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和爸爸一起去扫墓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们学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领我去上坟,我们家去世的人都埋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个人觉得的很远,但其实还好)
在扫墓的前一天,爸爸和爷爷先准备齐祭祀物品(有鞭炮,纸钱,铁锹)。我毫不情愿地跟随着爸爸去扫墓了。走到半路,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清明要扫墓呢?”于是我询问起爸爸来,爸爸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2]也极盛。”听了爸爸的回答,我恍然大悟。
到了墓地,下车啦(我爸爸开车去的)。爸爸安排我跟着妈妈一起,妈妈答应我了。然后我跟着妈妈还有大家一起。去上坟的路还得上一个小土坡,这一路,可辛苦了,因为也都是小石子小路。
终于到了坟前,我已经累坏了,不顾一切的坐在了草地上,看着爸爸和家人把在家里准备好的纸钱用打火机点燃,然后,爷爷在做“帽子”(用铁锹在土上做的)然后,爸爸妈妈叫我去给老祖公烧香磕头,我按照爸爸妈妈的吩咐磕头了,还偷偷在心里许愿了呢,我希望老祖宗保佑我考好试,保佑我们全家都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
今天真开心。
扫革命烈士的墓碑
每一位烈士为了保护人们,让人们得到快乐的生活,便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今天就是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写得这首诗,就是为了表达自己思念死去的亲人,今天我们就来扫革命烈士的墓碑,四年级六个班几百多人,都要去扫英勇无比的革命烈士的墓,我们又是激动、兴奋,同时也很悲伤。
老师发给我们小白花,要献给烈士们,我们一手拿水,一手拿小白花,一脸悲哀的出发了。
我们走啊走,走到了大街上,很多人一直注视着我们,“哎呀!我累得气喘吁吁了”是有气无力呀!但是还是坚持走,不一会就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塔。
先是两位“主持人”讲话,接着3分钟默哀,最后献小白花,一个接着一个,好多小白花,我展开小白花恭恭敬敬的严肃的,轻轻地放在上面,就在这时,我被感动了,眼眶红红的,但是还是用衣服擦去了眼泪。
敬爱的烈士们,我钦佩你们这种为民服务、无私奉献、舍死忘生的高尚品质,我会向您们学习的。
清明节——缅怀革命烈士
一提到清明节,我就会想起大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清明》。诗中提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正好印上了杜牧的诗句,一大早就下起淅沥沥的小雨,到中午,雨停了,我们去雨花台革命烈士馆参观。
在馆中,人们来来往往,表情严肃。我和妈妈仔仔细细瞻仰每一位烈士遗像,突然,我眼前一亮,对妈妈大喊:“妈妈,快来看,这里有我们的老乡。”妈妈闻声赶来,说:“是夏雨初,我给你讲讲他的革命事迹吧。”
“夏雨初烈士是安徽省郎溪县毕桥镇人,年轻在北京上大学时,就接受了救国救民的马列主义思想,并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之后,担任中央特派员到南京组织地下党工作,受组织派遣又回家乡组织郎广农民暴动,,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他受尽敌人各种酷刑,但他始终没有说出一点我党的秘密,最后,被反动派杀害于雨花台,年仅二十八岁”接着妈妈清了清嗓子又对我说,“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还珍藏着他的眼镜,我们去看看吧!”
在烈士遗像前,我久久伫立,想想现在我们社会安定、和谐、稳定,全都是这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得呀!我长大也要为社会出一份力,为祖国争光!
祭祖扫墓,情系清明
祭祖扫墓,怀念已经逝去的亲人是我国清明节的传统。又是一年清明节,不知在天上的二爷爷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想我呢?
二爷爷是我爷爷的二哥,是在我上小班时去世的,11月2日。回想以前,二爷爷很喜欢我,每天晚上放学,二爷爷都会教我下棋五子棋。那时我才5岁,每次和二爷爷下棋,几乎每次都会输。但记得那次,我胜了二爷爷一次。二爷爷每次都让我执黑先行。我居中落子,二爷爷则下在我黑子右侧。与往常一样,下了约莫三五分钟,二爷爷只要在关键位置下一子就赢了,然而这次我也只需落一子就赢了!可惜轮到二爷爷先下,唉,看来我又要输了。这时,二爷爷略作思考下了一子,哈哈,我一看并没有下在要害,连忙将手中一颗黑子“啪”的一声下在黑棋取胜的关键位置!我忍不住跳起来:“哈哈!我赢了!我赢了!”
二爷爷起初一愣,以为我在胡闹,可当他细细一看,果然是输了。二爷爷笑着说:“小王栩真厉害!”就这样,我第一次赢了二爷爷!
转眼间,时间已过去了8年了,不知二爷爷在天上寂寞吗?有没有再下过五子棋?
【作者:王栩】
油菜花丛
清明节,是人们扫墓的日子,我们家也是。
因为昨晚拼命地写作业,“抗战到深夜才休息”,所以,我今早起地迟了些,9点,我们才出发。
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油菜花儿,打开车窗,便能闻到那飘来的清香。也许,一朵花独放并没有那么漂亮,而如果满山坡是油菜花,那情景一定很美。
车子到了老家,在那儿,我们与爷爷奶奶会合,邂逅一起前往祖坟。我看见了满山的金黄,那真的是一下“美”啊,就好像一位大画家画出来的油画那样美。在上山时,我的两旁长着比我还高的油菜花儿,它们随着风轻轻地摇摆,轻风中,也带着油菜花的清香,我深呼吸一口气,花的芳香立刻飘进我的鼻子,让我精神焕发。那油菜花的颜色十分鲜艳,再加上太阳的光,那颜色黄里透红,好看极了。
春姑娘又再一次拥抱了我,她给了我许多惊叹,在我心中打上了一个又一个感叹号。
【作者:言宝】
“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祭祖和怀念过去的亲人,也是人人都要去扫墓的日子。这个节日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一般在公历4月5号的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我也不例外,周日的一大早,我便和家人一起去卧龙山扫墓,远远望去,一排排的墓碑庄严而又严肃。那是对一位位亲人的悼念,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到了奶奶的墓碑前,烧纸钱,看着这燃烧的熊熊火焰,这可是承载着我们对逝去的亲人多年的怀念之情啊!这不是什么别人所说的迷信,而是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和思念之情,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革命烈士们。
他们为我们的祖国抛头颅,撒热血。杀死无数的敌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强勇敢,他们的英勇善战。他们团结一致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在生命和抗日之间,那些革命烈士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抗日,选择了保家卫国的大无畏壮举,他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无辜百姓啊!可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不怕牺牲,为了民族的对立,勇敢的和敌人拼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如今我们生活在这和平安定的国度里,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岂能辜负他们呢?
【作者:张梓冉】
游孔庙
今天是清明节,爸爸和妈妈带我去了孔庙,一路上细雨一直下个不停,真是应了杜牧的那就诗;清明时节雨纷纷。到了孔庙我们买了票进去了,首先我们去了泗制同源,看到一块黄色的布围着孔子上课的地方,爸爸对我说:“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四书》是孔子思想的代表著作。”
我们又去了后花园,我看到了水车、鱼塘,鱼塘里养着成千上万条漂亮的金鱼,水车上流着水。这真是让我大开眼见,我没想到孔庙怎么大怎么漂亮。
清明去踏青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就驾车直奔目的地安丘而去。
一路上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马路两旁是绿油油的田野,上面盖满了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晃得我有点不敢睁眼。只见路边的小草已冒出嫩嫩的芽,远远地看有点绿,但是走进了却看不到绿,正像古诗中所描绘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柳树早已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春天的空气暖暖的,风吹到身上有点凉,但是很舒服,没有冬天的风那么冷,天空蓝蓝的,我的心情好极了。我跟着妈妈来到一片麦地边,寻找荠菜,我每看到一颗大大的荠菜我都会兴奋地喊叫:“我又看到了一颗荠菜,妈妈快点!”。
我在田野里高兴地跑着,跳着,欢呼着,今天我好开心
又逢清明节
今年又逢清明节。昨天是清明节的第二天,也是一个扫尘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了乡下奶奶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错,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们也无话可说,也只有踩着泥腻的山间土地一步一步的奋力的向上攀登。
终于到了爷爷的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爷爷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爷爷的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篮上。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爷爷你“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没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了我的身边,在那,陪伴你们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和绿树繁茂的山林.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在走的时候,我们又再次向他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作者:范淑煜】
清明节事件
又是新得一年,清明节的警钟敲响了。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大大。一大家子都去扫墓。
别看就是个扫墓,这可是一件对去世的人一种尊敬和怀念。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踏上了清明之路。怪不得人们心情差,就年老天爷都在哭。
外面,冷风吹着两旁的树木,天阴气沉沉,天上还飘着小雨。我在路上怀念着我认识的死去的亲人,希望我再看一次他们的笑容。
到了那里,我又打起了精神。山顶上,空气新鲜,雨也停了。我到处乱窜,瞥了一根树枝下来玩。进了山里,我东摸摸,西摸摸,感觉万物都是新鲜的。到了那里,我便偷偷地拿了一个假元宝,藏在口袋里。
在车上,我把假元宝拿给爸爸和妈妈看,弄得他们哭笑不得,要我把在下一个坟墓中烧掉。我想也是,竟然拿了个假元宝来玩。到了下一个坟墓,把东西烧完就走了。
我觉得上坟嘛,也是要注意安全的,以免造成森林火灾。
【作者:尹昊生】
清明节踏青
今天是四月四日,清明节,我和爸爸出去踏青,顺便钓钓鱼,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我们一路开车来到了佘村,这里有一个水库,水库的堤坝上,有很多人在钓鱼,这里依山傍水,还真是一个钓鱼的好地方啊!于是,爸爸也来凑热闹了,自信满满的登上堤坝,拿起他那七米多长的鱼竿,穿上鱼食,静候鱼儿的上钩了。
这是一个温暖的下午,和煦的阳光照的我心情格外的好,我坐在一棵树下休息,一边欣赏着四周的风景。只见水库四周一片郁郁葱葱的新绿色,草地上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一片春意盎然,远处的桃花开的粉红一片,好像一片红霞。突然,我的耳朵听到了一串串难听的“嘎嘎”声,很像是鸭子叫,但是仔细一听又不是,千万个好奇心牵引着我寻找真正的答案。我用敏锐的目光在水面上搜索着,不一会就找到了答案,哦,原来是一群鹅在水面上戏水。为了能够近距离观察它们,我走近了一些,这才看清楚,这群鹅是由一只白色的公鹅和一群母鹅组成的,其中这只大白公鹅显得格外突出,红红的鹅冠,又黄又长的嘴巴,还有雪白的身体。一旦有东西靠近它,它就会昂起它那长长的脖子,用急促的叫声提醒正在水面上享用美餐的母鹅们,好像是一位坚守岗位的卫兵。这群鹅在水面上戏水的情景,使我想到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看来春天是真的来了。不一会这群鹅吃饱了,便爬上了岸,它们走路的姿态可滑稽了,屁股一扭一扭的,让我忍不住想笑。
我回到了爸爸身边,只见他一脸沮丧的表情,我就知道他没有钓到鱼。爸爸开玩笑的说:“这里也没有几条鱼嘛,我们来就是喂鱼的吧?”我听了,哈哈大笑,这次踏青可真开心啊!
家乡的田野
清明假期,我再次来到奶奶家一个小村庄。这里依然美好、平静,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和气。
临近傍晚,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出去转转。出门,天空中的晚霞已经染红了天空,只见它的边缘是粉红色的,好像一幅美丽的画旁镶嵌着一些粉红宝石,给人一种儒雅又心旷神怡的感觉。
向前走,大片大片绿油油的小豆子长在田埂周围。细细看,只见这东西的叶子是卷筒状的,摸了一下,感觉圆圆的,并没有完全合拢,只有少数是合拢的,真像一个个小巧灵珑的小耳朵。这时,走在我旁边的妈妈说:“在我小时候一直玩这个游戏,看谁找到的这样的叶子最多,并且是封口的,谁就赢了。”于是,我们也高兴地玩起了这个游戏。我们东找找,西找找,玩的不亦乐乎。最后,我找到了2个,妈妈找到了4个,妈妈赢了。
我们继续向前走着,只看见爸爸和一位老爷爷正在聊天,我走过去一听,只听“周瑜大破……诸葛亮借……”原来是《三国演义》啊!再一听,我就知道老大爷在讲连环计的典故。可见这位老大爷的知识面很广,让我明白了“活到老学到老“。
太阳缓缓落下,彩霞也完全没了,整个田野沉浸在夜色之中……
路边和灯开了,田野中的故事还在继续发生……
【作者:李周承】
第一次上坟祭祖
清明前夕,艳阳高照。全家人一起去扫墓。这是我第一次上坟祭祖。
家里的祖坟修在乡下老家那边,中午时分,奶奶爷爷准备好了祭祀用的物品,一家人就去乡下了。来到了坟地,只见那边周围都是田,金黄的油菜花、粉白的蚕豆花、还有绿油油的小麦,长势正旺,生机勃勃。一到坟前面,爷爷奶奶立刻变得庄重起来,他们和爸爸一起在柳枝上扎上纸花、挂上飘带。爷爷则挖了两块土,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放在坟顶上。我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说,这是在“修坟”,给坟添砖加瓦,传说坟越高,谁家的子孙后代就会越兴旺。
柳枝已插在了坟上。风一吹,红绿飘带“沙沙”响着,像春蚕啃食桑叶的声音。我不由地注意起祖坟来:它是圆锥形的,坟上的土结结实实,新培的土下面,还依稀能见到旧土的痕迹。祖坟布满了岁月的沧桑。看着它高高地坐落在地上,我似乎想到了什么。奶奶擦擦头上的汗,对我说:“你看,那边的一棵大柳树,就是很久以前人家在坟上插的柳枝长成的。”我一看,那棵合抱的柳树枝繁叶茂,它挺立在那空旷的田野里,显得饱经风霜。它的枝条根根勃发,吐着一颗颗翠绿的嫩芽。一阵微风吹过,它那苍劲的枝条摇动着,仿佛在倾诉过去的事情。我看着它,不由地想起了时间的意义,想起了时代的变迁,想起了一代又一代逝去的家族的祖先,他们到底又留下了什么呢?
爷爷神情庄重地点了几根香,慢慢地向着高高的坟作了作揖,然后把香轻轻地插起来。他和爸爸一起在坟前化了纸,烧焦的纸片在热浪的推动下在空中腾跃着,旋转着,仿佛是满天的灰蝴蝶在空中起舞。蓦然回首,一大片油菜花映入眼帘,它们开得如此灿烂,旺盛!一年又一年,在春天的感召下,它们又生机勃勃地绽开了小脸,迎接这烂漫的春日暖阳。我思绪如潮。祖先们虽已逝去,但他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生命。人生不可能没有终点,但珍惜生命,珍惜年华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来,这才是人生的目标,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我在心里暗暗感谢时间,它给我送来了一份重要的礼物。
【作者:朱陈博】
清明小长假
清明小长假,爸爸开车带我去旅行,上演了一个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一路上我都很兴奋,很快天就黑了,到达目的地古城西安已经凌晨两点过了。爸爸好辛苦啊!
第二天一早,爸爸带我游玩了大雁塔。大雁塔可雄伟了,高高的塔有九层,里面珍藏着唐僧取回的经书。噢,原来《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有其人呀!这时,我又想起了机灵的猴哥和贪吃的猪八戒一路上保护师傅西天取经的情景……
爸爸还带我去参观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博物馆"。我走进大门一看,哇!这里有武士俑,将军俑......他们身材高大,身披铠甲,昂首挺胸,形态名异:有的拿弓,有的拿剑,有的拿盾……还有好多好多,真是千姿百态!
后来爸爸带我品尝了好多好吃的小吃,我肚子都涨得圆圆的了。
西安真美!兵马俑真壮观!爸爸真爱我!
清明节祭祖
今天是清明节,按照规矩应该去祭祖。
可是我为什么要去祭祖必须在清明呢?我带着这个去问他,他不知道我又是查。原来是这样:
“在春秋时期时,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就逃到了国外,逃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没有力气站起来时,随行的大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就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个随行大臣介子推走到没有人的地方,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皇帝,也就是晋文公。上位后晋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逃亡的功臣,就是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感到不公平,就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讨厌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便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原来清明节祭祖是因为以前的君王在清明节前后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就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所以,每个节日背后都不知道经历多少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的生活。
我所知道的清明节
今天,是四月四日,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要去扫墓和踏青。
在这一天,你们是怎么过的呢?
在今天,大人是不是不允许我们去其他人家,我也是这样。但我却蒙在鼓里,不知道为什么。
在今天,我的爷爷奶奶给老祖都上坟。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家家户户都得给老祖宗上坟、扫墓。
爷爷奶奶不仅要上坟,还要给老祖宗烧纸钱,你们家是不是也这么做呢?
还有的人去踏青。总之,在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得上坟、扫墓、踏青。
我也不多说了,清明洁就是这些事情了。
【作者:刘琳】
清明节去烈士陵园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常熟市烈士陵园,去瞻仰那些为中国解放,而流血牺牲的抗热将士。
来到大门口,我看见“浩气长存”这几个字。里面树木葱茏,有樱花、英串红.....往前面走,有一座大桥,桥下面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许多的水藻,池塘旁边有许多树,可以为一部分水凉快。
你往前面看,就可以看到一个大石碑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镏金大字碑前四面是匠心独运的四个花圈石雕。
如果你认真的看,可以看见有抗日英雄的照片,每一室里都有每一位英雄的英雄事迹的,里面刘胡兰、董存......有一室里是李强一生的照片,后人把他的骨灰埋在了一棵雪松下,那一室里还有他的塑像。
我们找到了李强的墓,我顿时知道了李强的骨灰原来在这颗雪松下呀!,我还看见的许多的我们看见的英雄人物,墓碑上还有许多的鲜花,好像有许多的人敬佩他们似的呢!
下午,我们离开了烈士陵园,我真敬佩那些为中国解放,而流血牺牲的抗热将士,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像这样的美好的!
【作者:范淑煜】
清明,想起我的太爷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个清明节,我望着太爷爷的坟墓,不禁想起了与他在世时一起欢笑的场面。
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年纪很小,可太爷爷当时已经很年迈,他坐在轮椅上,双腿盖着一条薄绒毯,头发和胡子也是白花花一片,也正是因此,我经常打趣叫太爷爷“白胡子太爷爷”。他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其乐融融一起相处,脸上洋溢着欢乐幸福的笑容。在太爷爷曾经生活的封建时代,永远重男轻女,我们家的男儿自然受宠,可我也不知为什么,可能因为我是他当时唯一的一位重孙女,太爷爷平时非常惯着我,甚至比他的许多重孙子都疼爱我,宠我就像所谓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一般。每逢周末,我和外婆都会从城里坐公交车到镇上看望太爷爷。我回到家,总会让太爷爷坐在轮椅上我推着轮椅陪他在河边的小道上散步。那会儿的太爷爷就像个天真的孩子,咧着嘴和我一起说笑。
我还记得当时我经常和他一起玩猜谜语的游戏,但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我总是败在太爷爷脚下。太爷爷眉飞色舞的说着谜面,而当时稚嫩的我皱着眉头,绞尽脑汁想谜底。我在哪么多词次谜语游戏中,竟只赢了两次,那两次我可高兴了,太爷爷见我如此开心,心情也跟着欢畅起来。他一脸宠溺的看着我,对我说再接再厉。可平时我答错时,我总会红着小脸,十分尴尬的看向太爷爷,他鼓励我说:“涵涵,没关系,我们不要气馁,熟能生巧,慢慢的你就掌握猜谜语的技巧了。”
时光飞逝,一转眼,太爷爷在他99岁时去世了,我对他的外貌印象越来越模糊,最后脑中只剩下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轮廓了,可唯一没有模糊的,是我对太爷爷的爱和太爷爷对我的爱。
太爷爷,您一生都在担心的重孙女长大了,又是一个清明,太爷爷,您在另一个美妙的国度生活的可好?
【作者:陆煜涵】
游富春江
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浙江桐庐,来到美丽的富春江。
富春江的水真静啊!静的像一块翠玉,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一颗小的石子掉进水中立刻激起一圈圈波纹。轮船急速驶去,螺旋桨涌起的水,一会高一会低,仿佛像沙漠里的沙子,一会儿陷下去,一会儿涌上来。富春江的水真绿呀!绿得像无瑕的翡翠,小船儿荡漾在江上,就如荡漾在绿色的草原上,让人心旷神怡,再加上周围的山,真像起进了仙境。
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富春江的山真高啊!一座座拔地而起,连绵不断。你瞧,那座山高得似乎穿破云层。如果站在山顶上,向下俯视轮船就变成了火柴,轮上的人变成了小蚂蚁。富春江的水真青呀!林海呼啸,一阵风吹来树林如大海一般激起波浪。在山上,有许多几百年的古树。
富春江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清明墓前青丝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流传千年的诗句萦绕耳旁,妇孺皆知。清明是个矛盾体:一方面,它依附暖春四月,欣欣向荣;另一方面,他是三大鬼节之一,给人平添不少哀愁。清明节就在这一暖一荣,一寒一叹中延续下来,长久不衰。前些天,父亲与家中同一排行的兄弟姐妹们约定清明一同回老家扫墓。一大早,我就起床赶着去坐车回老家,一边幻想着扫墓的情景。
到了和尚坑和长辈们会和后向玉竹山庄出发这是我们自己取的,因为有很多的水竹为我廖氏家族居住地。这里是一排排的墓,一些已经破损了,堪称古墓。我负责清扫第二排墓地,我先拔掉杂草吧准备好的酒和糕点水果蜡烛等扫墓必备品摆好,模仿大人往地上撒酒说一句:一杯下去,祝福子孙幸福美满;二杯下去,身体健健康康;三杯下去,家族基业稳固不倒.这是惯列 ,虽然家业已不如以前了。家族的成员们都以竭诚之心跪拜祖先,祈求他们的保佑并感怀他们给我们这些后代带来幸福生,再把香插进专门插香的桶中。随后,我跑到堂姐身边与她一起烧冥币一边念念有词。“噼啪,嘣噼……”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循环响起,像是在催酒足饭饱的先人快快离去,免得惊扰阳间人。现在的我随时真正意识到了这是一种模式的传承与发扬,烙印了龙族精神与炎黄情怀。普天下的父母都以年迈换取后代的茁壮,他们从盛到衰就等于后辈从衰到盛。
回来的路上身上的重物少了不少,发现在这静谧之处还有一处茶园,我发现附近茶叶生长茂密,嫩嫩的,绿绿的,虽说旁边墓场不景气,可是加上这婉转清新的鸟叫声和茶叶的清香让人为之逗留。墓场的两边除了茶园还有一个村庄,不过路程甚远。较近处有一条小溪,是从山上瀑布冲流而来。溪水清澈见底没有鱼,却生长着被水冲击着却长久不被摧毁的杂草。边上有许多石子,最难得的是还有一株银杏树。虽然不大,现在也已经长出了碧绿的叶子,拾起几片带回去夹在书中甚好。一路上叔伯们工作与政治;阿姨姑姑们则谈论新闻八卦;我与姐妹兄弟们嬉戏打闹着互相询问各自成绩。下午我们还下了田,插了秧,放牛割草进行一系列务农活动,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
人生最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候,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冷风里哀号盘旋。
回乡下扫墓
又是一个放假的星期四,也正好是清明节,为了让我们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开车来到乡下扫墓。
我们上山了,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坟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着老祖宗的保佑。也让我们这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绩,不辜负你们这些长辈对我们的期望;也让全家健健康康,开开心心……
我们一到那就开始给祖先烧香和纸钱。
我们开始放鞭炮了,爸爸让我和哥哥负责把鞭炮摆好,我们绕了好大一圈才把鞭炮摆完。
爸爸说:“我要开始点鞭炮了。”妈妈、奶奶、哥哥和我赶紧跑到一边,爸爸开始点了,我和哥哥把鞭炮绑成一条。可是,我们用几条鞭炮连成一条的鞭炮断开了,所以,爸爸就要一条一条的点火了。
今天帮祖先扫完墓了,我们全家一起下山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又到清明节,泪珠滚滚如雨下,心中不禁升起丝丝的凉意。
每到清明节,我就会跟随家人去追忆那逝去的亲人,每每当我们来到他们的坟前,总会带上他们最爱吃的食物,鸡鸭鱼肉样样齐全,我小的时候只是觉得好玩,有吃的,还有绵绵的细雨陪我玩耍,而且还很是快乐,直到我长大了,上了三年级,才稍稍领悟到了一些我从未想过的事。
情系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怀着对战士们的崇敬,来到烈士陵园。走进大门可以看到几个战士头像,比如:"刘胡兰。"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想这些烈士们的牺牲一定是重于泰山的。他们的肉体虽已死去,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束"火"一样永不熄灭。
烈士们不是屹立在高山巨岭上的巨松,而是辽阔平原上的一颗小草一一为大自然增添一笔绿意。
烈士是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人,而是道路下的一颗石子一一为繁忙的交通奉献所有力量。
小时候,老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血染成的,"那时候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现在我明白了。
下次清明节我还会来烈士陵园的。
【作者:葛雪晴】
清明祭拜
今天是星期五,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在家长的指导下登入“未成年人中国文明网”,在网上进行祭拜英烈,撰写感言体会,表达对英烈的感恩和敬仰,并且写下自己的感悟。
我一回家,便告诉爸爸妈妈今天的作业,让他们在旁边指导帮助我写下感悟。我在下面的发言框里看到,别的哥哥姐姐们写的感言体会真的是太棒了。我也忍不住要在发言框里写下我的感言体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之所以要祭拜英烈,一是因为初夏草木茂盛,杂草容易长在先祖的坟墓上,人们觉得这样是对先祖的不敬。二是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
一。于是人们纷纷在清明这天祭拜先祖。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关于清明诗词众多,如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清明》 (唐)杜牧 等,说明古时候的清明颇有名气。
又是一个清明节,我们一起祭拜英烈们,是你们用你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将来回报祖国,让你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您们人虽然牺牲了,但是依然活在我们心中,我向您们致敬。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第一次去扫墓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到了清明节,今天早上,王老师像导游一样背上了背包,我们也准备好开始人生当中的第一次扫墓了!
我们迎着和煦的春风,穿过五岛公园,碧波荡漾,柳树已展开了嫩黄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今天要去祭奠的抗日英雄们。
来到涟水战役纪念碑前,只见广场四周松柏围绕,苍翠松青,仿佛那些松柏就在那里守护着英雄们的英灵。
广场中央静静地矗立着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它直指苍穹,好像是英雄们挺立的民族的脊梁。碑身正面刻着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知道,那是先烈们顽强不屈的优良精神在闪耀,在发光。我也知道,从此刻开始,我要继承先烈们的精神,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先辈们未走完的路。还要做一个好孩子……
低沉悲伤的哀乐响起时,我们低头默哀,这一刻,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先烈们和1974年国民党第74支部队在这片热土上浴血奋战,奋勇杀敌……
敬献花圈,师生代表讲话,我们一起宣誓,重温入队誓词,“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最后我们绕墓一周,表达对烈士的敬意。
返回途中,我们再次穿过五岛公园,湖水一,绿树,蓝天……倒映在湖中,相映成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但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拼搏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者:严昊】
清明扫墓
由于我爸爸在清明的那一天和后一天必须出差,所以我家在今天上山扫墓。我还请了假,为了前年刚过世的姥爷。一大早,我们就上山了。来到姥爷坟前,我又想哭了,但又想起姥爷对我说的话,男子汉大丈夫不要哭,哭了不好。我又急忙收了眼泪,祭拜完后,我们吃下了饭。下山时,我想,一定不能辜负亲人的期望
清明节小长假
今天是清明节,也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清明节是祭祖的节日,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我和诚诚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回乡下扫墓。
我们先去了“兴业苑”,那里是我爷爷的爸爸以及爷爷的爷爷奶奶的墓。爸爸拿出事先折好的纸钱倒在他们的墓前,烧起了纸钱。还找了一根长树枝,一边拨着正在燃烧的纸钱,一边说:“老祖宗来拿钱呀!老祖宗来拿钱呀!”那儿一共有四个墓,每个墓前都有正在燃烧的纸钱。燃烧纸钱冒出的烟一直飘到空中,好像是老祖宗们来拿后辈送来的冥币了。突然,爸爸对我说:“来,去给老祖宗们磕三个头。”我连忙跑去老祖宗的墓前磕头,一边还在心里对老祖宗说:“老祖宗呀,你们一定要保佑我门业家平平安安,心想事成呀!”
在“兴业苑”里扫完墓后,我们去往第二个墓地扫墓,那是一个很大的花园,很漂亮,那里是我小叔叔的爸爸以及我爷爷的妈妈的墓。他们要是知道自己的墓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定会很高兴吧,我想。已经有人去那里上过坟了,所以爸爸也倒了一点钱纸烧掉了。
扫完墓,我们草草吃完中饭,去采草莓了。
我跟着爸爸进入了一个很大的大棚里,大棚里温度很高。主人递给我们一个篮子。大棚里有许多草莓,有的草莓已经熟透了,又大又红好像是红着脸笑的小姑娘,对我说:“快来呀!快来把我摘下来吧!”有的草莓虽然有点儿小,但也已经成熟了,全身都是红通通的,像个害羞的少女;有的草莓虽然很大,但却还未成熟,半红半白的,像个满脸通红的壮汉······看着这些草莓我迫不及待地抓住那些又大又红的草莓,轻轻一拔,那草莓就被我摘下来了。过了一会儿,由于大棚里的温度太高,我和爸爸就出来了。看着这一篮熟透了的草莓,我心里好不得意!
今年的清明小长假过得真是又愉快又充实呀!
【作者:业子】
清明节的雨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来了,十字路口出现了行人们开始为自己已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去祭奠我们逝去的亲人用鲜花代替纸钱;用烧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这麽说是因为燃烧东西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这在无形之中对环境又造成一次伤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动就进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们带着妈妈准备的鲜花去祭奠我敬爱的爷爷。一路上,我看到许多像我爸爸一样身处异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会来祭奠自己的亲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看着爷爷的坟头,我想起了与爷爷相处的一幅幅画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湿润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我想爷爷也不希望我流眼泪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泪吧。吃过午饭后,我们从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许多行人都愁眉苦脸的,好像一个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哀思绵绵。我想这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要表达的意思吧。
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整个城市都显示出一个悲伤的情形……
清明已到
一年一度的 清明节来了。
这可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家喻户晓都踏上了清明之路。怪不得人们心情差,就年老天爷都在哭。
因为我比较调皮,对那些纸折的假元宝感兴趣。所以便偷偷地留了一个。
在车上我把 假元宝拿出来给爸妈看,弄得他们哭笑不得,要我把在下一个坟墓中烧掉。
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一个坟墓,因为那是我婆婆的。烧完之后我们就回去了。
我觉得这是我度过的最快乐的一个清明节,因为没人哭。
【作者:尹昊生】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还记得这首诗吗?没错,这就是杜甫写的《清明》。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春,或在郊外放风筝,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春”。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多大好时光,我国民间还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俗。
【作者:王敏潇】
我的清明节
这个清明节,因为爸爸单位要加班一天,我们没有足够时间回江苏老家上坟,爸爸提前就请爷爷、奶奶代表全家人到太爷爷和太奶奶等祖宗坟上祭拜,所以清明节我可以自己安排活动。
早晨,我被一串串闹铃声叫醒,穿好衣服,跑到客厅,发现妈妈正在把清明团子放在餐桌上,清明团子绿绿的,像一个个小小的实心球,很诱人,我拿起一个就往嘴里塞,嗨,味道还真不错!
吃完早饭,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到家边上的火车公园去练习轮滑,到了那里,发现很多火车周围有很多人在拍照,他们有的爬上了火车头,有的站在铁路上,有的扶着火车的车门,学着电影里的样子,摆出各种好看的姿势。
练完轮滑,我和爸爸妈妈围着火车公园散步,只见柳绿花红,小草青翠,在微微春风中,桃花晃动着笑脸,广玉兰摇着雪白纱裙,樱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万花竞相绽放,就像它们在举行着热闹的选美大赛,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淌着,在为这场选美比赛奏乐。
清明节真是一年中风景最优美的时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