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敲梆子乱击罄歇后语
胡敲梆子乱击罄--一时高兴
榔子:打更或乐队用的器具。罄:一种乐器。
[例]你别听他说,胡敲梆子乱击罄--一时高兴,他去也照样办不了。
狗皮膏药歇后语
狗皮膏药-- 贴上了
指纠缠,摆脱不掉。 [例]听说我当了支书,就狗皮膏药-- 贴上了了,揭也揭不掉啦。
狗皮上贴膏药歇后语
狗皮上贴膏药--不粘(沾)
“粘”与“沾”谐音。指贴不上,到不了一起。或比喻不成,不中用。[例]双喜给她鼓劲儿,笑着说:“能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呢。”小梅说:“狗皮上贴膏药--不粘(沾)哩,我说说试试看吧。”
胡子上贴膏药歇后语
胡子上贴膏药--找毛病
比喻故意找茬儿。
[例]你说这刘老虎,早不来,晚也不来,偏偏这时候来,这不是胡子上贴膏药--找毛病吗!
胡子上的饭歇后语
胡子上的饭--吃不到嘴里
比喻东西得不到手。
[例]他真想就此回家去,置身于这一场宫廷变局之外。但是他明白如果事情失败,那胡子上的饭,可就吃不到嘴里了。
胡子上生疮歇后语
胡子上生疮--毛病
胡子是属于毛的一种,胡子上生了疮,毛上有病。比喻工作上的失误。或指缺点、错误。
[例]我早就说,工作要细心,不能马马虎虎,胡子上生疮,这可是个毛病啊!
胡子上拴石头歇后语
胡子上拴石头--挣脸
挣脸:挽回脸面。
[例]这是个机会,上次丢了脸,这回胡子上拴石头,挣挣脸吧!
后脖子抽了筋歇后语
后脖子抽了筋--抬不起头来
比喻受压制的人或事物得不到伸展。
[例]胡春菊被打成右派分子后,这些年来是后脖子抽了筋--抬不起头来,如今摘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平了反,他怎能不高兴。
豆角抽筋歇后语
豆角抽筋--两头受气
比喻做事两头不落好
[例]这部机器三天两头出毛病,不修说我懒,修不好说我技术不过硬,真是豆角抽筋,闹个两头受气。
后颈窝的头发歇后语
后颈窝的头发--摸不到看不见
比喻对某种事物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
[例]“你这话问得怪,她怎么想的,我怎的知道,后颈窝的头发--摸不到看不见。”
后脑勺的头发歇后语
后脑勺的头发--一辈子难见面
比喻再也不能相见。
[例]咱们俩现在是天南海北,后脑勺的头发--一辈子难见面了,看来也只能通通信了。
后脑勺留胡子歇后语
后脑勺留胡子--随便(辫)
“便”与“辫”谐音。比喻怎么方便就怎么做。
[例]到我家了,后脑勺留胡子--随便(辫),千万不要客气,想受吃啥吱个声就行了。
后脑勺上长疮歇后语
后脑勺上长疮--自己看不见,以为别人也看不见
借指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为别人也看不见。
[例]老百姓的眼是雪亮的,咱们有没有私情,人家全看清楚,后脑勺上长疮--自己看不见,以为别人也看不见那才笑话咧。
挂拉枣的肚子歇后语
挂拉枣的肚子--有线(限)
挂拉枣:大红枣经焙干去核,用线串起来以备食用。挂拉枣的肚子是谐音歇后语。比喻有一定限度,或比喻数量不多。 [例]“小顺子,这些给你。还有一点给你妹子,没办法,挂拉枣的肚子--有线(限),以后有了再给你。”
哈拉巴上戏台歇后语
哈拉巴上戏台--什么家伙
哈拉巴:人的大腿骨,或牛马猪的后腿大腿骨。东北方言。对人轻视或玩笑. [例]郝伯伯不耐烦地说:“真是,哈拉巴上戏台--什么家伙自己还不知道!”
风干了的老姜头歇后语
风干了的老姜头--难看却辣得很
比喻人的样子难看,而且还十分厉害。 [例]不少人不喜欢她,说她是风干了的老姜头,样子难看却辣得很哩,但也有喜欢她泼辣能干的,天保娘就是其中一个。
断虹桥的石猴歇后语
断虹桥的石猴--套上了
传说北京皇宫有个皇帝的爱妃,常到离断虹桥不远的富殴(指武英殿西北的浴德堂)里洗澡。一天,窗外突然有个小黑人似的影子,妃子顾不得叫宫女,抓起身边的玉瓢朝窗棂扔了出去,玻璃打碎了,小黑人一闪不见了。宫女听有动静,忙跑过来。妃子说,快把玉瓢找回来,那是皇上给的珍物。谁知怎么找也没找到。后来发现在断虹桥的桥柱头的石猴手里,却拿不下来。妃子怕叫皇上看见,便做一个黄布套,等皇上路过断虹桥时,就给这石猴套上。
①拉拢,套交情;②罩在外面。
[例]①他很会说,你看,断虹桥的石猴,又套上了。
[例]②怎么,这个电视机罩刚买回来就断虹桥的石猴--套上了!
洪炉的料,食堂的钟歇后语
洪炉的料,食堂的钟--不是打,就是敲
比喻经常挨批评。 [例]“指导员,把我从这个队调走吧。我在这里是洪炉的料,食堂的钟--不是打,就是敲。”
红烧蹄子歇后语
红烧蹄子--中看不中吃
相传红烧蹄子菜是康熙皇帝留传下来的。一天,康熙心中有事,御书案的许多菜,没吃上几口就吩咐“撤席”了,并说:“日后用餐,尽可简便。”从此以后,红烧蹄子一筷不动。后来御厨精心制作了一只红烧蹄子,与真的一模一样。每次进餐时端上去做做样子。康熙死后,这个中看不中吃的红烧蹄子,一代一代一直传到咸丰。比喻样子货,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例]咱们要实事求是,不搞花架子,红烧蹄子--中看不中吃,有什么用。
相关:菜的歇后语
红蓝铅笔歇后语
红蓝铅笔--两头挨刀
比喻两方面受责难。 [例]这事本来不怨我,结果我是红蓝铅笔--两头挨刀,太犯不上了。
红绸包山查歇后语
红绸包山查--里外都红
山查:果实球形,比山里红略大,深红色,有小斑点,味酸,可以吃,也可以入药。比喻交际很广。
[例]老李买卖做得很活,红绸包山查--里外都红。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歇后语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铜钱: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调"与"吊"谐音,比喻音调不准确.如:我自己知道,当不了演员,音质太差,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
红头绳穿铜钱歇后语
红头绳穿铜钱--心连心
比喻十分亲密。 [例]志信在牢门外听着里边抽打老父亲的哭叫声,那真是红头绳穿铜钱--心连心哪!
相关:铜钱歇后语,绳子歇后语。
狗屎做钢鞭歇后语
狗屎做钢鞭--闻(文)不得,舞(武)不得
“闻”与“文”谐音,“舞”与“武”谐音。指责人一样事都做不来,什么本领也没有。或比喻做事左右为难。
[例]钱顺学了三年木匠,又学了两年瓦匠,可是现在怎么样.狗屎做钢鞭--闻(文)不得,舞(武)不得,啥也不行。
红头火柴歇后语
红头火柴--一擦就着
比喻一触即发。 [例]请他出面给缓和一下形势吧,群众对马书记的意见太大了,红头火柴--一擦就着,可千万不能再矛盾下去了。
相关:关于火柴的歇后语。
黑豆碾掉皮歇后语
黑豆碾掉皮--光人(仁)儿
“人”与“仁”谐音。光人儿:光棍。比喻啥也没有。
[例]你让他出血,太不容易了,黑豆碾掉皮--光人(仁)儿,他家连炕席都没有,吃口饭都费劲,哪有钱送礼呀!
红漆粪桶歇后语
红漆粪桶--外头好看里头臭
讽刺人外表不错,但内里很糟糕。多指道德品质不好。是骂人的歇后语。
[例]肖健说:“卢宝同志,你和他处长就知道了,他呀,红漆粪桶--外头好看里头臭”
红高粱米塌锅饭歇后语
红高粱米塌锅饭--焖(闷)起来了
“焖”与“闷”谐音。比喻因心情不快而沉默不语。
[例]两个人一上一下,虎视眈眈,你动我的脑筋,我打你的主意,凝视良久,红高粱米塌锅饭--焖(闷)起来了。
相关:高粱歇后语
红烙铁歇后语
红烙铁--沾不得
红烙铁:烧红了的烙铁。比喻某种人惹不得,或不好相处。也有说“红烙铁--摸不得”的。 [例]罗春元是有名的东霸天,红烙铁--沾不得,可你不信我的话,现在上了大当,吃了大亏吧
合欢核桃歇后语
合欢核桃--多了一个人(仁)
合欢核桃:两个仁的核桃。“人”与“仁”谐音。 合欢核桃是谐音歇后语。
(例)苏大嫂子说:“老太太明年娶儿媳妇就好了,合欢核桃--多了一个人(仁),到那时就有人给你做饭了。”
黑灯笼点蜡歇后语
黑灯笼点蜡--有火发不出
比喻没处放冤。 [例]“金姐,加点小心,你没看大少爷这几天心里不痛快,黑灯笼点蜡--有火发不出,万一拿你个错,呛你几句多犯不上啊!
河滩里的沙子歇后语
河滩里的沙子--数也数不清
河里的沙子自然是恒河沙数,数也数不过来的。
[例]王媒婆夸张地对张兰说,他家的钱,简直是河滩里的沙子--数也数不清。
相关:跟河有关的歇后语,沙子的歇后语
河滩里的河卵石歇后语
河滩里的河卵石--越滚越滑
比喻为人处世越来越圆滑。
[例]糯米四倒是河滩里的河卵石--越滚越滑了。昨晚经农力吉一拍肩膀,他曾起了个念头,破锅破碗甩出去。可是今天往金凤山上来的时候,这个念头又打消了。
相关:关于河的歇后语,石头歇后语。
河里印歇后语
河里印--没人管
印:政府机关的图章,泛指图章。借指没人过问。
[例]春生一连去了几次,谁知道河里印--没人管,一直到现在也搞不清。
相关:有关河的歇后语
河里的鹅卵石歇后语
河里的鹅卵石--精光光
鹅卵石:卵石的一种,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精光光:借指穷得什么也没有。
【例】我家穷得像河里的鹅卵石--精光光的,过的是风扫地月点灯,野菜当粮的苦日子,哪有钱来还债。
和尚穿靴子歇后语
和尚穿靴子--喇嘛了
喇嘛:喇嘛教的僧人,原为一种尊称。北京土语。和尚穿靴子--喇嘛了指酒后醉态。
【例】奚仲清在朋友家喝了半宿酒,回家就和尚穿靴子--喇嘛了
相关:与和尚有关的歇后语,靴子歇后语
和尚不吃豆腐歇后语
和尚不吃豆腐--怪斋(哉)
诧异;惊讶。“斋“与”哉“谐音。
[例]卫常德见姐夫突然装得那样文雅,一吐舌头说:“和尚不吃豆腐--怪斋(哉)!这是刮的什么风。”
相关:和尚歇后语,有关谐音的歇后语,跟奇怪有关的歇后语,豆腐歇后语。
钢钎打炮眼歇后语
钢钎打炮眼--直来直去
借指说话不拐弯抹角。 [例]郑久南坐在办公帘的沙发椅,不满意地说:“我说话从来是钢钎打炮眼--直来直去,如果说错了请你提出来好了。”
钢板上钉铁钉歇后语
钢板上钉铁钉--摇不动,拔不走
比喻稳定,毫不动摇。[例]他那火性子再也按撩不住了,就直截了当地说:“爹,我看还是先拉炮!问题不大!”不能!”组长同志语气坚定,像是钢板上钉铁钉--摇不动,拔不走。
钢板上打铆钉歇后语
钢板上打铆钉--毫不动摇
铆钉:铆接用的元件,是用金属制成的一头有帽的网杆。①比喻立场坚定。③形容坚持某种想法或行为.含有说不通、无法改变的意思。也有说“钢板上铆铆钉--一是一,二是二”的。 [例]项文良看了左秋生一眼说:“你放心好了。咱们到什么时候也是钢板上打铆钉--毫不动摇。”
钢板一块歇后语
钢板一块--硬梆梆
此喻说话十分生硬。 [例]苏荣说;“你说这话可真让人难以接受,钢板一块--硬梆梆。”
钢锤砸铁砧歇后语
钢锤砸铁砧--硬碰硬
铁砧:砸钢铁材料时垫在底下的铁制器具。比喻双方本领相当,相持不下。 [例]孙起立说道:“我这个技术员,咱们全厂谁不佩服啊,不是我自己吹牛皮,就是吴天宝来了,遇上我,他也得说钢锤砸铁砧--硬碰硬。”说完仰天在大起来。
钢水倒进模子里歇后语
钢水倒进模子里--定了型啦
定型:指事物的特点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有不能再改变的意思。 [例]春兰婶问老头子说:“你看咱老丫的事儿怎么办好?”老头子笑了笑说:“你是越老越不知道好歹,人家两个人好的像一个人似的,钢水倒进模子里--定了型啦,我劝你就不要再管了。再说,伟成这孩子是在你跟前长大的,能干又有才还有什么不随心的。”
钢筋打铜锣歇后语
钢筋打铜锣--当当响
形容说话声音响亮;或比喻本领出众,功夫过硬。 [例]李嘉年自吹自擂地说:“我怎么的,想当初我也是钢筋打铜锣--当当响的人物,如今我年龄虽说大了一些,可我也不甘心落后呀!
钢梁上的铆钉歇后语
钢梁上的铆钉--钉死了的
比喻定死了,不能再变动。[例]①这是大伙制订的规矩,钢梁上的铆钉--钉死了的,个人无权更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例]②刚才我见战兵他们班,一个组已接了六十多头羔,全成活了.别的班也不错,牧民的情况也很好,就是担心呐女班……万羊万羔指标是钢梁上的铆钉--钉死了的!
钢铃打锣歇后语
钢铃打锣--另有音
借指话里含有另外的意思。[例]“当时我怕打草惊蛇,再说,那仅仅是怀疑,没揪住狐狸尾巴还不能声张呀。这不,现在要派大用场啦!“什么?”秀梅听出洪刚这话是钢铃打锣--另有音。
钢丝床上铺海绵歇后语
钢丝床上铺海绵--真暄(玄)乎
“暄”与“玄”谐音。玄乎: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 [例]身后的人群里又有人交又接耳,叽叽咕咕地议论开了。“喂,我的老兄,看到了没有?三十六环,差两环就不及格了呀!”这可真是钢丝床上铺海绵--真暄(玄)乎哇。”
囤子顶上插旗杆歇后语
囤子顶上插旗杆--尖上拔尖
囤子:用竹篾、荆条或稻草编成的盛粮食的器具。装满粮食的囤子顶上是尖的。比喻从好的中再选好的。
[例]在这几个优秀学生中选优秀毕业生,那可是囤子顶上插旗杆--尖上拔尖啊!
炖熟的猪头歇后语
炖熟的猪头--难看
炖:煨煮食品使熟烂。①形容很丑陋。②指脸色不好看。③指不光荣、不体面。
[例]①邱老太太数叨姑娘说:“看你长的那个样,炖熟的猪头--难看死了,还穿西服呢!”
[例]②阿洪嫂说:“我进屋一看,这脸像霜打了一样,炖熟的猪头--难看极了,不知又和谁在生气。"[例]⑧“你以为那就对呀?炖熟的猪头,那叫难看,不是件么荣耀的事。”
断线的纸鸢歇后语
断线的纸鸢--远走高飞
纸鸢:风筝。远走高飞:走向远方,飞向高处。多指脱离困境,到外地寻求新的出路、前途。
[例]那韦朝本听得有人叫他,打转头,便睁大了眼睛:“嗬哟,趑铁回来了!我还以为你是断线的纸鸢--远走高飞了呢!”
断了线的梭歇后语
断了线的梭--白钻空子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形似枣核。双关语。比喻利用漏洞进行对自己有利的活动。 [例]“咱可不能让那些投机倒把分子象断了线的梭--白钻空子。
断了线的风筝歇后语
断了线的风筝--没去向
①指人的行踪不定,不知去向。②指东西丢失了,没有下落。
[例]廉家的二狗子跑丢三四天了,至今还是断了线的风筝--没去向。
[例]②胡伯伯的牡丹牌大彩电丢半个多月了,街道的马主任和派出所的小胡,到处帮着寻
找,到现在仍是断了线的风筝--没去向。
断了线的喇叭歇后语
断了线的喇叭--没有声音了
比喻不言语,无声无息。
[例]杨司桐被老父亲痛骂了一顿,坐在炕沿上低着头,就像那断了线的喇叭--没有声音了。
豆芽子放叶歇后语
豆芽子放叶--到份儿了
到份儿:到顶的意思。
[例]我这级已经是豆芽子放叶--到份儿了。
豆芽子熬豆腐歇后语
豆芽子熬豆腐--一姓各户
一家人同居而不同灶,谓之“一姓各户”讽刺人在集体生活中不合群
(例]有什么办法,谁也和他谈不来,豆芽子熬豆腐--一姓各户。
豆芽长上天歇后语
豆芽长上天--还是个小菜儿
豆芽:黄豆、黑豆或绿豆过水发芽,东北叫豆芽菜。小菜:盛在小碟儿里的下酒、饭的菜。豆芽长得再长也是小菜。有蔑视、看不起的意思。或比喻不顶事
(例]男民兵向女民兵开玩笑说:“你们哪,豆芽长上天,当不了还是个小菜儿!”
豆干饭歇后语
豆干饭--焖(闷)起来了
豆子不容易煮烂,做饭时需用微火焖才好。“焖”与“闷”谐音。比喻沉默不语
[例]鲁岩走近大家,见 没有人答腔,便风趣地说:“怎么豆 干饭,都闷起来啦?”
豆腐渣子上船歇后语
豆腐渣子上船--不是货
豆腐渣:制豆浆剩下的渣滓,松散无粘性。豆腐渣可做饲料,不是什么贵重的货物。比喻不是像样的东西
[例]前德厚这个厂子出的产品质量很差,豆腐渣子上船--不是货,结果造成大量积压。这回经过整顿.情况大有好转。
豆腐炒韭菜歇后语
豆腐炒韭菜--一清二白
比喻纯洁,没有污点
(例]蒋淑芳说起来没个完,她自己表白自己说:“不管怎么说,我是豆腐炒韭菜--一清二白"
豆腐佬摔担子歇后语
豆腐佬摔担子--倾家荡产
豆腐佬:卖豆腐的。倾:倒出。荡:弄光。卖豆腐的摔担子,把豆腐全摔碎了。比喻全部破产,彻底完蛋
[例]①程双虎嘲笑地想:“死到临头,还想挣扎?老子让你来个豆腐佬摔担子--倾家荡产!”他再一次加大速度追了上去,这回一定要叫他在空中就粉身碎骨
[例]②这个仇定要报,是他把我们家搞得豆腐佬摔担子--倾家荡产!
豆腐拌乳腐歇后语
豆腐拌乳腐--越拌越糊涂
乳腐:豆腐乳。比喻事情办得不明白
[例]甄宝泰出去一个多月了,可是事情办得怎么样?豆腐拌乳腐,那是越拌越糊涂!
柳条篮子打水歇后语
柳条篮子打水--一场空
比喻白费力气,一无所得。
如:快去通知西头房东杨大嫂将伤员叔叔转移,只有将伤员转移出去,鬼子汉奸才会落个柳条篮子打水--一场空。
热水瓶歇后语歇后语
热水瓶--暖心肠
比喻待人热情。
如:温桂芝说:“他还是个热水瓶--暖心肠呢,待人热情着呢。”
鳌锅里烙大饼歇后语
鳌锅里烙大饼--一下翻了个过
鳌锅:一种烙饼用的锅,圆形平面,中间稍稍凸起.
1比喻变化巨大.2形容彻底地翻脸.
如:听说前些年这个商店年年亏损,如今是鳌锅里烙大饼--一下翻了个过.
耳朵上挂马勺歇后语
耳朵上挂马勺--逞(盛)脸
借指十分任性。 (例)你这孩子,耳朵上挂马勺,也太逞(盛)脸了!没有听话的时候。
二齿钩子挠痒歇后语
二齿钩子挠痒--是把硬手
硬手:比喻是个能手。 [例]张山一面花言巧语地说着,猫腰把鞭子拣起来,满脸陪笑地把它交给撅嘴绷腮的张大力,说:“小爷们真行啊,干活不藏奸躲懒,马上马下都能来两下子。咱大队长早就当着贫下中农的面夸你是二齿钩子挠痒--是把硬。"
二月的韭菜歇后语
二月的韭菜--头一茬
韭菜: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在农历二月割头一茬。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 [例]得了枪抓了俘虏,这对刚刚成立的区中队来说,可是二月的韭菜--头一茬,谁不高兴呢!
二两棉花四张弓歇后语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说细谈(弹)
“弹”和‘‘谈”谐音。比喻详细地说。 [例]这事儿你耍想知道,我得和你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说细谈(弹)。
二两棉花一张弓歇后语
二两棉花一张弓--别再细弹(谈)了
二两棉花数量很少,不值得细谈。“弹”与“谈”谐音。比喻用不着详细说。 [例]莲婶说:“这事儿我已经听说了,二两棉花一张弓--别再细弹(谈)了!”
二亩地不耕歇后语
二亩地不耕--耙(罢)了
耙:用耙弄碎土块。“耙”与“罢”谐音。比喻勉强容忍,或算了。[例]谷大娘气愤地说:“人家是官府人家,有钱有势,能把他怎么样,二亩地不耕--耙(罢)了!”
发了酵的面粉歇后语
发了酵的面粉--气鼓鼓的
指面粉发酵后膨胀的样子。比喻十分生气。 [例]“蟑螂”灰白的脸涨得猜肝般红.瘪的肚子像发了酵的面粉--气鼓鼓的,嘴里直喘粗气,恶狠狠地拔出手枪,想来威逼根男。
发高烧不出汗歇后语
发高烧不出汗--胡说
比喻没有根据地乱说。 [例]孙小二的话小可听,也不能信,他是发高烧不出汗--胡说
发困给个枕头歇后语
发困给个枕头--正得劲
发困:疲乏欲睡。比喻正合心意。 [例]赵禹田说:“他走了更好.发困给个枕头--正得劲,咱也回去干自己的活去”
饭锅冒烟歇后语
饭锅冒烟--迷(米)糊
比喻模糊不清。“迷“与“米”谐音。 [例]曾世云听说张禹把他的一本书给弄丢了,大骂道:“你纯粹是饭锅冒烟--迷(米)糊!”
房檐滴水歇后语
房檐滴水--照道描
比喻前人怎么做,后人跟着学。 [例]说话的妇女学着老头腔:“我一大群孩子叫我吃这个!你们坏良心,将来你们的孩子也房檐滴水--照道描!”
房檐上的冰凌柱歇后语
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
冰凌:雪后檐头滴水凝成的锥形的冰柱,也叫冰溜子。比喻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发难者来自上边。
[例]①我实说给你,不要以为张县长说的是个人意见,就真是他个人意见,老百姓有句俗话: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哩!
[例]胡万喜对妻子说:“你我还不是一样,怎能惹起他,人家是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不然他勾为何那样仗义!”
房檐上吊碌碡歇后语
房檐上吊碌碡一严(檐)重
碌碡:一种轧谷物、平场地用的石头磙子。“严”与“檐”谐音。比喻程度深;影响大。 [例]瞧你说的,房檐上吊碌碡一严(檐)重了,能达到那个样子吗?
房檐上逮鸡歇后语
房檐上逮鸡--不好捉弄
比喻猜测不出来。也有说“房檐上逮鸡--不好捉摸”的。
[例]①要说他的心眼儿可比你多,将来也是个房檐上逮鸡--不好捉弄的人。
[例]你知道他怎么想的,房檐上逮鸡--不好捉弄呀
房檐上玩把戏歇后语
房檐上玩把戏--不要命了
把戏:杂技的俗称。比喻做危险到了极点的事。 [例]二豹把胳膊一挥,嚷道:“老乔的话对着哩,咱们都是些摸牛尾巴的大老粗,啥也不懂,就敢揽那玩艺?再说今年这年成,困难比河里的石头子儿、砂子粒儿还多,再修水库,真成了~。”
房檐上抖搂翅歇后语
房檐上抖搂翅--雏儿
雏儿:本指鸡崽儿.双关义指幼稚.例:老邢你不要理他,说句不客气的话,房檐上抖搂翅,他还是个雏儿
房檐下的石头歇后语
房檐下的石头--淋(临)不着
淋与临谐音.临不着:轮不上.比喻轮不上,没有份儿.例:前天,听说你们建筑队招工,我想让他去,一打听,别人早在干部那里送礼打好底了,咱是房檐下的石头--淋(临)不着.
放了气的猪尿泡歇后语
放了气的猪尿泡--软了
软了:借指态度缓和.例:马连福进屋来,朝孙桂英扫了一眼,就像放了气的猪尿泡,一下子软了.
放了气的皮球歇后语
放了气的皮球--硬不起来
比喻挺不起腰来.例:要说他熊你们都不信,我常给他打气,劝他要挺直身板,可不管你怎么说,他都像那放了气的皮球,硬不起来
放出去的风筝歇后语
放出去的风筝--越飞越远
风筝:一种趁风势可以放上天空的玩具.比喻想得无边际.例:江海涛在路上走着,思绪却像放出去的风筝--越飞越远
放到案板上的肉歇后语
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
割来的肉放到案板上,提起它来是一条肉,放下去是一堆肉.比喻无所作为
例:盛景良很不高兴地说:我这个人你是了解的没什么大出息,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
放着的琴子歇后语
放着的琴子--还没定弦
琴子:即琴。定弦:调整乐器弦的松紧以校正音高。比喻结局尚未确定。 [例]解云问道:“婚事怎么样了?”成彬笑道:“放着的琴子--还没定弦呢”
丰收年景的粮囤子歇后语
丰收年景的粮囤子--冒尖
年景:年成。囤:用竹篾、荆条等编成或用箔等阖成的存放粮食的器物。冒尖儿:比喻突出。 (例)今年比去年还好一成,产量就像丰收年景的粮囤子--冒尖啦!
风地里的一盏灯歇后语
风地里的一盏灯--不知啥时候灭
比喻老人风烛残年,不知啥时死走。 [例]张大爷笑着对儿子说:“我已经是八十多岁的人了,是风地里的一盘灯,也不知啥时候灭。”
风车脑袋歇后语
风车脑袋--哪股风硬,就顺着哪风转
比喻投机者看风使舵. [例]老郭做买卖很有经验.是个风车脑袋--哪股风硬,就顺着哪风转的人。
风箱板做锅盖歇后语
风箱板做锅盖--受了凉气受热气
风箱板整天进的是凉气,锅盖是受热气。比喻人受各种欺负. (例)薹老太太对她儿
媳妇说:“你们新社会的妇女真有好啊,我那时候老婆婆管,丈夫也管,风箱板做锅盖,那是受了凉气受热气.”
风匣改棺材歇后语
风匣改棺材--装人
风匣改成棺材,目的是为了装入。比喻假装正经。 [例]甄风嫂喷喷两声说:“谁不认识他呀,风匣改棺材,硬装人!”
风中的羊毛歇后语
风中的羊毛--忽上忽下停不住
形容心潮起伏,心神不安。
[例]周光弟在工地上,心像风中的羊毛--忽上忽下停不住,恨不得马上赶回办公室。
刚掏的茅坑歇后语
刚掏的茅坑--越闻越臭
比喻名声越来越坏。 [例]他心里火烧火燎,想起朝阳队在全场有好名声,这回却翻了一个个儿,刚掏的茅坑--越闻越臭了。
刚出窑门的生红砖歇后语
刚出窑门的生红砖--心横
心横:借指心狠。[例]“可是,掌盘子的,坐山虎这小子是一个刚出窑门的生红砖,心横,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
刚出笼的馍馍歇后语
刚出笼的馍馍--带着气儿
馍馍,常指馒头。带着气儿:借指人余怒未消。 [例]陈桂芝见儿媳妇站在里屋,脸朝里,心想:刚出笼的馍馍,还带着气儿,不能再着惹她,等她消消气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