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过年逛庙会的日记100字
正月十六,我们一家人去浚县看庙会,有踩高桥、敲大鼓、旱船等等,人山人海,他们表演的可好了。最后我们又登上了大伾山,看了大佛,在山上买了些工艺品,特别是我的小包,它是用珍珠做的, 真漂亮。然后就下山回焦作了。
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开心。
描写过年逛庙会的日记100字
今天晚上我和姥姥妈妈一同来到大观园逛庙会,大观园特别热闹,大观园的广场上搭着舞台,上面写着“大观园庙会”,前面就是风味名优小吃街,有:朝鲜打糕、济南炸糕、王姐烧烤、过桥米线、铁板鱿鱼、济南油旋,妈妈给我买了里脊肉串,外焦里嫩。
前面还有:花卉、奇石、根雕、字画等文艺演出,我今天玩的好开心呀!
有关春节逛庙会的一年级日记1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庙会。庙会的人可多了!有人在看大戏、有人在舞龙灯。在游乐场,有的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还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他们荡得可高了,笑得可开心了。我把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幕都拍了下来。这次逛庙会我觉着太有趣了!我知道了过年的习俗,又学会了拍照。
小学生逛庙会日记100字
几天前,我和弟弟、妈妈、爸爸一起去了西悦城的一个庙会。
我们一家人到了庙会的里面,庙会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发现吃的有巴西烤肉,卖巴西烤肉的是一个很黑很黑的小伙子,他应该是巴西人。我看到了一个卖玩具的地方,那有一个打枪的,妈妈用20元买了20发子弹,老板又送了我们20发,一共40发子弹,我一共射破了33个气球,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能射这么多的气球。老说:“你可以拿一个礼物。”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手指陀螺,弟弟也拿了一个三头龙玩具。我和弟弟都买完了,爸爸妈妈也买了一些生活用品。
之后我们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关于庙会的日记800字
庙会,又称“庙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风俗。过年的时候,去热闹的庙会场转一转,总能令人心情好起来。今天,我们一大家人也喜气洋洋地逛庙会去了。
洛阳的隋唐遗址公园年年举办庙会,在这里什么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什么五花八门的东西都能买到。我们还没跨进那城墙式的雄伟大门,就听见了里面锣鼓喧天的喧闹声。进门是一片宽阔的场地,有许多身穿红黄色衣服,头戴头巾的人,正在有模有样地扭秧歌。旁边的人又是吹拉,又是弹唱,还有音响来伴奏,引得不少游人驻足观看。
看过了作为开场戏的扭秧歌表演,我们沿着繁华的公园大道继续前行。冬季的隋唐园别有一番风味,路旁的树木都挂上了红灿灿的灯笼,十分好看。路两边的河水也没上冻,汨汨地流着清泉,更加可人。泛黄的青草丛中,可以看到光秃秃的一些木头桩子。那是没发芽的牡丹,此刻他们正翘首企盼,企盼温暖的春天早点到来。
在牌子和香味的指引下,我们不由自主地来到了美食街上。相信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第一个动作就是捂上耳朵,然后伸长了鼻子到处闻,想把那浓浓的香气吸进肚里。因为这里实在是太吵了,几乎每一家店都在播放音响,宣传自己的食品多么好吃,多么有名,有多少名人曾提过词;因为这里实在是太香了,不提别的,光是烤面筋烤香肠烤鹌鹑蛋涮牛肚鸡蛋灌饼这样的小吃,就够让人流口水了。
表弟和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就开始大快朵颐。先来两个红豆饼尝尝!嗯,软软的面,甜甜的红豆,真像它的宣传广告上写的:吃一口好幸福哦!再来一笼开封灌汤包!一笼包子没多少,一会儿就没有了,只觉得包子味在嘴里好久不散。再看看身边的食客们,他们也毫不示弱,重庆酸辣粉的味道直扑心肺,闹得我们也想来一碗。爸爸妈妈费了好大劲儿才把我们从这里拉走。
恋恋不舍地离开美食街,我们来到了民间工艺街上。这里最吸引我的是那个捏泥塑的,只见他从盆子里随手剜出一块彩泥,就伸到桌子下面捏起来。他的动作飞快,别人都看不清他到底干了什么。没过几分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捏出来了。仔细一看,嘿,还真像!那一身红彤彤的猴毛,被金黄的行者衣裹在里面。只见猴哥正手持金箍棒,做了个金鸡独立,嘴里仿佛还说着:“妖怪,哪里走!”再看桌子上的其他作品,有梁山泊好汉,金陵十二钗,还有一些憨态可掬的小丑,惹人发笑。真是绝了!
出了民间工艺街,我们又欣赏了河洛大鼓书和曲艺剧团的演唱(虽然我一个字儿也没听懂),还去猜谜语的地方转了转(虽然我一条谜语也没猜出来)。最后我们来到了儿童游乐区,这里净是些旋转木马、碰碰车之类的游戏,对我来说实在是无聊透顶。不过也有好看的,草坪上的那个艺人带了一条小黑狗,在草坪上表演。只见他很有威严地对那小黑狗叫道:“不许动!”就转身朝一颗树走去。那聪敏的小狗也钻出圈子,紧紧跟在他后面。那人扭头一看,小狗竟然跟来了,就吼道:“给我回去不许动!小心我枪毙你!”说罢还真拿出一把玩具手枪,对着天空“啪啪”了两下。小狗立刻倒在地上,四肢朝天,直翻白眼,看得周围的人都忍俊不禁,笑得人仰马翻。
看过小狗表演,我们来到儿童游乐区的套圈的地方,因为表弟想套只鹦鹉养养。可惜的是我们花了二十块钱,套了十次,连根鸟毛都没碰到。“唉!二十块钱都能卖两只鸟了吧!”表弟垂头丧气地说道。
不过,丧气归丧气,此刻已近中午,我们也该回家去了,把这热闹的庙会,远远地甩在身后。期盼着下一次来,能套只小乌龟回去。
初二学生庙会日记600字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们全家去神路街的东岳庙庙会去了。
在庙会上我看到了踩高跷、耍中幡、举石锁、舞狮子、耍杂技。我先说踩高跷吧。踩高跷是这样的:高跷上有一个人,下面是两根棍,他在上面随便地走,怎么走,怎么跳,高跷还是在他脚上,这是怎么练的呢?我也不知道。我再说说耍中幡吧,耍中幡很精彩,一个人在旁边说让表演的演员用小拇指把中幡举起来。那位演员用脚把这中幡放在上面,然后用小拇指往下一动,一勾,竟然把中幡举起来了,观众们一片掌声。然后那个人又说了,我现在让表演的人把中幡举到鼻子上。表演者把中幡放到脚上,然后对我们说:不鼓掌我能举起来吗?我们一起鼓掌,掌声未落,他就抬起脚,把中幡踢起很高在空中用鼻子接住了。现在我要说举石锁了。有五个人站在我们的前面了。其中有一个人拿起一把的锁,拎起来,使劲的转动,那把锁头竟然没有掉下来,观众们一片掌声……下面的我不细说了,那四个人也是这样表演的。该说舞狮子了。狮子是每两个人扮成一只狮子,一共有三只狮子,有一只狮子张开嘴,向我们走来,差点没把拦观众的那条线绳弄断了,当时吓了我一跳。我跟三姨说了这件事,三姨说你怎么没跳起来呢?我说是心跳,不是真的跳起来。我该说杂技了。杂技表演的很精彩。是一个人拿了一个特别重的杠子,下面铺了两个垫。四个小孩上去使劲的转头,翻了四五个跟头,然后做了一个难度极高的动作,观众们响起热烈的掌声。
节目还在继续,我的肚子却咕咕的叫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表演现场,去吃麦当劳了。
过年关于逛庙会的日记500字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忙忙碌碌,家家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在我们南方,过春节就是走亲访友拜大年,而我到了北京以后,感受到了更深厚的春节气氛, 这就要从我们逛庙会说起了。
初二一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厂甸庙会。哇,好热闹啊!只见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长长的“美食街”。从串成佛珠样的大山里红,到五尺高的大糖葫芦;从顶着红点儿的爱窝窝,到层层起酥的油酥火烧;还有羊肉串、鹿肉串、爆肚儿、炸灌肠、烤鱿鱼,各种美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路走过去,我的眼睛都看花了,肚子也被各种好吃的塞满了,正当我还留恋着要不要再来串鹿肉,旁边的叫好声将我吸引了过去。
原来是一组人物雕塑正在“行进”:卖力的洋车车夫、认真的剃头师傅、漂亮的唱曲小姑娘、欢快玩耍的小孩儿……他们从头到脚全身都涂着厚厚的油彩,扮起雕塑来有板有眼,一眼望去还以为是王府井步行街的人物雕塑活过来了,真有意思!爸爸说这叫“行为艺术”。
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玩儿的东西。看,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风车迎着风儿笑开了怀;听,贴着金字标签的空竹抖起来声声清脆;一会,这边捏面人儿的捏了个孙悟空;那边吹糖人的又吹了一个小金鼠。更有艺人们竞相表演的绝活,高跷、太平鼓、五虎棍……“咔嚓”、“咔嚓”,连妈妈都忍不住拿着照相机拍了又拍。妈妈说厂甸庙会是北京历八大庙会之一,到现在已经延续四百多年了,可以称得上是北京的“文化名片”。
这次逛庙会真是我历年春节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让我了解了更多的民俗文化和特色小吃,也学到了不少像“行为艺术”、“文化名片”的新名词呢。
二年级春节逛庙会日记200字
今天,吃完早饭,我就急急忙忙地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去赶庙会。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我们就到了目的地。当我们到达庙会门口时,发现那里人山人海,有很多卖东西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吃的喝的玩 的样样都有。我已经好久都没吃棉花糖了,于是我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块,特好吃。
后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一棵树下,爸爸告诉我们:“这是一棵将军树,有很多关于它的故事。”在庙会上,妈妈还给我买了一本童话书,高兴地我爱不释手。
最后,我们一起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希望可以下次再来。
描写过年逛庙会的日记100字
今年的春节是我最开心的春节。买年货、挂彩灯、贴对联、剪窗花,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逛庙会。
一大早我和全家人一起去逛莲花池庙会。庙会上的人很多:有卖小吃的,有买小物品的,还有买土特产的。其中我最喜欢逛卖土特产的。各地的土特产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还让我大开眼界。瞧,德州的扒鸡,天津的麻花,云南的米线,各种各样的土特产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最后我们来到了表演区。精彩的表演给热闹的庙会增加了一份喜庆。之后我们伴着欢快的歌声回家了。
有关赶庙会的日记600字
我早就听说隋唐遗址今年有庙会,我也早就想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可妈妈一直没有时间带我去,今天终于有时间了,我兴奋极了,迅速收拾完东西,一溜烟的奔向车站,汽车在我激动而又迫 不及待的心情下驶向隋唐遗址。(庙会)
刚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我、妈妈、弟弟和姑姑挤到售票口,买了门票,进了公园,在拥挤的人群中挤过小桥,被一阵阵哨声所吸引,我跑过去一看, 只见一个人端着一只小猴,只见小猴子身穿黄金甲,手拿金箍棒,好像一个真正的美猴王,看着看着,一阵阵羊肉串的味道扑鼻而来。最终还是经不住羊肉串的诱惑,我和弟弟一人买了几串边吃边走真 是爽极了。
一路上边走边看,由各地小吃:天津麻花、北京糖葫芦等等。还有各地的文艺社,让我看的眼花缭乱。不知不觉中就来到号称孩子们的乐园的假山区域,我和弟弟高兴极了,争先恐后的往上爬, 妈妈在下面喊:“注意安全”。我和弟弟爬上爬下玩起了捉迷藏,我一会钻山洞、一会躲到石头后面,弟弟那我没办法气的哇哇大叫最终弟弟只好认输,玩着玩着,我 听到南边的一阵阵鼓声,我和弟弟 飞奔过去,被眼前的壮观场面所吸引,之间有24面鼓拍成四行,24为女鼓手在总指挥的信号下极大出有节奏的鼓声,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观众们不由自主地响起了热烈的 掌声。
时间飞逝,夕阳西下,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去,回家的路上,我和弟弟仍沉尽在兴奋之中,盼望着明年的庙会早日来临。
关于庙会的日记
“新年”这个词语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欢乐和辞旧迎新的希望,“庙会”这个词语对于我们却有些新鲜。这一次的作文实践课,老师就要带我们去“逛庙会”。当谢老师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们的时候,我小小的欣喜了一把,在脑海中想象着庙会的样子,回到家后,特意和妈妈讨论了一番,妈妈告诉我,“你去电脑上查一查,就明白了。”我打开电脑,搜索了“庙会”,果然出现了好多相关的介绍和图片,让我对“逛庙会”更是充满了期盼。
逛庙会前,妈妈给了我很多零钱,说是在庙会上碰到喜欢的东西可以买一些,但一定要算好帐,回来要给妈妈报账。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在谢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红山区第九幼儿园,原来,这“庙会”是幼儿园新年主题系列活动的一个子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传统的新年,老师和家长为孩子们举办的一场“庙会”,我们很有幸的成为了参与者。
进入幼儿园,一片红彤彤、喜气洋洋的景象,大红灯笼高高挂,有两个将近2米的纸箱福娃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前,欢迎每一个参与庙会活动的人,大厅内硕大的“百福墙”,听说是幼儿园的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写的,有趣极了。
我们先去看了一场皮影演出,只见台子上摆着一个一米来高的架子。框架上绷着一块半透明的幕布,幕布上孙悟空正挥动着金箍棒,与白骨精大战。锣声、鼓声相互辉映、精彩绝伦。老师还带我们来到幕布背面,好几个演员手里都拿着竹棒,用竹棒把纸板人物撑在幕布上,灯照在纸板人物上,就在幕布上投射出了影子。演员们动作熟练,配合默契,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随后,我们正式开始逛庙会了,贪吃的我先来到一楼的小吃街,糖人、棉花糖、糖葫芦、蛋挞、烧卖、奶油水果杯、铜锣烧、炸香蕉、炸春卷、奶香小紫薯、寿司、三明治、五彩团子、糖雪宝、关中甑糕、薯条、爆米花、沙琪玛、彩虹布丁、锅贴、福包……让我吃的肚子鼓鼓的,钱包却有点扁了,糟了,忘记算账了!我马上把剩余的钱拿出来细细的数了数,脑中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地响了一阵,账本藏在了心中。看来,二楼的年货街我得讲讲价了。
来到了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笑脸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小朋友,要不要来个面部彩绘?”“小伙子,来看看新年的对联吗?你也可以自己写一幅送给妈妈哦!”“泥人,喜欢吗?自己也可以动手试试哦!”……泥人、春联、面部彩绘、灯笼、玩具、小猪玩偶、造纸……让我应接不暇,但考虑到我的资金有限,我还是在讨价还价中,买了几件我最喜欢的年货。
新年庙会就在我“买买买”中愉快地渡过了,回到家后我把我的“战利品”送给了爸爸、妈妈和弟弟,并认真的跟妈妈报了帐,妈妈很高兴,说我的“小算盘”打得不错,收获颇丰。
盼望着明年的这个时候还可以去逛一逛这别开生面、热热闹闹的新年庙会。
关于庙会的日记
正月初九,是兴福镇洪福园一年一度的庙会。我跟着奶奶来到了洪福园逛庙会。
未进入庙会,我们老远就看到从四面八方赶来洪福园逛庙会的人特别多。我和奶奶站在宏伟庄严仿古建筑的大门前看到国家领导人费孝通题写的门牌“洪福园”三个大字刚劲有力,从大门里往上看还有大书法家沈鹏题写的“洪福胜景”四个大字格外显眼。
一进入庙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灯笼高高挂着,火红的一片,十分喜庆。庙会上南来北往的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要买的、要看的、好玩的太多了,叫人目不暇接。各种手工艺品、表演、嘉年华特色民间小吃更是琳琅满目,由于人太多,我只买了一串棉花糖和两串羊肉串,津津有味得吃着。
由于奶奶十分敬佩炉姑的孝道精神,于是就把我带到炉姑殿前,殿前的小广场上有炉姑的塑像。一位年过花甲的于爷爷给我们介绍了炉姑的神话传说故事《炉姑化铁牛》:一头魔牛白天是铁牛,晚上就活了,把农民的八百亩地水稻都给踏坏了,皇上下令让炉铁匠七天七夜内把铁牛化了,可是炉铁匠每天都往锅里加燃料,六天六夜都没有把铁牛的一个蹄子化掉。他的女儿非常孝顺,做好午饭去给他的父亲送饭,来了一看他的父亲正在忙着添柴,她叫他的父亲吃饭,他的父亲并没有心情吃饭,眼看日期一到,如果铁牛明天不化就会问斩了。这时候炉姑心想铁牛比金子还难烧吗?他摘下自己的金耳环投到炉中立刻铁牛化掉了一个耳朵,她又脱下一只鞋子铁牛又化掉了一个蹄子。这时炉姑想非要化掉我才能花掉铁牛啊!于是他为了救他的父亲和众乡亲的禾苗再不受糟蹋,自己直接投到了炉火中,突然一缕青烟直上云天,铁牛全部被熔化了。我感慨炉姑的孝道精神和为民除害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希望炉姑这种精神代代相传!
庙会上除了烧香祈福的传统活动,赏民俗也是赶庙会必不可少的活动。接下来,我们又逛了百子殿、玉皇阁等道家文化遗迹,还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大殿、三贤祠、大佛殿等仿古建筑。
逛庙会是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活动,既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新年气息,又增长了见识。今年的洪福园庙会热闹非凡,游园其中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描写过年逛庙会的日记100字
我们这儿的习惯就是大年初一都会出去玩,不许在家睡觉!今天就和家人去逛庙会,以前这地方是没庙的,大概建庙就是近十年的事吧。呵呵!爬上山到了庙里,善男信女还真是多。到处逛逛凑凑热闹,主持庙会的是我小时候就认识而且都有名望的人,现在老了怎么就在庙会里,好象从古到今文人墨客、商贾官宦都比平常百姓与之有缘!真有佛么?我想这是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吧!一年的开头都愿望着平安、富贵、幸福!
有关赶庙会的日记600字
阴历三月二十八,是我们浦口当地——泰山新村的东门庙会。据说这个庙会已流传了几百年,有着源远流长的古老传说。一直以来,每年的东门庙会,都是我们当地的一大盛事。
今年的庙会正好赶上五一小长假,放假的我也赶上了趟。二十八那天,妈妈一早就把我叫醒,我们梳洗了一番,便和外公外婆一起高兴的出门了。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一大早就碧空如洗、艳阳高 照,茂密的梧桐枝杈上,几只喜鹊在欢快的喳喳叫着,让人听着充满了喜悦之情。
坐上门前的小巴士前往泰山新村,一路上上车的人很多,很是拥挤,大家都是起早赶庙会的。车刚行至向阳桥下就停住了,原来离泰山庙约两三里外都已摆满了摊位。放眼望去,到处是熙熙攘攘的 人潮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卖服装衣帽的、有卖桌椅板凳的、有卖凉席凉垫的、有卖家用家电的、有卖甜点小吃的、还有卖那一筐筐毛茸茸的小鸡小鸭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 你买不到的,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因为人太多,搀在妈妈手心的小手都冒汗了,妈妈始终都没敢松开。有一次为了看那群可爱的小鸡,转眼间,外公外婆就被人流挤的不见了踪影,吓得妈妈和我在人群中找了半天才寻着。好不容 易才走到寺庙前,我们个个热的大汗淋漓,疲惫不堪。
寺庙前,有许多香客捧着长香上山去烧香,我们看到人流很多,放弃了去拜佛的念头,顺着来时路费力返回了。
这真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庙会,如果要是再增加一些民俗表演,那会更加精彩可看了!
关于赶庙会的日记800字
太阳卖力地发着光散着热,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我到城隍庙赶庙会,这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年的味道浓郁而强烈。
这庙会上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大都是打把势买手艺的,民风民俗赫然在目。唱小曲的踩高跷的,打腰鼓跑旱船的,练武功的变魔术的,演杂技的耍猴的……儿童最喜欢看猴子表演节目了。这俗话说 猴精猴精的,这不,耍猴的人让猴子拉着,那只大一点的猴子就是不干。耍猴的人用鞭子大猴子,猴子就窜起来抓耍猴人的头发和脸,还去抢夺鞭子呢!耍猴的人见状,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香蕉,丢 给猴子,口中念念有词地说:“它饿了,它饿疯了。”猴子老练地剥掉香蕉皮,三下五除二一个香蕉就下肚了。吃罢香蕉,那只猴子乖乖地去拉车了。人们哄然大笑。
说罢猴子,再来说说烙葫芦画的、画糖画的、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吧。那丫丫葫芦都是金色的,有大的有小的,各个上面都有字和画,画最多的是十二生肖。老鼠贼眉鼠眼的,兔子吃着胡萝卜,羊儿有 小山羊、小绵羊,还有喜羊羊呢。葫芦上的字大都是“福、平安、吉祥”等。画糖画的是一位老先生,只见他左手从锅里舀出一勺糖稀,快速递到右手后就按照买家的要求,熟练地往不锈钢板上晃晃悠 悠地倒其糖稀来,渐渐的,渐渐的,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凤凰、小狗、小羊、老虎或一匹小马、一条龙、一颗心等跃然板上。稍晾一下,沾上竹签就OK了。这糖画不论大小、简单或复杂,一律5元。孩 子们见了,纷纷让家长给买一个,且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伸出舌头舔一下,一下子甜到了心里啊。那吹糖人的是一位中年男士,只见他熟练地拿起一团糖稀,插上一只塑料管子,一边吹一边捏,三 五下就吹成一只喔喔啼的大公鸡,或一只长尾巴的小老鼠,或一头胖嘟嘟的小猪等。捏面人的有两摊,一个中年男士,一个中年妇女。那中年男士捏得最多的是飞翔的小鸟,另外,他还为买家捏塑像呢 ,可见他的绘画功底不浅啊!而中年女士捏的大都是是卡通娃娃和卡通动物,如小猫咪、大熊猫、大老虎、小白兔等。期间,有一位女士想让她到自己的单位做活动,她说:“不行。我每天下午5点半要 到‘巴奴’去,那里吃火锅的人只要带孩子,大都都要买的,往往供不应求。另外,一天300元让去做活动,我们都不干。”这有手艺就是任性啊!
除了上面提到的,庙会上还有卖手工丝袜花的、卖棉花糖、轧甘蔗汁、卖灯笼的、卖菩提子的,以及淮阳泥泥狗的等,使人流连忘返。
庙门口,有一辆小马花车,很是吸引人。从庙门口到城东路往返一趟5元钱,这价格赶得上打出租车,但是比坐出租车有趣得多。另外,庙门西侧的小游园里,打牌的人很多,占卜算卦的摊位也不少啊!
赶庙会既能大饱眼福,也能大饱口福,还能放松身心,真是一举多得啊!
过年关于逛庙会的日记500字
正月十六这一天,我们这里每年都有大型的庙会,说是庙会,其实就是很多人都把东西在这一天拿出来摆到路上买,就跟大露天市场一样,每年一到这一天很多商贩都是夜里都去占地方了,因为第二天会有很多很多人,几乎全市的人百分之八十都去到庙会去,就是不买东西也要去走一圈,我们这里有个说法叫做“遛百病”,意思就是到正月十六这一天到庙会上走一圈,然后走过最老的河上的桥,到桥的另一侧买一束松柏枝在身上扫一扫,就把这一年所有的疾病都扫走了,呵呵——也是人们期盼来年平安的愿望吧。
这几年,我也是每年都和好友相约到这一天到庙会上走一圈,看看各种小玩意儿,每年都到会上去花一块钱打个糖画儿,我每次都盼着能打个大龙,可是在每次都是指针转到大龙旁边的小桃子上——5555,不过小桃子也蛮可爱,呵呵——我同学每年也都总是会说我一句:“这么大人了,还举着个小糖画儿吃。”哈哈——今年看很多人在套圈,2元钱20个圈,还有小兔子可以套,我也去买了20个圈和好朋友一起套着玩,结果很幸运,我对着其中一直最可爱的小兔子说了一句:小兔子,跟我回家。然后圈一出手,就套中了!哈哈,周围好多小朋友的眼神,别提多羡慕了,哈哈,可是小兔子就和我合了个影就被送给好朋友家的小宝宝了,希望小兔子在她家里能平安长大……
去年的正月十六我是放了孔明灯,今年我自己做了很多河灯,晚上约着好友一起在河边放,我希望我的愿望能随着小河灯的远去而慢慢实现。河灯在河里烛光点点,好美……
描写过年逛庙会的日记100字
听说正义路那里举办新春庙会,马上就联想到了年货街,想到往年正义路上摆的都是年货(农付产品),就不打算去。
后来没事还是和莫若相约去逛一逛,到那里一看还真出乎我们的预料。莫若一个劲的后悔没带相机,我呢还算带着小片机,随便照了几张昆明的老街庙会。
有关过年逛庙会的日记400字
老家的年味十分浓厚,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传统节日的气氛。正月初六,外公外婆带我去安久玉皇庙逛庙会。
安久玉皇庙位于卧牛山山脚下,大殿坐北朝南,红瓦白墙,庄重威严。正殿中间玉皇大帝的雕像正襟危坐,栩栩如生。这是我们传统神话里权力至高无上的神仙,主管三界。玉帝的左边是他的“文臣”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两位大仙,这应该是玉帝的“智囊”,右边是他的“武将”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这些大仙的雕塑神形兼备,活灵活现,好威武,好庄严。
玉帝殿的后面是“文圣”孔夫子殿和“武圣”关公殿。文能治国,武可安邦,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因此,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又要强健体魄,将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殿外面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里有歌舞团在表演精彩的节目,人们欢呼雀跃,不断鼓掌,不断喝彩。还有各种小饰品摊,儿童玩具摊,零食小吃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外公给我买了两串酸酸甜甜的糖葫芦,我吃在嘴里,甜到心里。外婆给我买了副漂亮的头花,我戴在头上,美在心里。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依依不舍地告别玉皇庙庙会。真是开心快乐的一天。
有关赶庙会的日记600字
长江、黄河、济水、淮河并列中华四渎,济源也有好处有呦!今天,我去了济渎庙。
这是一个有着传统风格的庙宇,周围有着一股浓浓的紫檀香,朱红的墙显的格外庄重,门牌上面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济渎庙”。
虽然今天温度较低,可也浇灭不了大家的热情。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南来北往的,东西奔走的,经商购物的,陪亲人游玩的,真是让我饱尝了人山人海的汹涌,可怜的我连个转身的余地都没有。 庙会里有各种娱乐项目,卖小吃的,卖图书的,卖玩具的……,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其中最让我着迷的就是:糖人
进入庙中,首先看到的是清源门,四个守神像威然耸立,形态各异。
接着,我们到了汉柏前,望着这个一千多岁的老树,我心中无限感慨,历史源远流长的华夏民族,又多了一个“见证人”。
济渎庙里还有很多建筑,如:寝宫、北海祠堂、渊德门等一些景观。四点半,我们已经到了要离开的时间,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这个古柏参天、绿树成荫的古代园林。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了济渎庙的变迁历史,济渎庙文化的源远流长,我们要保护好这个历史遗迹。
有关过年逛庙会的日记400字
这应该是我记忆里第三次逛庙会了。
大年初一睡醒了觉,妈妈就提议去逛庙会,要出去玩,我可高兴了。
吃过早饭,妈妈把我叫到身边说:“今天妈妈给你50块钱,你可以用它买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钱花完了就不能再买东西了。”我一听,这回可好了,我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拿着这50块钱,都不知那放了,还是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给我找出了个机器猫的钱包,我把这50块钱整整齐齐的放在了里面。
来到了地坛庙会,看到的都是人,突然在人群中我看到了大家喝着能冒出汽儿的水,这是什么东西,我一下就喊出来:“妈妈我要喝那个东西。”妈妈说:“行,把你的钱拿出来。”一听要拿钱,我还真犹豫了一下,我就这一张钱,买了这个了,要再看见其他喜欢的东西怎么办呀。我说:“妈妈,我还想买别的东西呢”。妈妈说:“你要想喝就买呗,你有50块钱呢。”我还真不明白,这50块钱是什么意思。哎,就赌这一回吧,我把钱包给了妈妈,没一会儿,妈妈就提着冒气儿的水和我的大钱包回来了,妈妈和我说这是你要喝的水,这是找回来的钱,我一看,一张变成了好多张,哈哈,我又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