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春节日记1000字
我的家乡在江苏,虽然离开家乡已经多年。但对家乡过新年的情景可是记忆犹新。
“酸溜溜,甜丝丝。蘸着饺子真好吃!”照我们那儿的习俗,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用上得“醋蒜”。这醋蒜是四五月份就要开始泡制了,先是把一些没剥皮的蒜放进坛子里,再加上有一定比例的醋与糖,封上,留着过年吃饺子用。到了年底,醋蒜泡成米黄色,醋汁酸酸甜甜的,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孩子们最喜欢过新年,从一放寒假就开始准备。头一件大事就是由父母带着去买一身新衣服,连袜子也要是新的,而且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我们这些爱美的女孩子总会忍不住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怎么能少得了鞭炮呢。男孩子们跑在大街小巷,“噼里啪啦”响声,响彻云霄,吓得那些胆小的女生直捂耳朵。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过小年,其实就是相当于新年的“彩排”。夜幕一降临,就会有鞭炮声,这便有浓浓的年味。但家乡有个习俗,就是这一天不可以倒垃圾,象征财气不外流。小年前后的几天,家家户户都得大扫除,必须干干净净得迎接新年。
除夕夜很热闹,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走在街市上,就似在看花灯似的。门外贴着红红的对联,屋里贴着年画,鞭炮声不间断。年夜饭也是少不了的,家家户户的都围着大桌子,这时封存了半年多的醋蒜可要粉墨登场了。一打开塞子,一声酸甜味扑鼻而来,一会功夫,几大盆饺子就见底了。晚上后,孩子到院子了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带着一家人的祝福,飞上天空,整个镇子都沉浸在了喜悦的气氛中国。这一夜,除了小孩子,其他人都必须守岁。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夜迥然不同,家家户户门前堆积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碎纸片,全镇都休息了。
元宵节又是一个高 潮,镇子沿河的街道挂上的一排大红灯笼。孩子提着各色的花灯出门了,有兔子灯,龙灯、猴子灯……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比较着谁的花灯漂亮。
十五一过,这新年就结束了。年轻人们带着新的希望又离开了家乡,老人又翘首期盼着下一次的团圆。
小学生迎春节日记2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回老家过春节。
我刚到老家,就发现门上已贴上了新的春联,我高兴地去找弟弟放炮。我拿了一个足球炮,它圆圆的、绿色的,外壳是层薄薄的塑料,很环保。我小心翼翼地把炮放在了台阶上,弟弟帮我把引火的小木棍拿来,我慢慢地把木棍对准炮,只听见嘭的一声爆炸了,这个足球炮可真响呀!
我们吃过年夜饭就一起看联欢晚会,有小品、相声、歌舞,好看极了!
今年春节大家团团圆圆过得很高兴,我祝愿每个人每天都象过春节一样开心、快乐!
春节呼和浩特《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日记
今天是2022年3月1日,晚上8点,我和妈妈准时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观看之后,我总结了三个重点。
第一是担当。今年过年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整个中国,全国的医护工作者逆行而上,奋斗在抗疫斗争的第一线,舍去小家顾大家为人民服务,挽救了无数患者,用生命守护生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这种强烈的责任心和有担当的精神。
第二是团结。这次抗击疫情中让我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力量却是巨大的,让我感受到中国是一个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团结友爱的国家。
第三是科学。从古至今我们通过各种疫情,利用科技研发的各种疫苗,预防了各种疾病,治愈了无数生命,让我发现利用科技可以改变世界。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明白了“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句话的含义,我今后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才能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小学生过春节日记600字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总算就要来临啦!
过新年我可以穿上漂漂亮亮的新衣服,所以刚放寒假,我就催着爸爸妈妈带我去买新衣服、新鞋子。商场里琳琅满目的衣服看得我眼花缭乱,摸摸这件很舒服,穿穿那件也挺漂亮,我总不能全部买回去吧?挑来挑去,穿来穿去,终于搭配好了所有的衣服和鞋子,看着镜子里焕然一新的自己,我开心地笑了。可妈妈马上下了命令:“脱下来吧,过年时再穿!”我只好不情愿地脱下新衣服,可是转念又想:如果现在穿上了,到过年时不就不是新衣服了吗?我还是快快打消这个念头吧。
过新年还能收到压岁钱。新年那几天,我每天都要把我的压岁钱清点几次,妈妈笑我是“小财迷”,其实我在想怎样好好分配它们:一些给爸爸妈妈,剩下的一些我用来买些文具、小饰品之类的。想到这,我脸上笑开了花,真盼望着新年这一天能快点到来,好让我早日拿到自己的压岁钱。
每年过节还能吃到许多美味佳肴,拜年时还有好多的礼物,别看我已经上五年级了,可我还是很喜欢吃零食呢。到春节,我就可以大饱口福啦,糖果、薯片等在平时是压根不可能吃的,妈妈不让我吃,说这些是垃圾食品,对身体不好,不过,到了春节,我就可以远离妈妈的视线和唠叨,躲在外婆家好好地享受啦。另外,过春节可热闹了,贴春联、放烟花、看春晚……过春节可真好,我真盼望春节可以快快来到呀!
高二春节见闻日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过年嘛,当然要干干净净的。这不,我们一家人一大早就开始大扫除了。我负责打扫客厅。只见我拿起抹布,先擦起了桌子。擦着擦着,突然,我摸到了什么东西,拿出来一看,原来是几片瓜子壳。我一想:这不是我前几天吃的吗?我不禁脸红了,赶紧将瓜子壳丢进了垃圾桶。不一会儿,打扫房间的妈妈喊了起来:“你的手表找到了!”我跑过去一看,还真是我丢的手表!原来是被我那调皮的弟弟藏起来了!但他还小,我就不计较了!于是我接着打扫。
这场大扫除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虽然很累,但是看着整洁的屋子,我心里十分自豪。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怎能不贴春联呢?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贴春联。
来到大门外,我们刚拿出春联就犯了难:怎么分上下联呢?我想了想,喊道:“我知道了!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爸爸恍然大悟。开始贴春联了,我先找好贴的位置,然后用一段胶带固定住春联上部,再用胶带将其它地方贴紧。按此方法,春联很快就贴好了。
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一顿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吃着丰盛的饭菜,心中充满了团圆的喜悦。吃完饭,春节已进入倒计时,大家紧盯着电视屏幕。“五、四、三、二、一、零!”几乎与此同时,远处传来了隐隐的爆竹声。过年啦!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最后,我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
小学生盼春节日记200字
我每年都希望冬天快一些来到,因为这样春节就快要到来了,我非常喜欢过春节。
过春节时我可以得到好多压岁钱,妈妈还会给我买新衣服,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嘘!别出声,我要快点过春节是因为那时我可以吃好多好多的东西:有零食、有甜点、有蛋糕……五花八门。我会吃的胖胖的,像一个憨厚的大熊猫一样。我盼春节还有一点那就是一过春节,就会放上一二十天的`假,在这期间我可以尽情的看电视,也不必每天紧张的写作业,有时间还可以找同学开个聚会。
盼春节归盼春节,但是我现在也在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样,这个假期我才会过的开心、愉快。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盼春节吗?
高二春节日记1000字
每年春节我都会在家里。脚步把距离在时间里面拉近到眼前。灰蒙蒙的城市在过年喧闹的灯光下也显得格外喜庆。除夕夜刺鼻的爆竹声随着电视上不谋而合的倒数声在每年的年夜饭里的回忆里反复出没,提醒着自己曾经在有院落有竹林的乡下过年的岁月。那个时候的自己还和一些个表兄妹在一起,乖乖地站在长辈们的面前,等着即将摸到我手的红色的压岁钱。
年是一种法力无边的神物,能够使全球四分之一的人群都在同一时间段在超市挤成活动的烙饼。今年春节,简直跟仲夏一样热得不像话。阳光粗暴地刺进瞳孔,使我隐隐约约好像见着了那个令人广为流传的令人胆颤的“年”。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慵懒的声音逐渐隐去,提早打燃的鞭炮发出的声音代替了这个以烘托热闹场面为中心的故事的讲述声。
一群人聊天才算热闹,夜夜笙歌过年太棒!小伙伴们点燃宋朝就开始制作流传至今的火 药鞭炮,鞭炮跟火柴棒被火烫着后发出的歇斯底里与那浓重的烟雾如出一辙。闪着乱坠的荧光和火星,我真的有那么一霎时认为会有小孩捏着耳垂大哭大闹地丢下鞭炮哭爹喊娘。
跑到厨房,咕嘟咕嘟地喝水。那暧昧的色彩泼洒地肆虐,仿佛已经烧到了喉咙。才急着用凉开水解决喉咙里面不为人知的嚣张的干涸。
躺在床上的时候,脑子里面斑驳地重现出荧幕里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节目。我或许是个奇怪的人。觉得魔术师的大眼睛好美,相声演员的腿好短,歌手的头发有点怪……可这并不算什么。毕竟在这二零一四年的开始,有谁会去怪一个延续中华民族多人的传统的小姑娘,在看春晚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呢?
中小学生过春节日记600字
今年春节和往年有不一样的改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鞭炮声,今年的鞭炮声比往年少了不少,理所应当的放完鞭炮后遗留下的垃圾也少了不少,空气也减少了不少污染,耳边已减少了许多鞭炮声。也保证了身体的健康。真是一举多得啊。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有不少改变,虽然春晚已经逐渐成为“年味儿”的象征,但随着观众需求的多元化和青老年人之间看点的分化,老少咸宜的节目太平淡,而戏曲类的节目又很难吸引新生代观众,新锐节目呼声虽高,却难以顾及到老年观众的胃口。因而从视觉效果着手成为近几年来春晚舞台上的重要突破口,各种以投影为基础的技术应用也陆续投入使用,为观众营造出一年一度、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
摇红包,已经成为大家茶余便饭后必做的一件事。当去年的我们还在向长辈们讨红包时,今年有手机的同学们已近在抢红包了。当然,不少有能力自己工作赚钱的人们已经在给别人发红包了呢。今年央视春晚通过微信“摇一摇”向全国观众派发了两亿元的红包。连我们家也是没事就摇一摇,也摇到了不少红包呢。我在新闻里还看到,更有甚者一不小心摔坏了手机、平板……真是既有欢喜也有忧啊。在我们眼里,抢红包已经成为一种全民狂欢了。
看电影,今年春节期间可出来不少大作:爸爸去哪儿大电影2,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奔跑吧兄弟大电影等等都十分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今年的春节十分环保,十分时尚……
初中生盼春节日记300字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离春天也就不远了,春天到了。就迎来了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节日:春节。记得上次过年,我整整一天都在忙。
我住在姥姥家,兴奋得都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了一会,我又想不能错过给姥姥姥爷拜早年,就一直等到了天亮。六点了,我再也等不及了,跑到了姥姥姥爷的房间里,大叫一声:“春节快乐!”没想到姥姥姥爷都早早地“恭候”我了。拜完年以后,姥姥姥爷一起给了我六百块钱,我高兴地搂住了姥姥姥爷。
中午吃完饭写完作业,我帮了姥姥一起擦玻璃、门,又帮姥姥贴了福字和对联。家里的春节气氛马上就出来了。快到吃饭的点了,姥姥做的饭好丰盛啊!有:长寿面、饺子、鲅鱼、松花蛋、香肠和洋葱炒肉。一边吃饭我们一边看着有明星大腕的春节联欢晚会,真是特别精彩,有小沈阳、赵本山、成龙、刘谦、毛毛等。看完了春节,我和老爸下去放了鞭炮,各式各样,坦克、飞机、滴答筋等。妈妈在姥姥家守夜,我也要守,守着守着就睡着了。
今年的春节我过的非常愉快,真希望明年能过得更好,穿新衣、得压岁钱、吃饺子、看春晚、放鞭炮,一家人团团圆圆永远也不分开!
精选初三过春节日记400字
过春节了,大家都很高兴。我们高兴是因为春节可以拿压岁钱、买鞭炮、吃年夜饭......
我们过春节当然少不了放鞭炮,烟花的品种很多,有甩炮、神鞭、飞天鼠。很多。到了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12点,烟花声震耳欲聋、声如洪钟。那一天,我放了好多烟花。不过今年没有大年三十,只有大年二十九,因为刚好没有这一天。
春节还有一个少不了的事情,那就是----看春晚。春晚上有很多节目,比如小品,歌舞。我记得有一个节目是说对联,虽然我记不住说对联的那两人,但我记住了他们表演的节目。他们的对联是关于吃年夜饭的,上联下联我都记不住了,可我却把横批记得非常牢,因为横批是:“嗝!”意思就是吃饱了。
压岁钱是我们过春节时一件必不可少的事,要去给大家拜年,恭喜发财、万事发意......
这都是我们习惯了的祝福语,大人们也会笑着把红包递给我们。
这个春节,我过得很开心,你呢?
高二春节见闻日记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有关春节习俗的日记600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要向长辈讲好话,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高一春节日记750字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放烟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了。烟花有的像开在天上的花儿,有的像切成一半的西瓜,还有的像一张可爱的笑脸,各种各样的形状,美极啦!一家人看着烟花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开发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有关春节习俗的日记600字
“今天是年三十,我们要一家人吃团圆饭!”外婆说。我开心高兴极了!过春节,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观花灯,吃年糕,包饺子……这些都是春节的风俗!最最开心的还是我们小孩子!我主动要求今年的春联由我来贴!我家的春联是请一位长寿的老爷爷写的。用的是传统的金粉,写在大红色洒金的纸上,非常的喜庆!
一开始我不明白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后来我请教妈妈,才知道春联的来历。春联,起源于桃符。源于周代,当时是用桃木制作而成,所以叫“桃符”。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上联的末尾的一个字是“仄”音,下联是“平”音。上联贴在右侧,下联贴在左侧。妈妈说现在的人不太注意这个,大多数的人都贴反啦。所以我就根据读音很容易就区分出来了,上联是“东来紫气西来福”,下联是“南来祥光北来财”,横批“春如人意”!
春联寄托了人们对于春节的美好愿望,我今年把春联贴在我家的大门上,我也希望来年自己拥有美好的愿望。
精选春节见闻日记100字
今天是春节,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乒乒乓乓的鞭炮声就把我从梦中惊醒。大街上的叔叔阿姨和许多小朋友穿着整齐漂亮的新衣服,见面后互相问好,祝福。吃过饺子,我再也不用像平时那样爬在桌子上做作业、复习功课了,而是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又说又笑,又蹦又跳,自在极了。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是一年中最快活,最幸福的一天。
初中生过春节日记100字
唐山是我的老家,我最喜欢那里有趣的春节。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吃甜甜的,粘粘的麻糖,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甜甜蜜蜜。除了吃麻糖外,我们还要紧跟着吃年夜饭——饺子。
吃完甜香双美的年夜饭,我们就开始了小孩子们最喜欢的项目——放炮。我们每个小孩子都拿着五花八门的鞭炮放了起来。只见烟花跑腾空而起,疾如闪电。
高二春节日记1000字
年年有风,风吹年年,慢慢即漫漫,岁岁皆欢愉。赶着春晓,新的一年又要来到。
我们一家人赶着几小时的路途,长途跋涉,回到老家。除夕早上,就回到老房子拜山拜神。“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丈,大家新年好!”屋内好不热闹,这边儿忙着在厨房里烹调煮烧,那边儿在忙着扫地擦窗,剩下的小孩儿们聚在一窝玩游戏,为着新春做准备,大家都在忙里忙外。明媚的天气不禁让人带上些喜庆,偷个闲空,我从侧门走向老房子后面的一片地,说不上废墟,有一个小楼——是老式建筑,看着很多年了,红墙青瓦也都褪去了当年的神采,依然伫立不动。楼梯旁的柱子缠绕青藤,小叶萌出新芽;地砖之间绿草如茵,这大概就是“春风吹又生”吧,勃勃生机。不请自来的蝴蝶,翅膀上的斑纹蓝黑相间,翩翩起舞,停落在石砖上,眺望蓝天和白云,俯瞰小草与红花,这不速之客准是被菜肴飘香勾引来凑热闹的。
春节的这几天,大家都被团圆的氛围浓浓地包裹着。
大年初三是个好日子——恰逢情人节,也是爷爷的生日。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晚餐的时候,小叔煮了一桌子的好菜,这么有意义的日子,可不能是简单的吃吃喝喝。我们端起杯一同贺春:新年快乐!这时候,小叔还在厨房里忙,我走进厨房望了望他在做什么,只见锅中沸沸腾腾,他下了要把面条,我顿悟道:“这是要煮长寿面呀。”“对啊,今天不是爷爷生日嘛,长寿面寓意着长命百岁啊。”
终于煮好了,端出来一碗长寿面,小孩儿们都排着队说祝福语,最小的妹妹也带着结巴,不利落地说:“祝爷爷生日快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听完,大人们也止不住哄堂大笑。接下来到小姑一口气说了一串:“祝爸爸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天又是情人节,祝爸爸妈妈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爷爷笑得甚是灿烂,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满面红光。
不管路途遥远,我们都要趁着春节假期与家人团聚,磕着瓜子,聊着家常,谈天说地论人生冷暖,忘记烦恼,甩掉疲惫。
每次义无反顾的赴约春节,大概就因为其中的温暖,这个让人们奔赴美好爱意的地方,美名其曰“家”。
小学生春节英语日记
Waking up on New Year, everybody dresses up. First they extend greetings to their parents. Then each child will get money as a New Year gift, wrapped up in red paper. People in northern China will eat jiaozi, or dumplings, for breakfast, as they think "jiaozi" in sound means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ushering in the new". Also, the shape of the dumpling is like gold ingot from ancient China. So people eat them and wish for money and treasure.
Southern Chinese eat niangao (New Year cake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on this occasion, because as a homophone, niangao means "higher and higher, one year after another." The first five days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are a good time for relatives, friends, and classmates as well as colleagues to exchange greetings, gifts and chat leisurely.
China has 56 ethnic groups. Minorities celebrate their Spring Festival almost the same day as the Han people,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customs.
精选盼春节日记600字
人生充满盼,我最盼望春节。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期盼春节的原因也随之改变。
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期盼春节是因为春节到了有很多大人来拜访,他们一见到我就会夸我长得很可爱,让我心里甜滋滋的。
上幼儿园以后,我开始爱玩。于是我期盼春节是为了和伙伴们一起玩。大家一起放鞭炮、捏泥人、捉迷藏、编花圈……
上小学了,我知道了钱可以买东西,买书、买文具、买生活用品,还可以存着上大学,这又成了我期盼春节的原因。
现在,我喜欢欣赏美景。期盼春节的原因又变成了春节到了,春天也就来临了。春天是一个绿色的世界,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鸟语花香,莺舞蝶飞,草春桃艳,这便是春天的特点。春风吹来了,它是春姑娘的使者,带着各种颜色的颜料,染红了桃花的腮,染白了梨花的脸,染黄了迎春的发辫儿。它还吹化了残雪,吹绿了树枝,吹蓝了天空,吹得湖水也泛起了笑容。春雨飘来了,它是春姑娘手中的丝线,一针一线,绣出了一片碧绿。春天百鸟争鸣、百花齐放、风和日丽,冰雪消融。古人说“人在画中行”,真是一点不错。
春节年年有,春节年年盼。我希望春节快点到来。
高二春节日记1000字
大年初四,我们回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的去找外婆,在一楼的大厨房里见到了外婆。
厨房的门口有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果树,小鸟吱吱喳喳地唱个不停。外婆坐在小板凳上,一缕缕温暖的阳光洒在外婆的周围,显得特别亲切。外婆一见到我就笑开了,脸上的皱纹就像绽放的鲜花一样灿烂。
外婆是一名家庭主妇,她乌黑的眉毛下面有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眼角边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外婆个子不高,胖胖的身子总是那样忙忙碌碌。
我拉上一张小凳子坐在外婆对面,闲聊了起来。我特别想了解外婆小时候过春节的事情,“外婆,您小时候过春节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呀?”
外婆侧着头,嘴角微微上扬,笑着回答:“我小时候过春节,最开心的事就是小孩子有肉吃和有新衣服穿。在春节之前,家里都很节省,平时很少有肉吃。一到春节,家里就有一大盘肉,饭桌变得特别特别香。另外,家里并不富裕,平时我们都没有新衣服,春节到了,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我的新衣服都是用大姐的旧衣服缝缝补补地改造出来的,事实上还是旧的衣服,但在我心里就是一件无比珍贵的新衣服,这也是我过春节最开心的事情。”
我一下子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平时我从来不愁吃肉,也不愁新衣服穿。现在,我们小孩都有自己的手机和微信号,过新年还可以抢微信红包呢。
我看着外婆熟练地包着粽子,我歪着头问:“外婆,您为什么每年都要包粽子呀?”外婆和蔼地看着我,轻轻地说:“春节包粽子是我们家族的传统,从小我就学会了包粽子。包粽子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另外,包粽跟‘包中’音很象,过春节时,人人都说吉利的话,我们也希望吉利包中。”
外婆包的粽子的样子也很特别,像一节竹子的样子,圆柱子长条形的,圆碌碌的,用绑带捆得一节一节的,从外形看也寓意着节节高。看着外婆包粽子,闻着淡淡的糯米清香,听着外婆娓娓道来的春节趣事,我心里美滋滋的,难怪我每一年都很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外婆小时候的春节也是那么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