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今年的端午
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可不寻常。爷爷、奶奶和爸爸都去了杭州,家里只剩我和妈妈。
一天晚上,妈妈对我说:“宝贝,妈妈有事,要出去一下,你自己在家,好吗?”我死活不肯,可妈妈好说歹说,总算把我劝住了。
我听到了“砰”的关门声,我的心也随着这“砰”的一声凉了半截。我忘了写作业,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屁股好像被强力胶粘在椅子上似的,一动不动。我害怕得连大气也不敢喘,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心立刻提到了喉咙口。过了20分钟,我觉得仿佛过了半个世纪,突然,门铃“叮咚”响了起来。我吓了一大跳,什么也没想,就“啊”地大叫着冲出了门,飞快地跑下楼,拉起妈妈就往楼上冲,快速地冲进了门。当妈妈了解释怎么回事后,半生气半嘲笑地说:“你可真傻,如果你开完家门就把门带上,岂不回补了家了?”
今年的端午节的这起“开门事件”,充分说明了我胆小的性格。
丰富多彩的端午节
端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的家乡-北京更是丰富多彩。
到了农历五月初五,千家万户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地包粽子。一些人想快快吃上它们,就迫不及待地到附近商店去买,因此商店里的粽子生意很火,不一会儿就卖完了。有的社区还举办“包粽子比赛”,包出的粽子五花八门,有红豆馅的;有枣馅的;有肉馅的等等。这样使过节的气氛更浓了。
端午节除了有包粽子的习俗,还有赛龙舟、佩香囊等等。赛龙舟在北京很少见,但是佩香囊在这里十分“流行”。端午节前后,人们给小孩子带上香囊,来保佑他们平安。香囊里一般放两种有香味的东西,一种是天然发香的,例如:雄黄、菊花等;另外一种是人工发香的,大部分都是熏制植物得来的。香囊的气味各有不同:有的发出的是淡淡的清香,有的发出的是浓浓的香水味,还有的发出的是凉爽的薄荷味……
我家乡的端午节可真是怎么过的都有呀!我真希望今年的端午节快点来到!
小学五年级作文450字:端午节日记
作文标题:端午节日记
关 键 词:端午节 日记 小学五年级 450字
字 数:450字作文
本文适合:小学五年级
作文来源:
(zw.)将为您的作文作业全新服务,希望您能给我们更多的宝贵意见。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五年级450字的作文,题目为:《端午节日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上街去买东西。街上的人真多啊!
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我想:他们一定也是来买节日用品的吧!
不一会儿,妈妈买了雄黄、酒、艾叶和菖蒲,还有很多我喜欢吃的菜。妈妈说要为我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我心里美美的。回到家里,妈妈让我把艾叶和菖蒲插在门上,还在屋前屋后洒下了许多雄黄酒,妈妈告诉我这样能驱凶避邪,防蛇和蚊子盯咬。妈妈还给我和妹妹的头上、手上、脚上都涂上了雄黄酒,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中午,我家来了很多客人,有外婆、外公、阿姨、舅舅……大家吃着粽子喝着饮料,有说有笑,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端午节。我心想要是天天过节那该多好啊!
名师点评:小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家过端午节的过程。作文中心很明确,条理也比较清楚,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述的。首先描写了小作者和妈妈去街上买东西,紧接着描写了家乡的一些习俗,如涂雄黄酒。然后描写了全家和亲戚一起吃饭,描绘出了全家和乐融融的画面。作文的最后是小作者心里的想法,表达出了对节日的留恋,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心理。作文的不足在于没有突出重点,每个环节描述得都差不多,也没有特别的情节,让人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乐中国特聘教师:王运连老师)2009-7-17 16:12:00
端午节有感
昨夜子规声啼催,今朝汨罗带泪归。
《离骚》一曲哀民生,谁人诵之不含悲。
屈原,这位本欲厉治革新的伟大诗人,因小人谄害,终未被重用,且横遭流放,眼见国破民苦而无力回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罗江。
"长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民的流离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怀着满腔的报国志而无法施展,他的苦闷可以想见,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选择。
人民为纪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赛龙舟,有了端午节。
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农民,不仅免去了农业税,还有了粮食补帖.从农民的笑脸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伟大的诗人屈原若在,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政治昌明,祖国昌盛,一定会重写《离骚》将其诗句改为:"长欣喜以欢呼兮,兴民生之多光."
祖国正向富强迈进,人民正向小康飞奔.欣逢这样的盛世,汨罗江不再呜咽,欢快地向前奔流着……
每到端午节,伟大的诗人屈原,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历史反思。
十里粽飘香
当五月的粽香像一叶扁舟缓缓划过我的心田时,我才恍然如梦,哦,原来端午已如期而至。
有人说,端午像一把穿越千年的铜剑,闪烁着生命的光芒,而我想说端午像一坛尘封千年的老酒,历久弥香。而我的体内永远流动着的,是那如剑光般闪烁似老酒般香醇的掺杂着粽香的母爱!所以,在这粽香四溢的时节,无论如何母亲也淡不出我的视野。
三十年前的农村有句俗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不,由于在兄妹三个中我居小。于是,穿新衣向来没有我的份,而拾哥姐穿剩的破衣烂衫则成了我无法选择的命运。所幸的是,我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母亲。那些长满大窟窿小眼睛的旧衣裳但凡经过母亲飞针走线的缝补或精心翻改后,总会在我身上“重新上岗,”且能经受起我的一番摸爬滚打的蹂躏。可见,母亲的针线和母亲的手有着怎样不可小觑的神力!六岁以前,我所有的时光都是在这种神力的庇护下幸福地度过的。
就在那物质和精神双重贫乏的日子里,我们兄妹三人最盼望的就是过节。春节固然是最盛大的节日,与我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上元节、中元节更是如此,而带给我最多快乐、最让我期盼的就是端午节。
因为在那一天,我们可以集体动员,人人参与。父亲带着哥哥去南塘采苇叶,我和姐姐帮母亲生火烧热水,然后将父亲哥哥他们带回的苇叶放到热水里焯一下,这样苇叶不仅从色泽上、香气上、还是柔韧度上都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接下来,母亲端出一盆早已浸泡好的糯米放到院子里的一棵树下的小桌子上,放入红糖或泡好的甜枣,我和姐姐就可以学着母亲的样子给粽子馅裹上青翠嫩绿的苇叶,然后用细线缠好系住。看着那些包好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粽子煞是好看。当然,那些整齐,漂亮的粽子总是出自母亲之手,那些丑陋不堪的甚至包不严馅的总是我们姐妹的“杰作”,即便这样,我也总觉得自己的作品很漂亮,美滋滋的,看着它们就像母亲慈祥地看着自己的新生儿一样。但母亲却从来不训斥我们,她总是说:“不错,看着,这样(一边示范给我们看)就会更好了。”
我从中体会到的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不禁喜形于色、溢于言表。但更兴奋的还是吃粽子。后来那段苦涩的日子,终于被人们一页一页的撕去,但粽子那柔韧的口感、香甜的味道洋溢于嘴角,永远是我心中最温馨而又美好的回忆,至今令我无法忘怀。
日月轮转,后来母亲逐渐上了年纪且得了脑血管疾病,再也不能为我们缝补浆洗、做饭菜、包粽子,虽然母亲那历经沧桑的手已不再巧,而我和我的孩子们也早已穿上了,新潮、时尚的服装,吃着可口的饭菜,可不知为什么,那苦寒年代里和着母爱的粽香却成为我最美好的怀恋!
民风民俗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泱泱中华,盛开着五十六多各具特色的民族之花。他们衣着不同,住所不同,食物不同,处处显示着中华文明高贵深厚的文化底蕴。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文等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风、鹤峰、宜恩、利川、恩施等县(市),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等县,以及贵州省的印江、沿河等县。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的民锦。土家族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每桌七碗,九碗或十一碗,但无八碗十碗,因为八碗被称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和菜是土家族民间逢年过节必不可上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被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菜。端午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用一个巨大的蒸笼装满了糯米,把蒸熟的糯米倒在舂石里用竹子舂成粘稠状,几个土家族姑娘围成一团,把糯米捏成饼状,裹上芝麻即食。
美丽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端午节的一天随笔
今天是农历5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我们学校放假三天,我们可开心了。 这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吃过早饭我便和妈妈一起去买菜了。没等我们走到菜场,我们就看到公路两旁都摆满各种蔬菜,菜场门口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
妈妈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好像怕我被挤丢了,我跟在妈妈身边用力的挤着、推着,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人群里挤了进来。我和妈妈尽情地挑选着各种各样爱吃菜。挑着挑着,我们两人的手上都拎了两袋菜了,要买的菜全部买好了,我和妈妈奋力挤出这人来人往的人群里来到了外婆家。
外婆早已包好棕子,她一边叫我吃棕子一边和妈妈一起开始烧饭菜了。我一边吃棕子一边看电视玩耍,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一桌美味佳肴展现在我的眼前了,我止不住直吞口水,忙问妈妈:“妈妈,可以吃了吗?”外婆微笑着走过来说:“马上就好,来我们先拜祖先。”接着我们开始吃了,外公夹给我一条虾,哈,肉鲜味美真好吃我一点儿也不拘束,大口大口地吃着我爱吃的菜……
今天真是有意义又开心的一天!
端午节感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节日,更是绵延着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魅力,仿佛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筝,宫商角徽羽,弹拨抚滑间流淌着一曲悠长又清丽的韵律。
伴着那一排排青铜质地的编钟,在遥远的历史尽头,某一个时刻敲响,浑厚而雅致的左音右韵,由远至近穿越沧桑的纤尘,在一脉脉古音的涟漪层层叠起中,我仿佛置身在战火纷争的楚地,夜空有飞鸟掠过的痕迹,细碎的月光随着一颗闪亮的星辰陨落,风陈肆无忌惮地一浪浪袭来,眼前的画面在沙漏的渐远声里一幕幕切换,一缕揉碎的清香拂过我滚烫的脸颊,在这断续的栀子花的暗香里,我终于望见了你。
在汩罗河摇动的水波里,早汩罗河吐蕾的睡莲里,在汩罗河一桨一桨的渔歌声里。
那是你吗?
带长狭陆斋,冠切云崔巍,被着明月佩着长剑,离开浑浊的朝堂,放逐在祖国的山水件,一人独醒。
那是你吗?
朝饮栏坠露,夕餐秋菊落黄,自顾高驰在黑白的世道,是非的人世间,只因为心之所善,而虽九死其犹未悔。
那是你吗?
质问天地万象只理,寻觅存之兴废之端,不屑贤凶善恶之报,不惜假借神奇鬼怪之说,用沙哑的喉咙,追求一个人神共知的真理。
那是你吗?
问天,黑了吗?涉讲,累了吗?你宽大的衣衫可沾满了荆棘,你高抬的双脚可泥泞难提,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
不!
虽然你曾长太息以掩涕,但你是哀民生之多艰,虽然你曾叹日月忽淹惜草木零落,但你操吴戈,被犀甲,带长剑携秦弓,虽然你也曾恐惧美人迟暮,呐喊无人旁听,但你依然在车交错中奋勇争先,即使身首相离,也要让魂魄为鬼雄。
这就是你,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执著的你,一个愤怨的你,一个上下求索的你,一个坚贞不屈的你,正是这样的你,是支离破碎的祖国,是饥寒交错的百姓所必须的你啊!
屈大夫!
然而,你终于没有机会在旗蔽日的战场,在枪林矢雨的搏斗中完成你热血最后的喷溅,当国被践踏,当生灵被涂炭,无助的你无奈地选择的纵身一跃。
是的!
就是这样震撼世人,撼动朝纲的纵身一跃,就这样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两万五百年前的最揪心的一次感动,而你也把自己定格成为了历史长册最孤独的一带风景。
两千多年了,棕香飘遍了大江南北,两千多年了,龙舟的蒿子也震彻了五湖四海,屈大夫,我想扶一扶你高峨的冠带,在这伟大复兴的号角声里,屈大夫,我想解下你的长剑,凌空一指,让剑峰刺透黑夜,光耀出一道眩目的闪电,屈大夫,让你的真诚和执著给龙舟上的鼓点增添力量吧。让你的爱国和爱民给糯米上增添粘度吧。让你的激愤和无奈门头的苦艾增添灵光吧。同为我们曾同你而疼痛,更重要的是,我们同为你而满腔豪气。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我们也记住了端午。
因为,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峰里最惹眼的突起。
端午的味道
又是粽子飘香时,端午佳节味道多。苦、辣、甜传承了几千年,一直到今天,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吧。
苦
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独自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屈原立志要为人民造福,虽“吾将上下而求索”,无奈佞臣当道,壮志未酬,只能离开朝廷,他感到愤恨、无助,只能将自己交给这滚滚江水。但他着作的《离骚》被诵读千百年,他的爱国精神和清正、勇敢的品质将永垂不朽。端午是苦的。
辣
端午的太阳火辣辣,火辣辣的太阳下进行着一场火辣辣的比赛。队员们虽头顶烈日,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开始”,伴随一声令下,龙舟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人们呐喊助威,“冲刺了!”龙舟冲过终点线,队员们举起划桨庆祝胜利。太阳是火辣辣的,但火辣辣的太阳下到处是胜利的喜悦。端午是辣的。
甜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妈妈从锅里拿出了粽子,我顺着香味“飘”了过去,哇!深绿的苇叶包裹着白白的粽子,算放出浓浓的香气,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真香,又吃到了一颗枣,真甜!给妈妈剥一个、给爸爸剥一个,我自己来一个,很甜美。端午是甜的。
端午节的味道还有很多,我们慢慢品尝吧。
赛龙舟比赛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家乡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我高兴极了!午饭过后,大家来到河两岸。只见河两岸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多得数不清,像银河上的无数的小星星。场上,人人都穿了自己喜欢的衣服,有红色的衣裳、黄配蓝的短裙、金黄色的连衣裙……还有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黑发的、白发的……
河两岸的人群个个都满头大汗,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态,好像在等待参赛人员的来临。突然,只见主持人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顿时,人们立刻欢呼起来,像一只只活跃的小鸟。有的喊:“罗格队加油!”有的喊:“龙津队加油!”喊声惊天动地。过了一会儿主持人惊讶的叫了一声人群都不约而同地看着远处,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从不远处隐隐约约看见一只只小艇陆续地划来,参赛员可真多啊!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有光头……他们拼命地划着,你追我赶,毫不相让。那神情,好像在决斗。生怕别人快自己一步,会追过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转眼已经到了后半段了。忽然,5号小艇翻船了艇员一个接一个掉进河里,都不知所措地抱着船艇。后面的小艇都陆续地追过了。顿时,人群的欢叫声消失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不要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加油!”这时,人群的欢呼声又热闹起来。艇员终于鼓起了勇气,努力地向上爬,敏捷地坐在船艇上,又进行了他们的“战斗”。
电线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艇员打气;草坪上的一棵棵柳树挥动着,好像在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招手。一场激烈的龙舟赛结束了。第一名是龙津队。这场龙舟赛给了我一个启发:人生的路途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断前进o我们要学习赛龙舟的精神,奋勇拼搏、积极向上、齐心协力,只要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特色美食——粽子
我们家乡是至今仍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建筑的千年古镇江尾镇。就因为古老,所以还流传着许许多多欢快的节日,其中,我最爱过端午节。小时是想吃粽子,到长大时是喜欢她那美丽的传说。
我们就先说说粽子吧!
粽子其实是用粽叶把里面的各种馅包住,再放到大锅里蒸。其中最好吃的是花生肉馅的粽子,材料有:糯米、花生及香辣调料。每当到端午,我就盼着包粽吃。
这天,又到了端午,我等了一天的材料终于随着众“采购团”回家而纷纷备齐。大家开始兴奋地包了起来。我们先把馅和好,然后把它们放到糯米的里面,然后用叶子包上,系好绳子,再放入大锅里蒸。大家也把自己的作品纷纷放入大锅内蒸。一分钟、十分钟……过了许久,粽子终于上盘了,大家顾不上烫,抓起来剥开就吃,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奶奶开心地大笑起来。
吃完后,爸爸叫我们讲讲端午的来历,弟弟们支支吾吾都说不出来,有的还把屈原当成蜀国的大夫。我便在一旁补充,后来就干脆自己说了:
相传,我国古代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屈原,他不仅尽忠报国,还治国有方。但几次上书都没被采纳,反被奸臣迫害,流放到汨罗江一带。最后楚国灭亡,他不愿意做亡国奴,便抱起石头投江自尽。人们听到后,为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马上组织人民,在汨罗江打捞屈原的遗体,三天三夜也没捞到,就只好往江里投放食物,别让屈原的灵魂挨饿。可是过了几天,有人梦见他消瘦了许多,便问明缘由。原来,江里有蛟龙小鬼,它们争吃了食品,屈原吃不到食物,当然瘦了下来。人们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食物包成棱角状,让河中小妖以为是石头就不去吃了好让屈原享用里面的美食。
千百年来,人们每到今天,都会自觉的把米饭包入其中,还主动向汨罗江投放粽子。逐渐成为了传统,人们便一致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年的今天,家家户户包粽子吃。后来,时代加速变化,人们又不断地把赛龙舟、染红蛋……等纪念活动加入其中,使端午节活动丰富、热闹了起来。再后来大家又把今天定为法定节日。通过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又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使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地强大起来。
盼望今年的端午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吴江市震泽亿龙红木 - 亿龙文学 www.sz-ylhm.com )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里粽飘香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对过端午节没有特别的影象,只知道到了端午节可以吃上粽子。
离端午节还有十几天,我就闻到了从大街小巷飘出的粽子清香。馋得我直流口水,嚷嚷着要吃。奶奶说:“别急,外面买的没有自己家包的好吃,想吃过几天就包。”于是,我就天天盼着端午节快点到。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奶奶准备包粽子了。奶奶把买来的粽叶用清水洗干净泡好,淘好糯米。我端来一张小凳,坐在一边看。奶奶先拿起两张碧绿的粽叶对齐并拢,把它弯成一个小勺。然后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放入“勺内”,一边放一边还用手压一压。奶奶说:“这样包出的粽子才结实好吃有咬劲。”等到糯米装好压结实了,奶奶就把剩下的粽叶七裹八裹裹成了一个小巧的粽子。
看奶奶包得有趣,我也想试一试。学着奶奶的样儿,拿起两张粽叶弯成小勺,可我的粽叶勺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别别扭扭的。放糯米也不是太多就是太少,还总要往外漏,我只得从盆里再抽出一张粽叶,把它们缠在一起,用绳子扎得横一道竖一道,像给粽子来了个五花大绑,还真有些惨不忍睹。我把自己包的粽子往奶奶包的一大堆粽子里一丢,怪有些不好意思的。奶奶看出我的心思,笑着说:“没关系,多包包就会了,熟能生巧吗!”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炉子上煮,隔了好久,从锅里飘出了粽子的清香,那香气清新怡人,我深深地吸了一口,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泛者浅绿色光泽的油亮亮的粽子……
屈原和端午节
端午节到了,从家家户户飘出的粽子的清香也越来越浓了,竹叶与糯米的香气围绕在每个人身边。
在享受甜美的粽子时,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人,走在江边,脸上充满了忧愁。现在奸臣当道,江山就要毁在他们手里了!他想着,泪水肆无忌惮的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用力抹去。他早已下定决心改变这个局面,可无能为力。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如今却一败涂地。他累了,无助了,他知道他脚下的这片山河迟早会成为别的国家的领土。终于,他轻轻一跃,沉入了冰冷的水中。陪伴他的只有鱼虾和一首唱响千古的离骚。
在跳下去的那一刹那,他是否疑惑,是否还在为这个他所爱的楚国而担忧?
从此,汨罗江中多了一颗闪烁着的,不屈的心。
他有山一般的理想,海一般的胸襟,却无处施展。
但今天,我相信,他的精神一定会在我们新一代的身上展现出来,他的思想与精神也会一直传递下去。
端午节里粽飘香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据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设立的。
我们家要包粽子,我包了一个又一个,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样子怪异,结果妈妈说:“这样不合格,让妈妈来教你吧。”说着妈妈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竹叶拿在手上,卷成圆锥形,再往里面放糯米、大枣,然后折叠竹叶,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线捆绑起来。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个又一个。我看到自己包的粽子有模有样的就按耐不住心头的喜悦,妈妈也赞不绝口。我和妈妈把粽子包完了,妈妈把粽子放到锅里煮,半个钟头后,热腾腾的粽子出来了。
散发着阵阵香气的粽子太诱人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抓起一个,滚烫滚烫的,我的手可受不了了,一下把粽子甩出老远,再看看我自己的手,已经被烫得红红的。没办法,我只好守在粽子旁边等了一会,妈妈说:“馋猫,可以吃了。”
我拿起一个胖胖的粽子,一闻阵阵香气沁人心脾,我禁不住诱惑,迅速打开竹叶,狠狠的咬了一口。啊!润润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我不禁赞叹道:“美味呀!”一边吃我一边想:从小到大,我没有吃过这么香甜可口的食物,可能因为这是我自己动手劳动的缘故吧!我吃了一个又一个,爸爸、妈妈也一边吃,一边赞叹!
飘香的粽子,让我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一天随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爸说,端午节是我国流传了二千多年 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 ,吃粽子,我们金华人还要吃“五黄”,吃绿 豆糕,去看望长辈,亲人团聚。端午节的意义就 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今年,端 午节成了法定假日,也成了亲朋团聚的好日子 。
今天一早,我早早起床,用粽子和绿豆 糕当早点,后随爸爸去尖峰山旁的老家,爸爸 去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团聚,我和我的姐妹、弟 弟们会合。我们下地摘黄瓜、西红柿,又冒雨 剪蕃薯藤,再将长长的蕃薯藤剪成一段段,二 张叶子一段,后将一段段蕃薯藤扦插到地里。 在干活时,蚊子挺多,在我胳膊上和小腿上咬 了好多小包包。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终于将一 小块地插满了蕃薯藤。雨停时,我们又摘了很 多桑叶,在回到市区时,我将桑叶送给养蚕的 冯同学。经过劳动,大家觉得有些劳累,不过 ,等到蕃薯的收获季节,我又可以和好朋友、 小伙伴们一起来挖蕃薯了。
忆屈原
水浸湿了江边土,谁还记得你的冤屈?功劳虽似浮屠,你却依旧那么孤独。究竟是世人的糊涂,还是圣上的疏忽?纵然流芳千古,却还未得见证天下沉浮,只留得一端午……
闻粽香恍然如梦
端坐窗前,一缕淡香萦绕鼻尖,似秋日的米香,似春潮的清泉,似夏季的粽叶;几缕幽香,几丝怀念昔日的屈原是否如我一样?从不寻常的气味中嗅出国之悲剧,己之悲剧?可就算知情,却也还是无法做得力挽狂澜,几声悲叹,只得悲哀一生。
食粘粽滋味自知
一手解开束缚,一手将粽送至口旁,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细细咀嚼,随着唾液分解,牙齿细嚼。几分甜,几分香,略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叶香,莫名想起当初的你是否也像如此?恍然领悟,世人皆迷于雾中,唯有你独处高山峰。明知灭国不久,却还在幻想。幻想人们梦醒,君主恍然。“世人皆醉我独醒”无疑是你最好的写照,也是莫大的悲哀,也许在江边徘徊,方才领悟!
品粽味口有余香
盘坐桌前,一杯苦茶在手,几缕香烟环绕。口中隐约还有粽香残存。腹中似乎还有米味几许,喉中微微暖意。平静中的我好似又想起了你,“纵然你已身赴河底,但还是无法忘记你。”江底的你是否看到龙舟驰骋,粽香股股?
越过千年光阴,眺望你坚实背影,世人皆醉你独醒,难怪如此伶仃。只好默默倾听,化为心灵补丁,祭奠你的堕江情……
十里粽飘香
每年的端午,都是我最开心的日子。为啥?有粽子吃呗!粽子有这么好吃吗?当然!五月初五,粽儿香飘十里,方圆几百户都品尝着粽子,这“乐趣”真是妙不可言,我也不会例外。
每当这时,妈妈会把芦叶、糯米和馅料一齐摆好。只见妈妈把芦叶摊开,用筷子将糯米铺匀,码上馅料。接着,把芦叶折叠成一个有棱有角的三角形,呵呵,很特别哦。然后,放进锅里煮熟。
老远的,我闻到了香。粽子煮熟啦!墨绿色的芦叶散发出淡淡清香,剥开,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着木雕,“雕”的还是飞禽走兽(因为是肉粽嘛),细细品味,芦叶清香与糯米淡甜混合,甜而不腻。
粽子的香很浓厚:它夹杂着芦叶的清香、糯米的甜香、馅料的淡香……香蔓千里,惹人惜爱。
粽子功能甚多,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老少皆爱。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写下《离骚》之时以身殉国。粽子,包含了太多历史,艰辛。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粽香再次飘来……
端午到,粽飘香。
端午节的趣事
“五月五,是端阳,播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一首歌我就会想起端午节里发生的事情。
去年端午节的那天,我们全家十几口人聚在一起吃午饭,说说笑笑,特别快乐。我特别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所以我扒了几口饭就下了桌子,坐在客厅的凳子上边看电视边等外婆把那美味的粽子端上来。
我翘着二郎腿,脚上又正好穿着一双大拖鞋,我脚在那摆来摆去,爸爸看后说:"不要翘二郎腿,等下,拖鞋会飞到别人身上的”。“不要紧,我会小心的”。我满不在乎地说着。
我继续翘着二郎腿,这时电视里播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节目,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身子不禁往后一躺,脚无意中往上一翘,真是不出爸爸所料,这时,拖鞋像一个导弹一样飞向桌子,不偏不倚正好掉进了一碗汤里,顿时汤溅得到处都是。
爸爸见此情景,忍不住发火了,大叫:“叫你不要翘,你硬要翘,现在好了吧”!说着跑过来要打我,我忙躲到妈妈身后大叫:“爸爸光天化日打人啦”。全家被我这句话惹得哈哈大笑。 真期盼下一个端午节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