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糊的老虎洞歇后语
纸糊的老虎洞--顶不了大事
借指外强中干,很容易被识破或被击败。
[例]“怎么,你对他还有点怕,纸糊的老虎洞--顶不了大事,放心吧!”
纸糊的房子歇后语
纸糊的房子--不能容人
双关语。比喻心胸狭窄,不能宽容人。
[例]张炳杰低头沉思地等了好大一会儿,没见她再说什么,就安慰她道:“你别和她婶一般 见识,她婶是纸糊的房子--不能容人,你就得多担待些了。”
纸糊的房子--不是安身之处
安身:指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用在困窘的环境下)。
[例]石大娘劝女儿说:“咱们还是离开这个鬼地方吧,总在人家住着,我看纸糊的房子--不是安身之处,再说那周大少爷又不是个好东西,将来要出说道的。你还是听娘的话吧!”
纸糊的背墙歇后语
纸糊的背墙--靠不住
借指不可靠,或不可信。
[例]老头儿看没人理会,饭都送来好长时间了,也没人动一口,就自个儿过去找个家什盛饭。大伙儿心里本来就不顺当,看老头这个举动,都有点瞧不起他,心里说:这手艺人是纸糊的背墙--靠不住,我们这儿都愁得吃不下饭去,你还跑这儿吃闲饭来了。
纸糊的三弦歇后语
纸糊的三弦--谈(弹)不得
“谈”与“弹”谐音。
[(例]事情过后,王秃子总觉得那商人死得冤,想要去局所报告,纸糊的三弦--谈(弹)不得。他知道张大赖在江湖上有些狐群狗党,要不赢,怕连自己的命也得搭上。连日来,王秃子菜饭不进,最后,他壮着胆子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好友。
纸糊的老鼠洞歇后语
纸糊的老鼠洞--一点没有用
[例]孙五爷正在踌躇地慢步走着,忽然听见苏守志说:“五爷,你可留心点小栓子,他近来常跟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别再出什么事!”孙涛说:“我说了也是纸糊的老鼠洞--一点没有用!他得听我的,不说了,不说了!”
纸扎铺失火歇后语
纸扎铺失火--早晚也是烧
纸扎铺:旧时专卖用来送鬼的纸做的迷信用品的店铺。借指事情迟早要发生。
[例]沙丁早就急于报上次被挫败之仇,在波得洛夫的策动下,他重新鼓起勇气。他的动作敏捷、勇猛、气势逼人,攻防严密,不露丝毫的破绽。心想:纸扎铺失火--早晚也是烧!
纸人捅一刀子歇后语
纸人捅一刀子--不出血
借指人没皮没脸。或比喻吝啬。
[例]①你的脸皮就是厚,纸人捅一刀子--不出血,对你真是没办法。
[例]②想让他施舍太困难了,他就像那纸人捅一刀子--不出血 !
纸糊的船歇后语
纸糊的船--下不了水
下水:把某些纺织品、纤维等浸在水中使收缩。或比喻做坏事。
[例)①这袄里边是棉花,纸糊的船--下不了水!
纸扎铺被盗歇后语
纸扎铺被盗--丢人了
借指丢了脸。
[例]杨一阵头晕,身子摇了一摇,两个仆人赶紧上前把杨乃勋搀住。杨胸头被打,脸上的颜色像白纸般。心想:完了,我杨乃勋这些年没吃过败仗,万没想到在这儿,纸扎铺被盗--丢人了!忙说:“我输了!”
纸灯笼歇后语
纸灯笼--一点就亮
借指经别人稍加指点就明白了。也有说:“纸糊灯笼--心里明”的。
[例]①志强奶奶说:“既然这样,没事你就教教他们,这几个人是纸灯笼--一点就亮!”
[例]②三奶奶,你别看人家嘴上不说,那可是纸糊灯笼,心里明啊!
断线的纸鸢歇后语
断线的纸鸢--远走高飞
纸鸢:风筝。远走高飞:走向远方,飞向高处。多指脱离困境,到外地寻求新的出路、前途。
[例]那韦朝本听得有人叫他,打转头,便睁大了眼睛:“嗬哟,趑铁回来了!我还以为你是断线的纸鸢--远走高飞了呢!”
纸糊的板壁歇后语
纸糊的板壁--靠不得
板壁:隔房间的木板墙。比喻拿不住,不可信。
[例]谭德忠两手一摊,十分委屈地说:“我早就说过,牛掌柜的是纸糊的板壁--靠不得,可你们不信,如今出事又怪我没管,这能说得出口吗!”
纸糊的栏杆歇后语
纸糊的栏杆--靠不住
比喻不可以信赖。
[例]几个都统全被楼上魁星的神像吸引住了。只见那魁星神像面朝正东,右手高举大提斗,左手托着两支箭柄上刻有努尔哈赤名字的大柳叶箭,奇怪的是,一支箭头儿朝北,一支箭头儿朝南,两支箭上各有三个字,箭头朝北的上写着“不断亲”;朝南的上写“不封王”。老罕王对一个老都统说:“把你的见解说说吧!”老 都统道:“这箭头朝北的上书“不断亲”,是说沈阳中卫以北的都是我们的手足亲戚,科考得中可封王位;这朝南的上写“不封王,就是说沈阳中卫以南的举子考得好,可以用,但决不可封王,不许同满族人通婚!”老罕王听到这儿,眉头皱成个疙瘩,心想:纸糊的栏杆--靠不住,抽出宝剑一下子削掉了神像的左手,头也不回地下了魁星楼。
纸糊的猿猴歇后语
纸糊的猿猴--假惺惺(猩猩)
“惺惺"与“猩猩”谐音。假惺惺:假情假意的样子。
[例]汪良把身子往后一退,躲开了她,微微地笑说:“你干嘛这么没大没小的,怎么和谁都闹呢!”廉鑫说:“别纸糊的猿猴--假惺惺(猩猩)了,你管她叫啥呀?”
纸上画刀歇后语
纸上画刀--无关痛痒
比喻没有什么紧要的。
[例]韩秀此时赢了潘茂,虽然心中十分得意;可是又见潘茂这样的慷慨,他倒反觉不好意思起来,遂提剑拱手说:“潘兄何必说此话,你我今日比武,输赢乃纸上画刀--无关痛痒,千万可不能伤了和气呀!”
厚纸糊窗户歇后语
厚纸糊窗户--不透风
不透风:指风声、消息谁也不知道。
[例]从窗帷望出去,只见白茫茫的一片,两旁店铺半掩着门,街上简直看不到行人来往。她想:这事别人不会知道,可又一想,厚纸糊窗户--不透风,万一一有人给捅个窟窿就糟了。
纸糊的人儿歇后语
纸糊的人儿--全身空
比喻什么也没有。也比较很贫穷。
(例)凤嫂拍了拍张静涛的肩膀,向马俊说:“真的,我给你们这位兄弟挑人儿,只有一个,准保他瞧得上眼。”静涛说:“莫非是桃萍小姐?”马俊说:“不行,不行,我现在是纸糊的人儿--全身空,怎能叫桃萍小姐跟我遭洋罪呢!”
纸糊的人儿--没心肝
借指没有良心。
例:福子这时也壮起胆子来,上前拉住张默然说:“老爷,你也犯不上跟他们生气,那种人是纸糊的人儿--没心肝,你骑上马,咱们叫官人去得啦!”
纸糊的阎王爷歇后语
纸糊的阎王爷--暗捣鬼
比喻偷偷地使用诡计。
[例]宋清清说:“姐姐你别着急,慢慢地自有机会.没事时你去找我玩。不可以整天在屋里瞎烦恼。李娟娟听了宋清清这些话,心里十分感激,便说:“我决不烦恼,只是怕有人纸糊的阎王爷--暗捣鬼!”
纸糊的隔墙歇后语
纸糊的隔墙--只能遮人眼目
遮人眼目:掩盖人的视线。
[例]包祥梦中惊醒,一看窗纸已然发白,也听不见雨声,只有几个人在院中吵闹。听有一个哑嗓子的人怒声说道:“那是瞎话,纸糊的隔墙--只能遮人眼目!他的事儿有谁不知道。”又听是店伙的声音说道:“小点声,人家还都睡着呢。”
猪八戒挟着半刀火纸歇后语
猪八戒挟着半刀火纸--硬装识文解字
比喻硬装有学问。
[例]这家伙是个有名的财主,又是个出名的吝啬鬼。但他有个癖病,就是猪八戒挟着半刀火纸,整天装那识文解字的。虽然他斗大的字认不了一升,还专门搜集名人字画,爱和舞文弄墨的人交往。
纸扎老虎歇后语
纸扎老虎--不用怕
借指表面看来气势汹汹,其实并没有什么力量。
[例]①张寿桐给妹妹壮胆说:“纸扎老虎--不用怕,我有办法对付他们。”
[例]②麦加罗夫不以为然地道:“一个臭娘们,能有多大本领,纸扎老虎--不用怕 ,您太过虑了.....
军棋斗胜歇后语
军棋斗胜一一纸上谈兵
比喻只会夸夸其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例]“噢,原来是他!”其实,这位姚大人早就听说他是军棋斗胜一一纸上谈兵,没什么真学识。
纸糊的背栏子歇后语
纸糊的背栏子--靠不住
借指不可信。
[例]那两个人摇头说:“纸糊的背栏子--靠不住吧!他们的话你也听,我们不是来找你算老账,是和你要人来了.”
纸糊的衣裳歇后语
纸糊的衣裳--不禁穿
[例]你怎么买这个大衣呀,纸糊的衣裳--不禁穿
纸糊的炉子歇后语
纸糊的炉子--过(锅)来就不行了
“过”与“锅”谐音。
[例]这又不是你家的地方,纸糊的炉子--过(锅)来就不行了
纸糊的板凳歇后语
纸糊的板凳--坐不得
[例]这炕沿刚刚油过,还没干,纸糊的板凳--坐不得!
赵括论兵书歇后语
赵括论兵书--纸上谈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
时学习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赵王让他代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根据兵书,不知灵活处理,为秦军射死,部下的四十万人全部被俘。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例]刘冰啊,服了吧,赵括论兵书--纸上谈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纸糊的大炮歇后语
纸糊的大炮--一辈子也打不响
借指做事情没人响应或不会成功。
例:道尔吉越说越激昂,“就拿你主张的那个开山治水计划来说,哈哈,它对于一些外行人,不懂啥叫建设的人以及些小青年们,也许是有诱感力的。面对于真正内行的人来说,对于一个老兵来说,那可是纸糊的大炮--一辈子也打不响哟!”
纸上画的饼歇后语
纸上画的饼--看得吃不得
借指徒有虚名而无实惠。
例:①“将来还是纸上画的饼--看得吃不得。我这个人是只看眼前的。”王菊生说。
[例]②那冯茂听李慕白说出这两位老侠的大名,他不禁吃了一惊,就冷笑道:“你抬出纪广杰和江南鹤的名头来,就能把我吓回去吗?只怕是纸上画的饼--看得吃不得吧!”
纸扎人里点蜡烛歇后语
纸扎人里点蜡烛--照不见影
比喻不给面见。
[例]我去请了三次,谁知纸扎人里点蜡烛--照不见影,有什么办法。
纸折的船歇后语
纸折的船--下不得水
纸折的船一下水就泡瘫了,所以说下不得水。
[例]①他连个狗跑(pao)也不会,纸折的船--下不得水。
[例]②我可告诉你,这种东西不能洗,纸折的船--下不得水。
纸糊的窗户歇后语
纸糊的窗户--一点就破
比喻一经指点就明白。
(例)乐大伯把脸上的胖肉挤成一堆,笑着说:“那还用听谁说?俺是那纸糊的窗户--一点就破,你就别和俺绕脖子,有话直说吧!”
纸糊的驴歇后语
纸糊的驴--大嗓门
纸糊的驴,嘴里是空的,所以说嗓门大。借指人说话声音大。
[例]孙桂英小声说:“你别纸糊的驴儿,乱喊乱叫,到那儿,把他们叫到门外边再说。”
纸糊的驴--过(锅)来就不行了
“过”与“锅”谐音。因为纸糊的驴,一放到锅里就现原形了.借指假的东西一叫真就不行了。
[例]丁老汉一溜小跑回到家,从后墙刚跳进来就喊开了:“哎!柱他娘!赶紧打酒买肉去,我要吃饺子!”家里人见他连吵带叫的,都以为他得了什么病,老伴和几个丫头都围拢过来关切地瞧着他。一看他神智挺清,老伴便嘟嚷开了:“我说老头子,你今儿个是犯疯病了,还是穷懵了,家里连锅都揭不开了,你还打酒买肉呢?你去喝西北风吧!纸糊的驴--过(锅)来就不行了
纸糊的轮船歇后语
纸糊的轮船--假挺(艇)
“挺”与“艇”谐音.假挺:装模做样地勉强支撑着。
[例]崔三爷说:“她病好多日子了,看她像个好人,那是纸糊的轮船--假挺(艇)!”
火烧纸马店歇后语
火烧纸马店一一迟早是要归天的
纸马:迷信用品,印有神像供焚化用的纸片。归天:指死说的。比喻终归要死的。
[例]祝秋月说:“没想到曹月英这一次竟然栽在秃头和尚的手中。”马亮劝说道:“有什么办法,但你放心,这个仇还是要报的。”
放路纸钱歇后语
放路纸钱--瘾(引)死人
放路纸钱;旧时迷信风俗.出丧要放引路的纸钱。“瘾”与“引”谐音。比喻某种事物招惹人,极富诱惑力. [例]①尹贤贵央求妻子畅淑珍说:“你把香烟放到哪儿去了.再
给我一盒.放路纸钱,快要瘾(引)死人了。” [例]②这个多月没喝酒了,放路纸钱--瘾(引)死人!
纸补裤裆歇后语
纸补裤裆--越补越烂
比喻用得不当。或比喻事情越办越糟。
[例]邹亮便说:“总之,无论如何不可嫁胖子张横。你我认识一场,我决不能叫你这样的聪明女子,去受那般俗物的蹂躏。如果真的是那样,岂不是纸补裤裆--越补越烂.假若将来他若藉财势强占了你去,只要我知道了,我定要他的性命不可!”
纸马店的货歇后语
纸马店的货--等着烧
纸马店里卖的纸人、纸马等都是给死人烧用的迷信用品。
[例]这柴禾你不能拉走啊,纸马店的货--等着烧呢,你拉走我怎么办?
纸糊的灯笼歇后语
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穿
借指隐蔽的缺点、错误,经不起一揭,很快就会暴露出来。
[例]董老官没有办法,只得在盘子下边,把一个揽柿摆在最上边,双手端盘呈给了皇上。原来,那时候有个规矩,凡是呈给皇上吃的东西,进贡人必须先尝一尝,为的是龙体的安全。所以,董老官也不谦让,就拿了上边那个揽柿大嚼起来。王怀忙取了一个柿子递给了皇上。谁知皇上刚咬了一口柿子,就吐了出来。王怀心想坏了,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穿,只听圣上喝道:“大胆王怀!洛阳柿子又苦又涩,你为何说成又脆又甜?”
纸糊的灯笼--经不起风吹雨打
比喻经受不起打击。
[例]①孙涛说:“我说了也是纸糊的灯笼--经不起风吹雨打!他得听我的!不说了,不说了!”
纸糊的棺材歇后语
纸糊的棺材--哄死人
哄: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例]真是笑话,纸糊的棺材,你只能哄死人,还想骗我!
隔着窗户纸吹喇叭歇后语
隔着窗户纸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名”与“鸣”谐音。形容名气很大,为外人所知。 [例]张玉娥走进前再三嘱咐:“千万要谦虚些,别以为隔着窗户纸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就目中无人,那样会跌跟头的。”
纸糊的鱼儿歇后语
纸糊的鱼儿--捉弄猫
捉弄:对人开玩笑,使人为难。
[例]程阿婆急了,大骂道:“你这没脸的东西! 纸糊的鱼儿--捉弄猫行,我可不受你这个。”
纸元宝歇后语
纸元宝--内里空
元宝:旧时较大的金银锭,两头翘起中间凹下,银元宝一般重五十两,金元宝重五两或十两。纸元宝:迷信用品,形似元宝。比喻没有真实的东西。
[例]任清一听,就知这小子是不愿意他的名字告人,就想:此人必是颇有来历,隐身于李府仆役之间,也必然是另有居心,或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决不是纸元宝--内里空的人。现在初次相识,自己就是问他,恐怕他也未必肯说。只好等以后与他交情深了,再向他打听吧。
纸糊的人马过河歇后语
纸糊的人马过河--衣服湿了架子不倒
借指虽然遇到挫折或失败,但还要表示出自己的尊严。
[例]道尔基还是纸糊的人马过河--衣服湿了架子不倒,他失掉了《拉江亭》这个把自己和熬登隔开的屏障,还想用语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纸扎铺开张歇后语
纸扎铺开张--做人
开张: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做人:当个正派人。或指待人接物。
[例]范爷微微地冷笑,说:“本来我与那姓李的非亲非故,现他犯了案与我无关。不错,我跟他也曾比过武,他打了我一拳,可我也打他了两掌,算是打了平手。后来我还要跟他比兵器,他不敢了,直向我央求,纸扎铺开张,要重新做人。我看他是一个外乡人,怪可怜的,也就饶了他。
纸上的蚕子儿歇后语
纸上的蚕子儿--密密麻麻
蚕子儿:即蚕卵。形容很多。
[例]说完了,洪平就回到楼下书房里。只见书桌上摆了许多黑枣,就像那纸上的蚕子儿--密密麻麻,不知哥哥又在搞什么名堂。
纸马店起火歇后语
纸马店起火--烧杯(帛)
烧杯:实验室中用来给试剂加热的玻璃杯,杯口上有便于倒出液体的嘴。帛:丝织品的总名。如布帛等。“杯”与“帛”谐音。
[例]“怎么你连这个也不认识?纸马店起火--烧杯(帛)!这书让你白念了。”
纸糊的御膳歇后语
纸糊的御膳--供品
西太后每顿饭都要有上百个菜,鸡鱼蛋肉,山珍海味,她只是拣爱吃的三五种菜吃一点。有些菜一口不动就端下去了。小德张太监和大总管李莲英暗中密谋,用纸或蜡仿制火腿、扣肉等做一些样子菜摆一下,应应卵,银子省下来入了李莲英等腰包.有一年四月的一天,西太后传旨,要乘龙船畅游昆明湖。到了中午,太后传旨停船开饭。和往常一样,把她爱吃的菜摆在太后跟前。不知怎的,她突然要吃扣肉。小德张急中生智说扣肉凉了,热一下再用。太后摇了摇头,一吃是假的。再一看,一百个菜有三十多个是假的。 西太后大怒,李莲英说,今天老佛爷游昆明湖,在龙王庙前用膳,是老龙王派人给您送供品来了。西太后平时很迷信,心里明明知道是假的,为讨个吉利也就罢了。“御膳”:皇上用的饭食供品: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
[例]怎么,纸糊的御膳--供品,不准动怎么的?
纸扎灵堂歇后语
纸扎灵堂--哄鬼
灵堂:旧时给死者焚扎、供死者在阴间居住的纸屋。这是一种迷信用品。比喻不能骗人的浅显的诺言。或比喻做事敷衍了事,只求应付过去。或比喻做事不扎实,只是摆摆样子。
[例]“爹爹,听说西太后每天焚香幻想神仙佛爷来拯救她,结果是虚无缥缈,朝不保夕。”“纸扎灵堂--哄鬼!”
纸扎匠糊船歇后语
纸扎匠糊船--化粥(画舟)
“化粥”与“画舟”谐音。
[例]我一个穷和尚有什么本领,只能是纸扎匠糊船--化粥(画舟)喝吧!