的精神一直在我们家传承,从曾祖母传给爷爷再传给了爸爸后到姐姐和我。
曾祖母特别崇尚读书。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的大爷爷第一次返乡,到曾祖母墓前含泪回忆其母亲病重弥留之际时,拉着他的手用贵州方言嘱咐“要读书”的情景。大爷爷说他将这三个字刻在自己的心里,1949年他只身来到台湾,孤苦伶仃却不忘读书,考上了台湾成功大学并留美获得硕士。毕业后回台湾开办学校教书育人,其儿子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在国外创业。
“要读书”的祖训是我们家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准则,是孝道里报答先祖的具体体现。我的爷爷在特殊年代,在老爷爷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困难情况下刻苦学习,立志报考医学院(后因家境贫寒改报免费的东北师范大学就读),叔爷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完成了爷爷“以医天下人医母亲病殒之殇”的心愿(爸爸语)。
爸爸一代也立志读书。大伯毕业于厦门大学,后进修到博士学位,我爸爸也毕业于重庆大学。
我们家的祖训“要读书”是以孝德相传,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魅力所在,所以能够一直传承下来。我的姐姐刚过17岁就考入东南大学,相信我也能。
曾祖母还有很多源于血缘亲情的传家祖训:“家和万事兴”、“孝友之家有余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义德畅行,有道天下”、“天道酬勤”等等。我家就将祖训大字装裱在客厅墙上。家里几代人因对先人精神上的"孝敬"而获益匪浅。
孔子把孝的内容归纳为“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德传承数千年,立于德之首,相传于父母言传身教。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因孝而忠,成就一代民族英雄。
静静地听着爸爸的讲述,我能感受到爸爸大手拉着我的小手时的血脉相连,传承在流淌,心儿在燃烧:我要用我的行动传承家族孝道,报答父母,报效国家!
听爸爸讲过去的事作文600字
我出生在这幸福的城市,老人们口中说的“苦”更是没有尝过。我曾多次翻阅家中的老照片,对于爸爸的童年,我充满了无限的幻想。
从我蒙生出这个想法后,我经常躺在床上,幻想着:小时候的爸爸是个安静的人,也曾想过:爸爸是个厌学的人,或是喜欢成帮的那种男孩子。我一次又一次的幻想,一次又一次被心中的好奇心所怂恿。终于在那年春节,我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那年的春节异常的冷,家家户户的新衣里都穿上厚厚的羊毛衫,我家也不例外。这时,心中的一个想法占据了我的头脑,爸爸的童年是怎么过的呢?一时间我什么也想不起来,一直在想怎么问爸爸。
我和妈妈爸爸上了车,准备驶向老家。当车开了一半时,我突然大声问道:“爸爸,你小时候春节怎么过呀!”我长呼了一口气,满怀期待的等着爸爸的回音。“我啊,呵呵。”爸爸轻声说道,我不禁移到了座位中间等待。“我们小时候呀!那有现在过年穿这么好,要是家人缝一件新的衣服,我们都能开心上一整天,有时都穿不上缝的新衣服呢”。我听了心都凉了半截儿,想着爸爸那时的生活,我忍不住张大了嘴。
爸爸停了停顿,继续说:虽然那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我们过年可有趣了,家家户户都糊上春联,挂上灯笼,门前门后的地上也异常的干净,不管认识或不认识,大家都互相拜年。我听着故事,激动地拍着手,顺着激动地趁势,我又追问到:“爸爸,一次过年你有多少压岁钱呀?”爸爸轻轻地笑了笑:“那时更本没有压岁钱,但是我们可以三五结伴地去拜年。每人拿着一个塑料袋,说说笑笑的走遍村庄的每一户人家,我们最喜欢到你吴爷爷家,他每次都给我们大白兔奶糖呢。”说着,爸爸嘴角扬起了笑容;“那时大白兔可珍贵呢!”我陶醉在爸爸说的童年里久久出不来。
不一会儿,我们回到了老家,我看着老家,想着爸爸讲的故事,我心中思绪万千。我坐在板凳上,继续听爸爸讲过去的故事……
听爸爸讲过去的故事作文800字
生活像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藏在其中;生活又如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这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会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我的爸爸是新太仓人,他的老家在河南省。听爸爸说河南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省,那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经济发展相比沿海地区落后很多,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不得鱼米之乡的江南。爸爸说,直到他上小学四年级之前,他所居住的小村庄—杨庄还没有通上电,没有平坦宽敞的柏油路。爸爸说当时爷爷去当解放军了,家里留下奶奶边农活边照顾他。爸爸说当时杨庄还没有小学,他和同村的小伙伴们每天走路到另外的一个村庄上学。乡村小路每到下雨天就弄得人满身泥泞。由于没有通电,晚上写作业用的是煤油灯和蜡烛。爸爸说,当时的农村孩子只有逢节假日时,才可以大快朵颐,吃上丰盛的大餐。爸爸告诉我,后来虽然他和爷爷奶奶都搬到了开封城里居住,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但小时候的光阴仍令他难以忘怀。
听到这里,我看看自己居住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漂亮的Kitty灯,电脑、电视机、IPAD、美丽的公主裙,各种玩具应有尽有,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条件真好,我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想爸爸他们条件那么差还爱学习,我现在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问爸爸:“那小时候日子这样苦,你是不是一直很难受啊?”爸爸说:“不是啊,当时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光。”爸爸告诉我,当时虽然没有动画片,但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滚铁环、翻纸牌、弹玻璃球等游戏,玩的满身大汗、不亦乐乎。爸爸说,他记得当时因为零花钱比较少,他还和小伙伴用一端团有面团的长竹竿粘树上的知了壳,粘好满满一袋子就卖给来村里收购的小贩,用换的零钱买冰棍、糖果吃,觉得一下子从嘴里甜到了心里。
你要问我现在爸爸的小村庄怎么样,哈哈,那跟我爸爸讲述的样子比,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记得就在我上幼儿园时,爸爸带着妈妈和我特地回了趟他小时候生活的小村庄,村里有了干净的水泥路、漂亮的小楼,家电什么的不用说,很多人家也开上了汽车。
看来,只要勤劳的双手、共同的努力是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要做祖国下一代的接班人,要好好学习知识,回报社会,使祖国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听爸爸讲那过去的故事作文800字
童年,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留有美好的回忆,让人难以忘怀。在爸爸的记忆中,也有那一两件记忆犹新的事。下面就让我慢慢说来。
那时候的孩子都很调皮,玩耍的花样也很多,爸爸回忆说。记得小学的时候很流行武侠片,他们看过之后都争着扮演心目中自己崇拜的英雄。班里有些人还拿着拖把当大刀“呼呼”耍两圈,那架势神气得很。后来爸爸说他们还发明了“飞镖”,就是找一块橡皮插上家里的绣花针,还不忘在后面用红毛线绑个穗。扔出去“嗖”的一下正中靶心,那才叫个威风。比耍大刀好多了,还是暗器。一下课满操场都是英雄好汉,就像在飞镖雨中一样。到了后来他们还利用厂里的废旧边角料制作了飞刀。有三瓣的,四瓣的。每一瓣上都有小锯齿。大家都成了英雄扮演着小李飞刀。这下邻居家的柴房门可遭殃了。哈哈……
在一片笑声中,我不停地追问爸爸,好奇心使我更想了解爸爸的童年了。爸爸故作深沉地说:“不论你的武功练得怎么样,我们还是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楼下老奶奶家的大公鸡。老奶奶家养了两只大公鸡,不光体格健壮还时不时的扑上来啄人,就连有些大人都怕它们。更别说我们这些“小不点”了。所以下楼就成了我们最为艰巨的任务了。
一次,我的一个朋友找我玩,我便和他说起大公鸡的事。他平时胆大人义气,还没等我说完就拿来树枝做了一副弓箭,拉着我就往楼下走。我知道大公鸡的厉害,蹑手蹑脚的都不敢发出一点响声。他还大吼着,是谁家的公鸡敢欺负我们。我今天好好教训一下它。这时我看见大公鸡正在后面的操场上散步。看它那高傲的样子,昂着头,好像谁也看不起似的。我们俩在一道矮墙后面准备好伏击它,这时我的朋友已经搭上箭把弓拉的满满的。“嗖”的一声箭射在大公鸡的背上,可是这箭只是在公鸡的背上弹了一下就掉了下来。这时,公鸡猛的转过身了。一只脚悬空着,眼睛死死的盯着我们。还不等我们开跑,它已经向我们扑来。我大叫一声“快跑”我们玩命的逃窜。大公鸡扇动着翅膀飞奔上来。说时迟那时快。大公鸡猛的一窜抓住我们的衣领嘴巴雨点般的啄在我们的头上,一时间,尖叫声,大喊声。充斥着安静的午后……
回忆过去,故乡的明月,院子里的葡萄架,一起打闹的伙伴们,久久浮现在他的眼前。这些儿时的趣事,也只能在爸爸的记忆中找到它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