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文化作文700字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象征着华夏民族不可侵犯的至尊地位。
唐宋以前,龙的形象并不固定,在宋代以后,才慢慢变成我们现在所说的龙的样子。宋代画家董羽认为,龙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脚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风的定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关龙的活动习俗。赛龙舟是在端午中进行比赛的形式来纪念屈原,现如今已经是十分古老的习俗了,每年的五月初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江上,人们穿着不同的队服进行着有趣多彩的比赛,每一个队员都用尽全力在划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艘又一艘五颜六色的龙舟行驶在江面上,壮观极了,舞龙也是十分有趣的节目,在十分重大的节日里,常常能看到舞龙舞狮的场面,算是一个民间传统习俗了。
有关龙的寓言故事也有很多,画龙点睛,就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成语了。在南北朝,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但都没有画眼睛,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众人不相信,无奈之下,他只好照办,谁知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起,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而墙上只剩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人们这才信服,惊叹不已。有时画龙点睛这个成语还比喻说话和写作时加上一两句关键性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含“龙”字的物品,像乌龙茶,龙井茶。其中有一个关于龙井茶的传说。有一次,乾隆的母亲病了,什么也吃不下,乾隆就泡了一杯从杭州带回来的茶叶,太后喝了,犹如用了神丹妙药,一下子病就好了,从此龙井茶就名扬天下。
含“龙”字的地名也常见,比如:黑龙江、九龙坡、龙门石窟等。
我向往龙,向往龙的精神、品质!
走进龙文化作文600字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华儿女心中,龙具有不可侵犯的至尊地位。
龙只是人们臆想出来的。自古以来,龙在人们心中是权利、地位的象征。因此,人们把九种动物最厉害的其中一个特征集聚于龙的身上,便有了角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须似人,鳞似鱼,腹似蛇,足似凤这样一个九不像的动物,它便称之为龙。
龙的神话传说有很多。自古以来便有:龙生九子,鱼跃龙门,八仙斗花龙,龙女拜观音……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龙女拜观音了。它讲的是东海龙王有一个小女儿叫龙女,龙女非常好奇人间的花灯,便趁龙王不注意在端午节那天偷偷溜出来了。玩了很久,傍晚正要回去的时候被水泼中,变身成鱼晕倒在岸边。一对卖鱼的发现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鱼在岸边,便立马把它捉了起来,准备卖个好价钱。但天上的观音看见了,可怜龙女。于是叫身边的童子去救龙女。童子下凡后,买了这条大鱼,并把它放回到了海里。可龙王怕观音说自己家教不严,便狠心地把龙女赶了出去。龙女只好上到天上拜观音,当了观音的童女。
龙的成语有很多。例如:龙腾虎跃,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龙马精神……这些成语无不体现着龙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生活中的龙无处不在。与龙有关的地名:黑龙江、青龙峡,龙江霞……与龙有关的茶:龙井茶,乌龙茶……与龙有关的食物:龙眼,火龙果,龙须面……
龙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我为我是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