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不吃豆腐歇后语
和尚不吃豆腐--怪斋(哉)
诧异;惊讶。“斋“与”哉“谐音。
[例]卫常德见姐夫突然装得那样文雅,一吐舌头说:“和尚不吃豆腐--怪斋(哉)!这是刮的什么风。”
和尚拖木头歇后语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事)
“寺”与“事”谐音。比喻出了事故,发生了意外。
[例]行者寻着唐僧,和那龙马,和那行李。那老怪寻思无路,看着哪吒太子,只是磕头求命。太子道:“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
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事)”
和尚揭帽子歇后语
和尚揭帽子--光光生生
光光生生:指和尚头光光溜溜。比喻十分干净。和尚揭帽子是关于和尚、帽子的歇后语。
【例】有回社长去碾磨房检查工作,把一切详细看后,赞扬说:“永林伯子,真收拾得像和尚揭帽子--光光生生。"
和尚丢了住家歇后语
和尚丢了住家--没得化(话)了
没得:方言。没有的意思。“化”与“话”谐音。和尚丢了住家比喻没什么可说的。
[例]魏振华白了夏禹一眼说:“我和你和尚丢了住家--没得化(话)了!”
和尚打梆梆歇后语
和尚打梆梆--老一套
比喻因循守旧,没有改变的习俗或工作方法。和尚打梆梆是关于和尚的歇后语。
(例)许多同志为了炒好菜,做好饭,不休息少睡觉,苦练烹调技术。有些炊事员外出,也抽空到兄弟单位的食堂、饭馆去学习做饭的花样。连队的伙食再也不像同志们说的那样“和尚打梆梆--老一套”了。
和尚打伞歇后语
和尚打伞--无发无天
“发”与“法”谐音。法:法纪。天:旧指天理、道理。借指胡作非为,不受法纪的约束。和尚打伞--无发无天是有关谐音的歇后语。
【例】这帮家伙简直是和尚打伞--无发无天,不治一治他们不行,对这些害群之马决不能手软!
和尚拜丈母歇后语
和尚拜丈母--栖(妻)身何处
“栖”与“妻”谐音。比喻无处存身。 [例]“你说让我怎么办,老伴死了,又没儿子,将来和尚拜丈母--栖(妻)身何处?
和尚娶媳妇歇后语
和尚娶媳妇--一生休想
休想:别想;不要妄想。 [例]林伯父说道:“小李呀,你这么干工作还想当省劳动模范,和尚娶媳妇--生休想!”
找和尚借梳子歇后语
找和尚借梳子--寻错了地方
比喻找错了对象。
[例]黄铁诚见这人硬往屋里闯,便问道:“你找谁呀?”那人说:“这不是杨顺家吗?”黄铁诚说:“对不起,找和尚借梳子--寻错了地方 ,这跟前没有姓杨的。”
和尚头上的虱子歇后语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比喻非常明显。 【例】张兴旺说:“快别说了,谁理准非那还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吗?”
小和尚念经歇后语
小和尚念经歇后语有两种解释: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念经:诵读佛教经典。小和尚对佛教经典只是口头上念念,心里并不了解它的意义。或借指只是口头上说说,并没有决心去实现诺言。
[例]①温十三妹周身痉挛,支吾道:“那,那就算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吧1”
[例]②婆婆连忙拦住媳妇,宽慰道:“常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婆媳和,都只为隔了肚皮离了心,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过去的事,就让它烂掉拉倒,往后,我们婆媳俩和和气乞地过日子,桂明在外地也就安心了。”
小和尚念经--肚肚里有甚就往出倒甚
借指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例]当然,在王芳说来,是小和尚念经--肚肚里有甚就往出倒甚了。她叫爹那么往起一激,冲口就说:“人家车胜爹多会给人说过瞎话,还不比你知道得多!”
和尚头上盘辫子歇后语
和尚头上盘辫子--空绕一圈儿
比喻白走一趟。 (例)包老板一进屋对妻子说:“信你话好了,和尚头上盘辫子--空绕一圈儿!”
和尚头上打苍蝇歇后语
和尚头上打苍蝇--正大(打)光明
“大”与“打”谐音。正大光明:行为正派,心地光明。
[例中图人民支援殖民地人民的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这完全是和尚头上打苍蝇--正大(打)光明的举动。
和尚拣梳子歇后语
和尚拣梳子--没用
和尚不留头发,拣来梳子也没有用。比喻某种东西没有价值,没有用处。或比喻起不到作用。
[例]这个你拿着,别给我,和尚拣梳子,给了我也没用。
和尚埋地雷歇后语
和尚埋地雷--炸庙
炸庙:双关语。指用欺诈的事物使人惊恐、耸人听闻。或指对方突然按茬、发火了。
[例]谁也没想到,张伯庆坐在一旁,和尚埋地雷--炸庙了,闹得会也开不下去了。
和尚的房子歇后语
和尚的房子--妙(庙)
“妙”与“庙”谐音。表示赞赏的话,形容很美、很好。或形容某种工艺、工程或景物奇巧得很,神奇得很。
【例】他想出的这个办法,可真是和尚的房子--妙(庙)啊
和尚赚钱歇后语
和尚赚钱--木鱼吃亏
和尚赚钱歇后语借指被人利用,上当吃亏。[例]要说你呀,和尚赚钱--木鱼吃亏,总是受骗。
和尚跟着月亮走歇后语
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了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也有说“和尚跟着月亮走--准也不沾准的光”的。
[例]小李笑说道:“要说啥人啥命,咱们今天是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了。
和尚撕鞋面布歇后语
和尚撕鞋面布--尽用处
鞋面布除了做鞋外,还可以做百纳衣。百纳衣是和尚常穿的一种长衫,用很多小布块连缀在一起做成的,和尚穿百纳衣表示决心苦修。尽用处:有许多用处。
[例]“你呀,啥都是好的,和尚撕鞋面布--尽用处!”
和尚去云游歇后语
和尚去云游--出事(寺)了
云游:到处遨游,行踪不定。“事”与“寺”谐音。 [例]我离家还不到一个月,回来一看,和尚去云游--出事(寺)了,老伴病了。
和尚的木鱼歇后语
和尚的木鱼--想敲就敲
木鱼:僧尼念经、化缘时敲打的响器,用木头做成,形状像鱼,中间镂空。比喻受到打击的对象。和尚的木鱼是关于和尚的歇后语。
[例]我学徒是学铆工,可是一年也没挨过铆工的边,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给师傅打水、扫地、做饭、洗碗、铺床、叠被、斟茶、倒壶,脑袋好像是和尚的木鱼,师傅多阵想敲就敲。
和尚留辫歇后语
和尚留辫--想法(发)
“法”与“发”谐音。设法,想办法。 [例]“你怎么还傻瞅前啊,和尚留辫--想法(发)呀!”
和尚穿靴子歇后语
和尚穿靴子--喇嘛了
喇嘛:喇嘛教的僧人,原为一种尊称。北京土语。和尚穿靴子--喇嘛了指酒后醉态。
【例】奚仲清在朋友家喝了半宿酒,回家就和尚穿靴子--喇嘛了
和尚的帽子歇后语
和尚的帽子--平不搭的
和尚有一种便帽,略像一块头巾,平不搭的。指很平常,没有新奇的地方。
[例]他这篇文章和尚的帽子--平不搭的,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广泉寺的和尚歇后语
广泉寺的和尚--奸、淫、邪、盗
传说武松出家以后,四处化缘求仙,走遍天下名寺。有一年,他来到北京西山的卧佛寺,在这住下来。一天早晨,他在松林练拳,广泉寺的和尚拦路抢劫妇女,武松大怒道:俺早就听说这儿的和尚,奸、淫、邪、盗,无恶不做。武松一怒之下,打跑了众和尚,放火烧了寺庙,救下了那妇女。奸、淫、邪、盗:比喻无恶不做,千尽了坏事。广泉寺的和尚--奸、淫、邪、盗是有关和尚的歇后语。
[例]专诚坛有四大点传师,张承忠、路铭尧、李德行和王玉堂,人称他们为四大天王。有些女道徒,不知底细,到这里来清修,就给四大天王污奸了,前前后后有几十个人。这四大天王是广泉寺的和尚--奸、淫、邪、盗,好事没有,坏事不绝。
和尚到了家歇后语
和尚到了家--庙(妙)
“庙”与“妙”谐音。比喻神奇、巧妙。或极好、美妙。 和尚到了家是有关和尚的歇后语。
【例】一天,宋朝大书法家米芾到武当山游玩,看见朝阳洞风景很好,就提笔在石崖上写了“第一山”三个大字。他刚写成,旁边走来一个提竹篮的大嫂对着字冷笑.米芾问;“嫂子,我的字好吗?”“和尚到了家--庙(妙)!”
和尚无儿歇后语
和尚无儿--孝子多着呢
比喻虽无子女,但孝敬、巴结的人却多得很。
[例]袭人道:“他也不害臊,你也不害臊,他那么大了,倒认你这么大儿的做父亲,可不是他不害臊?你正经连个……”刚说到这里,脸一红,微微的一笑。宝玉也觉得了,便道:“这倒难讲,俗话说:‘和尚无儿--孝子多着呢。只是我看着他还伶俐得人心儿,才这么着;他不愿意,我还不希罕呢。”
光脑袋跑进和尚庙歇后语
光脑袋跑进和尚庙--充数
和尚:旧时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不留头发。充数:凑数。比喻没有本领或能力不强而担负某项工作。常用来表示自谦。 [例]我参加这项工作,不过是光脑袋跑进和尚庙--充数罢了。
和尚撞钟歇后语
和尚撞钟--天天如此
比喻老一套,没有一点变化。也有说“和尚撞钟--天天的事”的。
[例]你总以为这种工作太单调,和尚撞钟--天天如此,可要把这工作干好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和尚的媳妇歇后语
和尚的媳妇--没法说
和尚不能说媳妇,因此不能提亲。比喻不好开口。
[例]“晓清,你自己去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我……和尚的媳妇--没法说呀!”
和尚的袈裟歇后语
和尚的袈裟--七拼八凑
袈裟:和尚披在外面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七拼八凑:胡乱凑合起来。
【例】老兄,你们那个协会是和尚的袈裟--七拼八凑的,赶早解散算了。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歇后语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尽是些秃子
和尚和尼姑都不留头发,所以说尽是些秃子。也有说“和尚寺对着姑子庵--没事(寺)也得有事(寺)”的。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是关于和尚、寺庙及尼姑的歇后语。
【例】工地上出现了个怪现象:东头一排的钢钎像合金钢铸成的,全能顶十二磅锤敲打一天,可西头三排的钢钎一上阵就变成和尚庙对着尼姑庵--尽是些秃子啦
海光寺的和尚歇后语
海光寺的和尚--那是自然
自然:本指某和尚的法号。海光寺在何处已不可考。也有说“九天庙的和尚--那是自然”的。表示理所当然。海光寺的和尚是有关和尚的歇后语。
[例]“乃光,到时候你得替我说话呀!”“海光寺的和尚--那是自然。”
种黄连的和尚歇后语
种黄连的和尚--苦师傅
[例]“过年了,买点礼物瞧看瞧看你叔吧!他长年在外给人家做饭,种黄连的和尚是个苦师傅啊!”
和尚打盹歇后语
和尚打盹--吃饱了混天黑
打盹:打瞌睡。比喻没有营生,混日子过。这是关于和尚的歇后语。
[例]王大爷说:“这几年我的身体也不行了,在家闲呆,和尚打盹--吃饱了混天黑。”
和尚脑袋歇后语
和尚脑袋--一溜净光
比喻一无所有、一点不剩。
【例】任保醉昏昏地出来小便,发现院里散乱着的茅草,他往房顶一看,真是和尚脑袋--一溜净光,一颗草也没有了。
跟和尚借梳子歇后语
跟和尚借梳子--找错了对象
比喻作为某种行动目标的事物根本不存在,这种行动就要落空。2指失恋的对象不合适。
[例]这个鬼地方太难找了,好容易找到了,一打听,跟和尚借梳子--找错了对象,白跑一趟。
[例]晓红对娘说:“你白跟我操心了,跟和尚借梳子--找错了对象,今后我再也不谈恋爱了。”
和尚串门歇后语
和尚串门--少来
少来:少嘘乎的意思。和尚串门是有关和尚的歇后语。
[例]“你呀,和尚串门--少来!咱不吃那个。”齐秀兰说。
刚进庙的和尚念佛经歇后语
刚进庙的和尚念佛经--现学现唱
刚进庙的和尚还不会念经,只好一边学一边念。比喻现用现学。
[例]石老根诙谐地说:“我这是刚进庙的和尚念佛经--现学现唱啊,这几十个字都是养伤的时候人家教我的,学三个忘两个,心里没剩下几个了。
和尚训道士歇后语
和尚训道士--管的真宽
和尚是佛教徒,道士是道教徒,彼此信仰不同。和尚训斥道士是多管闲事。
【例】辛生早就紧起他的黑眉毛,一听锁柱说出这话,不由提出意见:“说说笑笑,热闹倒是热闹,不看耽误了多少活儿。”锁柱把眼一翻:“和尚训道士,你管的真宽!管住人家说话!”
看见和尚喊姐夫歇后语
看见和尚喊姐夫一一乱认亲
乱攀亲戚。
[例]我根本就不认识你,请你不要看见和尚喊姐夫一一乱认亲!
和尚道士拜菩萨歇后语
和尚道士拜菩萨--一辈子也不肯直起腰
比喻奴性十足,没有骨气。或过份劳累,总也没有闲时候。
【例】硬撑见解放的口气不硬,更加得意了:“我说,你们这……这些人是……是
飞机上放……放炮,响(想)得高。”“我说,你们这些人是和尚道士拜菩萨--一辈子也不肯直起腰!”
和尚打架扯辫子歇后语
和尚打架扯辫子--没有的事
和尚不留头发,当然不会有辫子。和尚打架扯辫子比喻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或对某件事表示否定。 (例)吴上杰一听,火了,和尚打架扯辫子--没有的事,那天我有病没上班,怎会有我呢!
和尚的辫子歇后语
和尚的辫子--假的
和尚没有头发,有了辫子当然是假的。
[例]这个假咱不给对了,那个诊断书是和尚的辫子--假的!
丈八和尚歇后语
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
借指一时不知究竟,弄不清底细或缘由。
[例]①"这也对呀! 你是怎么估计呢?我刚来,真是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的估计怎样?你谈谈看。”陈坚欣然地说。
[例]②马墓韩见宋其文和冯永祥一唱一和,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不能再不开口.....
和尚写字和尚认歇后语
和尚写字和尚认--各师(施)各法
“师”与“施”谐音。比喻各人有各人的根据,或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有时含有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的意思。 [例]朱八说:“你说东,他说西,到底准的对?我看和尚写字和尚认--各师(施)各法吧!
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歇后语
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
按佛教戒律,和尚不准娶妻。没有做成和尚,又没娶成老婆,两头耽误。 [例]八成道:“哥呵,不是胡说,只恐一时间有些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
和尚的脑壳歇后语
和尚的脑壳--没法(发)
脑壳:方言。头。“法”与“发”谐音。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或指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去做某种不愿做的事。含有不得已的意思。
【例】这一问,我心头一直在想,红军为啥能走南闯北打胜仗?而蓝军为啥硬是和尚的脑壳--没法(发)呢!
和尚抬木头歇后语
和尚抬木头--羞(修)死(寺)了
“羞”与“修”谐音,“死”与“寺”谐音。和尚抬木头是跟和尚有关的谐音歇后语。比喻非常不好意思,或很难为情。 [例]胡嫂说:“没见着过,这么大丫头自己张罗要出嫁,和尚抬木头--羞(修)死(寺)了!”
和尚坐岩洞歇后语
和尚坐岩洞--没寺(事)
“寺”与“事”谐音。比喻平安无事。 和尚坐岩洞是跟和尚有关的歇后语。
(例)一九八一年他正准备参加治理黄河的重要会议,突然病情恶化,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钱教授见到同志们、亲人们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强作精神,开玩笑地说:“和尚坐岩洞--没寺(事),阎罗大王要我去报到,我还不去呢。”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歇后语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得过且过
常用来比喻对某件事采取敷衍的态度。
例: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和尚剃头歇后语
和尚剃头--尽了发(法)
“发”与“法”谐音。借指想尽了办法。
【例】“……女孩子家嘛,很少跟外人来往,也怪不得。我是和尚剃头--尽了发(法)。你们当记者的,成天在外头跑,不定哪天能遇见个合适的。费你的心,也给咱丽芳牵牵线吧”
和尚捡到辫子歇后语
和尚捡到辫子--得到发(法)了
“发”与“法”谐音。借指找到了办法。 [例]老家人把大腿一拍,笑道:“两山为‘出, 一出皇宫,乱臣贼子就跑不了啦。你可以这样办……”
听了老家人一席话,老包是和尚捡到辫子--得到发(法)了”。
和尚尼姑歇后语
和尚尼姑--大伙无法(发)
比喻大家都没有办法。 [例]这项工程,郑春雨找了好多名人,可是到这儿一看,还是和尚尼姑--大伙无法(发),只好另想办法。
和尚吊腊肉歇后语
和尚吊腊肉--光怄(沤)气
吊:挂。腊肉: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内。光:尽,全。“怄”与“沤”谐音。怄气:生闷气。按佛教法规,和尚不吃肉食,所以说腊肉挂着,老是闷气。比喻受委屈,生闷气,或尽是闹别扭,闷着气。 和尚吊腊肉是有关和尚的歇后语。
[例]小兰这回可是和尚吊腊肉--光怄(沤)气,吃了亏了。
和尚庙里借梳子歇后语
和尚庙里借梳子--摸错门了
借指找错了对象。
【例】陈大爷浑身被雨水淋湿,急忙对大伙说:“今天据点里的鬼子派人给保长送了个信,要咱村明天给据点送几担木柴去。我来告诉这个事,或许对咱们完成这次救乡亲的任务有帮助。”“想叫我们给他送木柴,真是和尚庙里借梳子--摸错门了!”……大家气愤地嚷开了。
海外的和尚歇后语
海外的和尚--洋参(僧)
“参”与“僧”谐音。海外的和尚--洋参是谐音歇后语。比喻非常奇特。 [例]你看你穿这身儿衣裳,海外的和尚--洋参(僧)!
和尚看花轿歇后语
和尚看花轿--空欢喜
和尚不准结婚,所以他没有结婚的条件,看见了花轿,也是白高兴。 [例]老孟太太天天盼新房子,可下盼到日子了,又让儿子让给别人啦,和尚看花轿--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